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生
緣生。即十二因緣。亦名十二緣生。解脫論云。一.無明者。不知四諦。二.行者。身.口.意業。三.識。入胎一念心名識。四.名色。共相續心起心數法及迦羅邏色。五.六入者。六內入。六.觸者。六觸身。七.受者。六受身。八.愛者。六愛身。九.取者。四取。十.有者。是業能起欲色.無色有。十一.生者。於有陰起。十二.老死者。陰熟曰老。陰壞散名死也。又於一剎那中成十二因緣。如眼見色。癡人起愛。於此時淨樂者心癡。此謂無明。思著是無明緣行。心著此行緣識。知相應心數法及彼所造色緣故。諸根清淨。是名色緣六入。無明.觸是六入緣觸。喜觸緣受欲。受緣愛以著取淨樂。是愛緣取。以著思是取緣有。彼法起是有緣生。往已是老。念散壞是死。
布鼓
漢王尊為東平相。謂王之太傅曰。毋持布鼓向雷門。說者曰。雷門。越之會稽城門也。有大鼓。越擊之。聲聞洛陽。布鼓。以布為鼓。無聲也。毋。音無。
鐵劵
僧問雪竇。如何是緣生義。師云。金剛鑄鐵劵。僧云。學人不會。師云。閙市裏牌。僧云。恁麼則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師云。[利-禾+不]下。劵。去願切。
名實無當 肇法師云。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非物也。名無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矣。
清涼國師云。若實則名。見面即應知名。若名即實。召火即應燒口。
春米
當作舂。書容功。
崔嵬
上徂回切。下吾回切。大高也。
空生巖中
見後錄須菩提巖中。
圖[書-曰+皿]
當作圖畫。
五老師子
廬山記云。棲賢寺。寺之東北有五老峯。歷歷可數。中有師子峰。狀若刻削。雲物隱映。尤所肖似。廬山之勝。此最為優者。
居士
凡具四德。乃稱居士。一.不求仕宦。二.寡欲蘊德。三.居財大富。四.守道自悟。又菩薩行經云。有居財之士.居家之士.居法之士.居朝居山之士。通名居士也。
隈
烏灰切。倚也。
太湖
吳地志云。太湖在吳縣西南四十里。周回三萬六千頃。一名具區澤。
七百甲子
趙州從諗俗壽一百二十歲。甞有人問。師年多少。師云。一穿數珠數不足。鎮府塔記云。師得七百甲子歟。七百甲子乃泛舉一百二十之大數。實一百一十六歲餘八月。凡四萬二十日也。
連城璧
史記。趙國有卞氏璧。秦欲以十五城易之。趙遣閵相如進璧。秦昭王得璧而不割地。相如詐云璧有瑕。取而指之。因倚柱不還。曰。請割地。齋戒五日方受璧。王若急臣。臣則頭璧俱碎。王懼碎璧。而不敢加害。璧竟歸趙。
悲風流水
古二曲名。陳纂琴書云仲尼作。
嗚咽
嗚。心有所惡。若吐也。咽。聲塞也。
希聲
見雲門錄上。
定乾坤句
雲門大師行脚時。有官人問。還有定乾坤句麼。門云。蘇嚕蘇嚕悉哩薩訶。
蘭舟
選.注。蘭舟.桂橈。取香潔之異。
八詠
唐沈約八詠。登樓望秋月.會圃臨春風.秋至愍衰草.寒來悲落桐.夕行聞夜鶴.晨征聽曉鴻.解佩去朝市.披褐守山東。
碧雲
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儒釋先輩往往謂湯慧休詩也。雪竇多用此意。如送僧云碧雲流本是詩家。又和頑書記云湯慧休辭豈易聞。暮風吹斷碧溪雲是也。桉文選。乃江淹擬慧休別怨詩。實江淹作也。
選佛
丹霞然始讀書。方應舉長安。遇禪客。問云。奚為。然曰。選官。客曰。選官何如選佛。然因扣選佛之由。欣然感悟。後得法於石頭也。
