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博客散文集选自我和女儿的博客。初发于中国散文网和中翼网,由于速写快发的网络写作特点,不免像快餐那样粗糙。因此编书时三易其稿,除少数工作性太强的博客外,初稿几乎原封不动地一网打尽;再删改掉约三分之一的日记;又删节约五分之一的日记,补充了我和女儿新写的部分博客散文,终成此书。
这个过程中,主编、责任编辑和有关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说这本书是众手成书。首先归功于陈长吟主编。他不仅主编了全套书,为全书写了总序,而且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王春也帮助做了不少联络事务工作,功不可没。此书的后记也是在陈长吟的建议下写的,说明了拙作集的编写思想,以免作事后的解释。
其次归功于责任编辑张增兰和有关编辑人员。责任编辑张增兰数次审稿后提出修改意见,她尤其赏识女儿的博客,提出增补女儿博客的建议,可惜女儿写得不多,有些是用英语写的,翻译也来不及,未能如愿。她这种敬业精神和奖掖后学的胸怀令人感佩。
再次归功于我局有关部门及其人员的审读。按出版规定,博客的出版得报出版管理部门审批。有关审读人员对书稿进行了认真而负责的审读,提出了修改建议,起到了把关的作用。
此外该书的出版还应归功于西安上书坊图书机构的张剑峰,他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繁琐的印前工作,特别是拙作集因数易其稿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再次对上述有功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战友般的敬礼!
2007.9.1写在《龟兔赛跑》毛边书扉页上的话
这是我的第一本毛边书,当然也是首次出书的女儿的第一本毛边书。作为爱书编书写书之人,对毛边书知之甚早,但仅仅是临渊羡鱼而已。前几年编拙作集《不惑集》时已有做毛边书的念头和想法,但因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这次做成《龟兔赛跑》毛边书,一是与书的内容有关,即博客尤其是日记体博客有一定的私密性,虽经删节宜于出版,但做些毛边书,恰有欲露还遮的效果。
二是与文章的体裁有关。书中所收的日记体博客和散文体博客均为短小文章,宜于饭后茶余,边裁边读,读读停停,品之思之。
三是与书友文友的影响有关,近年来,三联书店的郑勇先生和江苏新闻出版局的徐飞先生先后寄我《旧时书坊》、《购书琐记》、《不裁》等毛边书,使我得享掰馍羊肉泡的美感,也种下了品读毛边书的嗜好。
其中也与女诗人杨莹不无牵连,十几年前她曾送我毛边本诗集,不久前又赠我毛边本博客散文集《花儿日记》,无疑为我的毛边书收藏锦上添花。
其实日益喜爱毛边书更与本心和性情有关,毛边书不加修饰的“天然去雕饰”,好似姜太公钓鱼处的孕璜之石,外表拙朴,内涵美玉,这合于我的审美观,还有裁读之后的残缺之美,不正是人生的象征和文学的遗憾吗?这也许是毛边书安慰灵魂的魅力所在吧。
2007.9.1鼠年藏书记
鼠年将去,不平凡的一年值得纪念的人事很多,但一时又理不清头绪,加之公务繁忙,也无暇做年终总结之类的文章,适逢陕西人民出版社的黄剑波先生送我他编辑的几本毛边书,于是便顺手将一年来的藏书检点一二,窥斑见豹,以见个人之爱好,出版界之动态,甚或时代之气息。鼠与书同音,在多灾多难之年拥有这些好书并读之,窃以为有福了。
首先就先从剑波兄赠的毛边书说起吧,可以说毛边书自古有之,早期的小作坊的手工出版物无疑就是毛边书的始祖。到了近现代,现代的印刷机械使图书印制得越来越精美,但文人雅士却有返璞归真之心,兴起毛边书之好,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制作或收藏了大量的毛边书,还自称是毛边党呢,可见其对毛边书的钟爱。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渐增长,各种收藏热居高不下,其中毛边书成为收藏新热点,仅笔者就收藏了毛边书十几本,过去的文章记述过,在此就不赘述了。单说不久前的一日上班时,在电梯邂逅剑波兄,他说正要找我,我说有何见教,他说送我几本他编的毛边书,于是从包里掏出三本毛边书,计有:
《柽柳集》,作者孙少颖,陕西人民版。书名奇特,柽柳又称三春柳和红柳,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夏秋两季开淡红色花,耐旱抗旱,宜于防沙造林。作者以此为书名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扉页上贴有特制的该书封面的藏书票,盖有集邮文献交流收藏馆的赠书印,殊为珍贵,更为珍贵的是剑波兄的题词:此书原为精装,毛边甚难做,乃以平装代之。物以稀为贵,共二十本,此乃第一本也,赠新民同好藏。
