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山东利津黄河决口。
12日,三岩野番就抚,改设土干户,隶于巴塘;罢朱窝、章谷两土司归流议。
15日,光绪诏命各省保护教堂、教士。
22日,日蚀。元旦受礼改于乾清宫。
24日,清廷总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之事,先是光绪因给事中高燮曾向其举荐康有为一腔忠直,请其召见,光绪欲召见康。但恭亲王奕,则谏阻日,康为小臣,不可召见,可令大臣延见康有为于总署,询问变法大计。光绪不得已,遂命王、大臣于总署延见之。康氏对答尚为各王、大臣满意。其上年之第五书因此得呈光绪亲览。光绪览之,肃然动容,指篇中“不忍见煤山前事”等语,而语军机大臣曰:“非忠肝义胆,不顾生死之人,安敢以此直言陈于朕前乎?”
25日,为上年谕令各直省练兵筹饷,至今无回奏,光绪特下旨给军机大臣等:“上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谕令各直省将军、督、抚将练兵筹饷要策赶紧筹办,详细复奏。迄今一月有余,各该省尚未筹定办法,亦无一处复奏。现在时局艰难,日甚一日……得有大宗款项练出数大支可用之兵……各将军、督、抚等,分管疆符,于所辖省份,某项可略为节省,某项可径予删除,某项宜若何办法,可以积弊尽除,某项宜若何办法,可以增款若干,必应竭力筹划。即如勇丁空额,统领营哨各员,上下朋分,已成风气。近年迭次谕令裁汰,奚(何)止三令五申,该将军、督、抚等犹复碍于情面,或以一奏塞责,实系积习相沿,至于练兵筹饷,为该将军督抚等分内应办之事。上年十一月之谕……著即条分缕析,赶紧复奏。”
27日,清廷定经济特科及岁举办法,并命中外保荐特科方面人才。
29日,康有为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外衅危迫,分割涛至(相继而至),宜及时发愤,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第六书)。此前1月24日,康氏曾被总理衙门大臣接见,询以变法问题。接见康氏之各大臣,为李鸿章、翁同觫、荣禄、廖寿恒、张荫桓五人。康的回答,使各大臣满意,故此次上书亦得递皇帝面前。此书呈上后,康又呈上四个折片及《日本变政考》等,光绪帝览之,甚以为是。
此第六书,主要内容是设立各种制度局,如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以推行新法,各负专责。但此书比之先前上书,在言词与内容上更为“谨慎”与“稳重”,未敢提设议院问题。
本月,康有为所著《孔子改制考》刊行。内中曾提出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但在进呈本《孔子改制考》中,康氏将此种激进内容予以删除。
大生纱厂创办。
日本人在华之《闽报》在福州创刊。
2月:
15日,光绪于文华殿见各国公使。
21日,主张变法之南学会于长沙成立。
3月:
2日,朝廷命廖寿恒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6日,在德国军事威胁下,清政府照旧屈服,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四款:(一)胶州湾及湾内各岛租与德国,他国和中国来往船只,得受其章程约束。租期99年。(二)胶州湾沿岸潮平百里之内,为“中立”区,德国官兵有权于此区域自由通行;清政府于该处驻军等,应先与德国会商办理。(三)德国有权在山东建筑胶济铁路二条和开采路旁30里内之矿产。(四)山东境内任何工程,在用外国资本、人员、器材时须首先与德协商办理。至8月22日,又签订中德《胶澳租地合同》。
10月6日,签订中德《胶澳潮平合同》。此二文件,具体规定了德国在胶澳地区的租地界线。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15日,光绪诏命神机营选练先锋队。
18日,朝廷命武科考试改试枪炮,停考默写《武经》。
25日,朝廷命建立义仓。
26日,俄国公使巴布罗夫觐见光绪帝。
27日,中俄《旅大租地条约》签订。自德国军舰开入胶州湾后,俄国生怕落后,经与德国达成谅解后,亦派军舰来华,但却打着“援华抗德”之旗号,驶入中国旅顺口,及入口后,则并未对胶澳租地条约等说半句公道话,清政府方才醒悟,立即派许景澄为特使赴俄交涉。
2月17日,尼古拉二世接见许,但只是敷衍其词,拖时间。经与日、英之间达成谅解后,于3月3日,俄国公使巴布罗夫照会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旅顺、大连和建筑中东铁路之南满支线要求。
16日,巴布罗夫更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27日之前按照俄国条件订约,否则,以兵戎相见。与此同时,对清政府谈判使臣李鸿章和张荫桓进行贿赂,分别赠李、张二员银五十万和二十五万两,并说明如果嫌少,还可以增加(此系华俄道胜银行之银两,实是用中国银两贿赂中国赃官)。李、张二员,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该条约规定:旅大及附近水面均租与俄国。在租地内,所有军政各事权,尽归俄国,清政府不能驻军。租期25年。期满时,可“商展”期限;租地之北,划一段“空隙地”(中立区),清政府亦不得派军进入空隙区,更不得将此隙地和其两侧口岸路矿让与他国;于中东铁路修一条支线直达旅顺、大连。此支线经过之处,不得将铁路利权让与他国。
4月:
