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王易
2016年8月21日的里约奥运会赛场,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夺冠,全场沸腾,举国同庆。教练郎平作为20世纪80年代“五连冠”的功臣,在洛杉矶奥运会退役后并未选择功成身退,而是仍然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排球事业,并带领中国女排重新站上世界之巅。年轻的排球小将们更展现出新的“女排精神”。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彰显着个体和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设想,二者紧密相连,在女排团队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我们应当怎样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一方面,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变迁的力量,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以社会理想为指向确立个人理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的发展以人类的进步为前提,个人理想成就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集中表达,是对个人理想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同样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首先,国家、集体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其次,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发展并不是某个天才人物的偶然发现,而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因此只有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确立社会理想,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而个人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变迁的力量,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以社会理想为指向确立个人理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大学生应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个人理想,在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中实现人生价值。
再次,社会理想的实现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活生生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以人类的进步为前提,个人理想成就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中。因此,大学生对个人正当的近期理想、个人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对于美好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崇高社会理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也是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最后,理想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理想信念是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我们鼓励大学生志当存高远,立志做大事。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大学生好高骛远、陷入空想,要引导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立志需躬行。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是阶段性与长远性的统一,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理想是有层次和类型的,有个人理想,也有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描绘的是个人生活事业的理想状态,而社会理想描绘的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个人生活于社会中,个人理想离不开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状态的理想。它对于个人理想具有整合作用,是若干个人理想的寄托和发育之所。当代中国人对自身生活和发展的若干期望与设想,事实上是以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背景的,所以个人理想的正确定位与实现,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把握。
其次,我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若干个阶段性理想。与远大理想相比,阶段性的理想更为具体,因而它可以成为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所普遍追求的比较切近的理想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昭示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到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一个现实的目标,最能直接地激发我们的奋斗热情。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长过程,它并不是到21世纪中叶就结束了。在我们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之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将继续向前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我国社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会增添新的内容。
最后,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理想,但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成为共同的理想。有的理想只代表了少数人或个别人的利益和愿望,它只能成为少数人或个别人的追求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知识丰富、思想敏锐的群体,是推动国家蓬勃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关系密切。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大学生群体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复兴密切结合。
另一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每一个大学生都向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奋斗,便是在实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承担者,大学生群体要心怀远大理想、勇敢执着追梦,过有意义的人生。
如何理解理想、信念、信仰及马克思主义信仰?
刘建军
有人说,理想、信念和信仰是一回事,只是使用场合不同罢了。请问真的如此吗?还有,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属于信仰范畴,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呢?
理想、信念和信仰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实际上它们在我们主流语境中的出场有一个顺序: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信仰。起初,大家主要用“理想”一词,在改革开放以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基本上是这样称呼的,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但“理想”一词的内涵比较单一,它与信念、信仰有关,但又不能包含信念和信仰。尽管人们有时也把“理想”或“理想教育”加以泛化,用作大概念,把信念甚至信仰也包含在内,如用共产主义理想来包括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但大家渐渐觉得这样不妥。“理想”一词毕竟难以完全涵盖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的相关现象。于是,“信念”一词独立出现了,而且作为一个正面的概念日益流行。在这方面,邓小平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在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就把“理想”与“信念”并提,并强调了“信念”的重要性,说“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再后来,“理想”和“信念”经常并提,于是二者逐渐融合而成一个新概念——“理想信念”。
