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原名杨世祺,哈尔滨知青。1968年,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原“汤原农场”);1971年,全团迁到浦鸭河开拓普阳农场,曾任连队指导员、小岭水泥厂政治处参谋。1977年,考入人民大学统计系,毕业后留校执教,曾任教务处主任;1988年至1993年,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回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创办北京蔚林国际商务学院;2006年,创立中国商务港,成为中国第一批运营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商务公司;2011年,退休;2017年,病逝。著有长篇小说《鸭子河》《小儿岭》。
垦荒第一犁
我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开发汤原的老兵又重新拿起开荒的锄头,几千名大城市来的知青也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你,
第一个拂去寒冬的积雪,
亲吻了初春的土地。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点燃了烧荒的火,
让熊熊火焰,
温暖了,召唤了冰冷的原野,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刨开了蒲鸭河岸上的冻土,
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你,
不是他,
不是我,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战斗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
有从上甘岭战火中走过来的老连长,
有在南泥湾开过荒的老工兵,
有留着平头的北京小伙子,
有梳着小辫儿的上海姑娘,
有他,
有我,
还有你……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这杆红旗,
飘扬着南泥湾的凯歌,
谱写着朝鲜战场上五次战役经历,
她,
当年,
曾引领着十万勇往直前的官兵,
风餐露宿,
让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
变成丰收的大地。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神圣的主义。
这个主义告诉我们——
劳动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历史。
劳工神圣,
劳动者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
他们最终会摧毁剥削者用黄金筑起的藩篱。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向我们招手。
让我们,
胸怀着神圣的理想,
擎起那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跟随这光荣的战斗集体,
把青春的光芒和勇气,
融进——
绚丽多姿的朝霞,
广阔无垠的天空,
冉冉升起的红日,
摧枯拉朽的东风,
开天辟地,
开出蒲鸭河垦荒的第一犁!
1971年作
1988年改
清平乐·生命之火
朝阳普照,
白云漫空绕,
绿洲万里东风浩,
风景这边独好。
欢喜昨夜春雨,
甘露滋润新苗,
郁郁葱葱一片,
生命之火燃烧。
1975年作
抬木头三首
当年在兵团体力较好的男知青差不多每年都要进山伐木。伐木是一件既艰苦又危险,几乎是“玩命”的活儿,其中“抬木头”这个环节尤其艰险。八个人必须同心协力,有生死与共的信念,如一人不支,则八人全有生命危险。因此,抬木头的号子喊起来十分悲壮,震撼人心。
其一
威武山林壮,
群英降树乡。
一声孤号[1]响,
两路[2]勇夫强。
深谷同声吼,
长空浩气彰。
声声飞热血,
步步闪磷光[3]。
千壑歌声亢,
万峰诗意长。
白山昭亘古,
红日破天荒。
其二
凛凛西风冽,
森森煞气藏。
一人忽落杠,
两路顿飞扬。
魂跳青云热,
身横碧雪凉。
相扶无话语,
庆幸免为殇[4]。
其三
酒罢酣一夜,
天明复楞场[5]。
挺胸[6]寒气咽,
迈步[7]冷霜尝。
岚[8]尽惊蛰脆[9],
春来谷雨[10]香。
红霞烧遍野,
林海已苍茫。
1973年冬作
1988年春节改
2016年冬再改
【注释】
[1]抬木头的时候要喊号子,号头(领号的人)先要先喊一句,作者把这一句称作“孤号”。
[2]“两路”是描写抬木头的时候,八个人在木头两侧分成左右两行,每两人相对而立,肩扛一杠。
[3]“磷光”一词表面上是描写人在抬着木头行进时踢起来的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的光感;实则暗喻志士仁人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精神光芒。
[4]“殇”字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的人,战死者。
[5]“楞场”是伐木时用来处理原木的集散地。
[6]“挺胸”是描写抬木头时人的姿势和状态。
[7]“迈步”是描写抬木头时人的姿势和状态。
[8]“岚”是指山里的雾气。
[9]“惊蛰”是一年中开春的一个节气。
[10]“谷雨”也是节气,在“惊蛰”之后,自谷雨开始,大地万物复苏。
浪淘沙·建家园
1974年春夏之交,我奉命担任一个新建连队的指导员。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边疆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美好的家园。
天下数江南,
风月无边,
嫣红姹紫好人间。
融尽了前人血汗,
锦绣遗篇。
创业有何难?