10日,清政府在法国武力威胁下,照会答应将广州湾租与法国;与越南毗邻之云南、广西与广东一部为法国势力范围;法国可以修铁路至昆明;中国设立独立邮政机构时,请法国人帮助管理。至次年,1899年,广西提督苏元春与法国水师提督高理浚代表双方政府,签定《广州湾租界条约》:广州湾租与法国,租借期间,广州湾完全由法国治理,视为法国领土,租期99年;法国可于租地内驻军,修建各种军事设施及广州湾至安铺之铁路、电线,线路所过租界外地段,清政府负责保护。至此,滇、桂、粤成为法国势力范围。
16日,张之洞奏准设立农务工艺学堂、助工劝商公所。
17日,康有为在粤学会、蜀学会、陕学会基础上,于北京召开保国会,口号为“保国、保种、保教”。以后又于21、25两日召集两次会议,每次集会百余人,由康有为主讲,宣传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如议院、养民、保民、教民、君民相通之制,认为均可仿而行之,鼓吹民权与西方议院制。一时间,举子云集京师,变法改制、学习西方的声浪,震动朝野。
22日,来京参加会议之山东举人及孔子后裔孔广謇等十余人,因德军于本年1月22日侵入即墨文庙,毁孔子等圣人、先贤像,向都察院报告事情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即时鼓动各省举人,向都察院上书陈情。各省举人遂纷纷联名上书。
同日(22日)日公使矢野文雄照会清政府,正式要求福建一省不得割让或租与任何他国,如中国政府不答应,日本政府则考虑采取某种手段,后果由中国负责。清政府卖国路熟,即日答应日本要求,将福建划为日本势力范围。
本月,开直隶之北戴河、秦皇岛、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口岸。德国获有青岛至济南、青州至沂州之铁路修筑权。允俄国修筑东青铁路,由西伯利亚,经哈尔滨至海参崴,复由哈尔滨至长春。凡铁路所经之地,允许俄国派兵保护。铁路修好后悉归俄国经营。
5月:
2日,福建三百六十九名举人联名上书,要求与德国交涉;湖南举人一百六十五名,联名上书。
光绪帝陪同西太后于外火器营校场检阅火器、建锐、神机三营操练,凡三日。
6日,由康有为弟子麦孟华、梁启超、陈荣衮等八百三十二人签呈都察院一份公呈。该公呈集中表达了国家危亡在即,必须急起变法,挽救中国之革新思想。
8日,江苏举人三十一人上书;同日,湖南举人二百零四名上书。各京官亦先后上书陈请与德国交涉。以上上书,均由都察院呈递内廷。此后各省举人陆续上书。
14日,湖北沙市发生焚毁教堂事件。
15日,光绪于玉澜堂见德国亲王亨利。
17日,光绪于文华殿见法国公使毕胜。
29日,恭亲王奕薨,清廷辍朝五日,素服十五日,光绪帝临邸赐奠。懿旨:特谥日“忠”,称恭忠亲王。
恭亲王遗折云:“况值强邻环伺,诸切隐忧,尤宜经武整军,力图自强之策。至于用人行政,伏望恪遵成宪,维系人心,与一、二大臣维怀永图。”
31日,恭忠亲王配享太庙。
6月:
1日,御史杨深秀上《明定国是折》(康有为代写),要求迅速推行新法。数日后,侍读学士徐致靖又上《外侮方深,国是未定,守旧开新两无所据,请特伸乾断,明示从违折》,极言应尽快革旧图新,实行新法。
5日,授荣禄为大学士,刚毅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9日,李鸿章、礼部尚书许应璎与英国公使窦纳乐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九龙地区和香港附近大小岛屿二百余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尽行租与英国,租期99年。清政府保留了九龙城内行政权和九龙至新安陆路通行权。这是继4月法国政府逼迫清政府租借广州湾后,英国对华的进一步侵略。
11日,光绪下《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运动开始。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实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近)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创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度,筹之至熟,始定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狃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应行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口)哓晓,空言无补。至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异形,贫富悬绝,岂可真能以达坚甲利兵乎?朕维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实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是明示尔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愤然为雄,佩圣贤义理之学,宗其根本,又需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腾其口说,始可化无用以成通权济变之才。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课学。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奏议。