《居恰群集邮文集》,浙江省集邮协会编,陕西人民版。盖有集邮文献交流收藏馆的赠书印,剑波兄的题词令人感动:毛边,得一同好难矣!与新民兄同在一楼办公,“鸡犬之声相闻”久矣,知其写书、爱书、藏书,一日闲聊,知兄甚爱毛边,欣喜,欣然赠之。
《集邮家的业绩》,李毅民著,陕西人民版。扉页上贴有特制的藏书票,藏书票上印着“写作是创造”,引人思考。剑波兄的题词也耐人寻味:何言竹刀不相送,却话毛边正当时。
不几日的后的12月17日,贾平凹在西安图书大厦签名售书,我送《贾平凹文集》给该文集编委之一的鲁风兄,鲁风兄回赠贾平凹新著散文集《大翮扶风》,辽宁文艺版,令人喜出望外的竟是毛边书,当场请贾平凹签名,可谓锦上添花。
其次就是孔明、韩霁虹、党晓绒诸友相赠的几套文集了。《贾平凹文集》,惠西平、王新民主编,陕西人民版。是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结晶,也是我们合作友谊的结果,费了我们不少的口舌,花了我们大量的心血,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在金融危机波及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今天已是不易了,第一批《贾平凹文集》几套样书一到,孔明就送我一套留念。
《杜鹏程文集》,陕西人民版。杜鹏程是我的乡贤,曾读过他的长篇力作《保卫延安》和短篇小说及散文,我曾在商州某村图书室看到一本1979年版的《保卫延安》,已发黄发黑,封面用胶带纸缠了好几层,不知多少人翻阅过了。《杜鹏程文集》印装精美,值得收藏。
《陕西戏曲研究院剧作逊10册,《陕西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5册,陈彦主编。陕西人民版。堪称秦腔为主的陕西地方戏曲作品和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对我这个业余秦腔戏迷而言尤为珍贵。
《紫香槐散文丛书》,陈长吟主编,太白文艺版。是陈长吟、文彦群等七个文友的散文集,是践行大散文观念的系列果实,值得散文爱好者借鉴收藏。
《朱雀大艺术丛书》,阎安主编,太白文艺版。一套六本,有图有文,图文并茂。
《经典英汉文对照系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版。一套六本,有英文,有汉语,是双语学习研究的优秀读物,也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外辅导读物。
此外,还有单本的图书,计有薛保勤长诗《青春的备忘》,太白文艺版;孙见喜长篇报告文学《危崖上的贾平凹》,花城版;杜爱民散文新著《西安往事》,陕西师范大学版;《原生态的西安话》,西安交通大学版;胡正荣等主编的《时代之印》,陕西人民版;等等。均是文史兼备,图文并茂,引人思考,给人智慧的优秀图书,值得收藏。
2009.1.21鼠年藏书记续
前几日,整理一年来购买的和获赠的图书并随笔记录,便有了《鼠年藏书记》一文,这两天,文山会海锐减(啥时一年四季如此多好),公务活动亦少(昨天下午处理完春节前最后一件公文),闲情逸致渐生,而写作是需要点闲情逸致的。今上午上班路过青年路,已看不到开门的小饭馆了,想找个小吃也不容易了,由此真切感受到春节即将来临,店铺都关门大吉,人们回家团聚了。
我这游子一时还回不成家,单位下午要团拜会餐,北京还有朋友要经西安逗留,想和我见一面,那就边在办公室等待,边继续整理办公室,干干净净过大年嘛。办公室除了桌椅板凳和柜子,别无长物,但图书还是不少。整理时又发现了一些鼠年购买的和获赠的图书,值得收藏,也值得记录,那就学学鲁迅先生将一年的藏书再略记如下。
“龙魂楹联文化丛书”:一套三辑九册,今年收藏的有《中国佛道儒教楹联精逊、《中国戏台乐楼楹联精逊、《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逊、《中国楹联诗词创作手册》四册,解维汉等编选,陕西人民2008年9月版。这是一套实用图书,尤其适合农村、城市的文化工作者,有助在推广普及楹联的基础上引导提高人民群众对楹联的鉴赏水平。昨天在某银行办事获赠了几副春联,觉得就不错,比获赠水杯之类的物品更合时宜,也更有纪念意义。
“节日长安丛书”:西北大学2007年版。一套10册,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佛教节日、节日饮食、节日娱乐。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展示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和佛教传统节日的历史变迁和丰富多彩。节日翻读尤觉亲切。
