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那是个标榜“名士风范”的时代,讲几则故事,可见其风采。跋扈将军梁冀是个“妻管严”;东汉太守羊续工资低,连妻儿都养不了。三国人物新认识:曹氏父子迷恋同一个美女,关羽其实没那么神,吕布并非小肚鸡肠,魏延其实很有才干,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戎却很吝啬。东晋名臣谢安的大才与怕老婆也是一景。
跋扈将军梁冀怕老婆
年仅八岁的汉质帝很看不惯梁冀的蛮横做派,他曾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梁冀在外面是个彻头彻尾的“跋扈将军”,在家里却“跋扈”不起来。梁冀的老婆名叫孙寿,也是有爵位的女人,每年收入高达五千万钱,和朝廷的长公主待遇一样。这个女人心胸狭窄,还很妒忌,相当彪悍,驾驭男人很有一套,所以,梁冀对她是又爱又怕。梁翼老爸梁商给顺帝献了个名叫友通期的美人,因为她犯了过错,顺帝又把她还给了梁商,梁翼就派宾客把她偷了回来,梁商死了之后,梁翼在服丧期间,把友通期藏在城西与她私会,孙寿趁着梁翼外出,带着自己的家仆把友通期抓了回来,剪了她的头发,还打脸,然后又打板子,说要上书把梁翼服丧期间玩女人的事情上告,还扬言要把此事公布于天下百姓。梁冀虽然“跋扈”,却爱面子,当时非常害怕,搬来丈母娘做救兵,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后院的这场醋波。后来梁翼仍然和友通期私通,生了个儿子叫伯玉,把他藏了起来不敢让他外出。孙寿还是知道了,让一个叫子胤的人杀了友通期,梁翼怕她杀了伯玉,就把儿子藏在墙壁的密室里。孙寿是个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人,她不准梁翼玩女人,自己却跟梁翼的管家秦宫私通。
东汉太守羊续的官俸养不起妻儿
东汉时,羊续以忠臣子孙的身份被皇帝授予郎中的官职,从此走上仕途。借长辈的光当上官的羊续下决心不辱没长辈们的清名,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清官、好官。所以,他为官清廉,平时布衣素食,坐旧车、骑老马,他的府内连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直到调任南阳太守时,他的妻儿仍在乡下靠几亩薄地谋生。后来,妻子听说羊续做了大官,便带着孩子来到南阳,想跟着羊续过几天好日子。当她来到羊续在南阳的官衙后,只见羊续除了一套布被褥、一套旧布衣和几斗麦子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妻子伤感丈夫的生活怎么过得这么清苦?羊续劝妻子说:“我的财产仅此而已,只能养活我自己,实在是没有钱养活你们母子,你们还是回家自食其力吧。”贤惠的妻子理解他,没有办法,小住了几日后,领着孩子重新回到乡下老家种那几亩薄田去了。
后来,因为羊续在太守任上政绩突出,皇帝想任用他做主管全国军事大权的太尉,位列“三公”(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最高官员)之一。可是,当时拜任三公的人,都要拿出一大笔钱来孝敬皇帝,皇帝命令一个宦官监督此事。羊续没有钱孝敬汉灵帝也因此没有登上三公之位,不久病故。羊续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贪不占,勤于政事,临终还嘱咐属下:一切丧事从简,切莫大操大办,如果有送礼的,一律不准收受,朝廷发给他的丧葬费也全部上缴国库。
汉朝的寡妇越嫁地位越高
在汉朝,寡妇不愁再嫁,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其原因是什么呢?吕后多谋而果断,曾经协助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八年,擅权用事。汉朝这种“母党专政”“权在外家”的情形屡有发生,从而大大提升了女子的社会地位。于是,就出现了汉朝女子尊贵的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汉朝女子尊贵现象也使女子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中占据较高地位。汉朝的公主蓄养面首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寡居,宠幸董偃,即便是汉武帝还要尊称董偃为“主人翁”,一时“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其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由于皇帝的姑母寡居时可蓄养面首,因而使当时寡妇再嫁成为自然而合理的事情。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初嫁曹时,再嫁卫青;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张临,再嫁临平侯赵钦,赵钦死后,又嫁高阳侯薛宣;汉元帝的冯昭仪母初嫁昭仪父,再嫁郑翁;汉桓帝刘志的皇后之母初嫁邓香,再嫁梁纪等等。在汉朝的皇家内院,寡妇再嫁犹如家常便饭。
迷倒曹操父子的美女甄氏
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氏,堪称三国时代第一美女,这点从曹植专门为她所做的《洛神赋》可看出。甄美人生于灵帝光和五年(182),中山郡无极人(今天河北正定),父名甄逸,曾做过上蔡县令,算命先生说她“贵乃不可言”。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她被称霸北方四郡的袁绍相中,迎娶为二儿子袁熙的媳妇。官渡之战中,袁绍父子丢了老本,紧接着袁绍的几个儿子窝里斗,又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是个出了名的色鬼,老早就听说袁熙有个漂亮的媳妇,所以早在灭掉袁家之前,他就盘算着怎么把甄氏弄到手。料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曹丕好色之心比他还急迫,曹军刚攻下邺城,曹丕就带着一干兵马闯到袁家府邸打劫。当时袁熙不在身边,甄氏和婆婆刘氏孤立无助,婆媳俩没处躲,战战兢兢在家等死,看到曹丕带兵冲进来,甄氏就趴在婆婆膝盖上哭,哭声哀转委婉,曹丕一下就心软了。他上前说:“刘夫人何必如此?快令此女举头。”刘老太太只好捧着媳妇的脸让曹丕看,不看则已,一看曹丕发呆了,十七岁的曹丕看清甄氏的相貌后大呼神仙下凡。就这样,曹丕抢在老爹前头把甄氏变成了自己老婆。曹操知道后,连声叹气:“今年破贼,正为奴(她)!”没办法,老曹只好做个顺水人情,把甄氏赐给了儿子。