所有翰林院编修、各院司员、銮仪侍卫、候补道府州县以下各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员、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其入学肄习,以期人才辈出,宏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徘徊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此前,恭亲王奕反对变法,屡向光绪谏曰:祖宗之法不可变。光绪批驳曰:“今祖宗之地不保,何有于法乎?”光绪又促庆王奕勖向西太后转话曰:“朕不能为亡国之君,若不予我权,宁逊位而已。”西太后听之愤怒,但为达其废光绪之目的,暂且给予表现,相机发动,遂使庆王答复光绪:“皇帝欲办事,太后不阻也”。此时,恭亲王奕已死,由翁同觫辅政,光绪锐志改革。御史杨深秀、侍读学士徐致靖亦相继上书,请定国是。光绪乃于本日下《明定国是诏》,开始施行改革诸大政。同时命总理事务衙门王、大臣进行讨论,但总理衙门迟迟未予复奏。光绪震怒,令其即复。但复奏却尽是驳新政之论。光绪即召张荫桓切责之曰:“汝等尽驳康某之奏,汝等欲一事不办乎?”张立即叩头俯伏曰:“此事重大,非臣数人所能决,请再派枢臣会议。”光绪又命军机大臣会议,诸大臣复又驳斥新政之论。光绪复新书朱谕切责之,发令再议。至7月,军机大臣们始再复奏,但亦是择新政之细端末节而推行之。之所以如此,是因诸顽固派大臣心知光绪无权,故敢驳斥和拖延。
此次变法之举,由皇帝下诏凡百件,最要者数端:(一)6月23日,科考废八股、改策论。此一新政,使广大学子们开始睁眼看世界,知道西方先进文明,远优于中国,不再于黑暗中昏睡,西方文明浪潮,涌入中华大地,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在广大青年中初露神采,君主立宪思潮,开始冲击清王朝。(二)7月3日,诏令筹办“参用西方学规”的京师大学堂,派孙家鼐为管学大臣。此为中国第一个新式综合大学。学校章程,由梁启超拟定。(三)光绪召见梁启超,命以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四)其他诏令:7月4日,下诏振兴农学。5日,谕悬赏科技工艺。9日,谕令整军经武,神机营改用新式操法。10日,谕令各省开办中小学。11日,诏开经济特科。16日,谕令裁撤空粮、节饷需。(五)中央机构改革。7月29日,下诏裁改各衙门。废朝考(工作考察);裁汰冗员: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及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东河总督、盐道等官员均予裁撤。因礼部尚书许应骙阻止礼部主事王照上书光绪,光绪将许应骙交刑部议处。并尽革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与左侍郎堃岫、徐会理、右侍郎溥廷、曾广汉职,赏王照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以推行新政。另擢李端棻、裕禄代理礼部尚书,重组礼部班。(六)于9月4日特谕:“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刑部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道谭嗣同均著加四品京卿,在军机大臣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用四员新人具体推行新政。(七)9月中旬,光绪发决心变法谕旨,表示“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西国政治之学,千端万绪,主于为民,开其智慧,裕其身家。非取人之所长,不能全我之所有”。并拟建懋勤殿,作为新政之大本营,广集人才,议定新政。但被西太后所拒绝。
其间,反对变法之顽固派(旧党),以西太后为后台,对康有为锐意攻击。旧党御史潘庆澜、黄桂鋆、李盛铎等,屡次弹劾康有为,兼及杨深秀等。旧党文悌,则攻击保国会“保中国未保大清”。满贵族更竞相指责康有为“保中国不保大清”。许应骙攻击康有为托词西学耸动视听。为此,光绪只给康以总理衙门章京,未敢置于身边四章京之列,亦不敢多所召见,只以张荫桓、廖寿恒代为传旨,康则专折陈奏,同时著书文进呈光绪阅览。康每出一新政,则由李端棻、徐致靖、宋伯鲁、杨深秀进呈光绪。
康氏处境困难。由于新政废八股,许多士子不能适应,出身无途,恨康殊甚,有欲聚殴之而后快者,至于怨谤谣诼,更四处飞来。及四章京设置,康与光绪之间,可由四章京接通,代康参预新政之推行。
各省对新政,则置若罔闻,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奉命执行新政。光绪特于8月10日,又发谕旨责令切实实行新政。并谕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和各省督抚:“于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泄沓如此,朕复何望,倘再借词延宕,必当予以严处。直隶近在咫尺,荣禄于奉旨交办各件,尤当上紧赶办陆续陈奏。其余各省督抚,亦当振刷精神,一体从速筹办,毋得迟玩,致干咎戾!”但此谕仍无济于事。
