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地梅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了,她做了早饭,又等着竹姨起床,等着她吃早饭。
竹姨拿着筷子,手里捧着粥碗,她看了一眼磨磨蹭蹭,还时不时偷偷地看自己一眼的点地梅,就知道点地梅今天是肯定有什么事情要找她商量了。竹姨在心里笑笑,她倒是想要看看点地梅这小子能把事情在心里头藏多久。
竹姨就着咸菜喝了一碗粥,站了起来朝院子里走,她得在太阳完全升起来前给她的花花草草浇浇水。点地梅见竹姨去了院子里,也赶紧跟了过去,她跟在竹姨的身后,轻声叫了一句,“师母,我有事想要问问您。”
竹姨手里拿着木瓢,她在心里笑了一声,装着不在意地点点头道,“嗯,问吧。”
点地梅舔了舔嘴唇,她轻声道,“师母,您知道清国现在怎么样了吗?”
竹姨不由得笑了,点地梅这问的叫什么问题,清国怎么样,有眼睛的生物都知道。竹姨扭头看着点地梅道,“清国现在怎么样,你瞧不出来,要问我吗?你要有什么想问的,赶紧问。没什么想问的,就别跟在我屁股后面偷懒,赶紧去餐厅。”
点地梅咽了咽喉咙,她小心翼翼地看了竹姨一眼,道,“那师母,您可知道清国的两位公主现在怎么样了?”
竹姨看着点地梅,她觉得点地梅今天不对劲,点地梅平时对清国的事情不闻不问的,怎么今天一问就直接问两位公主的事情?竹姨不打算直接回答,她倒要看看点地梅今天是个怎么回事?
“清国有三位公主,你说的是哪两位啊?”
点地梅的鼻子有些发酸,她真没想到竹姨竟然还记得清国有一位长公主。
“小子想知道二公主和三公主如今怎么样了?”
竹姨皱着眉头砸了咂嘴,清国的二公主和三公主怎么样了,这种事情她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是不能随意讨论的。竹姨把手里的木瓢扔回到水缸里,看着点地梅道,“点地梅,你今天怎么尽问些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昨天夜里,我起夜的时候隐约瞧着你在门口和谁说话,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和这事有关?”
点地梅不敢有丝毫的隐瞒,她道,“小子不敢瞒师母,昨晚兔族的卫踏云卫先生前来同小子说,如今二公主和三公主本事平平,小子不敢相信,所以才想着要问问师母。”
竹姨砸了咂嘴,她心中有些好奇为什么卫踏云要和点地梅说清国二公主和三公主的事情,是想要借点地梅来探查自己吗?可是翼城又为什么会在意她对二公主和三公主的看法呢?
竹姨想了想,她看着点地梅,假装训斥道,“二公主和三公主是好是歹,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操心好自己就是了,你现在是在新城,少关心清国的事。”
点地梅明白竹姨这是为了自己好,只是哪怕所有的猴族都可以不关心清国的事,她也不能不关心。
点地梅连忙道,“师母,小子明白师母的良苦用心。但是小子还是想要知道,卫先生所说是否是真的?”
竹姨眉头紧蹙,她的拐杖不由得在地上点了点,她喝问道,“你既然知道我的意思,为什么还要问?二公主和三公主是好是歹,关你什么事。”
点地梅朝竹姨一拱手,道,“师母,如果卫先生所说是真,二公主和三公主不能撑起清国,小子就要回去,报效清国。而若是卫先生所说是假,小子便是一辈子待在新城也无怨无悔。因而,还请师母能直言相告。”
竹姨听了点地梅话,一时之间只觉得点地梅说得有些奇怪。二公主和三公主若是能撑起清国,她便在新城待着,若是撑不起清国,她反而要回清国去,这是什么道理?竹姨也没有细想,她只当点地梅是一时心急说错了话。她看着点地梅,道,“你真想知道?”
点地梅连连点头,她真的想要知道。
竹姨轻叹了一声,走到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又朝点地梅招了招手,点地梅连忙走了过去,两手垂在身前恭敬地站着。竹姨扫了点地梅一眼道,“卫踏云那个老家伙他问你而不是直接问我,恐怕就是想要探探我的态度。点地梅啊,我看你平日里对清国的事情不怎么关心,还以为你不在意。不过既然你今天问了,那正好,我也同你说说吧,省得你作为一个猴族,却不知道清国的情况。作为我的关门徒弟,却又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卫踏云他没说错,如今清国的二公主和三公主确实是本事平平。那三公主也不知道喂了多少圣井水,前些日子才成了一个中级魔法师。至于那个二公主嘛,哼,一个待在皇宫里,养尊处优的武士能有什么本事?不仅如此,她们两从小还被夸是天才,所有的猴族对她们两如同众星捧月,让她们两现在是眼高手低。”
点地梅听了这话,满腔怒火。当初她离开清国,是以为她的两个妹妹比她好,她不想要成为自己两个妹妹登基的绊脚石,却没想到她的两个妹妹却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点地梅心中也有一些埋怨榆叶梅,她虽然知道榆叶梅不将这些事情告诉自己,是不想自己一怒之下就回到清国,去参与到这些事情里来。可是,她是清国的长公主啊,她绝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国衰落,而碌碌无为。
点地梅朝竹姨拱了拱手,她刚要开口说话,竹姨就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你先等我说完。点地梅啊,你应当知道,我们清国不是只有二公主和三公主的,我们还有一位长公主。”
“只是这位长公主她不论是在武艺还是魔法上都没有什么天赋,如今更是被逼得在赞塞郡养病多年。我这些年联合一些生活在别的国家的猴族,暗中募集,筹集到的钱款一是用来支持蔷薇李树在赞塞郡练兵,二是用来结交清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她们如今也在清国积极奔走,想要寻求更多的官员支持圣上立长公主为储君。”
“只可惜这事有些困难,如今的王夫在清国经营多年,大多数的官员也都坚信能够继承大统的是二公主或是三公主。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希望,我就不信清国的那些朝臣,真的乐意当亡国之臣!那长公主就是再不济,扶持她做个傀儡,也比二公主和三公主强!”