重塑江山,
苍荒朔漠建家园。
辟地开天今日事,
我辈儿男!
1975年元旦作
2013年元旦改
沁园春·端午祭屈原
1977年春,我乘坐火车开到小岭那天,正值端午节。车站上摆满了卖粽子的小摊,彩旗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我沉淀已久的荒凉感一扫而光。想起屈原,加之春回大地,满山翠绿的景象,游子的心境豁然开朗。
紫气东来,
荡起春风,
扫尽雾涛。
看漫天碧色,
清清寥廓,
白云飘绕,
红日悬高。
天下昭昭,
江山浩浩,
桃李春花妩媚娇。
羞昨夜,
煞秋风秋雨,
梦断西桥[1]。
椒浆[2]洗尽英豪,
取寸寸丹心照九霄。
更楚人屈子,
翻江洪水,
举身一跳,
万古情操。
醒世狂言,
惊天呼啸,
一曲悲歌卷大潮。
肝肠断,
念满竹国史,
独诵离骚。
1988年端午节作
1989年端午节改
2011年端午节、2017年春节再改
【注释】
[1]“西桥”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原兵团司令部驻区连接市区的一小座桥。作者当年曾在这座桥上彻夜徘徊。当时,作者一度失落,万念俱灰。所以,才有“梦断西桥”一句。
[2]“椒浆”是酒的别称。
喜讯五首
1977年年底,国家试点高考;次年初,宣布全面恢复高考制度。对我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喜讯,犹如绵绵无期的寒冬迎来了春的气息。听到这个消息时(1978年4月),正值冬去春来之际,小岭的巍巍青山披起翠绿的纱幔,山涧的流水唱响了欢快的歌声。我以兴奋激动的心情写下四首打油诗,后分别改写成五绝和七律。
其一
冬雪疑无去,
谁知雷又鸣。
西窗一夜雨,
唤起万山青。
其二
浩浩山河亮,
引吭一放歌。
歌平难忍泪,
似雨落滂沱。
其三
拨去茫茫雾,
中华返正途。
国风重蔚起,
民气又昭苏。
其四
忽闻喜讯不成眠,
万缕千丝绕脑间。
风送泉声来枕上,
月推树影过窗前。
长安烟火升一日,
乡野风尘落十年。
更鼓消歇残夜去,
曙光万丈照河山。
1978年初春作
2016年深秋改
一字诗·高考复习
一笔一砚一纸头,
一丈书台一灯油,
一窗清风一瓯酒,
一人苦读一春秋。
一朝一暮一更夜,
一字一句一心留,
一日大鹏同风起,
一展蓝天瞰九州。
1988年6月作
2014年5月改
七律·哭王学文
2008年4月某日,接待东北故友,得知兵团老兵王学文病逝,两袖清风地走了。王学文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教导营营长,身经百战,屡立战功。1958年,他从华中某大城市来到冰雪严寒的三江平原开荒种地;兵团组建后,他到基层连队担任连长,直至病亡。我曾去过他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家乡有老人,膝下子女多,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从未听他叫苦,只见他堂堂正正做人,是关云长一样的忠勇之将。他的风骨与人格令我十分敬佩。但现实生活中,光明磊落、赤胆忠心的他不得其志,荣辱沉浮随风而去。每想到此,心中就难免升起一种悲壮与苍凉的感慨。当时,曾写下两首打油诗,以抒发心中的郁结,现改为七律。
其一
重逢旧雨[1]品琼浆,
忽报文公已病亡。
七尺戎装平国难,
一身风骨度沧桑。
可怜望帝[2]从民怨,
唯愿鳖灵改法章。
满树杜鹃悲泣血,
鲜红一串落盈觞[3]。
其二
文公报国义如山,
肝胆甘朝日月悬。
王母丛山[4]迎烈火,
上甘绝岭退硝烟。
本该战鼓收东岸,
谁料旌旗放北关。
难道云长[5]同野马[6]?