对于新政,陈宝箴、孙家鼐、张之洞、翁同龢均甚支持。但对康氏《孔子改制考》则均极力驳斥之。张之洞则反对康、梁提倡民权,并著《劝学篇》驳斥之,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洋务派纲领,反对民权说,反对进行政治改革,只求经济之改革。光绪于7月25日颁布其《劝学篇》,以广宣传,并对《劝学篇》予以肯定云:“张之洞所著劝学篇,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著将备定之副本,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无主见之言)”。
12日,光绪诏各省设立商务局。
13日,赐夏同和等三百四十二人进士及第、出身、同出身。同日,西太后罢光绪重臣翁同龢官职;继命二品以上大员授新职时,必面谢西太后恩典,进一步控制光绪帝。
15日,清廷派选宗室王公出洋游历,近支王、贝勒等被选派者,光绪帝亲自察看;公以下及闲散人员,由宗人府保荐。裁督办军务处;命王文韶来京,以荣禄代理直隶总督。
16日,光绪帝见工部主事康有为,命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17日,前藏达赖喇嘛贡方物。
19日,光绪诏令陆军改练洋操,令营弁学成者教练,北方由新建陆军派人,南方由自强军派人担当此任。各疆臣限六个月为期举行,并妥议奏闻。至于军械枪炮,各省机器局酌定式精求制造。
23日,光绪诏令自下科开始,乡、会岁科各试过去所用四书文,改试策论;命孙家鼐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王文韶以户部尚书为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授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26日,光绪谕促盛宣怀刻日兴工,修建卢汉铁路,并开办粤汉宁沪各铁路。
30日,诏令将经济岁举归并于正科;岁科考试全部改为策论,不必等待来年。
7月:
1日,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勖与英公使窦纳乐签订了《租借威海卫》专条,将威海卫划归英国管辖。地区包括刘公岛和海湾内各岛屿及海湾内沿岸。租期与俄国租借旅大相同(25年)。自俄国租借旅大后,英国首相索尔兹柏里,即令窦纳乐设法迅速取得威海卫租借权,惟恐落俄之后。窦即与德、日二国达成谅解,于本日,签订该约。
3日,光绪下诏成立京师大学堂,命孙家鼐为管学大臣。赏举人梁启超六品衔办理译书局。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举人出身,康有为学生。1896年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宣传变法维新思想。1898年,拟定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办学纲领与规章。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继办《新民丛报》,宣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民国成立后,组织进步党,拥护袁世凯,旋参加护国反袁运动。后又组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反对护法之役,出任段政府财长。晚年于清华大学教书。其大量著作收入《饮冰室合集》。
4日,光绪命兴农学。又谕:振兴庶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新法,成新器,堪资实用者,宜悬赏以劝,或试之实职,或赐之章服。所制器械给券限三年专利售卖;其有独立创建学堂,开辟地利,兴造枪炮厂者,并照军功奖励之。
9日,光绪命八旗两翼诸营均以其一半改习洋枪抬枪;以奕勖等管理骁骑营,崇礼等管理护军营。
10日,光绪命改直省各书院为兼习中西之学校:省书院改为高等学校;郡书院改为中等学校;州县书院为小学校。地方义学、社学亦如之。
11日,命裕禄为军机大臣。裕禄(?—1900),字寿山,满洲正白旗人。历任巡抚、总督,为荣禄亲信将领。后任直隶总督。1900年支持利用义和团打击外国势力。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裕禄逃至杨村自杀身亡。
12日,光绪谕各省州县,实力保护教堂。
13日,命三品以上京堂及各省督、抚、学政,举荐有能力应考经济特科者;同日颁布《士民著书制器暨创举新政奖励章程》;命中外举荐制造驾驶声光化电人才。
14日,诏命各省保护商务。
19日,光绪谕令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第一场按取中额之十倍录取,二场三倍录取。录取者始准试下一场,每场发榜一次,三场完毕,如额取中。
25日,光绪下诏颁布张之洞所著《劝学篇》,令各直省刊布。该篇宣传“旧(中)学为体,新(西)学为用”,反对康有为等维新思潮中的西方民权言论,反对改变旧政治体制,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而以封建专制主义之“仁政”为理想政治。
同日,命康有为督办官报。
28日,命荣禄会同张之洞督办卢汉铁路。
同日,郁林、梧州会众与民众联合举义反清,攻克容县、兴业、陆川三县,清军前往镇压。
本月,赈长安、徐海等处灾区。
8月:
2日,光绪命翰、詹、科、道(翰、詹均是翰林院机构;科是六科给事中,备为顾问和研究奏案,并兼修起居注,分为六科;道为道员,为省与府之间的高级长官,道有专司,如盐法道、督粮道、巡警道、劝业道均是)轮班召对;凡部院司员条列时事,由堂官代陈;士民可以上书言事;设矿务、铁路局于京师,由王文韶、张荫桓专门管理之。