由于这种融合,概念扩大了,可以从完整意义上指称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事情。这一点在党和国家的文献中也得到了体现。本来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但“信仰”概念接着又流行起来。“信仰”概念的出场有一定的必然性。有人认为,这个词最好不要用,只用“理想信念”就够了,因为“信仰”一词具有某种宗教上的起源,容易使人想到宗教信仰上去。这样的担心当然不无道理,但社会上的概念使用有其自发形成的过程和内在的逻辑。当人们还在犹豫不决时,“信仰”一词已经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这是社会的需要,是社会需要在用词用语上的反映。“信仰”概念的出场有其合理性或必要性。
首先,这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它不仅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都有使用。我们并没有特别的理由一律不使用这样的概念。而且,概念的出现和使用往往不是有意设计的结果,人为地限制一个词的使用也难以完全做到。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涵盖不同类型信仰的上位概念。尽管我们可以用“理想信念”指称完整的信仰体系,但主流语境还要用它来指称科学理性的信仰或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并不用它来指称宗教信仰。“信仰”一词本来也主要是指称宗教信仰的,但是近现代以来我们也在宗教信仰之外使用这个概念。于是“信仰”在广义上指所有的信仰,而并不专指宗教信仰。
最后,“信仰”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话题。不论是学术的还是非学术的讨论,都在这个领域中发生。我们固然在许多情况下用“理想信念”来称呼科学信仰,但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拒绝用“信仰”来称呼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奉。否则,我们就是自己退出信仰的讨论,放弃话语权。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信仰——这四个概念出场的顺序说明,后面的概念对前面的概念有补充作用。
那么,能不能简单地做些规定,以便人们把握这几个概念呢?“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目标追求和意志行动的关系:理想是目标,信念是情感意志。“理想”与“信仰”也有区别,理想仅仅是目标,而信仰除了美好理想外,往往还有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念”与“信仰”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前者层次低而范围广,后者层次高而范围小。在一些比较普通或具体的事情上,我们就用“信念”,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看法、工作中的想法等,我们可以称之为“信念”。而在人生、大本、大原的问题上,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上,才能用“信仰”一词。对于“理想信念”与“信仰”而言,“理想信念”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信仰”,即科学的信仰或马克思主义信仰。
谈到理想、信念、信仰,我们还不得不提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人困惑地说:“看了很多书,还是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基本部分呢?大致说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包含四个基本部分: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这四个基本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
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观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存在和神秘力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最高级的形态,人类可以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并按客观规律不断地改造世界与自身。这样的世界观当然是一种科学的无神论。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只是对世界的面貌和图景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且为历史主体指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它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共同理想。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这一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和未来的社会形态;同时,它又是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者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向往。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根本信念和道德要求,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民至上的思想认同和精神导向。“人民”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对象之一,而且是最高、最重要的信仰对象,是共产党人服务和献身的对象。“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具有最高的地位,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为人民服务既是政治性要求,又是道德性要求。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它是政治性的;作为对共产党员个人的要求,它又是道德性的。一个不讲道德的人,一个欺压群众的人,即使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更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者。
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无疑是群体性、社会性的,但它们不仅不排斥个人,而且包含着个人追求,并最终落实在个人的追求上。马克思主义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个人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视野中,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展”,而不是精神的“解脱”,也不是生活的“享乐”。只要每个人在社会中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他的人生就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就会有更高层次上的幸福和幸福感。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
因此,对于有人困惑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概括如下: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就是“世界自足,不谈鬼神”,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社会发展,人类解放”,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人民至上,服务群众”,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就是“人生自由,全面发展”。这四句话可以更简要地表达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要点。这一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的信仰体系,具有两个焦点:一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握住了这两个焦点及其关系,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髓。
总之,理想、信念和信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要看到理想、信念和信仰之间的差异性,也要看到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在正确理解和把握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科学把握作为信仰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知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进而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思想认识准备。
现实的苟且,抑或诗与远方,我们到底该选哪一项?
贾雪丽
2014年的一段时间,清华大学学生梁植与高晓松在一个真人秀节目中的对话,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跟帖。节目中,梁植同学向评委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迷茫,却遭到了现场评委高晓松的驳斥。高晓松认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梁植只关注自身需要,愧对清华的多年教育。那么,作为大学生,面对未来,你是选“现实的苟且”,还是“诗与远方”,抑或其他?
