沅陵二酉苗族乡原名乌宿乡,在沅陵县西北,距县城十五公里,位于酉水和西溪的交汇处。乡治在二酉山脚下,与二酉山隔酉溪相望。乌宿是沅陵最为古老的一个集镇,关于其名称来历,民间流传多种说法。一说是夸父追日,追到距沅陵县城东八十公里外的沅水河边时,因饥饿而停下来垒石撑锅煮饭,饭刚开米汤,夸父发现背着太阳奔跑的三足乌,已经躲到二酉山后休息去了,于是又气又恨,一脚踢飞饭锅,吐血而亡。于是在现在的夸父山村附近留下了他在人间的几处遗迹:撑架山、米汤溪、锅锅垴,而三足乌憩宿的地方,就被叫作了乌宿。另一种说法讲,这里古时候森林茂密,每到晚上,便有无数的乌鸦群栖林中,所以称为乌宿。还有一种说法,说乌宿得名于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语音,因为这里生产小米,当地百姓称小米为黍,自称为吾,他们把自家收获的小米叫吾黍,汉人每和他们交易,听到最多的都是“吾黍”之声,乃因其音与乌宿相同,于是就将此地称为了乌宿。2004年乌宿乡与落鹤坪乡合并为二酉乡,翌年,清水坪、棋坪两个苗族乡亦并入,组成二酉苗族乡。二酉苗族乡跨酉水、酉溪两岸,东与沅陵镇太常接壤,北与明溪口高砌头毗邻,西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南连湘西州泸溪县,面积三百五十八余平方公里,苗族人口占全乡人口近百分之九十,是沅陵最大的苗族聚居乡。二千多年前,冒死抵抗秦始皇焚书的人,为什么会选择乌宿二酉山作为他们藏书的地方呢?
第一节 书藏在小酉山石穴
其实,和二酉乡治隔溪相望的这座二酉山,在古代并不叫二酉山,而是叫小酉山。小酉山半腰上有个石洞,古人抵抗秦始皇焚书,就是选择这个石洞收藏保护了一千多卷的先秦珍贵古籍图书。《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方舆胜览》“小酉山在酉溪口,昔秦人避地之所,尧时善卷,唐张果皆尝隐居于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小酉山在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里”,《沅陵县志》引《山川形胜图说》“小酉山有洞,曰小酉、曰藏书箧。昔传秦人藏书于此,以为美谈。又云善卷先生之所隐居也”。清谢鸣谦《游小酉山记》“小酉山,居酉江之末,与大酉并称二酉”。这些文献资料都清楚说明,所谓的二酉藏书,实际上应该是小酉藏书。但是为什么从唐代以来,二酉而不是小酉成为藏书丰富和珍贵的典故呢?这是因为除了小酉山之外,在距其十里开外的酉水岸边,还有一座名为大酉的山峦,二酉其实是这两座山的合称。《元和郡县志》对此记载很清楚:“大酉山有洞名大酉洞,小酉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旧云秦人避地隐学于此。自酉溪北行十余里,与大酉山相连,故曰二酉。”这也是一些人疑惑找不到“二酉山”的原因。民国19年(1920)《沅陵县志》称“沅陵跬步皆山,山皆有名”,但在此前的古籍里,却没有二酉山的记载,论及二酉,皆大酉、小酉两山并提。193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也并无“二酉山”辞条出现,只分别有大酉山和小酉山的解释,并称“二山皆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由此可见,秦人藏书,确如《荆州记》《方舆胜览》等古籍里说的,是藏在小酉山石穴里的。只是因为与小酉山相距不远还有一座大酉山存在,于是古人就将两山合称为二酉,用二酉来专指珍稀的图书或藏书丰富之处。
将小酉山作为二酉山载入志书始于民国。民国19年(1920)《沅陵县志·古迹·二酉山》“古秦人藏书处,在县西北三十里乌宿对河。土人以此山为酉江、酉溪二水合流处,故名”。其根据或来自《辰州府志·卷四·山川考》“二酉因水得名”的记载。
