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
赵建华,和顺县委宣传部年轻的、很有学识和才华的副部长,就是在晋中热爱诗歌的朋友圈当中也是比较年轻的一位。晋中诗歌界这几年人才辈出,赵建华属于这里面的佼佼者。他后来居上,很快用自己的真诚与执着,写出了不少好作品,今年还荣获了太原、晋中第二届“天星杯”2014至2015年度新锐诗人称号。前两天他告诉我说要出自己的诗集了,想请我为他的诗集写个序。我很高兴,一是为他这几年取得的丰硕成绩而高兴。他能在繁忙的工作中间,抽出时间来写下这么多作品,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建华对待工作认真而负责,朝气蓬勃,一丝不苟,每次去和顺,都看到他在风风火火为工作而奔波,事务繁杂而缠身,但他做到工作、创作两不误,确实难能可贵。二是为晋中诗歌又有新星升起而高兴。晋中的诗歌,这几年出现了比较繁荣的景象,在诗坛活跃的已经不仅仅是50后、60后,从诗作者年代来划分,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一大批70后、80后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去年,市诗歌协会与市总工会共同举办了全市职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歌创作大赛,获奖的诗人当中,70后80后作者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如太谷的王华、宗永兵,平遥的王彩英,和顺的赵建华,灵石的郭忠辉,榆社的万海霞,榆次的王春红等,都即将成为晋中诗歌的主力。如今,建华又将他的作品结集出版,甚感喜悦和欣慰,这又是一件为晋中诗坛增光添彩的喜事。我当时正在北京,匆匆忙忙,没有来得及多说什么,只是嘱咐他,把作品与简历尽快发到我的邮箱里,我要认真地细读一番,了解一下他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他心灵的根本之处,写好这个序言,完成好这个任务。
他的诗歌,有三方面明显的特点:一是朝气蓬勃。作品里活跃着年轻人蓬勃向上、纯洁美丽的律动。而这律动,承载着现代青年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的主流,即正能量。我很看重他的第一辑《生活悟道》部分的思考,也很看重他的第二辑《心灵私语》部分的真情表露,而在第三辑《家国情怀》这部分里,更能体现他的心情和理想、愿望和奋斗。“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那块血染的根据地”,描绘的就是建华的家乡——和顺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那里的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建华他们这些后来人,形成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人格情操,他们仍然像前辈那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家乡脱贫奔小康而努力奋斗,也因此就有了赵建华这样的青年诗人与诗人的作品。建华的作品,就是老区和顺人民心灵真实的体现,是他们思想道德情操和喜怒哀乐的真实体现。我觉得建华诗歌的意义,在于他真实地表达了和顺革命老区人民和年轻一代主流思想道德情操,写出了老区人民的真实情感。他在《致无名烈士》诗中写道:
每一次默立在无名烈士墓前/灵魂都觉得莫名的震颤/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明白他们要去哪里/不清楚他们年方几许/但毫无疑问 他们都很年轻/今天安享的幸福生活/是他们以生命提前做了支付
这是年轻一代对于前辈的深切怀念,也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他的这首诗,体现了我想表达的上述观点。这是建华诗歌中的突出之处。作者写了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千辛万苦的战斗生活,也写了和顺老根据地人民的奋斗与付出。
无名烈士墓前/聚拢着好看的野花和小草/无名的花草装点着静寂的荒野
这就是那片浸润着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独有的风景,也是革命老区人民倍感光荣和自豪之所在,更是千千万万老区人民放歌小康梦、共筑中国梦的动力所在。
二是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记录,也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运用精美的诗歌语言进行了准确而深情的表达。这个特点贯穿在他的整部诗集中。从《李氏宅院》到《乐毅怀想》以及《从峡谷的内心解读》等这些作品,体现了赵建华诗歌特点:精美的语言,准确深情的表达。现代诗歌语言,讲究的一是意象,二是张力。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寄托了强烈主观愿望的具体形象。与形象不同,它既有主观愿望的寄托,也更体现作者的理性思考与爱恨情操,它把作者的意图寄托在了具体形象之中,离不开形象,但更包含作者的个人意愿。这牵涉到了现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问题,即语言张力问题。张力指的就是语言具有的内在力量,象中之意越丰富,语言张力更明显。