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伐万物,日头高悬。
魏国多山,秋天似乎比其他地方来得要早。
中秋刚过,山上的树就忙着换上秋装。一时间各个山头的色彩倒有了两分春天的缤纷。
只是已经没有了万物复苏与生长的气息。
春萌,夏盛,秋消,冬藏。
这里的四季如此分明。
而对于从魏国国都逃出来的人而言,无论这外面的季节如何的变化,属于他们只有一个季节。——那就冬藏的冬季!
裴九有一个身份——剑客。
在魏国拥有这一身份的人多半出自名门贵族。
裴九也不例外。
但他还有个身份,那就是前太子府的门客。
而且是当年太子府中的三剑客之——老四……
因为他自认为那太子府的剑客客卿中自己认了老五,没人敢认老四的位置了,既然如此,也不能白白荒废了这位置不是。
不管怎么说,他可是当年太子最器重的客卿……之一。
可是好景不长。
十年前,魏皇突然驾崩,一时间举国哗然。
魏皇正值知命,年不过花甲,正是理国问政的大好之年。
且世人皆知圣皇一向龙精虎猛,威武不减。
何来说崩就崩了呢!
于是京城疑云四起,似有风起之势。
正当国人暗自猜测先皇死因之际,没过几日就从宫中流传出一则令人咂舌消息。
那就是,当时的太子桓因魏皇多次否决并阻其所行新政,从而心生取代之意,于是对魏皇暗下毒手。
魏皇惨死行宫。
但此事很快被以四皇子墉为首的几位皇子与一干大臣撞破。
太子见事情败露,已无颜面继承大统之位,最后引昝自刎身亡。
……
且不说这消息的真假,但风波总算得以平息。
至此后四皇子墉登上了宝座,继承了大魏国皇位。
随后他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应。
但“太子弑父”事件真正的内幕,裴九与当年太子府的众客卿想来比谁都清楚。
所以裴九又多了一个身份,朝庭要犯。
新皇即位的大赦天下之举,并非是针对所以人的。
除了十恶不赦的人之外,裴九很不幸的不在赦免之例。
党同伐异。
新皇即立,明面大赦天下。暗地里却杀了无数的与其政见不和者。
裴九只是一剑客,当然没有什么政治见解,只是所谓的站错了队伍而已。
新皇这一系列见不得光手段,自然交给了其新信所在的宗人府与青衣卫暗中执行。
不仅如此,半年后裴九等人还被下了江湖追杀令。
新皇初登,仅凭其一面之词,哪里能唬住那些眼跟明镜似的大臣们。
要坐稳宝座,还得费些不少周折。
就这样,新皇要处理的事务太多,要杀的人自然不会少。
这样一来,手下人力自然不足,而高贵的宗人府与青衣卫,一时间在京城都忙不过来,哪还有心思来这穷乡辟壤之处,满山遍野地那寻找以一抵十的剑道高手。
所谓近有朝庭,远有江湖。
新皇对于裴九一干人等太子残余,自然心存惦记。
以他的原则那就是,问斩而不问罪。
既然不用问罪,那么就没有辑拿归案这一说。
反正都是要杀的,动用江湖的力量,即借刀杀了人,落得个干净,也省得背那狭隘的名声。
此后。
虽然江湖上,为赏金而来的人大有人在,但他们最终没寻到半点蛛丝马迹。
名单位的人跟化成烟似的,在也没在江湖上出现过,从此杳无音讯。
……
十年,很快就过去了。
朝庭仍然没见这些杀手组织呈上人头。
世人不知当年秘辛关乎今后的皇位是否稳固,新皇岂能放弃。
如今,当年的四皇子墉的江山相对稳固,于是他开始着手清除隐患。
对于当年太子身边的人,他是能杀则杀,少有放过。
一听还有在逃之人,令他是大为震怒,一气之下连发数道密旨。
于是宗人府与青衣卫的人不得不放下平日里的高贵,开始四处设线部局,着手此事。
裴九等人的项上人头的价格也开始一路飙升。
裴九的脑袋从当初的黄金百两,涨到五百两,整整翻了数倍。
他得知后却不以为然,反而与有荣焉。
只是当他打听到与他一起在逃的白月光的赏金时,便有些不乐意了。
那小白脸的赏金涨到了一万,而他自己就五百。
为何相差如此大!
