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中华航空救国协会在上海成立。
3日,日寇攻陷山海关,中国守军安德馨全营殉国。
5日,国民政府发表关于山海关事件宣言,望国际联盟迅速制裁日本之侵略行为。
7日,蒋介石于南京召集军事会议,商讨应付山海关事件计划。
12日,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在日内瓦发表谴责日寇侵华宣言。
15日,国民政府汇款接济东北抗日义勇军领袖苏炳文、马占山、丁超、李杜等部。
17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将故宫博物院珍品南移。
24日,监察院决定设立监察使,巡回各省区监察。
27日,蒋介石离南京赴赣,督师围攻中央红军。
29日,长江水警总局在武昌成立。
31日,蒋介石在南昌召开“剿共”军事会议,再定围剿计划。
本月,蒋介石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攻。至4月29日结束。主要地区为赣中、赣南和闽赣粤湘边界处。蒋动用兵力二十九个师,又四个旅、两个空军队。总兵数为二十万至三十万人之间。总司令为何应钦,贺国光为参谋长。分军三路:中路军陈诚,共十一个师;左路军蔡廷锴,共六个师一个暂编旅;右路军余汉谋,共六个师又一个独旅。总部五个师、两个独旅和空军三、四队。陈诚部为主力军。蒋之战略是分三路齐头并进,逐次缩小包围圈,进攻中央红军之中心地区。同时“宣传主义,澄清吏治”,修公路建碉堡,设保甲,编民团,加强控制。中央红军为三十五个师又八个团。但第三国际派至中国的军事顾问布劳恩则说当时中央苏区正规军有二万五千人。一万五千至二万支枪;地方部队有三四万人,有一万五千至二万支枪,总计六万至七万人之间。
红军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战略以破之,并派部于赣东北赣西牵制和分散蒋之兵力。该次战役,共经南丰、霍源、蛟湖、东陂、乐安、新淦、清流、大田、光泽、遂川、路口、赣江西岸、湘赣边、大庾岭以北诸战斗,红军又打破蒋之第四次“围剿”。4月末,第四次“围剿”结束。
2月:
9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设立中央华北临时办事处,推张继为办事处主任,指定张学良主持东北党务办事处。
17日,国际联盟十九国特别委员会通过九人委员会之中日全部事件报告书草案,谴责日寇侵华,并将此谴责向全世界广播达十个小时之久。
18日,张学良抵热河,与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联名发表抗日通电。
21日,日寇总攻热河,汤玉麟通电望全国援助。
22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划全国为十四个监察区。
2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国民参政会组织法》,筹备成立国民参政会,扩大言路团结各界人士。
24日,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十九国委员会报告书,以42票比零票决定不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政府声明退出国际联盟。
27日,日军三路总攻热河。
国民政府军在第四次“围剿”中,受到重大损失,师长李明阵亡。
3月:
1日,国民党中政会通过《银币铸造条例》,废两改元,以上海市面通用银一两含银七钱一分五厘,合银币一元,为换算率,并于本年3月10日开始,在上海首先实行。
3日,日寇攻陷承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匪区封锁条例》,继续对红军作战。
6日,蒋介石将“剿共”战役交于陈诚,自己北上指挥长城抗日。
7日,热河失陷。汤玉麟撤职查办,张学良亦辞职。
9日,蒋介石在保定召开军事会议,筹划长城抗战军事。
10日,中国政府军第十七军与二十九军等,在长城与侵华日寇激战,长城抗战开始。
11日,国民政府会议议决:自本年3月12日起,实施《县市参议会组织法》及《县市参议员选举法》。
12日,国民政府明令准张学良辞去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等职,以何应钦接任,不久,张学良出国访欧。
同日,日寇攻陷古北口。
13日,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于喜峰口重创日寇,击毙日军甚众。此役,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战功卓著。但因蒋之主要心思仍在“剿共”,故未全力以赴,只意在应付全国舆论。各军虽英勇作战,至为残烈,终于以缺少后援,而战败。长城防线被突破,河北卢龙、丰润、唐山、玉田、蓟县、三河、香河相继失陷。五月中旬,密云失陷,五月下旬,通州失陷。国际间对此一无表示。
16日,国民政府财政部组成华北财政委员会,聘王克敏等为委员。
17日,行政院长汪精卫返抵上海,数日后回任。国民政府对红军之第四次“围剿”暂停。
24日,国民政府接受苏联缔结《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建议。
26日,蒋介石返抵南京,与汪精卫、孙科、戴传贤(戴季陶)等会商御侮救亡政策。
27日,日本正式退出国际联盟。
4月:
4日,蒋介石离京赴赣,主持“剿共”军事。
5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任命孔祥熙为中央银行总裁。
6日,国民政府明令:自本日起,全国废两改元,确定银本位,统一币制。
11日,蒋介石在南昌主持“剿共区”各省治安会议,讲解“安内攘外”决策,仍然决定先消灭中共红军而后抗战。
12日,中政会决议裁撤北平政务委员会。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城防军等,密谋推倒金树仁。本日,防军进攻督办署,金逃走。与马仲英作战之盛世才(督办公署参谋长)闻变,率部返迪。
