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些人家看不透这一层,被嬷嬷拿捏了的也不少。但那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再说了,郑嬷嬷自认是还算正直的人,怎么也不会真的找一家软弱的去作威作福的。只是,面对蒋婷这样强势而有主见的主家,虽然能放心的跟着她养老了,但有时候也需得小心应对着。
例如眼下这种情况,为了蒋婷的前程,郑嬷嬷和王嬷嬷回来后,非得把自己听到的禀告给蒋邕不可。可面对蒋婷本人的质疑,郑嬷嬷又得小心的将自己那些姐妹们,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否则的话,不就是害了他们了吗?
还好,蒋婷虽然也恼怒,但还没失去理智。而且她心胸还算大度,至少没有纠结在,她们一群嬷嬷们私下里讨论各府姑娘其实很不对,这件事上。要真说起来,这些事儿若真要追究起来,可是能让她们身败名裂的。其实从另一方面讲,郑嬷嬷和王嬷嬷敢将这件事情说出来,也是明白蒋婷不会追究的。
果然,蒋婷重点根本不放在郑嬷嬷她们的八卦问题上,而是放在了到底传了什么闲话,又是为何会传出闲话,这两个关键点上了。
郑嬷嬷心下暗暗点头,她就知道姑娘心思明白。当下,她连忙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姑娘,其实我那些姐妹也没说太多,她们都说,就是从府上的下人嘴里听来的。那个,大体上就是说,姑娘您性情不好,心眼儿坏,脾气粗暴,行事太过粗鲁,又十分霸道,丝毫没有千金闺秀该有的温柔体面……这些话。我与王姐姐对她们仔细问了下,这事儿竟是差不多同时从好几个府里传出来,又传到她们耳朵里的。回来后,我们就把这事儿禀告给了老爷。或许正是因此,今天老爷才会命人传了这样的吩咐吧。”
蒋婷听了,便明白为何温氏今天会这么反常的留下她在正院用饭了。想来,这也应该是老爹安排的了。若是当时,她没有想起来让人送粥过去,恐怕老爹也会想别的法子,让她把那些方子合情合理的转到温氏手上的。
毕竟有些事情老爹可以直接跟她说,但却不一定愿意直接跟温氏交代。所以,今早晨绕这么一大圈子,竟是为了让她往后别再往外院送粥了。
蒋婷莫名觉得有些失落。她不过就是担心老爹的身体,所以才一直让苏姑姑注意搜罗一些养身的粥汤方子的。现在都送到温氏手上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明白这里头的意思啊?不过,郑嬷嬷都把话说那么明白了,温氏应该能明白吧。
若只是为了自己的声誉,就不顾老爹的身体了,蒋婷一定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好在还有个温氏,她身为老爹的妻子,为老爹做这些事情本应是分内之事的。现在她方子都送过去了,温氏若是不想着每天为辛苦的老爹进补,她一定会冲到正院去骂人去!
蒋婷在心里想了一圈,便把送粥方子的事情放下了。她注意力重新放在“外头有人传她闲话”这件事上。不过,这会儿她其实也已经想明白为何会有人传她闲话了,保不准还是望梅小筑里发生的那件事闹的。当初她得罪的,可不止张妍婧一人啊。
蒋婷觉得有些头痛。虽说她并不后悔当初所作所为,毕竟被人侮辱到了那个程度,实在没有不反击的道理啊。
但眼下这情况也让她很烦恼。她现在才十一岁,稍微有人传点儿闲话,可能问题不大。但若再过几年,她这名声还没扭过来,对她以后的亲事可是会有很大影响的啊。
“郑嬷嬷,这事儿既然已经传开了,咱们也没别的办法。俗话说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传闲话的事儿,我也没什么好法子了。”蒋婷沉吟着,对郑嬷嬷略略躬身拜托道:“不过,也就是以后我尽量少出门,若出门时在为人行事上就多注意点儿,那些流言应该慢慢也就消停了。只是我怕那些贵人家里的主妇们,会因这流言先对我有了坏印象,这样就真的不太好了。所以,还得请嬷嬷在你们那些姐妹间,多多替我说些好话。帮我拜托一下她们,遇到有人再说闲话时,能帮我澄清一下才好。”
郑嬷嬷忙躬身应道:“姑娘说的哪里话?即便你不吩咐,我与王姐姐也想着这些了。只是,有些事情,我们还要求姑娘您莫要怪罪。毕竟这说闲话的时候,总是要说道姑娘您的一些私事上……”
蒋婷笑了笑摆手道:“这个无妨。再说了,我也没做过什么大不了的坏事,能让你们说道的。只要你们别往外说我的坏话,火上浇油一把,其他的都没事儿。”
郑嬷嬷忙正色道:“姑娘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说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败坏您的名声的。我与王姐姐的未来,可都在姑娘身上呢。姑娘您能好,我们才能好不是?”