小酉山西头和北面的两条溪河,确实都是以酉为名。《元和郡县志》“小酉山在酉溪口”。所谓酉溪口,就是大酉溪和小酉溪交汇的地方。大酉溪也叫酉江或酉水,乃五溪之一,沅陵当地亦称其为北河。酉水共有三源,分别出于湖北之宣恩、重庆之秀山、贵州之松桃。三源之水合流后流经永顺、古丈两县,从凤滩进入沅陵县境,经小酉山南流三十里,在沅陵县城溪子口与沅水合流。小酉溪也叫酉阳水,《清一统志》“沅陵县有酉阳水,源出小酉山,东北流入酉水。《禹贡注》所云‘酉水出今沅陵县者’,是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酉阳水,即小酉溪,源出湖南沅陵县西小酉山,东北流入酉水。禹贡注所云‘酉水出今沅陵县者’即此”。民国19年(1920)《沅陵县志》“酉溪二源。一出古丈县鸡坡寨,迤东流经鸦角山、大溪坪、官寨、望潭入县境,经扒潭、灰溪、棋坪、洣滩、芦坪、螺丝坪,至两岔溪。一出古丈县豺狗寨,为鲇溪,东南流经磨子坪、野猪坪、洞坪入县境,经草塘、拓溪坪、施溪、龙竹坪、清水坪、庙坪、粟家寨、两岔溪,与正源合。复经牛窝头、官庄坪,至乌宿入酉河。此水可载三四十石小舟”。如果以水名山,小酉山的确是可以叫作二酉山的。但是毕竟唐代以前的古籍有明白的记载,说二酉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大酉山和小酉山的合称。这一点,《元和郡县志》已经讲得十分清楚,所以说二酉藏书严格意义上来讲,指的就是小酉山石穴的藏书。《元和郡县志》是我国唐代的地理总志,它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可见它是有唐以来保存最为完整、最为权威的一部地理志书,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对二酉的解释。
至于《辰州府志·卷四·山川考》所云“二酉因水得名”,其本意应该是说大酉山和小酉山都是因为山傍酉水而得名,大酉山傍大酉水(北河)所以叫大酉山,小酉山因傍小酉水(酉溪)所以叫小酉山。为什么说《辰州府志》“二酉因水得名”的本意是这样呢,因为无论是《荆州记》还是《元和郡县志》,都非常明确指出了二酉就是大酉山和小酉山的合称,除此并不独立存在一座二酉山。《辰州府志》作为官修方志,不可能抛开史有定论的东西而去另搞一套说辞。既然这样,那么也就可以肯定,以《辰州府志》“二酉因水得名”为依据,得出“二酉山是因为位处酉溪和酉水交汇口而得名”的结论,是不符合史实的,是对《辰州府志》的一种错误解读。《沅陵县志》解释二酉山也没有否认古籍文献中关于二酉是大酉山和小酉山合称这一结论,而是说“土人以此山为酉江、酉溪二水合流处,故名”。
土人为什么说二酉山是因为山处酉江、酉溪二水合流处得名呢?这是因为小酉山附近的大酉山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土人未读典籍,不知二酉来历,以为二酉就是小酉山,是因水得名之故。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辰州通判吴瑞登在《游大酉小酉偏崖洞记》中写道:“余闲阅《一统志》,遥想不尽览者,于沅陵西北许则有小酉,其洞曰妙华。辰溪西南许复有大酉,其洞亦曰妙华……然考之《图经》,止有小酉妙华。而询之山叟,则止知其为二酉妙华。”这也证明,民间称小酉山为二酉山的来历已久,虽然《图经》典籍上只有小酉山的称呼,但是明万历年间的山野老者,却只知道二酉山而不知道小酉山。所以小酉山石穴,也就被称作了二酉藏书洞。
第二节 山洞藏书古有先例
明末沅陵贡生沈汝琳有一首题为《小酉洞》五言长诗收录在《沅陵县志》里,其中有“赢氏烈焰中,大力负之走;茫茫九有周,选胜于小酉”四句,形象说明,当年秦人为躲避秦始皇焚书,把千余卷竹简背负到小酉山石穴来收藏,不是撞大运碰来的,而是经过认真挑选,才选择小酉山石穴作为藏书的地点。
依托山洞收藏珍稀典籍图书自古有之。史书记载最早在山洞藏书的人是黄帝。《史记》记载:尧帝时,洪水滔天,百姓深受其害。尧请群臣推荐能治水的人,大家一致推荐鲧。结果鲧干了九年,也没有治住洪水,尧认为这都是自己用人不当所致,于是引咎自责,辞去了帝位,请舜来接他的班。舜即帝位后,巡视天下,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在羽山海边以治水不力的罪名将他诛杀了。杀了鲧,舜把治水的工作交给鲧的儿子禹,让禹来继续完成他父亲没有完成的治水大业。禹承父业,治理洪水,虽然兢兢业业,含辛茹苦,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是因为找不到好的方法,辛苦七年,忙忙碌碌,还是没有把水治好。后来,他治水来到浙江,在绍兴县东南十五里宛委山峭壁上的一个石穴里发现了十二金册。传说这十二金册是黄帝收藏在这里的,上面记有治理洪水的方法。禹参照十二金册记载的治水方法,终于治水成功。后人于是把他发现黄帝藏书的石穴称为禹穴,也叫石匮山。