“不过当然这事也急不了,要想让清国的猴族愿意接受长公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正在同李树商议,先让长公主在赞塞郡参军,再慢慢地改变清国猴族对她的看法。只可惜,李树至今还未答应此事。”
点地梅听了竹姨的话,心里百感交集,她最开始离开清国前来新城,也是因为心里不服清国那些生物认为她是个废物,她想要在新城做出些事来,好回去夺皇位。可是她在新城待着却也看到了自己和别的生物的差距。她原以为自己的两个妹妹比她强,由她们两个继承皇位自然是能够带着清国复兴的。可是如今竹姨和别的猴族竟是要把希望放在自己这个曾经是废物的长公主身上,还真是可叹可笑啊。
然而竹姨的心思是好,点地梅却不能让竹姨联合那么多的猴族用武力逼着自己的母皇立她为储君。她的母皇虽然长久服用圣井水,可她毕竟是清国手里握着兵权的圣上,此事竹姨必败无疑。竹姨待她如师如母,她不能看着忙碌了一辈子的竹姨到头来进了监狱。何况倘若她连皇位都要靠着竹姨和李树帮她夺取,那她今后又有什么资格可以带领着清国强大起来,她绝不会成为一个傀儡皇上。
点地梅想到这,她朝竹姨跪下,朝竹姨拜了三拜,道,“师母,小子想要回清国。”
竹姨蹙眉看着点地梅,她有些失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急切地说道,“点地梅,我说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什么都没听进去!”
点地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惹竹姨动怒了,她连连摇头道,“不是的,师母。我都听见了,如今清国二公主和三公主难当大任,因此小子才想要回去帮助清国。”
“你呀,你呀!”竹姨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二公主和三公主是什么情况,有眼睛的猴族都能看明白,需要我给你说这么多吗?我今天给你说这些,是要你明白,这件事情急不了。你现在着急地回清国,什么用都没有。”
“你是我的徒弟,你既然有心要帮清国,那从今以后我自然会让你多接触这些事情。你现在回去,能做什么呀!”
点地梅心中着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向竹姨解释。李树至今没有答应竹姨,点地梅觉得一来是因为蔷薇一族自古只忠于圣上,绝不会帮着自己争夺皇位。二来是因为她并不在清国啊,李树就算是想要她在赞塞郡参军,那也得她先回到赞塞郡啊。
点地梅不敢欺骗竹姨,可她也不敢直接告诉竹姨她就是清国的长公主,她只好道,“师母,您的厚爱,小子受之有愧。只是,小子现在只想回清国。”
竹姨看着点地梅,眉头紧锁。她只觉得点地梅今天也太反常,平日里点地梅对清国的事情不闻不问,可是今天却又这么着急地要回去。竹姨即有些失望,也有些不舍,她不仅仅是把点地梅当成是自己的徒弟来教,更当成是自己的孙女来疼,她想把自己会的一切都传给点地梅。毕竟她的几个女儿不是跑到了别的国家,就是成天守着一个餐馆,想着怎么给那个小助理送吃的。可是这点地梅如今却说什么都要回清国。
竹姨在心中轻叹了一声,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法留在身边,又怎么能够强行留别的猴族的女儿在自己身边呢?只不过点地梅这十年跟着她学武,本事是有,就差经验,她不会让点地梅砸了自己的招牌的。
竹姨勉强笑了一声,她虚扶了点地梅一把,道,“起来吧。你既然有心想要报效清国,做师母的自然不会拦着你。不过你照着规矩拜了我做师母,你要出师,也得照着规矩来。照着佣兵团的规矩,你想要出师就得先在新城的比武中连赢三场,我也不要求你这么高,你只要能赢上三场,我便算你出师了,如何?”
点地梅听了竹姨的话,在心中暗下决心,既然佣兵团的规矩是连赢三场,那她就照着佣兵团的规矩来,她不需要谁放水。点地梅朝竹姨拱了拱手道,“小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