梁植与高晓松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一个问题:社会转型期,在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下,是屈从于物质欲求而放弃人生理想,还是应该坚守人生理想,追求诗与远方?这也是每一个青年人都必须要面对和选择的问题。谁的青春不迷茫,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把握现在,直面未来。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一文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是指路明灯,指引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没有了远大的理想,生活就会迷失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人生价值哲学,非常重视“立志高远”对个人成长成才、国家兴亡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吕氏春秋》中的“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西方历史上的很多思想家也对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追求不朽,应该尽力遵循人性的最好部分而生活;康德也曾指出,人应为了另外的更高的理想而生存。康德在自己的墓碑铭文中写道:“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强调:“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当生活的天空布满乌云的时候,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艰难险阻的时候,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愈发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有位教育家指出:“一个人向前瞻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活下去。”这种“明日欢喜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告诉人们,追求远大的理想,不仅是生活道路选择的问题,更将给一个人带来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生活动力。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并为之奋斗终生,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年少时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立志让祖国“富强、独立起来”,他将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也成为世界公认的一代伟人。
当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但对青年学生来说,立志、确立远大理想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青年时期是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人生步入青年时期,生活之路伊始,青年面临着诸多选择和困惑。比如,人生目标如何确立,未来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家庭生活如何建立,尤其是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更是广大青年学生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决定于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即个人的理想信念。青年人只有热爱生活,对美好的未来满怀憧憬,拥有远大的理想同时对这一选择积极认同,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懈奋斗,执着地追求,才能将远大理想变成现实。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社会意识。现实是一种社会存在,是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是理想产生的土壤和基础。脱离理想谈现实,就会陷入物质主义的泥潭;脱离现实谈理想,理想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可见,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理想源于现实,现实决定理想;理想高于现实,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
第一,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源于现实。但它不是对现实状况的简单描绘,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不完满性的超越。理想的材料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源于现实,理想虽指向未来,却根植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同时,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一种包含现实性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可能,是相对于现实来说的,是尚未展开的现实。作为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可能,理想的存在是有现实依据的,它与空想、幻想不同,不是凭空产生的,体现了超前性、客观历史性和继承性的统一。
第二,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和超越。但它不是脱离实际的臆想和空想,而是通过不懈努力能够在将来变成现实的合乎规律的想象。理想是透过现实中的表面现象,对事物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能动反映。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和实现了的可能,现实首先必须是可能的,不可能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可能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可以向现实转化,现实又可以向新的可能转化。事物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是可能与现实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
第三,理想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但理想与现实间的转化不是简单、无意义的循环往复,而是现实向新的理想的转化。其中,科学的理想概括了现实中的具有生命力的真、善、美,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同民众的根本利益相符合,从根本上不同于那些庸俗、消极和丑恶的东西,因而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可能和方向。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想敏感的青年学生,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这种感受尤为强烈。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不一致,青年人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在情绪上产生波动。因此,青年人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规避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在社会生活中,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人们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而是将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将现实理想化。二是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在社会生活中,有人在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希望很渺茫,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比如一些人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同流合污。还有一些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因此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
理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理想就要诉诸实践。理想确立后,就必须付诸行动,否则,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也只能是空想,正所谓“心动,更要行动”。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到行动上。理想信念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它不仅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更意味着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而这总要表现在行动上。追求理想的行动和过程,是崇高理想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才能由可能变成现实,人们才能实现“应然”向“实然”的转变。马克思说过,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它的实现必须借助掌握实践力量的人。事实证明,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具备很强行动力的人。马克思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理论时就曾指出:“他们以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的社会的最美好的计划。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马克思认为这些想法只是对未来的幻想的描绘,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脱离现实,缺乏行动力的支撑和实践的力量。
追求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执着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转化为现实,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指出的:“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革命家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就不会有共产主义理想的诞生,也不会有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现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要脚踏实地,为实现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虽然好,但离我们太遥远;也有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太抽象,不够现实。这些都没有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也没有认识到理想的实现要经历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总之,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的关系告诉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立大志,有理想,有追求,有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同时,青年人也要意识到理想目标的实现,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取决于人们的努力程度,这一过程充满了坎坷,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矢志不移,奋斗终生。因此,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不应苟且于现实,而应立足现实、追求理想。
如何理解在当今时代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意义?