这个故事,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里有一段生动的记载:
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泝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乃案黄帝中经历,盖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贺知章《纂山记》“黄帝号宛委穴为赤帝阳明之府,于此藏书。大禹始于此穴得书,复于此穴藏之,人因谓之禹穴”。宋《会稽志》对此有记“石匮山在县东南一十五里,旧经云山形如匮,禹治水毕,藏书于此”。历代诗人也多有诗句咏之,如唐李白《送二季之江东》“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宋陆游《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清王誉昌《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学溯考亭开雾障,书探禹穴破云封”。
另外,禹在洞庭治水时,也有藏灵符于苞山之穴的传说。唐代大白马寺僧人玄嶷在他的《甄正论》记载了这件事:
吴楚春秋及越绝书咸云,禹治洪水至牧德之山,见神人焉。谓禹曰:“劳子之形,役子之虑,以治洪水,无乃怠乎?”禹知是神人,再拜请诲。神人曰:“我有灵宝五符,以役蛟龙水豹,子能持之,不日而就。”禹稽首而请。因而授之而诫禹曰:“事毕可秘之于灵山,勿传人代。”禹遂用之,其功大就。
事毕乃藏之于洞庭苞山之穴。至吴王阖闾之时,有龙威丈人于洞庭之苞山得此五符,献之于吴王。阖闾吴王得之,示诸群臣莫能识之。闻鲁孔丘者,博达好古,多所该览。令使赍五符以问孔丘,曰:“吴王闲居,有赤乌衔此书以至王所,莫识其文,故令远问。”孔丘见之而答使者曰:“丘闻之,禹治洪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之于洞庭之苞山。君王所得,无乃是乎。”
这个传说虽然记载在玄嶷的书中,但关于禹符的记载并非始自唐代。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里,其中一片就提到了“行□禹符”。这“禹符”就是传说中大禹收藏在洞庭苞山之穴的古书。说明这个传说由来已久。其故事是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非常劳累,后来遇到一个白髯老人,授他一卷灵宝五符,大禹用它来驱使蛟龙水豹为治水出力。治水成功后,大禹遵照老人的嘱咐,把灵宝五符藏在了洞庭苞山的一个石洞里。后来这卷灵宝五符被吴王阖闾所得,但是满朝大臣无人可识,最后还是吴王差人送到鲁国,请教了孔子,才知道它就是大禹治水用来役使蛟龙水豹的灵宝五符。从文献的描述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属于道家画符念咒的书。
秦以前古人藏书石穴的记载,除禹藏金册和灵符,还有一些其他的故事。像明朝的董师张,在他的《广博物志》卷二十八中就征引了晋代伏滔的《北征记》,说在“皇天场古陶穴藏书二千卷”。《水经注》也有石穴藏书的记载,其卷二云:“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川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载:“百丈山上有石房,内有石案,置石书二卷。”南朝梁黄闵《武陵记》谓天门山“岩中有书数千卷,人见而不可取”。
