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5700000004

第4章 砥砺真功(21岁—39岁)(2)

由热心功名到志学于医,此乃孙思邈人生道路之重大调整。他对这一转折记忆深刻,几十年过去,已届百岁的他,在《千金翼方·针灸上·取孔穴法第一》中自云:“吾十有八而志学于医”。

孙思邈搔着白发,回想当初醉心仕途、叩问豪门之举,不由哑然失笑。他继续挥笔剖述心志,援引张仲景之言,婉劝至今仍痴迷仕途、轻贱医药之人:“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而忽弃其本,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进不能爱人知物,退不能爱躬知己,卒然遇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后震栗,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戆若游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将至贵之重器,委付庸医,恣其所措。咄嗟喑呜!”[11]

孙思邈上述感叹,未尝不包括对独孤信的痛惜在内。

三 普同一等 对患者“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立志从医之前,先试着给家里亲人开方用药。其所以如此胆大,全赖慈母支持。母亲雷氏,堪称孙思邈第一个良师。

孙公心里虽望子成龙,却既无厚资,又无贵戚,只能逼着儿子埋头苦读,企盼从中读出个功名来。孙思邈之所以年幼多病,先天不足是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即精神负担过重。由于体内失衡,以致疾患不断。而乡下缺少高明医生,故往往药不对症,枉费钱米。

那日孙思邈晨起出门,只喝了一碗麦糊,清可见底。这年大旱,粮食歉收,家里缺衣少食。孙思邈读书太累,又饿又困,至午间突然昏倒,私塾先生忙通知孙母赶来接人。众姐妹见了,一拥而上,齐呼“小弟”。

孙母头发花白,满脸风霜,却略识医药,忙示意姐妹们别慌,猛掐小儿人中,使其苏醒。再摸小儿额头,烧得烫手。随即吩咐小姐姐们分头烧姜汤水,给小弟发汗、揉脚心,自己翻箱倒柜找钱。她将钱数来数去,感觉不够,便把陪嫁首饰也交给丈夫。

孙公站在一旁却束手无策。因他一贯认为从医乃下贱之事,只盼着自家出个朝廷命官。他来到州府药店,却遇上一粗心店主。那店主只想着如何收取药资,也不认真听孙公介绍儿子病情,便提笔开方卖药,结果把药给开反了,本该用热性药,他却开凉性药。孙思邈服药之后,病情反而加重。孙母急坏了,再上街买药已来不及。幸亏她懂得一些土法治疗,包括艾灸、搓背、刮痧、用姜汤泡脚等,便将各种办法使上。谢天谢地,孙思邈病情终有缓解,完全脱离危险。

这类急救方式,发生不只一次。有时某个姐妹病了,孙母也用此法。原来孙思邈外公略识医药,孙母受父亲影响,在娘家学得些土法治疗方术,为了保险,不到紧急之时不敢滥用。

这事给少年孙思邈印象很深,聪明好学的他,便想问个究竟。此时尚未发生“独孤信事件”,孙母知丈夫对儿子前途另有安排,便不想干扰。被儿子问得急了,只好应道:“你外公所教。”孙思邈还想追问,母亲却再不说了。

孙思邈脱口而出:“长大了,我也学外公治病。”

“这话可别让你爹听见。”

“娘,学治病也不好吗?”

母亲一时无言。

那时孙思邈尚幼,睁着大眼,表示难以理解。后来才知,穷困的父亲备受欺凌,每遭人欺辱,便感伤地道:“我家若有朝中命官,谁敢小看?”如此一来,孙思邈既知道朝中命官很了不起,又觉得不是朝中命官的外公也了不起。长大了学谁?好长一段时间拿不定主意。

孙思邈对母亲感情极深,这不仅因为母亲把他抚养长大,且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孙母雷氏从小协助大人操持家务,聪明伶俐。嫁来孙家后,开头日子尚可,后来却越过越窘迫。为维持家庭生计,她每日劳作不息,月子里也忙个不停,因而落下痼疾,久治不愈。孙母起初对染疾不太重视,有时实在支撑不住,便于低矮土炕上躺一会儿。遇上雨季,天气阴冷,屋里物品都长霉了,这季节对孙母大为不利。孙思邈看在眼里,只想如何替娘分忧。

第一次给娘治病的情景,孙思邈一辈子记得。那日孙母突然头疼欲裂,全身发冷,直流鼻涕,她却不肯休息,结果劳累过度,眼前发黑,栽倒在地。姐姐们慌作一团,大声呼唤:“娘,您醒醒……”孙思邈正在另一间屋子读书,忙扔下书本,奔向母亲。

孙母不一会儿苏醒过来,深情地看着孩子们,勉强支撑一会儿,又昏了过去。见娘还处在昏迷状态中,孙思邈忽有所思,大胆提出去请医生。他曾在路上见过腰挂葫芦者,知道那就是医生。

