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母亲听到儿子在哭喊,跑过去一看,发现儿子的手卡在花瓶里伸不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拉,却始终无法将儿子的手拉出花瓶。望着泣涕涟涟的儿子,母亲情急之下,拿来一把锤子,将花瓶敲碎。花瓶碎裂后,母亲发现儿子颤抖的小手紧紧握成一个拳头状,正是因为这个拳头,使儿子无法将手拉出花瓶口。母亲问儿子手里握着什么,儿子张开拳头,是一个五毛钱的硬币。为了这个五毛钱的硬币,母亲砸碎了价值三万元的花瓶。
孩子还小,不会知道什么是小、什么是大。
有一位朋友,年薪百万以上。当时有人邀请他一起投资房地产,他难以出手。那几年正是房地产产值飙升的阶段,可他为了紧紧握住手里的百万年薪,而错过了一次增值的机会。后来,在一次谈话中,他说自己当时有两个难处:
第一,他当时根本看不清房地产的未来;
第二,即使后来他对房地产前景的乐观程度已经超过50%,他也依然放不下当时优渥的待遇。
使人因小失大的原因,无外乎两个:近视眼和执念。
先聊一聊近视眼。
近视眼本是人类的一种生理问题,当它被引申到心理层面时,表明一个人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未来更大的收益。
创业就像一条不断发现的道路,一位近视的人在上面走,走到哪里看哪里,能摸索出什么东西来吗?营销学上就有一种被称为“营销近视症”的经营现象,它指企业家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产品和技术上,而全然不顾市场需求。拥有这种营销近视症的经营者,往往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过分自信,没考虑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结果忽略产品创新。
拥有营销近视症的经营者往往是技术、产品或财务出身的,眼光比较内向,会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而较少地考虑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所以,如果是这三个专业出身的创业者,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短板,谨防近视症发生。
与近视相反的,就是创业者应该要有远见。远见是什么呢?美国作家乔治·巴纳(Geoger Bama)说:“远见是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
拥有远见,就能够预言未来。缺乏远见的人会被未来弄得惊慌失措,变化不定会让他们无所适从,随处飘荡。每个人的视野、视角要变得更宽、更远、更深、更独特,然后才能抓住这个机会。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王计生首次接触殡葬行业,那时的他对未来毫无规划,由于就业的压力才进入了这个不讨喜的行业。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印象相当阴冷,王计生工作的福寿园也只是一家无人问津的殡葬企业。
面对这样的行业和个人迷局,王计生没有选择哀叹自己“生不逢时”,而是积极地思考行业的未来。最后他得出结论:丧葬业大有可为。一是因为中国人向来在丧葬上不惜钱,这将为丧葬行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二是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与身后事相关的产业必定会大火;三是发达国家的墓园让王计生看到了中国墓园未来的模式。唯一的难题就是改变人们对于丧葬行业的歧视性看法。
1996年,一位上海的摄影师驴友余纯顺在新疆罗布泊徒步探险时不幸遇难,王计生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是福寿园一次改变形象的机会。王计生向余纯顺的亲属表达了想要做一场公益摄影展览的愿望,刚开始余纯顺的家人都比较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商业化的行为。最后在王计生的劝说下,余纯顺生前摄影作品展得以举行。展览举办得很成功,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轰动了上海。展览结束后,王计生主动把募捐来的30多万元送到余纯顺家人手中。
这件事经过报道之后,不少公众对于殡葬行业,至少对福寿园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殡葬企业并不是阴冷的,也可以很有爱、很温暖。余纯顺的家人备受感动,主动要求把余纯顺安葬在福寿园。借着这股势头,福寿园接连打出温情牌,譬如在墓园的环境上做了很大突破,王计生认为,新时代的墓园要有公园一般美丽的风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福寿园在墓园内种植了大量桂花、樱花、茶花、月季等花种,道路两旁也种满了高高的乔灌木。每到清明节前后,墓园中的樱花就会开放,花瓣随风飘零,正好契合了前来扫墓的人的心情。直到今天,福寿园每年花在墓园景观维护上经费大约1000万元。王计生也要求尽量把墓穴安放在隐蔽的地方,让阳光、花朵、树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营造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伤的环境。
福寿园的销售情况也开始大幅度上升。除此之外,王计生还发起了“名人集邮”项目,汪道涵、阮玲玉、谢晋、章士钊等一大批名人的墓穴陆陆续续搬进了福寿园。对待这些名人的墓穴,王计生再次展示了他独特的眼光,为每一位名人设计最契合生前气质的墓穴。譬如郑苹如的墓前雕塑是一座斜着的十字架,横着的背景上刻画了当年西比利亚皮货店刺杀汉奸丁默村的场景;民国传媒大亨范长江的墓前则是他在《新华日报》创刊时的题词:“为中华民族之独立与自由而呼号。”
与此相对应地,福寿园还与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合作,开设长眠于福寿园的名人遗物展览,包括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的自用刻印,检察官向哲浚在东京审判时使用的打字机,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第一架钢琴,等等。
这就是远见。如今,王计生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况,更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墓园的排斥。
除营销近视症以外,其实也有营销远视症。和近视症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好高骛远,一门心思都放在市场前景上,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营销活动大大超过自身能力。其实,营销远视症不也是一种近视症吗?
