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5700000054

第54章 成就大医(109岁~141岁)(5)

孙思邈从书肆得知,友人们看来皆守诺言,未曾将该书出售以图利。他却由此生出另一念头,即如何像书肆售书那样,让药方公开流布,谁都可随意获得。因友人们得其书稿,虽密不外传,却同样与“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宗旨相违。

一日孙思邈路过一座教坊,见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迎面立着,上面刻着许多文字。孙思邈瞥了一眼,石上所刻,为周文王东征事迹。他大受启发:倘将药方也用石碑刻录,让感兴趣者自行观看、抄录,或制作拓片,岂不是好。如此则秘方不秘,我亦可省去誊抄工夫,另干点儿有益之事。

孙思邈便想着如何竖立药碑,包括确定合适地点。为利于百姓,医碑只能立于乡间。他后来从路旁指路碑得到启示,决定将石碑立于交叉路口。

往石碑上刻写药方从来没有,故夫人有点担心:“人家不会说咱们脑子有毛病?古来刻碑,只为了歌功颂德。”

“这倒没事,总有人创先。再说药碑既可活人,与那颂德大碑便有一拼。”

“万一刻错了咋办哩?处方关乎人命,药方剂量一毫一铢也出不得错。”

“请匠人刻字时,我可一旁看着,及时校勘。”

主意就这样定了。然刻碑需要银钱,非义诊所能解决,孙思邈才向皇上开口。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第一块药碑终于刻成,所选录者,为治疗幼儿常见病处方。碑高八尺,宽约五尺,一行行正楷小字工整清晰,让人一看就懂。孙思邈躬着身子,睁大眼睛,将所列处方反复校勘,确保无误。

为防止有人抄了处方生吞活剥,胡乱套用,孙思邈对药方反复挑选,只取那适用范围广者刻录。他且知大众买药缺钱,故特别列出许多野生药材,于山林水边随意可采。每药皆述其性能、功效和配用方法。且嘱注意事项,切记不可滥服。同时一病多方,利于病家挑选。例如:

妊娠忽苦心腹痛,烧盐令赤热,三指撮,酒服之立产。

又方:吞槐子二十七个。

又方:菟丝子或车前子(末),以酒或米汁服方寸匕,即生。

妊娠时疾子不下,灶中黄土,水或酒,或泔清,调涂脐方寸,干再上。

又方:葱白一把,水三升,煮熟,食葱令尽。亦安胎。胎死者即出。

小儿伤寒发黄,捣土瓜根汁三合服之。

又方:捣青麦汁服之。

又方:捣韭根汁,澄清,滴儿鼻中,如大豆许,即出黄水,瘥。

小儿客忤,吞麝香大豆许,立愈。

又方: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又方:取热马屎一丸,绞取汁饮儿,下便愈。

凡诸食中毒,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也。饮马尿亦良。

又方:含贝子一枚,须臾吐食物瘥。又服生韭汁数升亦得。

如此等等。[152]

刻字匠古铜色脸庞,做事用心,与孙思邈愉快合作了这一段时间,深为老人高尚精神所感动。石碑既成,匠人见所有资费皆由孙思邈给付,便将手缩回,道:“多谢先生,这工钱我不能收。”

“这钱也不属老朽,乃朝中所赐。”

“老先生功德无量,且年纪大了,该买些补品才是。”

“我营养已足,而你需养一家子。”

“老先生您做下这等善事,我也该尽一份义务。”

他二人争论许久,刻字匠才收下工钱。且与孙思邈约定,如这块药碑立下后效果特好,再多刻几块,必不取分文。

孙思邈又雇来几个民夫,用车拉着,将石碑稳稳地立于郊外一处十字路口。

由于皇上支持,使孙思邈终了一桩大愿。此大道由京城通往陇东,重要性与驿道等同。百姓因不能在驿道行走,只能走黄泥小路。小路越踩越宽,遂成绵延曲折的石板大道。

孙思邈自小熟悉这条大道,知它在关中人生活中的地位,乃将医药石碑树立于此,便于来往客人看到。打这儿经过者,多为无钱骑马乘车的穷苦百姓,倘或有病,一般难得有钱求医买药。