除了上面这些记述里讲到的古人藏书山洞的故事,小酉山石穴也有远古藏书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谢鸣谦《游小酉山记》“或曰穆王游迹所及,或曰秦人隐此。顾有称善卷者,则又自上古云”。传说最早在小酉山隐读藏书的是善卷。善卷初居枉山(今湖南常德德山),被尧拜为老师,出山协助尧治理天下,尧传位给舜,舜觉得自己能力比不上善卷,要把王位让给善卷,善卷不受,跑到深山里躲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让王故事。它最早源于战国时的《慎子·逸文》“尧让许由,舜让善卷,皆辞为天下,而退为匹夫”。记载较为详细的是《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这莫知其处的深山,就是沅陵的小酉山。民国19年(1920)《沅陵县志·二酉山》引《方舆胜览》“尧时善卷隐此,洞在崖半,梯而上。”北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6)年间,辰州通判欧阳陟上书朝廷“善卷有功于民,应予祠祀,以示崇德报功之意”。真宗皇帝赵恒诏许,下旨在小酉山巅立善卷堂,封善卷墓,建仰止亭。从此善卷和小酉山在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来此拜谒者摩肩接踵,清代诗人张珣有《竹枝词》云:“乌宿巃嵸古洞寒,善卷坛上夕阳残”,乃谓黄昏之际,在小酉山顶善卷坛下,观赏落日的游人还积聚没有散去的景象。
善卷之外,传说周穆王也在小酉山上的石穴中藏过奇书。清乾隆拔贡刘豹《游小酉山记》云:“小酉洞,西去郡二十里,相传周穆王藏书处。”周穆王是周王朝的第五位帝王,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很多,说他“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列子·周穆王》),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旅行家。史书记载,穆王周行天下,遇到过不少奇人,也见到许多异书。穆王不但爱读书,也喜欢收藏书。传说他北征路过沅陵,发现小酉山的石穴,认为是个隐蔽安全的理想藏书之处。于是将一路收集得来的珍贵图籍,全部藏到了这里。明代沅陵诗人唐九官曾作诗缅怀穆王在小酉山石穴藏书故事:“闭寻酉室到云窝,未见藏书见薜萝。深谷尚余三代俗,白云遥忆穆王歌。”
上面这些传说,野史和正史都有记载,虽然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都曾影响到秦始皇焚书时,沅陵秦人对藏书地的选择。尤其是善卷和周穆王两位先贤圣王在小酉山石穴藏书的故事,为秦人选择藏书地指明了方向。所以说,当秦始皇焚书的命令传到沅陵时,人们把书收藏到小酉山石穴去,不是一时慌乱无措的选择,而是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前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明确的藏书目标,藏书者才得以在秦始皇“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严令下,将一千多卷的珍贵图书,顺利地从黔中郡城市里偷运出来,安全稳妥地收藏在这里,因之成就了二酉藏书的千古佳话。
第三节 路程不远洞穴隐秘
时人选择小酉山石穴藏书,除了善卷和穆天子有到此藏书的传说外,这里距离黔中郡城路程较近、洞穴隐秘的原因。
小酉山是武陵山的支脉,由泸溪县猢狲洞入境,山脉自西而东,直抵酉水。民国19年(1920)《沅陵县志》谓小酉山之“山南,建立镇地”,即今黔中郡以上沅水两岸和泸溪县交界的区域。其镇治,乃秦黔中郡故城,现属沅陵镇太常辖地。从这里去小酉山,翻山越岭走山道,大约半天行程。从水路去小酉山,路程也不过五十里。《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元和志》“秦黔中郡所,理在辰州西二十里”。《沅陵县志》“经溪子口,沿酉水北上,五里至白田头;十里至落仙铺;十五里渡酉水至乌宿”。也就是说,从郡城顺沅水而下二十里,即到沅水和酉水合流的溪子口。从溪子口溯酉水而上三十里,便到乌宿小酉山下。