比如,很多人在创业时,都将目光投向高、精、尖产品,不愿意做小产品,不愿意研究小项目,一开始就希望赚大钱,认为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其实,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吉列、麦当劳,当家产品也不过是剃须刀和汉堡包这样的“小玩意儿”。生产螺丝刀也好、绣花针也好,做成规模、做出品牌就有很大的前景。
年轻人在考虑创业的时候,考虑得最多的是这个行业能不能赚钱,而不是自己能不能做。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很多创业者盲目选择了与自身能力并不适应的行业。
患有“近视症”的人,因为心胸不够宽广,视野不够开阔,对未来没有任何拿捏,故而执着于当下。然而,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之所以执着于当下,不是因为他们近视,对未来没有任何预料,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放不下手头现有的东西,去追求未来可能会拥有的更大收获。这正是一种执念,执念催生恐惧,让人们舍不得放下,也不敢放下。
人对于损失远比对于获得更加敏感。比如,有一场掷硬币赌局,如果掷出正面,你将获得10万元;如果掷出反面,你将损失10万元。这样一场赌局你愿意参加吗?对于经济学中所称的理性人来说,虽然两个选择的期望都是一样的,但选择不参加的人远比选择参加的人多,因为损失10万元所带来的厌恶,远远超过获得10万元所带来的喜悦。
要放弃那些已经紧紧握在手中的东西并不容易。有两层原因:第一层,对于部分拥有成就的人而言,他们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金钱、名望等。第二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主要是因为已经习惯并依赖了现状。
先讲第一层。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都很珍惜,特别担心失去它,甚至会因此形成囤积欲,希望能把这种成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我们守着一个宝库时,压力可想而知。这时候,学会放下很重要。
最近流行的三个字“断舍离”讲得正是这个道理。
断,要求我们不买、不收取任何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舍,要求我们要舍得抛弃任何堆着没用却迟迟没扔掉的。
离,要求我们离开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开阔宽敞、自由自在的空间中。
阿健在第一家公司时,因为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发展,便问自己:“我需要的是现在这种生活吗?虽然高薪,但实现不了我的理想。”当答案是“不需要”时,他毅然请辞,并且以一个新员工的薪资水平进入第二家公司。他在第二家公司看得到未来,愿意再赌一下。对于一位有志于创业的人来说,打工时的待遇不应该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一家公司有没有学习机会和晋升空间,是最重要的因素。
“断舍离”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与周围物质的关系,它让我们不得不时常问问“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但是运用它的时候要运用得当,明白这一句话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并不是物质,而是我们的内心。当我们问出“我需不需要这些东西”时,我们是通过反思这些物质的价值来反思自我的价值。
做不到放下的人,除了舍不得抛掉现有的成就以外,也可能是习惯了当下的生活习惯,对现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这是第二层原因。
马云说过一句话:“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非常形象,许多人也许心里明白自己很想过得更好,可就是缺乏勇气放弃当下豪赌未来。这很容易让我们形成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缺乏灵活,不敢突破。我们建议应该多锻炼自己的内心力量,多感受外部世界,广结朋友,可以更好地打开心扉。
学会让自己放下,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要学会突破对三件事物的恐惧:梦想、失败、幸福。
不要因为别人劝你回归现实就羞于谈论你那伟大的梦想。
不要因为可能失败就不敢追逐你那伟大的梦想。
不要因为害怕丢失现有的幸福就忘记你那伟大的梦想。
失败是正常的,幸福也不一定就是永恒的,该勇于放下去追逐未来的时候,就不要计较短暂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