5日,湖南设立制造枪械与大炮两军工厂。
8日,清廷命伍廷芳赈济古巴华侨中之无业者。
10日,因各地方对新政迟迟不动,光绪特发谕旨:时局多艰,必须急图自强方策。惟京内外诸大臣,仍墨守旧规,不思更改。前经谕令:讲求时务,不可重蹈宋(朝)、明(朝)之积弊,训诫谆谆。惟革新要政,举措宏大,条目繁多,不得不广集众论之长,折衷一是,尔等诸臣于交议之事,当遍询广问,详加讨论,不可援引经典,附会古义,固执成见,以图自身之稳便。倘若口是心非,致失朝廷实事求是之本意,非朕所望也。朕深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至理,故创建一切,实有万不得已之苦衷。特申谕尔等众臣,各自认清时势,力除积弊,上下一心,则国是(全国上下认定之国策)得以确定,而新政蒸蒸日上矣。
同日,谕南北洋大臣:筹办水师及路、矿、学堂;谕各省广开通商口岸;命黄遵宪以三品京堂充出使朝鲜大臣。
本年夏,广东九龙半岛、山东威海卫均租借于英国。
19日,诏命停新进士朝考,并罢试诗赋。
21日,光绪命于京师设农工商总局,以端方、徐建寅、吴懋鼎督理之,并均加三品卿衔;命各出使大臣,设立侨民学堂于英、美、日各国。
22日,黄河决口山东济阳等六县。
24日,诏定10月29日(九月十五日),光绪帝奉皇太后赴天津阅兵。
30日,光绪命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光禄、太仆、鸿胪诸寺(大理寺掌理司法;光禄寺掌理酒礼膳食之政;太仆寺掌理车、马之政),归并其事于内阁礼、兵、刑部兼理。裁湖北、广东、云南巡抚,以总督兼管,东河河道总督并于河南巡抚兼理;裁各省粮道、盐道。
本月,赈甘肃、江西、奉天等地灾区。
9月:
4日,朝中保守派大员,多依仗西太后支持,反对新政,拒不执行新政诏令。光绪帝以抑格言路,违抗诏旨,夺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多员官职。怀塔布为西太后亲信,遂与西太后密谋废黜光绪帝,旋衔西太后之命,赴天津与荣禄密谋于光绪帝至天津阅兵时。废光绪,杀新党。同日,光绪赏王照四品京堂。帝党与后党保守派之斗争,趋于尖锐化。
同日,疏导京师河道沟渠;平治道途。
光绪谕各省实行团练制。
赏内阁侍读杨锐、中书林旭、刑部主事刘光第、江苏知府谭嗣同并加四品卿衔,参预新政。
7日,罢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以裕禄为礼部尚书,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9日,设置三、四、五品卿,三、四、五、六品学士。
11日,光绪发谕旨再表变法决心: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今士大夫昧于域外之观,辄谓彼中全无条数,不知西政万端,大率主于为民开智,惠裕身家。其精者,乃能淑性延寿,生人利益,推广无遗。朕夙夜孜孜改图百度,岂为崇尚新奇,乃眷怀赤子,皆上天畀(给),祖宗所遗,非悉使其康乐和亲,未为尽职。加以各国环相凌逼,非取人之所长,不能全我之所有。朕用心至苦,而黎庶犹有未知,不肖官吏与守旧士夫,不能广宣朕意,乃至胥动浮言,小民摇惑惊恐,山谷扶杖之民,有不获闻新政者,朕实为叹恨。今将变法之意,布告天下,使百姓咸喻朕心,共知其君之司恃,上下同心,以成新政,以强中国。
12日,以守旧诸臣纷纷攻击新政,光绪将改行新法之意布告天下,并刊印发行。
13日,命各省藩、臬、道、府,凡有条陈,自行专折具奏。州县等官奏折由督、抚原折呈递。士民上书,由本省道府随时代奏。
同日,光绪拟立懋勤殿事被西太后拒绝。西太后态度大变。
15日,光绪感于形势危迫,写密诏由杨锐带给康、杨、林、谭、刘五人,诏曰:
“时局惟艰,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速妥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此即康氏所谓之“衣带诏”。
16日,命户部编定岁出入表颁行之;谕令出使各国大臣,征送侨民为备任使。
同日,帝召见袁世凯,命以侍郎候补,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当办事宜,随时具奏。军机大臣奉旨传令袁世凯于9月20日请训。
18日,光绪下诏慎选办理新政人员。同日御史杨崇伊上书西太后,谓“大同学会”蛊惑人心,紊乱朝政,引用日本人,将贻祸宗社,恳请西太后,即日“训政”。
同日,谭嗣同受康有为委派,深夜赴法华寺访晤袁世凯,力劝其举兵杀荣禄并囚禁西太后。袁面有难色,推托谓:待光绪帝到天津时,可驰入袁营号令诛贼,杀荣禄如杀一狗耳。未答应派兵包围颐和园之事。当晚袁即派徐世昌到天津向荣禄报告谭嗣同夜访之事。
19日,康有为访晤李提摩太、伊藤博文,请其劝说西太后勿阻止新政。是日傍晚,西太后突然提前离颐和园回宫。
20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袁听训后即回天津。同日,光绪召见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次日,袁化装驰津,向荣禄告密,同日荣禄回京向西太后报告。袁亦同回。
康有为出走离京,经天津南下,后逃往日本。
21日,西太后颁诏训政,囚禁光绪,谕军机大臣等: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革职,与其弟康广仁拿交刑部治罪。百日维新失败。
24日,逮捕张荫桓、徐致靖、杨锐、杨深秀、林旭、刘光第、谭嗣同诸新政要员。
25日,光绪帝称病,朝廷征医天下;西太后召荣禄来京,命捕拿文廷式、孙文。