“中国文学名藏”:延边大学版。一套12册,计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周易》、《史记》、《唐诗》、《宋词》、《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有注释,有译文,有“藏书”的字样,那就收藏了。
《守望路遥》,申晓主编,太白文艺版。书中收录了六十位著名或知名作家讲述路遥身后的故事,其中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说: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或如他给路遥纪念馆题词所道:路遥是黄土地上生出的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威风翔过其声长远。
新版《秦腔》,作家版,2008年11月第二版,第10次印刷,印数290000册,是《秦腔》荣获茅盾文学奖之际出版的。
《秦腔》评点本,中国工人版,2009年1月版。是文友朱文鑫寄赠的。开本大方,装帧大气,但评点琐碎,不尽如人意。
《天命》,石竹著,太白文艺版。2008年1月第一版,同年7月第二次印刷。该书是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力作,也是一幅大气磅礴的关中风情画卷。值得称肯的是在纸张涨价的情况下,该书新版比旧版定价降了9元多,这无疑是让利读者的善举。
大型画册《我是奥运火炬手》,木南主编,陕西人民版,2008年9月版。著名作家陈忠实、著名摄影家胡武功为画册作序,该画册收录了陕西火炬手在陕传递奥运圣火精彩瞬间的照片,可以说该画册的出版使奥运火炬手载入史册,成为永久的纪念。
2009.1.23《西安旅游大全》修订后记
大约是1992年或1993年,即《西安旅游大全》(下简称《大全》)出版不久,我曾写过一篇《〈西安旅游大全〉编写出版记》,文中坦言:虽然想赶1991年春出版,但鉴于时过境迁已两年,还是对全稿重新作了一番修订,除考虑成本,删去“传说故事”、“旅游常识”和“宗教常识”三章及部分附录约10万字外,在华清池的介绍中增写了新建的御汤遗址博物馆,其他旅游点也作了程度不同的修改。总之一个目的,力求新一些。如今进入新世纪已八年有余,《大全》出版也近二十载矣,时过境迁,人是物非,不少旅游点已增设新的内容,还有一些增添的景点,至于特产风味、宾馆饭店、旅游珍品、商场书店乃至交通诸项均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何况,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游人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一般性的旅游介绍已不能满足读者。旅游读物也应与时俱进。我近年所接触的旅游图书多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版,已一版再版,三印五印了,相比之下,《大全》不论内容、封面,还是版式、开本诸方面都有待修订,尽管新世纪初曾修订过一次。
2001年10月的一天,与孙见喜先生闲聊,孙忽然说到他们要议明年的选题,记得我曾编过一本旅游书,不妨修订再版。不久邂逅《大全》责编贺治博谈及老孙的建议,治博说:也应该修订了,还是放在我社再版,省个书号。我想也对,便答应了。不几日会见吴秉辉副总编辑,他大力支持。于是我便拟了个修订计划,从周学敏、贺治博、高尚、徐斌等友处调阅近年出版的旅游书刊,也从自己的藏书中选阅了部分旅游图书。其中参考较多的有《走遍陕西》、《西安导游必备》、《带你游西安》、《陕西旅游》。此外,也走访了一些部门和单位采访到一手资料,如外文书店、钟楼书店等;同时也电话咨询了一些情况,力求占有更多资料,以便修订得尽善尽美。第二版《大全》于2002年9月再版问世。
今年,修订出版后的第二版《大全》已脱销。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游客的需要,笔者又一次修订了《大全》,堪称第二次修订了。综观两次的修订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增补了新的旅游景点,例如汉阳陵、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丰庆公园、丰图义仓、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森林公园等;增补了新的特产风味、旅游珍品、宾馆饭店,例如凯悦(阿房宫)饭店、常宁宫等等;增补了新的文化娱乐场所、商场书店,例如龙宫水上世界、西安书林、西安图书大厦等等。旅游服务、交通及附表也有所增补,同时也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