路口长着一棵粗大槐树,树干上满是裂纹,树下摆放着几块不规则形石头,供人们歇脚专用。孙思邈与姐姐手拉着手,仔细看每一个过往行人腰部是否挂着葫芦。他们站了半晌,直至日色将暮,也不见腰上挂葫芦者出现,只好失望地回家。

让姐弟俩高兴的是,孙母已醒过来,然显得十分虚弱。她一一抚摸着孩子们瘦小的身子,安抚他们。孙思邈见娘病态,不由叹道:“娘,我要是能治病就好了。首先要把娘治好。”

孙母将小儿拉到跟前,一边夸赞,一边鼓励:“娃,你就拿娘这病当作试手机会吧。”

“不不,我可不敢。”孙思邈吓得连连后退。

“那是为啥?”

“因为您是我娘。”

“若换了别人呢?”

“那我就敢。”

慈母深叹一口长气,抚摸着儿子的头顶:“娃,给人治病,可不能分自家人别家人。都看作是你的亲人,这才对头呵。”

孙思邈听了,眼睛睁得铜铃般大。

孙母与丈夫想法不同,一贯赞成儿子学医,只因是男人当家,才不公开表露自己的态度。她知道医生给人治病下药都有个头一回,与其让儿子在别人身上试手,不如由自己担着。

孙思邈懂得娘的苦心,甚是感动。思虑再三,才决定一试。到了下回,娘又有病了,孙思邈跪在娘面前号脉、看舌苔,问娘的感受。又看过姐姐们的舌苔,把娘的舌苔颜色与姐姐们做比较。最后对照书本,开出第一张药方。此为一治伤寒低热的方子,名“麻黄桂枝汤”。为了保险,细心的他特意把药的剂量减到最少。汤药熬好,孙思邈端着药碗,首先往自己嘴里送。

“娘,这药,我怕有毒,我得先尝。”

“娃,你没病,吃啥药。”孙母说时,挣扎着伸手要过药碗,接过来慢慢喝个干净。然后将药碗一放,抹一抹嘴唇,高兴地道:“有娃这份孝心,娘什么病痛也没有啦。”

不料孙母喝下后发生呕吐,吓得孙思邈脸色惨白,全身发抖。再过一会儿,孙母精神却好多了。孙思邈后来分析,可能是母亲体内寒气郁结,无以排放,这一呕吐,将寒气带出来了。他由此乃知,体内有寒者,呕吐不是坏事。孙思邈照着伤寒早期症候下药,思路没错。

慈爱的母亲,有意鼓励孩子沿着学医的路子往下走,乃对儿子劝勉有加。故孙母自此以后,自己若有个头痛脑热,便要儿子想办法。这样的次数多了,孙思邈有了一些经验,疗效也渐得提高。这让少年孙思邈大受鼓舞,于是对医药兴趣益浓,医术亦渐有长进。

而在那时,孙公对儿子走上仕途的期待不减,为保证儿子集中精力读书,自己承担全部农活。他因长年劳累,体质大衰。一日,孙公从地里回来,刚放下耙头便跌坐地上。孙思邈吓坏了,惊叫着奔向父亲。只见父亲嘴唇发乌,脸色发青,忙与姐姐一道去路边找医生。结果等了大半天,也没见到一个游医。

回家路上,孙思邈突然停下,严肃地对姐姐说:“姐,我有办法给爹治病。”

“那,太好啦。”

“可您先不能让爹知道。”孙思邈拉着姐姐的手直摇晃。

“好。可你不能……”

“姐您放心。他是咱爹,还敢胡来吗?”

姐弟俩意见达成一致后,便照着医书所说,挖了一些药草,兴冲冲奔跑回家,再如实告知母亲。这药草母亲也识得,只不知其药性。它们就长在路边,姐姐下地时经常见到,还大把采来当饲料喂猪。孙母将所挖的药草左看右看,认定确实载于医书,不会有任何危险,这才决定让儿子一试。

感人的场面出现了。因担心发生意外,孙母、姐姐们、孙思邈都争着先尝汤药,争来争去,几乎露馅。最后是孙思邈趁娘不备,喝下两口。孙母接过碗来也喝下两口,这才端给孙公。孙公由孙母扶着,慢慢将汤药喝光,然后斜着躺下。看着母亲扶父亲一口口在喝,孙思邈不由得也做着吞咽动作,紧张得头发一根根倒竖。他无声地跪在父亲床前,全神贯注地观察父亲脸色的变化,以测试药物反应。