26日,光绪诏复詹事府等已裁各机构。禁官民擅递封章上奏;关闭时务官报;各省祠庙勿改学堂。命吏部侍郎徐用仪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28日,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均处斩于菜市口。是为戊戌六君子。张荫桓充军新疆,徐致靖禁锢。
谭嗣同(1865~1898),湖南省浏阳县人。著有《仁学》,该书内容广博,其主要思想,是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希望大同。他痛斥二千年来中国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苟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相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他推崇孔子,赞其“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亦汲汲然勤矣”。而大盗(君主)则利用歪曲过的孔教,而授君主无限之权,以制天下,是以孔学早已失传,周亡而后,已无可读之书。1896年春父命捐资候补道。1897年入陈宝箴幕,协助创办时务学堂、《湘报》和矿务等。继创立南学会,宣传变法救亡。1898年,任四品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四人共同协助光绪,领导变法,推行新政。变法失败后,决心以自身热血唤醒国人,推动历史前进,自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刘光第(1859~1898),四川富顺县人,188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1894年,丁忧返籍,任教乡里,提倡实学。1898年参加康有为等创设之保国会,旋奉旨充任四品军机章京,与谭、林、杨共同协助光绪帝推行新政。他对新、旧两党取调和态度,欲使“维新、守旧,咸得其宜”。
林旭(1875~1898),福建侯官人,举人出身,曾任荣禄幕僚和内阁中书。1895年,反对《马关条约》之签订。后从学康有为。1898年在京组织闽学会,拥护变法。同年,任四品军机章京,与谭、刘、杨共同奉旨推行新政,起草众多上谕(皇帝谕旨)。遗著有《晚翠轩诗集》。
杨锐(1857~1898),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从学于张之洞,后任内阁中书。1895年参加强学会。1898年3月,在京组织蜀学会。4月参加保国会。继办蜀学堂,宣讲西学。同年任四品军机章京,与谭、林、刘共同协助光绪推行新政。与顽固派御史杨崇伊等针锋相对。
杨深秀(1849~1898),山西闻喜人。188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监察御史。1898年参加保国会,并组织关学会,主张变法,与徐致靖共同上书光绪,请下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并以阻挠新政弹劾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联,后光绪将怀、许革职。9月21日,西太后训政,囚禁光绪后,杨仍上书,请西太后归政。
康广仁(1867~1898),广东南海人,为康有为胞弟。1897年在澳门办《知新报》。旋于上海办医学堂与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反对八股与科举制。1898年于北京参加百日维新运动。
此外被株连受各种处分者有:李端菜(礼部尚书)、陈宝箴(湖南巡抚)、陈三立(吏部主事)、张百熙(内阁学士)、王锡蕃(詹事府少詹)、黄遵宪(三品卿、出使日本大臣)、文廷式(前翰林院侍读学士)、王照(礼部主事)、江标(前翰林院编修)、端方(新授三品卿、督办工商新政)、徐建寅(福州船政局总办)、吴懋鼎(新授三品卿,督办农工商局新政)、宋伯鲁(监察御史)、李岳瑞(工部员外郎)、张之济(刑部主事)、熊希龄(翰林院庶吉士);多为充边、革职。端方后又重新起用。
本日(28)日,命荣禄为军机大臣,复以裕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29日,朱谕宣告康有为大逆不道,构煽阴谋。
取消天津阅兵;命荣禄管兵部事兼节制北洋诸军及宋庆军。
同日,中日《天津租界条款》签订。该条款规定日本在天津之租界范围为:东自福音堂起,沿河至淄米厂、邢家木厂、牛黄街沿河地区止,南自福音堂之北界,西至土墙止,北由淄厂、邢家木厂之北横街沿河地段起,西至海光寺东南土墙止。该条款还规定将海河下游小刘庄河岸约一百亩土地划归日本,作为码头之用。总计租界面积约1667亩。另外,还划定了一片地区作为日本之“预备租界”。至11月4日,日本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租界续款》,规定由中国出钱于租界内修一条马路,归中、日两国共用;租界内之房产、地产,分成四等,卖给日本。租界内由日本设巡捕房,管理界内一切警事;在预备租界内,设会捕局一所。
10月:
1日,抄康有为、梁启超家;命赵舒翘会同王文韶督办路矿总局。光绪谕苏、浙新漕运京。
2日,赏袁昶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4日,李端菜以滥保人才夺职,充军新疆;罢王照职,抄没其家,并逮捕入狱。
6日,黄遵宪以病免。赏李盛铎四品京堂,充出使日本大臣。陈宝箴以滥保人才,夺湖南巡抚职。光绪申谕各直省大吏,饬地方官认真保护各国教士。