蒋婷笑了笑,点头道:“正是这话。你和王嬷嬷都是我身边的贴身嬷嬷,我的性情你们也应都十分了解了。虽说我性子有时候急了点儿,但是真的没什么坏心眼儿的。至于行事粗鲁,我原本是跟着爹爹在西北那样的边关苦地长大的,自然比不得自小就受人教导的京城姑娘了。嬷嬷你们也不用非得把我说成千里挑一的好人,只帮我解释一下就好。别让人真的以为我性情不好,心眼儿坏就成了。”
郑嬷嬷笑着应道:“姑娘这玲珑心思,真是让嬷嬷叹服。姑娘放心,如今近年根儿了,我与王姐姐正是要多出去跟那些老姐妹们聚一块儿喝酒聊天的。姑娘吩咐的事儿,我们一定帮您办得妥妥儿的。”
蒋婷听了郑嬷嬷的话,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来,点头应道:“如此我就放心多了。你和王嬷嬷的话,能让别的嬷嬷们相信,我并非流言中描述的那样吧。你们都是从宫里出来的,说出口的话,分量自然比那些奴才下人们要重的多。有她们帮我澄清,想来不至于让我在那些贵妇人的圈子里,从此留下了坏名声吧。”
郑嬷嬷笑道:“姑娘倒也不必如此担心。我与王姐姐在这些贵人圈子里做了这么多年了,也算是有了点儿口碑了。即便她们现在听信了谣言,认为您不好。过个两三年,您能常在外头走了,她们也就知道您的好了。”
“嗯,郑嬷嬷,你和王嬷嬷做这件事时,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去找张总管从我账上领银子好了。我会跟爹爹和张总管说清楚地。另外,我的小库里也有些不错的东西,你们挑拣着些贵重又不越礼的,拿去送那些嬷嬷们也好。当然,两位嬷嬷若有什么喜欢的,自己挑了拿去把玩就是了。”蒋婷好似放下了心头大石似的,笑着对郑嬷嬷道。
郑嬷嬷忙推辞道:“不过就是姐妹之间的喝酒聊天,哪用得上送礼了?姑娘只让人给俺们支些银子也就够了。”
蒋婷点头应了,两人便扯开了话题去谈别的了。
虽然对流言的事情有了对策,但蒋婷心里其实仍旧烦闷的紧。这事儿必定又得让老爹为她忧心。虽说只是些莫须有的流言蜚语,但难保后头的推手会不会做出什么更过激的事情来。
护国公府的事情,张昇得了那样的教训,必然不会就这样忍气吞声的。虽说那些事都是刘曜让人做的,即便再怎么查应该也查不到蒋府头上。但事无绝对,谁知道那个一世精明的护国公,会不会将这事儿追溯到她这儿来?
还有那个张妍婧,她是京城里有名的小才女。别管是别人因为她的家世而尊着她,还是因为她确实有真才实学。但对于蒋婷来说,张妍婧的这些条件,对她来说都很不利。不用别的,只要张妍婧在众人面前亲自说出她的坏话来。她蒋婷以后再想把名声赚回来,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这也得张妍婧敢明明白白的跟蒋府对上,才会这么干。蒋婷虽然明白一般不会有这样白目的家伙,做出这种傻事来。但谁知道那小丫头发起疯来,会做出什么来啊?
蒋婷心里又添了一层忧虑,自然也就没什么心思玩乐了。从腊八起,一直到腊月二十三日,她一直都有些郁郁寡欢。每天除了看书以外,竟提不起兴趣再做其他的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每家每户祭灶神,送灶神上天为自家言说好事的日子。不过这事儿跟蒋婷没多大关系。至少,她不像郑嬷嬷、王嬷嬷她们那么有兴致。
蒋府送灶王上天的仪式,自然由蒋府名义上的女主人温氏主持。她身为女儿家,真的没啥可做的事儿。顶多不过就是看着郑嬷嬷和王嬷嬷她们,吩咐着月季院的丫头婆子们,对月季院进行里里外外的大扫除。就算是这事儿,有两位嬷嬷主持着,也实在用不到她了。
所以,蒋婷看了半天丫头婆子们大扫除后,决定还是去外书房看书去吧。
然而,来了外书房,她却意外的看到了老爹也在。嗯,不但老爹在,还有个陌生人在。嗯,还是个她没见过的帅小伙儿。
蒋邕诧异的看着推门进来的女儿,心中暗骂自己糊涂,怎么没想着让人守门呢。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忙碌,忘了白天里这外书房都快成了蒋婷的了,所以守院门的人根本不会拦她。原本他以为不会有人敢随意进外书房的,没想到竟忽略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