现在从沅陵县城去二酉乡,乘车不过三十分钟就可抵达,即使徒步,也只要两个小时。沿途青山绿水,环境清幽,美丽的景色非常养眼。去二酉的路线有三条可以选择,首选路线自然是沅陵至凤滩水力发电站的公路。这条公路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2000年后改造升级,成为新潇湘八景酉水画廊的组成部分,是沅陵县酉水北部主要通道之一。公路起于沅陵镇,途经二酉、高砌头、明溪口,止于凤滩水电站,全长46公里。第二条就是酉水水路。酉水即古五溪之一的酉溪,也叫北河或白水河,从凤滩进入沅陵,然后流经明溪口、高滩、乌宿,从沅陵城西虎溪山下注入沅水。第三条路线,是从酉水入沅口之南岸的太常,翻山越岭,寻小道去到小酉山顶。
现在看这水陆道路到二酉都甚为方便快捷,但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人要进入二酉,水陆两路都是万分艰难的。那时没有公路,酉水两岸山峰错列,巉岩高耸,河中怪石林立,水怒滩险,每经行一次,都无异于在鬼门关上走一圈。东汉马援在征五溪蛮时,写过一首《滔滔武溪一何深》“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可见当时五(武)溪蛮地的地势是多么险要,那些高山深谷,不但鸟儿飞不过去,就是野兽也不敢放肆奔跑,而且山谷中,还经常弥漫着有毒的瘴气。这样的环境,外人有谁敢轻易进去?马援这首诗,虽然不确定就是写的酉水流域,但酉水作为古代五溪最大的一条溪,它的环境,只会是比马援笔下描写的更加险恶。清初沅陵诗人马上彦在《北河山行》中这样描写当时进入二酉的山路:“石径荒凉过短岭,林间花鸟亦惊心;登高欲与穹天近,入谷方知大地深。”由此可见,在清朝的时候,要从陆地去二酉,道路都还是非常难走的,那么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去二酉的山路该有多难走,就更加令人难以想象了。
水路自古以来就是进出二酉的主要途径。
现在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酉水航路,河道宽阔,水面平整,让人目睹的是一幅白鹭款款飞、波稳好行舟的美丽画卷。这幅画卷并非酉水原貌,而是在五强溪、凤滩、高滩等三座水电站建成后,通过上堵下截,才形成的五溪湖库区水景风貌。现在通往二酉山下的酉水河道,实际上已是五强溪库区的尾水部分,而二酉以上,又分别建设有高滩和凤滩两座水力发电站,滞缓了上游酉水的狂野涌入,所以才有了现在酉水的波平浪静。而历史上的酉水,桀骜不驯,是条吃人不吐骨头的河流,以滩多水险闻名于世。沈从文在《白河流域几个码头》中这样描述酉水的滩险:“白河多滩,凤滩、茨滩、绕鸡笼、三门、驼碑五个滩最著名。弄船人有两个口号:‘凤滩茨滩不为凶,上面还有绕鸡笼。’上行船到两大滩时,有时得用两条竹纤在两岸拉挽,船在河中小小容口破浪逆流上行。绕鸡笼因多曲折石坎,下行船较麻烦,一不小心撞触河床中的大石,即成碎片,船上人必借船板浮沉到下游三五里方能得救。”流传明溪口的酉水古歌谣唱道:“凤滩边人不种田,等望滩中打烂船。”凤滩两岸,多岩山,少田土,自古以来,这里的老百姓都不靠种田过日子,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就是等着过往商船撞滩打烂后,凭着水性救人捞货,从中获得救命谢恩钱和货物赎金。
途经二酉山下的这条水路既是如此凶险,常人当然不敢轻易穿越,善于趋利避害的商人,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所以在隋唐朝代,从四川、湖北来的货船,到了溪州(今永顺芙蓉镇)码头,对凡是要溯沅水而上经泸溪浦市码头转运的食盐、山货,统统停船卸货,由货主另顾挑夫马帮,翻山越岭,从沅陵西北边陲田坳(现二酉乡辖地)穿过,进入泸溪,从而避开凤滩以下到沅水的北河航程。原本的荒山野岭,因为走的人多了,也就逐渐出现了一条连接沅酉两水、沟通民族文化的重要商道。茶树遍生的田坳无射山,就是得益于过往商人的传播,被采风使收集记载,编入《括地志》,又经陆羽征引入《茶经》,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茶文化名山。