7日,朝廷下诏要求疆臣饬吏治,培人才,开财源,修武备,举劾牧令,整齐营规;并诏令诸臣,指陈国计得失,其混淆是非,从事攻讦者,论罪处治。
9日,西太后懿旨:恢复乡、会试及岁科旧制;取消经济特科;取消农工商总局。
10日,端方进所编《劝善歌》,诏颁行之。懿旨:命疆臣保卫民生,慎选循良,整饬保甲团练,凡水利蚕桑、制造贩运,资民间利赖者,以时教导之。务期家给人足,民心团结。同日,清政府申明禁止联名结会。
同日,特任荣禄为钦差大臣,节制宋庆毅军、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袁世凯新建陆军,以及北洋各军,旋以以上各军组建武卫军。袁世凯之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马玉昆统前军,聂士成统左军,董福祥统后军,荣禄自统中军,各军之总统领称“总统”。西太后将军权完全给予其心腹荣禄,亦即掌握于自己手中,巩固自己之地位。
13日,命裕禄会办卢汉等处铁路;设上海、天津水利局。
15日,懿旨:国家制治保邦,纲常名教,亘古为昭,至于条理损益,随时变通,尽利本无一成之法。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当经严拿惩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仍应次第推行,不能因噎废食……惟言事诸臣,往往胸无定识,即如乱谋方张之日,内外章奏能灼见先几,防微杜渐者,并不多见。至事发后,或且仰窥意旨,揣合希荣,岂知朝廷用人行政,一秉大公,执两用中,不偏不倚。此后内外臣工,务当精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凡所建白,但期有裨时局,不得妄意揣摩,甚或挟私攻讦,是非亦自难逃洞鉴也。
21日,广西乱平。
23日,因山东黄河连年为患,人民失所,命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及各部院,议筹治河之策。
25日,懿旨:向来各衙门办理抢劫案件,不分首从,一律治罪,但首从之间,固有不同,应如何网开一面,稍施法外之仁,命军机大臣会同三法司,妥议具奏。
同日,山西代州地震。
29日,西太后下诏缉拿孙中山。诏:孙文一犯,行踪诡秘,久经饬拿,迄无消息。命刘坤一、边宝泉、谭钟麟、黄槐森赶紧设法收买眼线密拿,务期必获,勿使漏网,致滋隐患。
30日,有官员建议于各省设立实务学堂。
本月下旬,由梅花拳变来之义和拳,集合拳民二三百人,在山东省冠县蒋家庄马场起事,首次竖起“助清灭洋”旗帜,大力攻击洋教堂,并扩大队伍,后撤至临清、邱县地区,队伍扩大至千余人。冠县义和拳起事后,山东高唐、恩县、茌平、临清、平原地区之反教会斗争,也继之而起,声势浩大。
本月,朝廷发内库银20万两赈山东、新疆等地灾。
11月:
1日,懿旨:所有武场童试及乡、会试,均著仍照旧制。惟营用武进士及投标武举,令习枪炮。各地武备学堂,应由各督、抚酌量建立;未经入伍之武举、武生,就近挑入学堂,学习格致、舆地等学及炮队、枪队、马队、工程队诸科。
同日,恢复湖北、广东、云南巡抚职及东河河道总督职。裁撤粮道等缺。
2日,命许景澄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7日,上海华纶丝厂女工二百人为反对削减工资罢工。
9日,命胡燏菜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12日,暂停福州船厂制造。
13日,命李鸿章往勘山东黄河河工。
16日,懿旨:从来致治之道,首在破除成见,力戒因循。自古有治人,无治法。盖立法之初,未尝不善,迨积久弊深,不得不改弦更张,以为救时之计……即如泰西各国,风俗政令与中国虽有不同,而其兵农工商诸务,类能力致富强,确有明效。苟能择善而从,次第举办,自可日起有功。第恐浅视之徒,妄生揣测,或疑朝廷蹈常袭故,不复为久远之谋,实于励精图治之心,大相刺谬。总之,兴利除弊,责在疆臣,指陈得失,责在言路。此后内外臣工,及有言事之责者,务当各抒己见,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切实陈奏,以备采择施行,毋得徒以空言塞责,致负殷殷求治之意。
19日,命道员张翼督办直隶,热河矿务,建立公司。
本月,山东省日照县发生民众绑架德国教士薛田兹事件。自德军舰侵占胶州湾后,德国传教士气焰嚣张,公然怂恿不法教徒横行乡里,欺辱平民,民众愤怒,酿成此案。该案办结后(赔抚恤金二万五千两),德国主教安治泰仍不满足,竞要求不合理之赔偿,并迫使地方官严厉镇压民众。12月,安即向德国胶澳总督叶世克和驻北京公使海靖提出出兵沂州要求;次年(1899年)3月,又派薛田兹等到胶澳见叶世克再要求派兵干涉。叶将派兵计划报告本国政府批准。3月下旬,叶派兵入侵日照。30日,德军侵占日照县城并令县官于六日内,将各“人犯”捕获,十天内审明定罪,且再要恤金。其间四出逞凶,残害乡民。十天期满后,继续赖在县城不走。至5月25日,津镇铁路借款合同签订后,德国侵华军始自日照县城撤走,并勒索到七万八千两白银,作为“赎城费”。
本月,赈陕、川、鄂、苏、滇、晋、新等省灾民。英国承修沪杭甬铁路。该路自上海经苏州杭州至宁波。派侍郎胡爝棻督办天津至镇江铁路,以四品京堂张翼副之;此路借英、法款项建造。
12月:
4日,追夺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翁同稣职,并夺前湖南巡抚吴大澄职。
5日,悬赏购捕康有为、梁启超、王照。
7日,允荣禄建立武卫军之前后左右中五军。江西广丰县副贡生杨恭宸以“投书教堂,潜谋不轨”被处斩。赏举发教士刘在铎三品顶戴。