药碑才立,乡亲们便闻讯赶来观看。有识字者,有不识字者。识字者见了处方,感觉新奇,赶紧抄录。不识字者则请求别人诵读,以记下常见野生药草名字和简易疗法。于是这石碑前每日总有人或蹲或立,自日出至于日落。孙思邈看着人们传抄药方,制作拓片,心里倍感欣慰。

与开展“义诊”一样,孙思邈所立药碑,同样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于是再次出现药碑被人为破坏之事。此举自然不得人心。为对付居心不良者,有人将药碑重新补字,迁入那临近大路的庙堂永久竖立。

孙思邈刻碑传方的故事,在关中地区一直流传。在众人心中,那药碑亦被拟人化,被视为“石大医”。还有故事称,破坏“石大医”者曾遭雷击,后果悲惨。再往后,长方形石碑演变为立柱体。今日陕西铜川耀州区药王山上所立的药方石柱,则由此演变而来。

受孙思邈刻立药碑的影响,后有北宋人郭思,从孙思邈两部《千金方》中精选出《千金宝要》一书,亦以巨石刻成药碑,于宋宣和六年(1124)立于华州公署,供人们传抄拓印。可惜此碑已经不存。再有明代秦王守中(朱敬镕)等,于隆庆六年(1572)重刻《千金宝要》药碑,至今保存完好,立于今之药王山药王殿,供拜谒者和游人观摩、传抄。

以当时传播技术,若使药方普及于大众,此举无疑上策。可见孙思邈用心良苦。

六 挺身护弱 令恶疾患者绝处逢生

孙思邈晚年居住长安,与朝廷上下都有联系。如那位求他预测诸子前途的孙处约,后来官至宰相。接诊患者中,亦有不少特殊身份者,或朝中显宦,或文人雅士。这些人虽为名流,所患之疾却也无奇不有,包括不愿启齿的秽病。其中一人,名卢照邻,即患上麻风恶疾。只是卢照邻命运不济,向孙思邈求诊时,早将最佳治疗时机误了。时为唐咸亨四年(673),孙思邈年已一百三十二岁。

卢照邻得闻孙思邈之名,是在蜀王府为僚属之时。彼时卢照邻少年英气,才华横溢,且放纵恣意,得闲便寻花眠柳。他还喜欢豪饮,饮则必醉,每与友人狂欢则通宵达旦,于是不觉间健康大损,诸疾缠身。最使他痛苦不堪者,竟不知何时染上了麻风病毒。

卢照邻本幽州大兴人氏。幼时家尚殷实,拥有籍田数百亩,大宅数十间,每日共食者多达八十余人,真可谓钟鸣鼎食之家。不料其父不善经营,又不精于官场,日子久了,便被同僚挤兑,迭遭斥贬,其家境也就由盛而衰,最后落得寒碜窘迫,人丁四散,由是一蹶不振。

卢照邻年少之时,尽享锦衣玉食,长成之后,则深深跌入困境。他既受过良好教育,又曾领略世态炎凉。临近“而立”,卢照邻不愿再在家里瞎混了,乃携着书箱,远离家乡,满怀憧憬,西向而行,准备去京师考取功名。

这时朝中对科第取士历经改革,已有一整套成规。自杨坚父子开始,至李渊、李世民父子,皆对此事极为用心。李世民早在做秦王时便设立文学馆,吸纳贤才。不能说中榜者皆是庸才,也有出类拔萃者跻身其列。然而却确有不少才华横溢之士,偏与朝廷科考的要求格格不入,以至于考场屡战屡败,蹉跎岁月,白首之年也未能取得一官半职。卢照邻也不幸属于后者。

卢照邻在京师居住期间,对长安各色人等看了个透彻,愤懑之情难以压抑,乃愤而疾书,几日工夫便写出长篇诗作《长安古意》,其中写道: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