刘建军
有人认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很多人既没有理想,也没有信念。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当代人们的理想信念淡泊,但国家的经济仍然在快速发展,理想信念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在当今时代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意义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理想信念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也存在很多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面对改革开放的复杂进程,马克思主义信仰遇到了巨大挑战,特别是由于理论与实际的某些脱节,人们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理想信念上的困惑。有些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了,有些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动摇,有些人已经发生了信仰的转向。其二,由于物质利益和物质生活日益突出,由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以及精神生活中娱乐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政治兴趣和政治信念趋向淡化,对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问题也有暂时搁置的倾向。其三,部分党员干部经不住考验与诱惑,出现了严重的腐败,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甚至动摇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信赖,从而使一些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失去现实载体和凝聚核心的危险。其四,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现复杂化和无序状态,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一些丑恶现象的存在,以及难以适应急剧的社会调整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对现实感到失望,转而向神灵寻求庇护,使神秘主义和有神论思潮在社会日益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指出,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淡泊,应该说这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理想信念领域里这些消极的变化,而看不到其中积极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信念积极的变化主要有:第一,在改革开放起步时期,我们党既解放了思想,又保留了信仰,巧妙地解决了高难度的信仰问题。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纠正了人们认识上的空想和错误的因素,尤其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把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更为科学、更为现实的基础上。第三,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力和活力,从而坚定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信心,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第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挫折的非常时期,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生世界范围大震荡的紧要关头,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维护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世界上一面光辉的社会主义旗帜。这些积极的变化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当代人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们的心灵世界也经历了巨大震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信仰层面而言,可以说是社会中出现了信仰危机的现象,继而人们品尝了没有信仰的苦果,日益表现出对信仰的渴望,信仰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样态,而如何进行信仰选择和如何处理不同信仰间的关系,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个体需要信仰,社会也需要信仰。信仰危机的初期,人们可能会感到一种没有信仰重负的放松,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感受到无信仰的痛苦:一种是因为内心无信仰而产生的精神空虚和无意义的苦恼,另一种则是由于缺少信仰的内在约束而导致的一些人的伤天害理的恶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对于当今时代而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无论是对于个人与社会,还是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是人的根本性需要,它能赋予人生意义感,能够给人一种根本上的确定性和安全感,使人安身立命。张学良将军一生坎坷,他晚年回顾人生的时候说:“一个人应该有所信仰,不能活得飘飘荡荡。”理想信念对于个人而言,有精神定力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也有精神定向的作用,它为个体的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能够让人获得方向感,创造有意义的生活。理想信念也是激励人们不懈奋斗与追求,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它可以调动人的精神潜力和物质能量,去实现远大的目标。理想信念也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尤其是在严酷的考验中;它之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更是起着人生支柱的关键性作用。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理想信念度都十分重要,它可以给人以目标、方向、定力、动力,也可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潜力,磨炼其意志,等等。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在其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还面对着西方社会思潮的蛊惑与侵蚀,面对着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面对着意义世界的消解和精神世界的失落,需要自觉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以明辨是非对错,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说,他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诱惑,更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以此指导人生,抵制诱惑,发扬优良传统,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过高尚的人生。
