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
黎明时分陇国上京大雨,青龙山中狂风卷着暴雨像千万支利箭一样拼命射击着山中林木。
午时,有两个人打着伞走入了青龙山,这两人正是秦议和郭通。
“公子雨太大了,我们先去青龙观躲躲吧!”郭通打着伞一抹脸上的雨水说道
秦议不似郭通那样粗鲁,用湿了的衣袖擦了擦脸颊,说道:“不行,我见先生之心急如流星,半点也不想耽搁。”说罢,看着郭通又道:“张如先生乃高人,若得他相助定能解我困境,郭通你明白吗?”
郭通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公子,属下明白。不过青龙山不小,我们这样寻找也不是办法,不如到青龙观中问一问观中道长,他们肯定知道张如先生在哪!”
“也好。”
又是大雨又是山路两人走的不快,途中秦议摔了一跤很是狼狈。没想到这位锦衣玉食的皇家公子一甩衣袖上的烂泥继续向前走去。
撑着伞来到青龙观门口郭通敲门,不多时一身穿青色道服的青年道士打开了观门。
郭通说明来意,青年道士将两人带入了三清殿左侧的房间。房间中有二人,皆是老者,身穿青色八卦服,一人白发苍颜?,一人白发红颜。
秦议尊敬的自报家门,两位老道大惊,跪地齐声道:“老道太和道人,老道冲汉道人,见过新王。”
秦议连紧扶起两位老道,礼貌问道:“两位真人,请问张如先生住在哪里?”。
白发苍颜的冲天道人看了一眼太和道人,随即两人相视而笑。
秦议不解,问道:“不知两位真人因何发笑?”
太和道人没有回答秦议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他:“不知王上找苍龙先生所为何事?”
“苍龙先生?”秦议疑惑
太和道人解释:“王上有所不知,张如先生半年前来到青龙山,正逢大雪,天气寒冷,山中百姓多有冻死,先生不忍百姓死于寒冬,教百姓火炕法以抵御寒冬。老百姓为感念先生的恩德称他为‘苍龙’。”
“火炕?”
冲汉道人一笑,说道:“王上请看。”说完指向身体左边的火炕,又道:“这就是火炕。”
秦议惊讶,这四四方方的‘土床’就能让老百姓抵御严寒?
见秦议有些不相信,冲汉道人又道:“王上不要小看这火炕。若天气寒冷可用牛粪马粪、山中蒿草,树叶树枝放置其下用火点燃,一晚上都是热乎乎的。”
“真有如此神奇?”秦议不可置信的说道,若真像冲汉道人说的一样无疑是老百姓之福呀!
陇国地处西北,冬天极为寒冷,不仅仅是老百姓的噩梦也是达官显贵的噩梦。
“王上可摸摸试试。”冲汉道人说着走向炕边,示意秦议手伸入被子下面,秦议将手伸到被子下瞬间一股热乎乎的暖流传遍全身,在这个风雨大作的时候是那样的舒服。
顿时,秦议大喜,连道:“张如先生真乃神人也!”
见自家公子如此高兴郭通也摸了摸,突然,惊呼道:“公子,有了这床冬天可以不挨冻了。”
秦议笑着点头,郭通说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不仅是他们,陇国百姓都可以不挨冻了。
此刻,秦议想马上见到张如,便问两人道:“道长,苍龙先生住在什么地方?”
太和笑道:“回王上,出观向东走一里路就到苍龙先生居住的草庐了。”
秦议大喜,拜谢二人。正要离去的时候被太和道人叫住:“天降大雨王上又湿了衣裳不如上炕暖暖身子喝杯热茶待雨势稍小再去草庐也不迟。”
考虑了一下秦议觉得此时去草庐确有不妥,而且他也想试试这火炕的感觉。这时郭通也劝他秦议再次拜谢二人。
一上炕顿时暖和,更加觉得张如不仅仅是位高人还是一位奇人。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求他给自己指条明路。
午后,雨势大减,秦议主仆谢过太和、冲天两位道人后直接出观向东走去,走了有半里路见不远处烟雾缭绕顿时大喜,步伐加快了不少。
又行半里,上了一个小山坡豁然开朗,一草庐出现眼前。
草庐很简单,外边有个篱笆墙,秦议站在篱笆门前轻声喊道:“苍龙先生在家吗?”
喊完自草庐中出来一人此人眉清目秀,高大威猛正是江来。
看到江来秦议行礼说道:“请问苍龙先生在家吗?”
江来点了点头打开篱笆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秦议微笑着向江来点了一个头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慢慢的走入了草庐。
秦议掀开草庐帘子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惊讶这简陋的草庐里面居然如此暖和。
一转身,看到张如坐在火炕上,跟前有个小火盆。
“先生。”秦议施礼道
张如立刻下炕,回礼明知故问道:“不知公子今日冒雨前来所为何事?”说罢,不待秦议回答,又道:“难道是那收粮之法没有奏效?”