这首诗题于长安东南曲池牌坊,怀有同感者争着观赏,读过无不叫好,争相传抄,于文士中迅速流传。卢照邻一时诗名大振,与那同样出名的王勃、骆宾王、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这诗名对他考科入仕却帮不了忙。幸有邓王李元裕封于巴蜀,念他谋生不易,乃招去王府做了主簿。卢照邻算是谋得一桩差事,整日忙些公文起草和誉抄事务。卢照邻因觉屈才,便偷着干些泄愤解闷之事。见那蜀地年轻貌美的女子俯拾皆是,便去那青楼妓馆放纵。此则卢照邻染上麻风病毒的起因。

孙思邈自第一次接触麻风病患者以来,将近百年,一直坚持跟踪治疗,因之对他们了解透彻。此类患者从身份说,“颇有士大夫,乃至有异种名人”;从行为说,“皆云自作不仁之行,久久并为极猥之业”;从心态说,“及遇斯患,皆爱恋妻孥,系著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药力,未肯近求诸身”;还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壮貌分明,乃云犯药卒患,此皆自误”。[153]

故孙思邈为之哀叹:“平康之日,谓言常然,纵情恣欲,必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欺罔幽明,无所不作。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及两手摸空,白汗流出,口唱皇天,无所逮及。”[154]

卢照邻染疾之后,自认倒霉,那邓王府职务也不敢再做,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四处寻访可治毒症的名医。然却无人愿意收治,都被他吓得赶忙避闪。卢照邻无奈,只好辞别蜀国,来到长安附近一个远离闹市的去处,于那人迹罕见的水边掘一土窑,下半截全在土里。他在这地窟式住处无聊度日,一边读书,一边等着死神光临。

“此乃报应,不得不认。”卢照邻其时已变得头发稀疏,眉毛半拉,脸上长满毒疮。他对着水面照照自己,不禁喟然长叹,有时恨不得一头扎进水里,了此残生。

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季春某日,卢照邻实在闷得不行,如此了结人生亦有所不甘,便从地窖钻出,以一特大幞头将前额至眉骨全都紧裹,拿出仅有的铜钱,预备去药肆买点药草给自己治病。

行了半日,卢照邻来到一交叉路口,见许多人围作一堆观看什么。他也悄悄贴上。透过人缝,他看到一块高大石碑,上面刻了一些文字。再凑近看时,竟是一块药碑。听人们议论,知是孙思邈所为。

这事让卢照邻惊叹不已,猛想起时在四川,即听说过孙思邈给穷人治病故事。那时他体质尚好,对这类传闻不当回事。现既患绝症,他突然萌生一个念头:可否求孙思邈给予诊治?能将药方刻碑立于路旁的人,岂是庸常之辈?

卢照邻正在遐想,旁边却有人注意到他的古怪打扮,一个劲儿盯着他看。卢照邻先不注意,待那人试图扯他的幞头,才引起警觉。卢照邻知道时俗,一旦被认出本相,不是被活活打死,就是被烈火烧死。他忙从人群中退出,也不去药肆了,将幞头压得更低,赶紧往土窑那边跑。卢照邻一路上吓的,总觉得在自己身后,追赶的脚步声紧咬着不放,未至土窑,便一头栽倒在河堤乱草中。

然而,卢照邻却再也无法掐灭求生的欲火,满脑子都是孙思邈的影像。他虽未见过这位奇人,却把他想象成专为拯救自己而来。我卢照邻虽非显宦,却是吟诗妙手,怎能被恶疾击倒?不行,必得找到这位大医。卢照邻再一打听,知孙思邈常在长安义诊,乃将自己更严密包裹,大着胆子朝长安城里走去。因包裹严密,入城时竟未被发现体貌有异。