穿云破雾问苍天。
2008年4月作
2016年11月改
【注释】
[1]“旧雨”是指老朋友、故交。
[2]“望帝”与“鳖灵”取自于“杜鹃啼血”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望帝”为民请愿,希望“鳖灵”改弦更张,“鳖灵”不予理睬。“望帝”无奈,化为杜鹃鸟,每夜啼血,染红大地。
[3]“觞”是古代盛酒的容器。
[4]“王母山”是太行山的别名。
[5]其“云长”即关羽,把王学文比作关羽,喻他像关羽一样有一颗赤胆忠心。
[6]“野马”是一种形容,好比春天沼泽上浮起、涌动的水汽形似一群野马,无边际地奔腾。此番形容出自于《庄子·逍遥游》。
七律·回蒲鸭河
2014年秋,我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蒲鸭河,看望至今还生活在那里的老兵。蒲鸭河已改名为“普阳河”,旧时景象全无踪影,一座美丽、整洁、现代化的小城镇赫然展现。当年的老兵把自己的一生一世都贡献给了北大荒,把这里建设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美好的家园。而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剩下为数不多者也已步入暮年。看到北大荒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到这是当年十万复转官兵整整一代人的辛劳成果,不禁百感交集,成诗两首。
其一
眼前忽降一新城,
野鸭蛮河[1]无影踪。
大道宽街穿锦绣,
琼楼玉阁落葱茏。
繁集闹市人丁旺,
曲径幽湖枫叶红。
一道霞光飞跃起,
千红万紫到心中。
其二
当年十万大军停,
辟地开天神鬼惊。
朔漠野坡深稼穑[2],
寒浆冻土苦躬耕。
桑田漫展人间富,
沧海尽收天下兴。
满地红梅欣慰笑,
高碑挺树伴英灵。
2014深秋作
【注释】
[1]“野鸭蛮河”是描写四十多年前我们刚到蒲鸭河时的情景。
[2]“稼穑”一词泛指农业劳动。
七律·五连战友聚会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原兵团十七团五连百余名知青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参加战友聚会。大家开怀畅饮,追昔抚今,共叙半世纪的战友情谊;分别时,难舍难离。我因事未能赶到,深感遗憾,为此献拙诗三首,以表心意。
其一
绿金园[1]里酒盈瓯[2],
战友重逢喜泪流。
昨日春花刚茂盛,
今宵桑叶已皤头[3]。
夕阳有意秋风老,
潇月无情逝水忧。
愿借席间三碗酒,
劝君豪饮一春秋。
其二
屠苏老酒过三巡,
往事悠悠重入魂。
夏日飞沙冬日雪,
白天野老[4]晚间军。
寒江急雨摧朝气[5],
朔漠长风荡彩云[6]。
一代群芳凋落尽,
只留香气满乾坤。
其三
深秋深处有晴晖,
坦荡风光走一回。
有志有心必有福,
无忧无畏定无悲。
斗生搏进一前锦[7],
退死消沉百走危[8]。
放眼青山夕照美,
东来紫气漫空飞。
【注释】
[1]“绿金园”是那次知青聚会的场所。
[2]“瓯”是过去年代里人们用的碗。
[3]“皤头”,白头。
[4]“野老”指农民。这句话是说兵团战士既当农民又当兵。
[5]“朝气”比喻青春。
[6]“彩云”比喻青春。
[7]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七《刘陶传》。按刘陶上奏说:“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本指人们应为现实的生存而斗争,而不应消沉等死。
[8]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七《刘陶传》。按刘陶上奏说:“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本指人们应为现实的生存而斗争,而不应消沉等死。
七言排律·衰年随笔
当年开进石场沟[1],
五十春来五十秋。
春雨一席花又放,
秋风几阵稷复收。
虹霓起处青春去,
霹雳轰时岁月丢。
破斧无歇成暮色,
征袍未换已皤[2]头。
一蓑烟雨孤帆泣,
两鬓风霜独木愁。
敢向苍天赊碗酒,
能教红日照心幽。
晚霞半岭喧烂漫,
夕色满山争自由。
切莫空流一脉血,
自强自立自风流。
2017年3月作
【注释】
[1]“石场沟”是作者下乡劳动开山采石头的地方。
[2]“皤”(音同“婆”),意为白色,形容头发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