14日,盛回迪化。盛任临时督办,刘文龙任临时省主席。
13日,行政院会议议决设立复兴农村委员会。新疆省政府主席兼督办金树仁通电下野。
16日,新疆马仲英攻陷哈密、鄯善等地。
18日,日寇攻陷滦东各县。长城抗战失败。
21日,国民政府特任王世杰为教育部长。
26日,陈独秀被判徒刑十二年。
28日,国民政府特派黄慕松为新疆宣慰使,解决马仲英等事件。
5月:
3日,中政会议决设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以黄郛为委员长。意在对日作有限妥协。
10日,蒋介石令川、陕、豫、鄂、湘、赣、粤、闽八省总动员,“清剿”红军。
13日,中国外交部因为苏联政府拟将中东路转售日本,向苏联政府提出抗议。
14日,日寇攻陷滦州。
18日,国民政府铨叙部进行公务员全国总调查。
22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各机关自本年7日1日起,一律实行统一会计制度。新疆组织临时省政府,以刘文龙为临时主席,盛世才为临时边防督办。新疆事变暂时解决。
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组成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武装保卫察哈尔等地。
31日,中日签订《塘沽协定》,对日寇妥协。该协定规定中国军队退出长城以南和延庆至芦台一线以东、以北地区,以此地区成为“治安区”,由中国警察负责;日军退回长城一线。
6月:
2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声明“塘沽协定”只及军事,不关政治;国民政府成立行政法院,以茅祖权为院长。
4日,中、美成立五千万美元《棉麦借款协定》。
5日,马占山、苏炳文由欧洲返抵上海。
8日,五省“剿共”军事会议在南昌行营举行,蒋介石部署五省联合“剿共”军事。
14日,国际联盟通告会员国和美国,对伪“满洲国”不予承认。
17日,国民政府公布《兵役法》。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由亲日人物黄郛展开对日交涉。
22日,国民党中常会议决以马占山、苏炳文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26日,蒋介石电豫、鄂、皖三省下令封锁红军根据地,断绝其物资来源。盛世才于督办公署宴会间,将原省府秘书长陶明樾、督署参谋处长陈中、航空处长李笑天,以谋倒金树仁,破坏团结安定为名,枪杀之。(盛为金树仁所重用,金对盛有知遇之恩,但盛并未于危急中援手金氏,而是渔人得利。)此由盛疑陶等有夺位之谋所致,非盛为报答恩公而为。
苏联、日本、“满洲国”三方代表在东京举行出卖中国中东铁路会议。
7月:
1日,中央造币厂所造新币开始发行。
7日,行政院任命张群为湖北省政府主席。
18日,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学,团长为蒋介石,副团长陈诚。此训练团专为围攻红军而设。该训练团灌输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及“攘外必先安内”思想,并指出消灭红军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还向受训军官颁发《剿匪手本》。于此训练时期,有人提议,一提到蒋氏,军人就应立正,此后成为定例。
8月:
6日,在蒋介石军力压迫下,冯玉祥通电将察哈尔省军政交回宋哲元,民众抗日同盟军解散。数日后冯玉祥离张家口赴泰山居住。
17日,外交部长罗文干出巡新疆,行政院长汪精卫兼代外交部长。
本月:马仲英撤退吐鲁番后,盛世才派人与其和谈。马答应出任东路警备司令,驻哈密。
27日,南昌“剿匪总司令部”颁发《整理保甲方案》。以保甲(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组织切断红军与人民之间的联系。
9月:
13日,蒋介石电饬赶筑西北公路。
18日,吉林农安、辽宁开通、通辽地区流行鼠疫。是日,农安已蔓延二十三个村庄,死二百余人;通辽死九十余人。
20日,日、满联合成立防疫委员会,由伪民政总长臧式毅任委员长,指定农安、开通、通辽地区为防疫区,断绝三县与长春间之一切交通。
22日,哈尔滨市决定检查旅客,限制交通。
25日,蔓延至洮南。10月农安一带疫情稍减。
24日,中国电影制片厂在南昌成立。
25日,因刘峙于兰封决堤,山东省菏泽、寿张等十八县灾民代表致电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称:鲁西受灾地区达十数县之多,灾民有数百万之众。此系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派一旅之师,于兰封以护堤为名,决堤下灌所致。要求政府申明法纪而平民愤。
28日,刘峙致电南京和山东省府主席韩复榘,否认此事,要求查究有无奸人从中煽惑。同日,鲁、豫、皖、苏、陕、冀六省防汛会议于南京召开,要求国民政府于国库急拨一千万元办理黄河沿线堵修工程,并建议设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
30日,行政院决定:(一)呈请国府,组织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二)呈请国府明令拨四百万元赈灾。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李仪祉报告:黄河受灾地区为一万五千余平方里。受灾人口为一百十四万余。刘峙通电全国,呼吁各界赈济河南水灾。
28日,蒋介石令赣湘鄂皖等省兴办收复区农村教育,推行识字运动。
29日,蒋介石电湖南省政府赶修七省联络公路,以加强各省军事联合。
10月:
1日,蒋在南昌制订第五次围剿计划。
3日,国民政府任命陈果夫兼江苏省政府主席。
6日,南昌行营下令封锁红军根据地。