甚至那喜欢啃猪蹄下酒胖秃驴的赏金也高出他不少。
白月光为三剑客之首也就不计较了,这秃驴除了胃大那点比自己强了,而且还不会剑术。
但这颗没头发的人头却高出他十倍之多。
这不公平,改天一定要找那位定价格的人理论理论。
这狗屁皇帝也没把自个儿放者放在眼里,要不然自己来一出夜闯大内。
在御膳房的水缸里留下自己的自产老酒,在他的山珍海味里增点口味,这样一来不但能报答一下被他赶到穷山辟壤后整天吃糠咽菜苦处。
说不定自己的身价就此暴涨……!
裴九觉得此计可行,不给点对手颜色看看,别人还不知道他老九的手段了。
十年不出山,其间没少憋闷,正想着干点轰动的事来。
只是此次出山,他可是带着任务的,而还得隐藏身份。
这让他大感不快。
刚刚的念头,只能想想而已。
至于要不要那样做,一有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
裴九身着灰衣短衫,头戴斗笠。
而斗笠下外人只能看到他那半拉胡茬的嘴。
他怀中抱剑,倒骑驴背。
这便是魏国的剑客门常有的装扮。
只是寻常剑客都不骑驴……
眼看前方山路崎岖,长路慢慢,
只得解下腰中葫芦,拿起他最爱的小凉山花雕,小小的品上一口。
对于他而言,出剑十数载,江湖追杀在身,有家不能归。
他的裴家剑法早已成熟,按照修剑世家的惯例,孩时磨剑,少年出剑,剑成归剑。
他现在是不能回家族的。
归剑无期。
归来时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郎了。
……
小凉山,位于魏国最北山脉的巨鲲山脉。
是其中上万山峰中一座不起眼的小山。
原本无名,自从白月光等人带着太子唯一骨肉逃亡至此后,便有了自己的名字。
此山不大,却怀抱一谷,且进出只有一条险道。
谷中四季如春,有树,有花,有泉,有溪;可结庐,亦可小耕;秋有硕果,冬有温泉。
是自存一番小天地。
不可谓不是一处隐世避危的好地方。
白月光等人当初能找到这地方还得归功于他的堂兄玉春子。
此处是玉春子早年采药时发现的。
幸好有此山,才让一众人躲过了这些年朝庭与江湖的次次追杀。
现玉春子也被白月光请来常住,说是谷中人稀寂寥,实则请的一个能免费使唤的大夫罢了。
玉春子虽过花甲之年,小城亦有几家自己的医馆需照料,但还是架不住他这个堂弟的苦苦哀求。来到这里一住便已有十年之久了。
玉春子原名的白钰,师从一代圣手白石老人。
是白老人生前非常看中的弟子之一,在白石老人十大亲传弟子中,属他年龄最小,排行在第十。
因以驻颜色回春之术精妙而得盛名。
所以江湖名号:玉春子。
这十年来,他不但没有过得隐世般清淡闲静,反而每日提心吊胆。
这事说起来还得从一众人护着的那个娃娃说起。
当年太子妃,怀胎十月,却突然身中剧毒。
危急之下诞一子。
此子虽顺利诞下,但身上已是一片淤紫,想必是中了与太子妃一样的剧毒。
不管怎么说,命还是在不缺高人的太子府中保了下来。
紧跟着,太子事变。
白月光等一行太子生前的忠义之士在拼上数十条性命后冲出重围。
一路展转,最后来到了此处避危。
但是此子所中之毒甚奇,又自娘胎而来,是以百清丹掉住了性命,然而这余毒不但难以根除,而且还会生长扩散。
这种毒与一般的毒大为不同,似乎并非是本国之毒。
但庆幸的是,可能是胎腹中的一种防御机能被激发。
进入胎儿的毒素就变了性。
不走心脉。
于是这婴孩虽身中此毒,但小心处理就不会要了性命。
但每天拔得毒数次。
所谓,医者父母心,自打玉春子进了这小凉山后,只因此子,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
特别是刚到几年,此子每日的拔毒次数,比其吃奶换尿布的次数还勤。
只是随着他对毒性的由浅而深的了解后,拔毒的频率才随之而减。
他是医者,而非善于用毒。
来到小凉山之后,每日不倦地查阅相关典籍,偿试百草,以求根治之方。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玉春子日已继夜的操持下,这太子的唯一骨肉终于得以存活了下来。
仔细算来,至今正好十岁了。
(本书长期创作,不太监。求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