秦议连道:“先生所赐之法奇效无比,果如先生所言,百姓或多或少都交了一些,朝堂上丞相以兵民发难于我,我依先生之言告之,父皇并没有怪我,反而夸我体恤百姓。”
张如假装疑惑,问道:“既如此,公子当高兴才是,为何愁眉苦脸?”
秦议脸色凝重,道:“那日白河边上先生言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秦议不敢欺瞒先生,此来请先生给秦议指条明路。”
张如笑笑,说道:“原来如此!”说完看着秦议又道:“公子想寻找大道吗?”
“先生,什么叫大道?”
“救黎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
秦议愣住了,曾几何时他心中有这个想法,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消磨殆尽,连脚下的路都不知道怎么走更不要说救黎民百姓了。
“先生,秦议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公子,当日白河边上还有两句如没有说,不知公子愿听否?”
“先生请讲。”
张如笑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秦议心中默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说完看着秦议张如又道:“刚才公子要我指条明路,这就是明路,不知公子是否愿意走?”
秦议面露难色,道:“先生,秦议虽为皇子,但人微言轻,无依无靠,一直明哲保身才活到今天,秦议倒不是怕死,然母后大仇未报秦议不敢死。”
张如道:“公子,强则强,弱则亡。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今五国攻伐频频,陇国偏居西隅朝内奸佞当道,百姓水深火热,公子想要明哲保身为母亲报仇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何?”秦议问道
“就因为公子是吴通的外孙,吴妃的儿子。”张如说完秦议面沉如水,双手握拳。张如又道:“十年前丞相严信设计陷害太尉吴通造反,陛下震怒杀吴通九族,公子母后本可幸免于难,然而皇后与丞相并没有打算放过她,丞相上书,说公子母后知情不报……”
“先生,不要说了,不要说了。”张如正说着突然被秦议打断,他表情沮丧,很是难过。
张如见他如此趁热打铁,道:“严家兄妹知公子怀恨在心必会除了公子以绝后患,这些年他们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公子明哲保身没有犯错,但是他们同样也知道公子在明哲保身,所以不管怎么样公子难逃一死。再者,婉妃欲除太子让云王上位,如果婉妃成功那么下一个就是公子你了。如此之下公子觉得明哲保身能有活命的机会吗?”
秦议沉默,他只想到了皇后与严信没有想到还有个婉妃和御史大夫周良,被张如这么一说他顿时感觉后背发凉。
“先生,我应该怎么办?”
见秦议问他张如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看着秦议张如正色道:“还是那句话,救黎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只有集合百姓的力量公子才有实力和丞相抗衡和御史抗衡,也只有这样公子才能为母亲报仇。”
秦议左右为难,说道:“先生,我若造反是为不孝啊!”
张如笑笑,道:“公子此言差矣!再如看来恰恰相反。倘若日后太子继位大权必掌握在皇后与丞相手中,满朝文武十之七八是严家子弟,公子试想,这个时候大陇会将如何?”
秦议不答,张如又道:“再内,朝廷腐败;再外,民不聊生。如此下去定要有人取而代之,公子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祖上几代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落在别人手中?再如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孝。至于云王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夸夸其谈的人坐了天下老百姓只会更苦。”
秦议沉默一阵说道:“先生,只是秦议才能有限,恐怕成不了什么大事。”
“公子,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才能只是其一,还有心,雷打不动的心,造福苍生的心。”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如想起了自己那个世界的抗战,伟人带领人民走向民主。
“先生……”
秦议叫了一声便没有了下文,只眼睛看着张如,张如知道他在想什么,连道:“公子,反抗或许会死,但是不反抗一定会死。更不要说为母亲报仇了。”
说罢,张如转过了身。
秦议思考起来,丈夫生此世当有所作为,何况他已经被逼上了绝路,此刻经张如这样一说他心中的怒火燃烧起来。
思考一阵后秦议果断道:“先生,秦议决定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就算失败秦议也无怨无悔。”
张如立刻转身露出了微笑,还没有说话秦议又问道:“先生,我需要怎么做?”
张如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看向江来,说道:“江来,泡两杯茶。”说完又对秦议道:“公子,山中多寒气,我们上炕说。”
秦议点了点头,拖鞋上炕,又对郭通说道:“郭通去外面看着。”
“是,公子。”
“先生请教我。”
张如一上炕秦议就迫不及待的问他,张如笑道:“公子对如今的天下知道多少?”
秦议摇了摇头,道:“先生也知道秦议一直明哲保身,各国之事所知甚少,知道最多的就是去年一月梁帝病逝。听下面人说梁帝刘泫是被八皇子刘成毒死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梁国一下子乱了,刘成因为有丞相高季和车骑将军徐温的帮助成功登基,而徐温也从车骑将军升到了大将军,不过刘成登基后他的几个哥哥弟弟都离奇死亡了,只有三皇子刘秉做了御史大夫。”
“徐温!”