谢天谢地,父亲脸色渐复平静,后来便发出轻微的鼾声。

不过这回,孙思邈请求娘别说出实情,因担心只是巧合。而到了下一回,孙思邈胆子便大了许多。

那日孙公从地里归来,忽觉身体严重不适,僵坐不能低首,脖子硬挺,脸色青紫,嘴唇亦乌,全身盗汗不止,话也说不出来。

孙母急了,忙央求邻里帮忙,村里却无行医高手,只请得一个稍知医术者。诊过之后,亦不对症,再请一个,还是如此。三天过去,孙公徒增痛苦,只能硬生生在家挺着。到第四天,孙思邈再也忍不住,乃悄悄伏在母亲耳边,低声说出父亲的病名,叫作“肝中风”,并说出书上所载药方,名为“续命汤”,接着背诵出药方内容,计有:麻黄、石膏、桂心、干姜、川芎、当归、黄芩、杏仁、荆沥等九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使之两沸,撇去泡沫,下药七味,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荆沥,使之数沸,乃成。分四次服。等等。

孙母见儿子记得清楚,心里便有了底。只问:“真是写在古书里的方子?”

“是,娘,绝对是。”孙思邈回答得十分肯定,当着娘的面又背诵了一遍。

孙母听儿这么一说,心里便有了底。因少时在娘家的经验提示她:大凡载入古书的方子,皆经反复验证,非今人胡乱杜撰所能。孙母便瞒着夫君,依儿子记诵的方子,亲去药肆将九味药购齐,再按儿子所记方法煮沸,用粗瓷花碗盛着,送到丈夫跟前。

药效出现了。第四剂汤药下肚,孙公即觉喉部滋润,发音顺畅,脸色亦渐转正常。

“这医生是谁?得好生谢他。”孙公漱着喉咙,认真地道。

“你感觉对症,是吗?”孙母收起瓷碗,抿嘴一笑。

“蛮好,对症,蛮好。”

“那就恭喜你啊,你儿子有点儿小出息啦。”孙母心里有底,这才细述两次治病经过。

孙公大惊,忙将儿子叫来,考其学问。孙思邈先是两腿微抖,见母亲一再用眼色鼓励自己,心里便踏实许多。他深吸一口清新之气,跪于地上,不急不慌,按照父亲要求,不仅把私塾先生所授经典背得一字不漏,还任由父亲随意抽查,将抽中的几段医书也倒背如流,不打半个磕巴。

“那你是想……”孙父听罢,让儿子立起身子。

“爹,我想,我想……”孙思邈心房突然开始乱跳。

“医药书,适当读一点儿,看来也不是坏事,但妨碍读正经书就不行了。医书读得再多,成不得经国大事。”孙公表情一本正经,说得有板有眼。

“爹请放心,儿一定牢记。”孙思邈惊喜不已,忙再跪地向父亲磕头。

“往后若给别人看病,也想着是自己家人呵。”母亲赶紧一边补充。

“记得记得。都是家人,都是给自己亲人看病。”

也就从这时开始,孙思邈于苦读传统经典之时,亦公开习读医书。家里人有些常见小疾,父母亦让他大胆试手。孙思邈治疗对象既为至亲,自是满腔真情,体贴备至,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之也少有失误。

孙思邈给亲人治病的故事,在《千金要方·序》中有记。书曰:“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着重号为本书作者所加,下同)此即他之治疗对象,先是至亲,再是近邻,然后是其他关系密切的亲戚人等。

有种说法,叫“父不教子,医不疗亲”。时至今日,此说还争论不休。明确主张给亲人治病下药者,有清代名医叶天士。

而这一主张的最早践行者,当属孙思邈。他从给父母和姐妹治病而开始了医疗生涯,由此及彼,面对任何患者,皆如疗救亲人一般。因之不仅练就了严谨作风,大增医药知识,更孕育了非凡医德。

行医近百年后,孙思邈总结从医体会,特别强调治病不分亲疏,视患者皆如亲人。他将切身体验付诸文字,告诫后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12]

孙思邈这一治病原则和精神境界,让人想起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

四 出言不逊 治狂犬病栽大跟头

古时学医,多赖家传。孙思邈初期因缺少亲人指导,较之具有家学渊源者,自然艰难了不少,所付学费也数倍于人。医药关乎人命,倘若处措不当,便须以病人性命为“学费”。孙思邈并非生而知之,行医初期亦曾受重挫,且遭过病人家属痛打。借用今日说法,叫作深陷“医患纠纷”中。

那时孙思邈已近弱冠,凸显成熟。他长方脸盘,身高腿长,体态瘦削,行走如风。孙思邈通过给家人亲友开药方,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其疗救范围便逐渐扩展。他先是给邻居诊治,后扩大到周围村庄。先是患者上门,后即主动出诊。因他待患者热情,故在乡亲中口碑甚好。有时即便医不到位,患者也表示谅解。其时他还未拿定主意,此生是否就做个医者。他偶尔行医,只是想挣点儿收入,补贴家用,故于医术并不十分用心。