難兄難弟 東漢陳元方子長文。即陳群也。與季方子孝光。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決。咨於太丘。太丘即陳寔。元方.季方父也。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又晉****。字秀傑。少有才藝。名出於兄王詢之右。語曰。法護非不嘉。僧彌難為兄。法護。詢小字。僧彌。泯小字也。
芳菲
音妨妃。芳香草也。菲。草盛貌。
玄沙 玄沙。名師備。福州閩縣謝氏子。幼以漁釣為業。唐咸通初。俄有出塵之志。從芙蓉山靈訓受業。三十落髮。得戒於道玄律師。布衲甚屢。食午接氣。而終日宴坐。晚謁雪峯。峯喜其善抖擻諸業。居以頭陀稱之。既得法於雪峰。竟不它適。
晚居玄沙。四方學者而輻湊焉。嗣其道者頗盛。如羅漢琛.安國球。皆師席之白眉也。然門弟子得其法而抱道嘉遁者。不可得而詳。僧傳禪錄豈能悉數。
予甞過抗之外沙。瞻禮還鄉和上真身。其石刻云。師諱道勤。閩越李氏子。從師落髮。二十受具。得正法眼藏於玄沙備。建隆初。入吳越。抵錢塘之普安。雖不開堂演唱。而參玄入室者。常盈五百。興國丙子夏六月。師忽謂侍僧曰。吾還鄉矣。僧莫之曉。因索筆書偈云。還鄉寂寂杳無蹤。不挂孤帆水陸通。踊得故關田地穩。更無南北與西東。後三日。正坐而盡。壽六十。臘四十五。全身儼然。今留院之北隅。雖庭宇頹圮。而瞻禮者踵武不絕。以師有還鄉偈盛傳於時。故不以名顯。遂號還鄉和上云。
袈裟
梵云袈裟。此言不正色。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畜。當作袈裟。業疏曰。字本作迦沙。梁葛洪撰寧苑。下添衣。言道服也。
刻夜燈
竟陵王子良甞夜集諸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刻一寸。以此為率。共以為無難。遂擊銅鉢立韻。響滅則詩成。皆可觀覽。見南史。
蘆芽穿膝
觀佛三昧海經。爾時。菩薩坐於樹下。入滅意三昧。三昧境界名寂諸根。諸天啼泣。淚下如雨。勸請菩薩當起飲食。作是請時。聲徧三千大千世界。菩薩不覺。有一天子。名曰悅意。見地生草穿菩薩肉。上生至肘。告諸天曰。奇哉男子。苦行乃爾。不食多時。喚聲不聞。草生不覺。
為蓋
魏文帝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
莎羅
此云高遠。以其林木森聳。出於餘木之上。或飜堅固。誤矣。由莎羅與娑囉聲相近也。若呼堅固。則轉舌言之。若呼高遠。則依平言之也。
頏
下浪切。
磷磷
力珍切。石在湍水間也。
湯慧休 湯。浴姓也。古沙門多以俗姓或師姓稱之。如竺道生.帛道猷.竺法汰等是也。自道安法師始稱釋氏。譯十誦律。乃見其文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一釋種。
慧休。字茂遠。住長干寺。嗜酒好色。輕釋侶。慕俗意。秉筆造牘。文辭斐然。才鋒挺出。名譽頓上。至宋世祖孝武。敕令還俗。授楊州文學從事。意氣既高。甚有慚慨。會出補句容令。不得意而卒。見沈約.朱書.顏延之。每薄湯慧休制作。委巷中歌謠耳。方當誤後生事。
紅葉 志閑頌云。僧家無事最幽閑。近對青松遠對山。詩句不曾題落葉。恐隨流水到人間。
又鄭虔為廣文博士。學書病無紙。知慈恩寺有柿葉數屋。遂借僧房居止。取紅葉學書。歲久殆徧。
今古情
當作合古情。見它本。
槁木
苦皓切。莊子。形固可使如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