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小米是省晚报的一名记者。最近晚报推出了一个栏目,叫作《餐桌上的舞蹈》,就是介绍全省各地的美食。这些美食一是要大众化,二是要安全食品,到目前为止,已经介绍了九十多种,可以说反响强烈。很多人在栏目推出前都不知道在自己的周围竟然还有如此好吃的东西,于是纷纷前去购买品尝,有的还特意从外地来,这无形中还促进了全省的旅游事业的发展。
看效果这么好,领导给卫小米的团队开会,要他们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发掘更多的美食。
别看卫小米年纪轻轻,但却担任着这个项目的主管。这天她正在绞尽脑汁考虑下一步该去哪里采访,却在这时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她先是聊了些家常,然后妈妈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小米,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请你吃油条。”小米哦了一声,随即说道:“妈,我还以为你要请我吃大餐呢,原来是油条啊,我以前爱吃,现在不怎么想了。您是医生出身,难道不知道油条已经被列入垃圾食品了吗?我已经拒绝油炸食品了。”妈妈呵呵笑了一下,说:“我们这里出了件新鲜事,有个小伙子推出了一种绿色油条,畅销得很。”卫小米一下子来了兴趣:“绿色油条?怎么个绿色法?您说来听听。”妈妈介绍道:“他推出的油条杜绝复炸,就是每天都换新油,而且不用明矾,好吃得很。”话说到这里,卫小米已经听得入了迷,嘴里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她从小就喜欢吃油条,那种酥脆、香喷喷的感觉让她至今难以忘怀,只不过后来听说油条里加明矾,而且用千滚油,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
正好到了自己休年假的时候,她打算回去看看,如果真是那么好的话,做一期关于油条的专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油条都是早上做,她起了个大早,但并没有来到炸油条的摊子跟前,而是远远地躲在一棵树下观察。这是个年轻人,长得蛮白净利落,正在那里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切面,一会儿夹油条,有条不紊。旁边的不锈钢网罩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黄澄澄、酥脆可口的油条。来买的人络绎不绝,小伙子就让这些客户自己在电子秤上称好,然后留下钱,他一点儿也不耽误干活。
卫小米待不下去了,因为她听说这个小伙子每天早晨至少炸七十斤面粉的油条,而且还供不应求。有的客户在前一天就已经预定好了,如果晚了可能就买不到了。她走向前去,通过观察,这油条果然好。她先把油条称好,付了钱,然后跟小伙子攀谈。她问:“你的油条果真没有明矾吗?”小伙子说:“当然没有,您可以把它送到任何一个部门检验。您也知道油条的传统制法:在面粉加入明矾、食碱、盐等,然后调制成矾碱面团,再拉条经油炸而成。这种加有明矾的油条,在油炸过程中会分解并残留下一定量的铝。我这种新的油条制法,是用面粉、泡打粉、食碱、鸡蛋等原料制成,炸出来的油条外酥内软、松泡膨大、柔韧有劲,尤其是在配料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鸡蛋,营养价值也较普通油条高,绝对的无铝油条。我们一家人包括孩子都吃的。”
“你每天用的都是新油吗?”这也是卫小米最关心的问题。小伙子说:“这里有一把‘验油勺’,你可以把油舀起来检验一下。我这做的是良心油条,但是因为成本稍高,当然价格也相应贵一些。”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熬好了小米粥。油条配小米粥,再加一碟小咸菜,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好久没有这么吃了,两斤多油条被一家三口吃了个精光,还意犹未尽。小米说:“这油条确实是用新油炸的。如果他要是能这么坚持做下去,我还真准备给他宣传一下。”
可是第二天,她准备再去买油条的时候,却发现小伙子没有出摊。好多顾客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第三天,还是没有来,只不过在店的门口加了个通知,说因家中有事,无法卖油条,请大家谅解。
这样,一直到了第十天。眼看自己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卫小米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炸油条的小店,她欣喜地发现,今天店开张了,店铺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她就凑了上去,从小伙子的解释中得知,他这几天因为咳嗽住院了。大家有劝慰的,有埋怨他不打个招呼的,也有给他提建议的。小伙子都是面带微笑,虚心接受。
到了第十一天,卫小米买了油条却没有走。等其他顾客都走完了,她才来到小伙子面前,问道:“你的油条确实不错,而且你的用油都是每天一换,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说着亮明了自己记者的身份。小伙子有些惊愕,有点语无伦次了:“你是记者?真没看……看出来。我正想找你反映一件事情呢,不过,你有什么问题?你先问吧,我一定不会隐瞒的。”
卫小米说:“好吧,那我问你,你把每天用剩下的油弄到哪里去了?”