因这漫不经心的态度,孙思邈早期曾栽过大跟头,问题出在治疗狂犬病患者上面。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高追求。且不论曾国藩本人在历史评定上的功过是非,单就其避免空谈而注重实践的处世绝学来讲,这些经典著述是其在亲自实践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验、智慧的总结。曾国藩的独到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教仁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宋教仁

    宋教仁不仅获得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发展了自小就有的朦胧的反清革命思想。1901年,他考取了秀才,但他想的却是怎么样去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与同学好友文骏等人登上书院东边的漳江阁。年青的宋教仁纵谈中西政治的得失,关隘的险要以及古今用兵的胜败,豪情地说:“中国人痛恨满清政权久矣!有英雄起,雄踞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南,北出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则取粮于湘,击鄂督之头于肘,然后可以得志天下。”巧得很,10年以后,果然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爆发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国政权。
  • 冯太后传

    冯太后传

    本书讲述了冯太后成长过程对她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她的各种关系,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北魏图强的历史画卷,从中不难体会到这个强势的女人是如何从个人生活与内外政治中历练成为一代明后的。
热门推荐
  • 凰女惊天下

    凰女惊天下

    前世她是个孤儿,踽踽独行,到死孤独。今生她虽体弱却父慈母爱何其幸福,然,天不遂人愿,一夜之间父母,生死不知。她为报仇而来,女扮男装,科举榜首,搅乱京中一池浑水,风乍起,朝局混乱!一手出神入化的易容术,变化万千,为了报仇不择手段!两个易容伪装的人,相互爱上了对方的易容之身,两个人生生谈出了四角恋,真挚的感情如棉絮般撕扯,曲折婉转,荡气回肠。终是她报了仇,帮他,得了天下。
  • 我是猫

    我是猫

    1.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用他老练的笔法塑造了一只冷眼观人、喜好吐槽的喵星人,故事有趣又发人深省,适合普通读者阅读。2.世事就如猫的眼珠一样变幻莫测,这本书能让现在的读者了解到曾被誉为日本“国民大师”的夏目漱石是如何观察和思考的。
  • Love It, Don't Leave It

    Love It, Don't Leave It

    This book is the antidote to waiting. Return to it again and again. Dog-ear the pages and highlight ideas that hit home. Sometimes you have to go, but often you don't. Love It, Don't Leave It will teach you how to get satisfaction from your work … right where you are … now.
  • 封主传说

    封主传说

    天才少年一剑为红颜,惹出天剑宗秦千仇,挥剑破丹田,毁掉修炼之途,意外之下获得神秘残剑魂太上,从此踏上魂道一途,以魂御天地元气,强势踏上天剑宗,一人一剑,无人匹敌,震惊天下,更是成为五百年来第一个武破虚空的修炼者,飞升新天地,继续追寻武道巅峰。
  • 中天紫微星真宝忏

    中天紫微星真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铁掌狂刀

    铁掌狂刀

    掌与刀的较量,两名互为死敌。彼此在江湖之中碰到了不少的事情,也侦探了不少的案件,我们跟着这两名人的脚步一同领略着这个江湖以及这里的人,这里的人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名字,而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见到的或许我们无法遇到,但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故事就此展开,铁掌狂刀便是在此诞生了!
  • 心典世记

    心典世记

    陌生的空间,熟悉的元素。抱着暮雪的大腿到来墨染学院遇到了不少事件。随着大战的爆发,面对曾经勾肩搭背的伙伴,剑锋也就多了一丝柔软。可谁想到战争刚结束,魇族忽然出现向联盟宣战,同是精灵族毒系的暮雪悄然消失……而此时仒吕君喊道:“我的杂酱面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灯火阑珊望佳人

    灯火阑珊望佳人

    叶玲珑领命前往沈家潜伏,阴差阳错成为了失踪大小姐的替身。失踪的沈清婵能否归来?其中又有怎样的阴谋?叶玲珑又将何去何从?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我和同学的一个约定~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给她写一个故事。
  • 孤独没有归途

    孤独没有归途

    ——你相信爱情吗?既然相信,那你足够勇敢吗?姜忻十六岁时遇到这个问题,二十六岁时解开这个问题。爱情到来时,每个人都是披荆斩棘的战士,哪怕挫骨扬灰,也要勇往直前。年少时她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和天长地久的陪伴,长大后她趋于安稳渴望平和。如果傅辞是她的在所不辞,那周冕就是她的心之所往。她挣扎过也后悔过,但在时光的洪流下,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她虽然是个胆小鬼,但面对爱情时,能鼓起勇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