其次,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一,理想信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道德滑坡现象,就与一些人缺乏理想信念有关:这些人既缺乏远大理想的指引,又缺乏崇高信念的导向,更缺乏科学信仰的约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仅为我国的道德建设明确了目标与方向,还提出了规范与要求,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远大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既有助于加强人们的自我要求与内在规范,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貌,进而切实提高道德建设。其二,理想信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与核心,而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就在于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三,理想信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助于保持我国经济制度的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最后,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有助于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理想信念,如果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上的快速发展,而无理想信念的强力支持,那这个国家最多不过是“只富不强”,甚至会走向灭亡。理想信念是兴国强国之魂,它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力量等硬指标,也包括文化、教育、精神状态等软要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彰显民族品格,焕发民族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富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理想信念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正是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不懈追求,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英勇拼搏,走过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曲折历程,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基础。在当今时代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既是捍卫社会主义建设胜利果实的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凸显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优越性、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理想信念还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党、国家、民族、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最广泛地团结和调动中国力量,能够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许多人的力量凝聚在一个目标上,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进而促进社会团结与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如邓小平所言:“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5]
信仰在人生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刘建军
有人说,信仰对人生可有可无,没有信仰的人也生活得很好,信仰未必是每个人的需要。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
这涉及人生到底需不需要信仰的问题。实际上,人生需要信仰,信仰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信仰让人觉得活得有意义,有一种意义感。如果只说一句的话,这句话就足够了,这一条就能说明信仰特别重要。但是能不能再分出几条来呢?可以分出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信仰具有定力的作用。张学良将军一生坎坷,当晚年回顾人生的时候,他说:“一个人应该有所信仰,不能活得飘飘荡荡。”他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信仰的定力。信仰能给人生一种定力,一种坚定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人生不能没有一种定力,不能没有一种自我认定的执着的力量。因为生活像大海,人生像一叶小舟,在颠簸动荡的生活海洋中,人如果缺少一份定力,就会像船没有锚一样,随处漂泊而找不到自己的港湾。古人云:泛舟无定所,入山唯一径。意思是说,到山里去可能有多条道路,但要真正到达目的地,就必须守住一条道到底,如果像海上的舟一样,随处漂泊,就不可能达到彼岸。这句古话对今天也是适用的,甚至可以说更为适用。因为现代生活的多样化容易使人心浮躁,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中,缺乏坚定执着的力量,会造成对人生浅尝辄止,到头来一事无成。人生信仰的作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在认定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之后有一份坚定执着的定力,不论是对世界观的相信还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都是坚定而执着的。任何积极的信仰,都是劝人执着于人生的准则,执着于生活的大本大原,如果没有这份执着的精神,信仰也就成为多余的了。信仰的执着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生的定力。这种定力使人生具有质感和质量,使人生具有沉甸甸的分量,使人生具有充实而饱满的意义。
第二,信仰具有动力的作用。理想和信仰能给人生一种动力,一种推进的力量。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才能不断推进。一方面,任何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前进,这就必须有动力和毅力,有人生的勇气。另—方面,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惰性,都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为此也需要有动力的推动。一个人有了理想和信仰,就会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意志坚强,热情高涨,精力旺盛,满面春风。虽然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外部或内部许多方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人生的理想和信仰,这是人生内部的恒久的动力系统。信仰者之所以能从信仰中取得动力,是因为信仰能为他的行为提供双重动力。一方面,信仰能为信仰者提供自己行为的道义的合理性。这是来自信仰者的正义感,即他们认为自己是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是合理的,而他们所反对的东西则是非正义的,不合理的。因此,他们就理直气壮,无所畏惧,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信仰能为信仰者的行为提供历史的合法性。这是一种来自对历史必然性的深信的力量,即信仰者相信自己的努力代表历史的必然性。不论这种必然性是纯粹自然的,还是来自神学的,都会使信仰者从中得到一种历史力量的支持。因此,信仰给人以推动的力量。信仰使人树立起理想目标并对其充满渴望,使人具有了前进力量。
第三,信仰具有导向的作用。信仰不仅给人以前行的渴望和力量,而且给人指明前行的方向。信仰的这种作用主要是指信仰能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人的生活需要引导,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寻找精神导师的需要,这种需要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往往在暗中起作用。人生的奋斗,人生力量的施展,必须有确定的方向,否则就会分散自己的努力和力量,不易取得人生的成果,甚至会使自己的各种追求的力量相互抵消,一事无成。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人可能走上人生的歧途。这样的话,他的能力和毅力都不能救他,甚至会毁掉他的一生,使他成为社会的祸害。信仰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信仰向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目的,它远远超出个体所能意识到的目的。