由此可见,二酉山虽然距离郡城不远,但是在三国以前,特别是秦代,无论是陆路还是水道都十分难于行走,一般人难以进入,那时,将书藏在二酉山,确实是稳妥的选择。
在古代,二酉山不但难以进入,山上的洞穴也十分隐蔽,轻易发现不了。这个洞穴,不像酉水流域两岸其他山崖上的洞穴,远远望去便可见暴露在水岸石壁上或大或小的洞口。二酉山峭壁悬崖,山崖上覆盖着浓密的藤蔓和杂树。半山腰上的石洞,被这些藤蔓和杂树掩盖得严严实实,不经人指点,几乎难以发现。
“二酉洞高两米,宽十二米”。(1993年版《沅陵县志》)这是人们现在可以见到的二酉洞的洞室状况。从洞室现在的状况看,说它藏书千卷,许多人心存疑虑,认为这么一个狭促的洞室,不大可能收藏和保护好那么多的珍贵竹简图书。
民国19年版(1920)《沅陵县志》记载二酉洞“今仅余外一层,有石棹,可坐数人。内渐闭,不可入”。这说明,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二酉洞,只是古藏书洞的前厅,而后面更大的洞室,已经关闭无法进入了。
进入二酉洞前厅,确实在其后壁处可以发现有一处裂隙。据说原来从这里能够俯身而入,里面石室空大,别有洞天,可以通达酉水河底,能听到头顶竹篙撑船之声,后来因为地震造成洞穴震裂,这条进入后洞的通道就给堵塞了。相传善卷、周穆王、秦儒生等人的藏书,曾经都是藏在这里面的。明朝时,二酉洞的后洞尚未闭塞,曾有人进去过。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辰州通判吴瑞登,在《游大酉小酉偏崖洞记》中说,他为了求证古人二酉藏书的故事,曾和同僚请当地道士做向导,用绳子吊着进到小酉山石穴后洞去的见闻。据他所记,后洞里的景观,“圆者若柱,方者若斗,悬而垂者若垂莲,挺而出者若新笋,错者若锯,尖者若锥,屈曲而倚者若槛,侧而隘低而如不容者若兽穴、若鸟道,攀而过,忽而复出。覆若天花之板,载若积水之池。非革而若鼙,非金而若镛,叩之则灌然铿然。若狮也,而不足以服猛;若象也,而不足以御敌。视之则赴,如肃如空。而突者若台,笠整而披者若毳衣,不可有弁而妆首,不可有襜而蔽体。欲穷崖绝,钩援以升还,于故所旁有石床,可寝可兴,惟意所适。”《沅陵县志》亦有“明末,尚有避兵洞中者”的记载。这都印证了二酉洞后洞的存在。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二酉洞后室“渐闭,不可入”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地震。
事实上,乌宿在古代,确实属于地震活动多发地带。“明崇祯四年(1631)七月十七日,常德大地震,夜半地震有声,从西北起,其声如雷,须臾黑气障天,震天动地,井泉喷溢,地裂孔隙,浆水涌出。同日,辰州府属沅陵等县俱震。”(《湖南省志·地理志》)同年九月一日,沅陵又发生五级地震,导致包括乌宿在内的很多地方出现断裂。从吴瑞登的游记来看,小酉山石穴的规模,在崇祯四年(1631)乌宿发生大地震前,应该是非常壮观的,或许真如民间传说那样,可以连通酉水河底,听到河床上的撑船篙声。这也足以打消一些人对现在所见的藏书洞能否藏下一千多卷竹简古书的怀疑。
藏书洞外的山崖,石壁陡峭,上有磨灭不可认的字迹痕迹。这块石壁,名为记崖,曾有记录藏书事由的文章刻写在上面。记崖之上,有小溪,曰记崖溪。诸多古迹,《沅陵县志》载云:“池水从记崖喷雪而下,谓之记崖溪。有藏书箧,中可容数人。有记崖,记藏书之由。惜字迹磨灭不可读。旁有石穴,名妙华洞。《荆州记》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避秦人所藏……清光绪庚寅年,湖南提学使闽人张亨嘉镌石洞口,题曰古藏书处。”诚如县志所言,可惜记崖字迹磨灭,否则,也许它能清楚解释两千多年前,秦人为什么选择在这里藏书的缘由吧。
第四节 古为八蛮境地
当年藏书者之所以“选胜于小酉”作为藏书地点,也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这里是八蛮境地,官军一般不会轻易涉足。