此乃卢照邻的伤心之都,亦是激发他创作灵感之都。卢照邻见那豪华马车迎面而来,又气又恼,妒忌得两眼发红,只想将坐车人揪出,扔在街上。想着治病要紧,才没干出鲁莽之事。因不知孙思邈居住何处,只得逐条街坊寻访。每当临暮,一座座街坊大门将闭,他不敢住进馆舍,只找一个不显眼的偏僻角落,以麻布铺地,过那流浪汉生活。那时长安各街巷彼此以高墙隔开,中有坊门,每当日暮,坊门即闭。流浪汉无处可去,便傍着街角将就过夜。

卢照邻凭着一股毅劲儿,将长安大街小坊全都问遍,终于访得孙思邈行医之所。其时蒙李治关心,孙思邈有了固定住处,即昔日鄱阳公主邑司。据传鄱阳公主早亡,留此空空庭院,被一些人视作凶宅。孙思邈不予计较,对皇上仍满怀感恩之情。

其时孙思邈年岁已大,体质渐弱,乃隔日接诊,故卢照邻当天未能见到。不过他已相当知足,总算看到一丝希望。将近日暮,卢照邻又在街巷拐弯死角席地而卧,预备第二天早起,去孙思邈义诊处叩门。为早点儿见到救命大医,其所择夜宿街角,距孟诜药肆只有咫尺距离。

他却太累太乏,一觉睡下,竟数个时辰不醒。待睁开眼睛,已是日头当空。卢照邻这下急的,幞头也不及细心整理,忙拿了那随身的简单包袱,往孟诜药肆猛跑。

已有好些人满怀希望在那儿排队等候。卢照邻一阵狂喜,第一个念头是看这医学奇人究竟长得怎样,便想往队列前面挤。

“站队,站队。自觉站队。”卢照邻的举动招致一阵责难。他因幞头不整,其异相很快让人质疑。一些人悄悄私议:“看他眉毛。”“脸上毒疮。”“啊,他患的是不是麻风病?”不知谁看出破绽,一把将卢照邻的幞头扯下。卢照邻那麻风病患者特有的丑怪异相,立时展现无余。

“打,打死他!”现场出现混乱。大家先是纷纷躲避,接着便有侠义心肠者怀着为民除害之心,朝卢照邻发起攻击。他们先用鞋底抽打,接着用石子投掷,马上又有人就地抄起棍棒。

这一切都发生在极短时间内,卢照邻自己也反应不过来。就在那石子暴雨般朝他袭来时,一个银须飘拂、精神饱满、背稍弯曲的老人从里屋疾步走出。他就是孙思邈。

“大师救我。他们不能容我。”卢照邻说时,“扑通”朝孙思邈跪下。

“你患的啥病?”孙思邈忙问。

“大师救我。我患的确是麻风病。”卢照邻连连磕头,如实应道。

同类推荐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作为刘家老三的刘邦,从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但历史证明,这位有着“流氓”称呼的则老三,最终却荣登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份登上帝位的帝王。刘老三的一生充满太多的传奇,他的事迹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予人们以启迪。像其他志得意满的人物一般,功成名就的刘老三衣锦还乡之时,以一曲《大风歌》,显露了自己的得意与感慨,正如歌中所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也是她的处女作,于1903年出版,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本书详细讲述了小海伦·凯勒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觉、听觉,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学会读书认字、认识世界,并以优秀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最终成长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育家及作家的故事。全书文字朴实优美,富有哲理,行文流畅简洁、真实感人,是自传文学的佼佼者。
  •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四

    八位革命女前辈的故事之四

    为青少年写书,对于我们这些长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轻松。萌动这个念头,主要是我们这些已为人父母者,对于目前青少年读物中“古”、“洋”所占比重过大心存不安。古典的和外国的东西可以读也应该读,但总读这些东西对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历史、认识国家、看待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远远不够。我们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而也乐意看到他们多读健康有益的图书。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青云仙侠传