9日,蒋介石电饬限期完成赣浙、赣鄂、赣湘、赣粤、赣闽五大公路,以利于对红军之围攻作战。
17日,自此至次年10月中旬,蒋介石对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围剿”。
这次“围剿”主要地区是赣省中、南部和闽赣、湘赣、浙赣边区。此次蒋动用兵数为六十四个师,又七个旅、六个团和空军十一个队(飞机一〇五架)。总计兵力为六十余万人。红军力量约为十五万人左右,亦说十二万人。蒋亲自到南昌指挥,再次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基本原则。
本月2日,蒋介石即于南昌行营对高级将领指示作战方略四条:一是严密封锁中央苏区断绝中央苏区生活供应。二是发展作战地区交通,加快运兵时间。三是注重机动作战,对付红军游击战。四是争取主动,操纵战局,不令红军操纵战局。其战术原则为(一)“以静制动”;“以拙制巧”。具体措施,以碉堡战术,步步为营,节节推进。(二)以实击虚;独立作战。(三)全力决战;就地固守;待机而攻。(四)纵深配备,锥形阵势(前面为锥尖)。(五)机动配备,进退无常,多寡不一。又有六项要务:侦察、搜索、警戒、联络、掩护、观察。最后蒋总结如下:战术上取守势,要以静制动,以守为攻;战略取攻势,要以实击虚,以攻为守。
本日(10月17日)下达各部部队行动纲领。沿途筑碉堡。每日前进二里,最后包围赣南苏区。北、西、南三路和浙赣边区一路,加上各特种部队与有关地方部队,总计有一百万人,其中除有一部分用于与红二军团和四方面军作战外,全部用于中央苏区。中央红军之反“围剿”战略,此次完全采用第三国际之决策:以碉堡对抗碉堡;实施广泛出击战;破坏公路,充实兵力,筹足给养,准备长期战斗。同时派游击队潜入敌军后方,破坏交通。迫敌退入城市。战术上则取神速、秘密、坚决诸要则,攻敌必救之地,于运动中歼敌一部。对于正面敌人之纵深进攻,则以轻快部队钻隙、迂回与包围之法,突击敌军封锁线。
至于阵地要则,是碉堡对碉堡,进行阵地防守战;但在碉堡之间,则组织短距离出击之小运动战。
其间于1933年11月20日,国军第十九路军于福州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宣言抗日,反对南京国民政府。但红军未予及时支援,待蒋将十九路军击败后,该军被调参加围攻中央苏区。
至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守区迅速缩小为几十里方圆,已无法再坚持作战。
此次中央红军之反围剿作战由入驻中央苏区之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主要由博古、李德(国际派来之军事顾问,德国人)决策。
20日,日本政府按裕仁天皇意旨,最后决定(南进计划》,主要是举国一致侵略中国,或以外交征服,或以武力占领。
22日,蒋介石发表《告赤军士兵书》,劝降并指明叛逃路线。
29日,国民政府财长宋子文辞职,由孔祥熙继任。南昌行营颁发《剿匪区内施政纲要》。
30日,行政院下令扣留擅自与苏联订立商约之前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移送南京地方法院法办。
11月:
5日,蒋介石通令剿共省区核减田赋附加税。
15日,颁布《移民垦殖办法》。
20日,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并发表人民权利宣言及十二项决议案。宣言号召全国革命势力组织人民革命政府,打倒以国民政府为中心之专制独裁力量,于最短期内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解决国是。福州中国人民临时代表会议推举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余心清等十一人为人民政府委员,以李济深为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陈友仁任外交部长,蒋光鼐任财政部长,徐谦任最高法院院长,蔡廷锴任人民革命军总司令。次日,国民政府明令行政院、军事委员会迅速敉平福州政府。
23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永远开除李济深、陈铭枢等党籍,交国民政府拿办。
27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各国勿与福州政府发生任何外交关系。
12月:
2曰:
南昌行营颁发“讨逆计划”,以第二、第四路军人福建“平乱”。
13日,国民党中政会议决:陈铭枢、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均明令撤职。
25日,蒋介石飞临浦城,亲自指挥讨伐福建十九路军。宋美龄随行。
本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员杨杏佛被蒋介石派人暗杀。杨杏佛(1892~1933),名铨,江西省临江人。国民党人。历任东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3年杨杏佛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人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华商工厂总计三千一百六十七家,职工人数五十四万八千余人。全年总产值十四亿余元。全年关税收入三亿三千九百五十二万四千四百九十元。国民政府外债(本年)三千六百三十二万六千九百二十八英镑。年末负债滚存九亿一千七百七十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一元。全年贸易人超七亿三千余万元。全年出国华侨十三万二千人;归国华侨二十七万八千人。原因:世界经济恐慌;各地排华运动等。日本对伪满投资一亿三千七百万元,占其海外投资总额之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