沅陵地当西南孔道,自古为三苗所据,民风剽悍,尤其乌宿以上,属于八蛮境地。所谓八蛮,是古代南方的八个少数民族。《尔雅》注“以天竺、咳首、僬侥、跛踵、穿胸、儋耳、狗轵、旁脊为八蛮。”《书·旅獒》“遂通道于九夷八蛮”。战国末期,八蛮是今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少数民族的一种统称,亦称五溪南蛮。五溪,是指沅水中上游武陵山地区的五条较大的水系,其流域包括湘黔渝鄂等省市的周边地区共三十几个县市,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是历史上中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舞溪、辰溪”。沅水乃五溪总汇,乌宿属于酉溪,是从酉水进入湖北、四川的第一站,故有八蛮峒口之称。
所谓峒,是酉溪流域少数民族的部落单位。八蛮峒,是指酉溪的八个主要大的部落。《二十六史》中出现八蛮的记载和周武王有关,周武王封国后,谓“王威德远畅,遂通道于九夷八蛮,各以其方来贡”。保靖县的《彭氏谱》里也有关于八蛮八峒的记载说:“土司之起源唐以前事,莫可考察。有土人传家称,斯土有八峒八蛮,其地分八州。”由此可见,八蛮八峒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其酋领也是世袭的。八个部落的酋长,统称为八部大王。据酉水流域土家族传唱的《梯玛神歌》记载,这八部大王的名字分别是:敖朝河舍、西梯老、西呵老、里都、苏都、那乌米、拢此也所耶冲、接也飞也那飞列也,每峒都有一座八部大王庙,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八王祭祀大会。
酉溪口的小酉山和蟠龙山,像是两把巨锁,扼控住沅陵、古丈、永顺三县的水陆总路,是进入五溪八蛮境地的门户,守护得非常严密,从乌宿以下一直到酉水汇注沅水的地方,沿途共设置了十道石牌楼,驻兵防守,沿用至今的石牌楼地名即来源于此。除了规定的市场开放时间,境外官兵不许进入八蛮峒境内。现在缺乏史料考证,无法知道乌宿蛮峒的酋长是谁,但据《读史方舆纪要》和《湖南通志》中说的“(辰州)府西二十里大酉山口,古为狤狑犵獠不狼寨”,可以知道,乌宿峒居住的主要是狤狑、犵獠、不狼三蛮,都是身手灵巧、英勇善战的民族。有他们的守护,八蛮峒口坚不可摧。三国时,因为八蛮有支持刘备的意向,于是在吴黄龙三年,孙权派遣太常潘濬前往镇压,“三年春二月,遣太常潘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三国志·吴书》)潘濬到沅陵后,将征蛮指挥部驻扎在酉水入沅口,反复征剿四年,直到嘉禾三年冬才宣告结束,他驻兵的地方,也以其官职太常命名沿用至今。《吴书》记载“(嘉禾)冬十一月,太常潘濬平武陵蛮夷,事毕,还武昌”。这场战争虽然损伤了五溪南蛮的元气,但是并没有压倒他们的反抗精神,依然经常举事造反,是故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后,即设置辰州以处蛮,治沅陵,有“辰安则楚安,楚安则天下安”之说。
乌宿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显露无疑,因此虽然战国时,楚已在二酉山南沅水河畔建设黔中郡城,开始教化西南蛮夷,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朝廷官方势力很难进入蛮地,五溪各族基本处于自治状态,形成酉溪流域的八蛮峒之治。作为八蛮峒口的乌宿,更是五溪各族的重要前哨,不会允许朝廷军队随意进入。而出于稳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朝廷都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允许擅自进入溪蛮自治区域。秦国灭楚后,于楚黔中郡故城设置秦黔中郡治,在对五溪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上,许多方面还是沿袭的楚国旧制。所以说在这种情形下,把书藏到离郡城不远,又属于溪蛮境地的小酉山,的确是当时藏书者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