小伙子说道:“运……运到我哥那里去了。”
卫小米十分生气地说:“你哥是开饭店的,对不?你真有能耐,自己不坑人,让哥哥坑人。我本想给你好好宣传一下呢,看来我真的看错人了。”
小伙子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
卫小米打断他的话,说:“我怎么不知道,我昨天就跟踪做了调查,你的车直接把这几天换下来的油拉到了你哥开的饭店里。”这下,小伙子镇静了下来,说:“我把我的油拉到饭店是不错,可只是在那里停放一下,因为我哥的饭店里还有很多淘换下来的废油。我把这些油集中起来,再拉到我表哥的炼油厂。”
“什么,你表哥有炼油厂?”这下该卫小米糊涂了。小伙子说:“是啊,那是一座炼制生物柴油的炼油厂,我们的油都浪费不了,在那里被加工了。不信的话,我可以领你去验证一下。”
去就去。卫小米可是急性子,等着他收拾完,打了辆车跟小伙子来到郊区,还真有一座小型炼油厂。旁边的一个大桶里就存放着昨天拉来的那些废油。看来还真没有错。卫小米不好意思地说:“很抱歉,我差点冤枉你,不过事情弄清楚了,我可以好好宣传一下你的油条了。不瞒你说,因为众所周知,很多地方的油条都无人问津了,但因为你坚守良心底线,所以让这一小吃重新焕发了光彩。”说着的时候,卫小米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样稿。她准备一回去就向领导汇报,把这作为下一期要推出的美食。
可是小伙子好像对此并没有多少热情,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末了,他再一次问道:“你真的是晚报的记者?”
卫小米说:“当然是啊,怎么了,这是我的工作证。”说着就掏出来一个小本子。小伙子看了一下,问道:“对于有的不良社会现象你敢报道吗?”
卫小米说:“当然敢啊,你说吧,什么事?”
小伙子鼓了鼓勇气说道:“你知道我前几天为何没有炸油条吗?”卫小米点点头说:“你不是生病住院了吗?”
小伙子说:“是的,我在医院里住了八天,每天输五瓶液。可是事后我拿着片子到更好的一家医院去看,专家说这不是什么大病,吃些消炎药就好了,根本就不用住院。你说说,这样不是坑人吗?”小伙子越说越生气,涨得满脸通红。
“竟然有这事?”卫小米很惊讶,“你能告诉我是哪家医院吗?”
小伙子说:“是我们的市立第一医院。”
“你说什么?”卫小米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小伙子说:“我果然没有猜错,你还真的不敢报道。”
卫小米想了想,然后非常真诚地说:“至于报道不报道的,我还真拿不准,要请示的。但有一条我可以保证,那就是让这家医院停止这种不合理的行为。”
回到家里,妈妈正好下班回来,手里提了满满一兜好吃的。妈妈笑着说:“怎么样,你的设计方案做出来了没有啊?”
卫小米没有回答,而是说:“妈妈,你帮我拿个主意,有件事情我不知道应当怎么办。”
妈妈说:“有什么事还能难得住你,快说吧,什么事?”
卫小米就把那个小伙子遇到的情况说了一下。
越往下听,妈妈脸上越是难看。最后,她问道:“小米,你准备怎么办?”
卫小米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给这家医院一个期限,如果到时候还不改的话,就坚决曝光。我们不能对他人提出无限高的要求,自己却在做着有损道义的事情。”
妈妈沉吟了一下,说道:“作为医院的院长,我也是三令五申,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的。但是这关系我们全院的荣誉,你容我想想,我会给你、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下午,卫小米就踏上了归程。快到单位的时候,她接到了妈妈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归仁心之路,做纯洁事业。
小米笑了。她准备过两天再回去的时候,边买油条,边告诉小伙子在做良心事业方面,他并不是孤独的。大家齐努力,生活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