8日,朝廷谕命各府州县小学校,由民自办,官府不必督理;又谕:准农工商学设会与办报纸,但仍不得妄议时政,以杜流弊。
16日,命巡抚张汝梅办理山东灾赈;赏桂春三品京堂,命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23日,梁启超于日本创办《清议报》并任主编,麦孟华协助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本月:盛宣怀开办萍乡煤矿局,开采安源煤矿。中英银公司成立。
本年,义和拳运动于山东鲁西北冠县发动。1886年,法国教士拆毁冠县玉皇庙,改修天主堂,冠县即发生阎书琴、高元祥领导反洋教斗争。至1896年,山东巡抚李秉衡亲自视察该县。判决天主教不应侵占公产,允许县民重修玉皇庙,大长国人威风。但清政府,于1897年12月,因钜野教案将李秉衡革职查办。法国传教士乘机翻案,新任山东巡抚毓贤(次年3月任命)派人将阎等逮捕,重行拆毁玉皇庙,改建教堂。冠县人民忍无可忍,于本年组成义和拳,竖起灭洋旗帜,进行更大规模之反洋斗争。从此开始,山东义和拳运动风起云涌,波及华北,涌进京、津。
邳州农民首领孟继善于呦鹿山领导农民千人起义,四出抢粮,以求活命。
四川省大足县农民在余栋臣领导下发动起义。十年前,1888年,大足县龙水镇法国传教士修建教堂时,教徒王怀之烧毁民房。民众愤怒,捣毁教堂。法国教士即威逼知县交出“主犯”。余栋臣即组织煤矿工人百余人,攻入龙水镇,烧毁陆家坝教堂,并张贴反对洋教揭帖。后转入山区坚持斗争。1891年后。复转入隐蔽斗争。到本年(1898年)。余栋臣被捕,解送四川荣昌县监狱。蒋赞臣、唐翠坪、张桂山率众劫狱,救出余栋臣。余回大足县后,即于龙水镇起义。7月1日,于荣昌县河包场召开大会,宣布法国教士华方浚包揽词讼、强买田产、奸污妇女、残杀儿童诸大罪状。次日发布檄文痛斥列强瓜分中国:“自古夷狄之祸,未有甚于今日者……本义民但诛洋人,非叛国家,倘若视为仇敌,反戈相向,则兵丁官役,皆畏洋人,并非朝廷臣子,于国家法在必诛,于义民理难容宥。其奉教之家,果能痛改前非,捐金赎罪,亦许自新。”义旗一举,三十余州县响应,焚烧教堂二十余处。清政府派王之春进行镇压分化。12月,余栋臣突围后与清廷议和,被禁锢狱中。
1895年至本年,英法俄德分别借款给清政府,清政府于其间出卖主权作为交换:
1.俄法大借款:1895年4月,清政府准备支付第一期对日赔款时,最先向英、德、法三国银行借款,沙俄见之极为不满,于5月3日,派其外交大臣洛巴诺夫会见清政府驻俄公使许景澄,要清政府借款时应先与俄国商议,并逼清政府向俄国借款,但俄国财力不足,又联合法国霍丁格尔银行、巴黎、荷兰等银行和俄国彼得堡商业银行等组成对华借款银行团,向中国借款,但不许向德国借款。清使许景澄在俄、法逼迫下,于7月6日,和俄法银行团签订《俄法借款合同》,共十九款,总计借款四亿法郎,合一亿余卢布,折白银九千八百九十六万两,年息四厘,三十六年还清,实际付借款94.125%,以海关税收和存票作担保。合同签订六个月内,不经俄、法允许,不得向他国借款。
2.英德借款:清政府第一次借得俄、法的钱,用于支付对日赔款、赎回辽东后,所剩无几,只得再次对外借款,即第二次大借款。清政府第一次大借款被俄、法抢去,英、德极为不满,便联合行动,争夺清政府第二次大借款。俄、法又联合美国继续争夺清政府第二次大借款,经过激烈争夺,清政府为平衡列强间均势,同意向英、德借款。英、德夺得此次大借款合同,1896年3月23日,清政府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签订《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共十八款,借款总额一千六百万英镑,折合白银九千七百六十二万余两,实际付款为借款总额之94%,年息五厘,以海关税收为担保,三十六年还清。在借款偿还期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须由英国人担任。
3.英、德续借款:1897年至1898年年初,清政府举行第三次大借款,俄法英德对此都“当仁不让”,并必欲以此夺得特殊利权,最后英德以雄厚财力又一次夺得此次借款合同。1898年3月1日,清政府与英、德银行团签订《英德续借洋款合同》共十七条,总借款数为一千六百万英镑,年息4.5厘,以八三折,实得借款一千三百万英镑,四十五年还清,以海关税收和苏州、淞沪、九江、浙东货厘和湖北、安徽等省盐厘作担保;还款期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担任。
以上三次大借款共借得折白银三亿又九百余万两,实得二亿六千二百余万两,共支付对日赔款二亿三千余万两。此后每年支付各债主国利息两千万两以上白银,相当于全年中国海关税收,中国财政进一步陷入困境。
本年,宣传天赋人权之《民约论》(卢梭著)中文版,在上海同文印书局出版。此后有《民权论》、《民约论》(杨廷栋译)等书不断译出刊印。梁启超对《民约论》之天赋人权,一度积极宣传。此时,翻译《天演论》的严复,则对梁深为不满,自1902年前后,即开始以斯宾塞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论驳斥天赋人权论,宣传强权政治。严复谓:天赋人权是感情用事,是空想与不知历史实际。此时思想界,存在着民主派和强权派、君主立宪派三种主要派别;当然也有少数人坚持帝制万岁。民主共和派(孙中山)反对帝制与君主立宪论,也反对把达尔文主义应用于人类社会,反对在人类社会推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霸道哲学,认为只有民主政治才可以振兴中华,如无民主政治取代帝制,则中国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