    青云仙侠传

    白赤族灭5年后,苏雨菲,尔矢和祥嫂带着白天青云来到了青天国。此后为隐藏真实身份改名为青天云,在青天国生活了10年,为了找到身中剧毒的南霜的解毒方法也为了按照母亲的安排,青天云在苏雨菲关元杰的陪伴下前往了中土大唐。孤轩云在亡灵山脉入口处等待着三人的到来,后一同开始了漫漫征途。播州城误打误撞识破了史小柯女扮男装的身份,更让心中荡起一片涟漪。为解除水患,青天云前往仙水宫寻找镇水宝物,不小心弄丢了仙水宫宫主寒水炼制的仙水丸,为了保住自己和穆语诗的性命,匆忙间答应了寒水重新制作仙水丸还给她。制作仙水丸需要集齐十个湖泊的水,镇住了播州水患,青天云穆语诗和史小柯便开始了寻找湖水的征途。
  • 你是我救赎的光

    你是我救赎的光

    顾父:顾云曦!你简直是我顾家的败类!我顾家没有你这样的这样的女儿!要走就别回来!继母:云曦呀,快给你爸道个歉,都是一家人……便宜妹妹:姐姐,我不会怪你的,我不要你的道歉,都是一家人……顾云曦看到他们一个个恶心的嘴脸,豪不留恋就走了当他们发现顾云曦马甲后,一个个舔着脸求原谅这时,他们口中的顾云曦被某个男人压在门上:乖,说说你还有多少个马甲[斯文败类×高冷霸气](第一次写文,不好勿喷哦)看文前可以看下作者有话说
  • 追到远方去爱你I

    追到远方去爱你I

    一个集唱歌,跳舞,跆拳道于一身的艺术女生.外表冷漠,内心温暖,拥有比其他女生更多的爱心.可是,她的生活中,朋友,恋人,成绩,不过是一个又一个陷阱,谎言.一次次摧毁她的心.在寻找真爱的路上,一次次的被设计,被迫和最爱的人分开.最终发现真相,而他也为了忘记她喜欢上了别人.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命运去开玩笑的,让她转学到了他所在的学校...........
  • 异授眼科

    异授眼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年如川

    锦年如川

    她干净内敛,如水的眸子清澈见底;他明亮耀眼,显赫的家世让他避之不及。在那个青涩年华里,倔强的他们一次次错过,当她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带上一个叫她妈妈的孩子,当他在异国他乡,经历了不为人知的痛苦,当他再次想要拥有她,却见她来一句:我们已经分手。
  • 权利的世界

    权利的世界

    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大陆:维斯特洛上的七大王国。维斯特洛是一片大约有南美洲那么大的大陆,有可以上溯到12000年前的悠久历史。在那里每一个季节通常持续数年。这片大陆的原住民是森林之子。森林之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使用魔法。先民们最早期的武士带着青铜武器和骑术,通过维斯特洛与东部大陆相连的陆桥(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森林之子用魔法摧毁,成为多恩群岛和石阶群岛)登陆维斯特洛,并与森林之子之间展开了一系...
  • 花吞天

    花吞天

    一妖,一人,两世情!一饮,一啄,由天定!这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妖精,与独步天下的霸者相遇相知的经历,是仅属于他们的故事。
  • 心愿使命

    心愿使命

    林橙因为一场车祸成为植物人,但是意识却回到了高三时期,又过了一次那意义非凡的高考,但是就算是能够再来一次,那命运能改变么?是走向全新的人生?还是周而复始?
  • 只因为是你,才爱

    只因为是你,才爱

    一个雨夜,她们分道扬镳,曾经以为最熟悉的好姐妹,变得陌生,一把利刃刺进她的身心,背叛,让她痛苦不已。他,古洛集团的私生子,在她最可怜的时候,收留了她,救她助她复仇,只因为滴水之恩,但这世上,又哪里会有单纯的帮助呢?终究还是赔进了自己的心,厚厚的冰层下,那颗被冰冻的心,正在恢复活力,他默默守护着她,默默的关心。复仇,又怎么那么简单?一个一心复仇,一个痴心守护,又能否修成正果?
  •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