第四,信仰具有支撑的作用。信仰的支撑作用主要是指它是人生的一种精神支柱。人的精神世界犹如一座大厦,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大厦就会倒塌。信仰之所以能为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支撑,很重要的是因为它为人提供了一个希望。特别是在人生处于困难和绝望的时候,这种希望是尤为宝贵的。信仰能增强人的意志力。信仰的作用往往是在困难的时候、在严酷的考验中得到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方能显现信仰的巨大力量。通常我们说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它能支撑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的时候,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并压倒困难。在实践自己的信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遇到的困难有一种新的理解和解释。这种新的理解和解释,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第五,信仰具有慰藉的作用。所谓慰藉作用,也就是信仰对于人的某种补偿、安慰的作用,使人恢复心理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信仰的慰藉作用也就是一种精神安慰的作用。这种精神的安慰作用来自信仰的哪些方面的机制和作用呢?首先,信仰的慰藉作用来自信仰带给人的优越感。凡是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都是有一定自信的,都有一定的精神上的优越感。这是他从自己的信仰中所汲取到的。他们都以为自己懂得了世界、人生的奥秘,而别人则是不觉悟的。自己掌握了宇宙的真理,而别人则陷入谬误。自己的信仰是神的启示,而别人的信仰则是异端邪说。每一种信仰都赋予自己的信仰者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使命,给他们一定的角色定位,使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其次,信仰的慰藉作用来自信仰指向的光明未来。这主要是信仰中的理想目标。信仰所设定的理想总是美好的,它的实现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幸福。这种美好的未来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第六,信仰具有提升的作用。信仰能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信仰的提升作用,或者说信仰的超拔作用。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不仅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项内容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从而避免人们精神世界的混乱和价值观念的紊乱,而且能不断地使人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信仰是塑造人的崇高人格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的。信仰引导人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其对于世界、对于人生有更为正确和彻底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对于许多问题有更好的态度。一个人理想越高远,信仰越崇高,他的精神境界就会越高。有句格言说:向着天空瞄准的人,总比向着树梢瞄准的人射得高些。精神境界高低不同,人生状态就大不一样。精神境界高了,个人烦恼就少了。
总之,信仰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仰赋予人生意义。一个有坚定的真诚的人生信仰的人,会感到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没有人生信仰或失去了人生信仰的人,会感到人生空虚,从而对人生有无意义产生疑问。当然,没有信仰的人也照样吃饭睡觉,照样挣钱,并不会立即死去,甚至一些刚刚失去人生信仰的人还可能觉得有一种解放和自由的感受。但是,人毕竟应该并需要有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信仰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信仰,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认识到这种需要。人生对信仰的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这种意义上,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我们需不需要信仰,而在于我们如何信仰和信仰什么。不同的信仰对人生的影响不同,我们需要能够促进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信仰。
如何进行人生信仰的选择?
刘建军
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仰问题,大学里也有很多学生愿意主动追求信仰。但是,什么样的信仰才是正确的,才值得人们去信奉?信仰有没有一个选择标准?在很多人看来,共产主义信仰似乎不像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信仰那样“抓得到,摸得着”,那么,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当人们的信仰需要开始苏醒之后,信仰的选择问题就显得十分紧迫而必要。在经历几十年的信仰上的困惑、淡化、疏离甚至危机后,国人对信仰的需要日益苏醒,出现了许许多多寻找信仰、归依信仰的现象。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在寻找信仰时找错了地方、误入信仰的陷阱,进而导致信仰悲剧的事件。
价值多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多元是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结果,是生活主体利益分化的结果,也是社会活动的自由空间增大的结果。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生活,必然会有价值选择的问题。信仰选择是一种更为根本、更为全面系统的价值选择。一种信仰总是容纳和包含着一系列的价值,因而一种信仰的选择也就包含着一系列的价值选择。信仰是一种价值整合,当一个人做出了信仰的选择时,他的一系列的价值选择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
一个人信仰什么,或者选择什么样的信仰,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在价值多元、信仰多元的社会中,往往会有主导思想和主导价值观。这种主导的思想对人们的信仰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主流文化中汲取思想信仰的营养,或者直接地以主流信仰为自己的信仰。但主流信仰并不能代替自己做出决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信仰的权利。尽管社会生活中人们信仰什么并不总是自由选择和慎重选择的结果,但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是他的自由。社会可以对人们的信仰选择提供建议和帮助,可以倡导和引导,但不能强迫。
除了社会主流思想信仰的影响外,个人信仰还受到家庭和个人际遇的影响。有的人出生在信教家庭,特别是像天主教这样比较重视家庭传承的宗教,子女往往继承家庭的信仰;有的人因为自己的人生际遇,在不知不觉中会走向某种信仰。这些情况说明,人的信仰选择并不是在毫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做出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还是可以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在信仰问题上要自己去做决定,这可能让人感到为难,甚至不知所措,似乎不如只有一种信仰那样来得简单省力。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在信仰问题上能够自己做主,这是好事,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感受到信仰需要的中国人,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觉自主的态度。
对信仰的选择不能采取随意、糊涂的态度,或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应有所思考、有所选择。为什么呢?