所以高明的诗人,都是尽量扩大自己选择意象的涵盖面,增加意象的承载量。承载量越丰富,就越具有张力,给人的印象更强烈。他在《李氏宅院》一诗中,选择了一个特别新鲜的意象:“宅院里的故事,像一千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流传最广的戏剧人物,建华把他用到了这里,使整个诗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这个中国大地上的旧宅院,就既能体现历史,也能给人以无限思考,无限感叹,使这个宅院像几百年前的“哈姆雷特”一样,既有当时那个时代的庄严感、形象感,也有今天这个时代审美感、穿越感。这个意象的选择与使用是恰当的、得体的,用得恰到好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华掌握了诗歌语言在字、词、句中不同地方的不同作用,所以他的诗歌实现了飞跃,能够让大家看好,这种进步是明显的,但也有不足,需要改进和努力。还有最后的结尾,他进行了主题思想的挖掘和升华,他写道:
曾经挂满了灯笼 点着火盆的深宅大院/被风吹的有些趔趄了/而它屋檐上的风铃/却告诉了我们一些更多的秘密通过对这所老宅的透视和思考,诗人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使这首诗在欣赏与赞叹之中,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主题。我们看这些,欣赏这些,感到的不仅仅是美好,而是对这份遗产内涵的领悟,这就是老宅里面蕴含的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第一辑《生活悟道》、第二辑《心灵私语》里都有很多这样优秀的诗篇。《从峡谷的内心解读》是写鬼斧神工、经亿万年造化而成的太行大峡谷的,但他选择了大峡谷的“内心”,这个意象很特别、很新颖。
冥冥中的相见/不知相隔了多少个季节/厚重的历史犹如厚重的花朵/你那红润而烫金的脸庞/在我们相遇的时候/就让我的目光里长出了一座火山/就让我的心里多了一次日出//无数被风吹过的岩石/像你坚硬而延伸的履历/在每一块石头上/刻录着 光和被砂纸打磨的痕迹/我使劲地向你走去/却也走不到你的尽头 走不进你//其实 这迷蒙的距离/并不能阻碍我向你靠近/我用套红的目光/焊接着你袒露的胸襟/虽然 在蜂巢和花环以外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在黄昏写满了疑惑/但是 峡谷中的天空/已经教会了我在峡谷中怎样地上升
这首诗的优秀之处,不仅仅是字、词、句方面,而在于整首诗表达的完整。第一段是破题,第二段是铺垫,第三段是升华与结尾。结尾尤其精彩。“虽然,在蜂巢和花环以外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在黄昏写满了疑惑/但是 峡谷中的天空/已经教会了我在峡谷中怎样地上升”通过从“内心”的解读,把太行大峡谷写美了,写绝了。这是一首好诗,是他的精彩之作。里面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好诗,如《致捐献者》《乐毅怀想》《那一双眼睛》等。
三是他的诗歌主题题材的选择。他选择了不少正面的题材,譬如第三辑《家国情怀》部分,写出了他对家国深情的感怀,都是很有意义的,但这又是好多人不愿意接触的,也有好多人根本写不了的,无法表达不会表达的。《南天池之韵》是对牛郎和织女传说渊源地的礼赞,《“扁担精神”赞》是对老区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的颂扬。《乡村教师》《母亲的土地》和《清洁女工》表达的是对家乡人民的敬仰和尊崇。他把诗歌对准了人民群众,对准了当代社会普普通通的人们,我觉得这是诗人们应该具备的胸襟与远见。人类社会的主体离不开人民大众,文学创作的主题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特别是我们这有着五千年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东方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都根植于此。
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意见》中写道:“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文艺评论存在‘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文艺评论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的作用有待强化。”我细细地品读了《意见》全稿,作为几乎一生都在为社会主义文艺奋斗努力的老文艺工作者,我觉得这是我们文艺工作真正春天到来的无比重要的标志,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实践。我们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旁观者,我们应当是积极的参与者。我看重建华的这本诗集,就是觉得他用诗歌的方式,积极主动、无怨无悔地参与了社会主义千秋大业,以自己的勤奋敬业、努力创作回报了社会,并给社会增加了正能量。我积极支持并热情鼓励这本诗集早日出版,为晋中、为山西诗歌界再添一抹新绿,愿我们晋中的诗歌青春常在。
(作者系晋中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晋中市文联原党组负责人、晋中市诗歌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