“先生认识他?”
张如笑道:“算认识吧!”
秦议没有多问,又道:“听说这个徐温打仗很厉害,当年夏国出兵四十万攻打梁国,徐温只用了十万兵马就让夏国大败而归。对了,前些日子梁帝娶了高季的大女儿为妻并立为皇后,我听楚国来的使者说高季还有一个小女儿,原本和徐温的三儿子徐平安有婚约,听说那徐平安调戏公主,惹怒了刘泫,最后畏罪潜逃掉入江中死了。所以这婚约就落到了徐温二儿子徐博身上。”
当秦议说到徐平安的时候张如脸上的笑容淡了许多,一双眸子深如大海叫人看不透。
“我大陇和陈国是世仇,年年打仗。本来司州二十三郡我大陇独占十三,去年古城一战连失九郡,父皇大怒,三月前出兵连取三郡,现在我陇国大军与陈军对持于平城。”
“先生,其他三国秦议就不知道了。”
张如笑笑,说道:“公子,今天下五分,夏国占中原三州(中州、河州、别州))而虎视天下,其后则是北边的陈国,占禹、司二州,东边梁国占锡、连二州,南边楚国占云州,西边陇国占迟州。”
“五国之中夏国最强,其后是陈、梁,最后是陇、楚。楚国虽弱却与夏国交好,这也是楚国十年没有战争的原因,陇国又与楚国关系密切,所以短时间内夏、楚、陇没有战争。而陈梁二国表面上结有盟约其实暗中都想吃掉对方,只因为夏国的原因迫使他们结盟,夏帝有问鼎天下之心,所以这些年对梁国频繁出兵,可惜他太着急了。”
秦议不明白,问道:“太着急了?”
“对,他应该合楚打陇,两国合力之下就算陇国拼死抵抗又能撑几年?”
秦议他很清楚只要夏楚联合陇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先生的意思是夏国打我陇国之时陈梁二国也会开战?”秦议问道
张如点了点头,道:“没有了夏国的威胁他们就不会站在一起,时间一长矛盾就会显露出来,何况两国本就想吃掉对方。不过对公子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先生明示。”
“十年之内夏国不会对陇国用兵,而朝廷此时又与陈国开战,陛下与群臣忙于战事,公子当趁此间隙发展势力。”
“先生,如何发展?”
张如道:“公子可知金沙关外是何地?”
秦议疑惑,不知道张如为什么要问他这么简单的问题,说道:“先生,金沙关外是西河郡,此郡原本被胡人所占,当初父皇登基后为了扬我大陇国威从胡人手中夺了过来。”
张如点了点头,道:“此乃成事之地,公子可去之。”
“先生,丞相那些人肯定不会让我去的。”
张如笑笑,道:“倘若胡人来攻,公子主动向陛下请战丞相他们还会不让公子你去吗?”
秦议思索,张如又道:“他们肯定会让公子去的,他们认为公子不会用兵打仗,正好借胡人的手除了公子,如果公子没有被胡人所杀他们正好有借口发难公子。”
“我要是赢了呢?”
“呵呵!公子,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相信你会打败凶残的胡人。”
秦议点头,确实丞相和皇后不相信自己会打赢,只要自己提出来就算父皇不同意他们也会说服父皇让自己去的。
想着想着秦议发觉不对,自打父皇登基与胡人打了一仗取回西河郡后胡人已经二十年不敢来犯了。
“先生,这段时间我也没听说胡人犯我边境呀!”
张如又笑了笑,说道:“公子,这二十年胡人之所以没有来犯是因为草原没有天灾,但是去年冬天草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雪,冻死牛羊无数,如料定两月后麦熟之时他们必会来犯。”
“先生,两个月后胡人要是真的来犯秦议向父皇请战。”
说完,秦议眼睛真诚的看着张如,突然起身大礼参拜张如,道:“先生,秦议势单力薄,无法给先生高官厚禄,但秦议深知先生乃高人,若没有先生的帮助秦议大事不成,今请先生出山帮助秦议共救黎民,望先生不要推辞。”
张如双手扶起秦议,忽然跪在炕上,拱手说道:“张如参见主公。”
秦议一下扶起张如,连道:“秦议何德何能怎敢受先生大礼,先生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张如道:“如为臣,主公为君。这一跪如愿为主公扫清六合,吞并八荒。”
张如说完,秦议突然也跪在了张如跟前,说道:“秦议这一跪愿与先生福祸相依,生死不弃。”
说罢,秦议拉住了张如的双手。
这一跪;六合八荒尽在握,九州四海为君取。
这一跪;生死相依永不弃,福祸相依不相离。
这一跪;天下大势自此变,后世佳话美名传。
……
粗茶淡饭之后张如便随秦议下山去了,就在他们下炕的时候天空云开雾散阳光洒向大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