第一,不同的信仰会导致不同的人生。信仰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对此,绝不可以等闲视之,掉以轻心。信仰不是某种工具,不合用可以随意丢开;信仰也不是一种职业,不喜欢时可以更换。信仰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它虽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但它确实不是可以随意更换、变来变去的。有人说过,手帕都不是随意丢弃的,更何况人的信仰呢?所以选择信仰,必须慎之又慎。
第二,在多样的信仰资源中,总会有一些信仰的陷阱,比如邪教和迷信团体等。一说起信仰,人们总觉得它是十分美好的东西。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种信仰或自称为“信仰”的东西都是好的。一些邪教和迷信团体,不仅对人生无益,而且往往对社会有害。它们也打着“信仰”的旗号,但它们就像沼泽地,人们一脚踩下去,就很难拔出来了。许多很好的人就因为一时不慎落入邪教魔掌,进而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幸福。
第三,在信仰的选择上,人也肩负着对自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选择信仰无疑是个人的一种权利,但也是一种责任。它的结果不仅影响到个人,也影响到家庭和社会。所以,人要以自觉的态度来对待信仰的选择,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不能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
信仰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里只列出四条作为参考:
第一,要看这种信仰怎样对待理性和科学。要看它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局限性为出发点,去反对理性和科学,还是把自己的立足点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正面价值基础上。如果有一种信仰公开反对理性,致力于让人进入非理性的世界,那我们就要保持警惕。
第二,要看这种信仰怎样对待现实生活。要看它究竟是让人厌弃和放弃现实生活,还是肯定现实生活;是逃避现实生活,还是勇于面对生活,并改造现实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追求人生幸福。如果有一种信仰,大讲世界末日,否定现实世界,让人放弃现实的生活,甚至放弃地球上的生命,去追求什么“天堂”之类,那也要对它保持警惕。
第三,要看这种信仰怎样对待道德和精神追求。要看它是否有文化价值,是否倡导和引领更高的精神境界,是否提倡对人生社会有益的道德。如果有一种信仰,不是致力于对真理和精神价值的追求,而是对某个人的膜拜和献身;如果它带给人的不是自我约束和精神提升,而是肉体上的放纵,或是对世俗权力和盲目力量的崇拜,那我们对它也要保持警惕。
第四,要看这种信仰是否正常和健康。因为信仰是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做文章,而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还没有完全被科学之光照亮。所以,在人类制造的信仰产品中,虽然也有比较健康美好的形态,但也有不少变态的和丑陋的形态。这些不健康的信仰,诸如邪教之类,是无益而有害的。对于这种违背人的生活常理、常情,走火入魔的信仰,躲得越远越好,不要使自己成为其牺牲品。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是青年学生们信仰上的一种明智选择。这种信仰是新类型的信仰,它不是出世的信仰,而是入世的信仰。它是理性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而不是以非理性、超科学为本质的信仰。这样的信仰尽管有其本质上的优点,但它在现实中又往往有其不利或不便之处。它因为不像出世信仰那样“超脱”,因而更容易受到现实变化的影响和冲击。但我们不能因此逃避现实、回避矛盾,把信仰建立在想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在现实世界中,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呵护和坚守自己的信仰。
同时,我们要加强自己的信仰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信仰体系。我们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是不是一种信仰。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信仰。我们不能讲什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笔者不同意这样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固然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信仰有不同类型,科学的信仰也是信仰,而且是更好的信仰。如果否认这一点,就等于我们在当前的信仰竞争中主动退出竞争。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建设,加强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特别是结合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来进行党的信仰建设。我们要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本质和规律,探索科学信仰建设的规律性;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建构,包括信仰经典的编纂、基本信条的梳理、信仰方式的探索以及信仰教育的创新等。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又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我们只要加倍努力,就会在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力方面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