夏侯惇战功平平为何受曹操重用
夏侯惇是曹操的亲堂兄弟,但是曹操的兄弟很多,如夏侯渊、曹洪、曹仁等,都和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何唯独夏侯惇最受曹操尊重、信任呢?正史中的夏侯惇作战能力平平,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唯一的一次独立领兵作战还以失败告终。虽然夏侯惇指挥军队不行,但管理地方却是一把好手。曹操在兖州之时,夏侯惇管理陈留、济阴,为曹军提供军粮,成绩斐然;曹操对阵袁绍之时,又是夏侯惇负责后方调度,解除曹操后顾之忧。在担任地方官的几年时间里,夏侯惇政绩出色。有一年天气大旱,大旱之后蝗虫四起,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粮食一断,前方作战的军队军粮就无以为继。夏侯惇截断大寿河水,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库。在修建水库过程中,夏侯惇亲自到工地上挖土背泥,老百姓很是感动。水库建好之后,夏侯惇督促百姓栽种粟米,让老百姓有了活路。夏侯惇的水库修建的很牢固,直到魏国灭亡时依然还在使用,老百姓都很感念夏侯惇。
历史上的关公造神运动
近数百年间,中国人信关帝、关圣、关公菩萨的人,几乎与崇敬孔夫子的人等量齐观,全国各地都有关帝庙,但未必都有文庙。事实上,北宋以前,中国人对于三国的历史观,没有“汉贼不两立”的贬曹尊刘之说。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在《魏纪》首章 写了长篇文字,论述为什么以魏纪年,而不以蜀纪年的理由。到了南宋,长江以北,均被辽、金或元等异族占领,可怜得只剩下半壁江山,危亡意识使得一些文人特别强调正朔观念。南宋的朱熹,是个狂热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他是以蜀绍汉的主张者之一,而《三国演义》恰恰就是全面贯彻朱熹的思想主张而写就的一部文学作品。清朝统治者吸取和承接汉文化,首要的就是要获取人心,而推重关羽,对于号召汉人效忠尽力,矢诚不二,为其所用,更有政治利益上的考虑。据说清朝未入关前,就将《三国演义》一书译成满文,作为从政规范。关羽造神运动最起劲者莫过于乾隆,对关羽死后的谥号,也进行了改动。
关羽究竟用的是什么兵器
根据史料研究,小说和传说中提到的三国名将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在当时并无此物,真实的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偃月刀之名见于北宋《武经总要》,是当时名家健斗之人自制以标新立异来突出自己的一种武器,此种刀属于重兵器,日常练武时会用到,但由于太过笨重,不利于灵活作战,基本不用于作战。汉末时,虽已有骑马用刀作战者,但他们用的均是一种短兵器——环首刀。战场上厮杀,“环首刀”这种专门用于砍劈的单刃厚背的短兵器,极具构造上的优势。三国时,各国军队大量制作过环首刀,并使用了两汉以来如炒钢、百炼钢、淬火等钢铁生产技术。《太平御览蒲元传》记载,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造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吴大帝黄武五年(226)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如果关羽用刀,应是此种短兵器才对。后人之所以特意为关公配备一把超越时空的青龙偃月刀,是为了要塑造关公的威武形象。
诸葛亮发明馒头
馒头在中国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的。公元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南征西南少数民族,七擒七纵蛮族首领孟获,从而成功收服南方少数民族。班师回朝来到泸水时,忽然阴云密布,狂风骤起,兵士不能渡河,军士报告丞相,诸葛亮于是问孟获,孟获说此水原来就有猖神作怪,来往的人都必须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白牛羊祭奠,然后就会风平浪静。诸葛亮亲自到泸水边察看,果然看到阴风狂作,波涛汹涌。诸葛亮又问当地土著,这些当地人说,自从大军来此,夜晚常听得水里鬼神哭号,从黄昏到天亮,阴鬼无数,在此作祸。诸葛亮寻思道:自蜀军南征,蜀兵与蛮人在此死伤众多,孤魂怨鬼无法消逝,所以在此兴风作浪。土人们说要用四十九颗人头祭奠,诸葛亮觉得已有无数冤魂,又怎能再杀害无辜?思虑再三,他让人宰杀牛马,牛马肉外包上面粉,形状仿照当地人的头,因为那时将这些人称为“蛮人”,故称其为“蛮头”,后来写作“馒头”。今天的馒头就是这么演化来的,分为无馅的馒头和有馅的花色馒头。
司马懿装病谋夺权
魏国大将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争权,曹爽以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夺去他的兵权。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以身体有病为名,不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的亲信官员叫李胜的,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而是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不用担心了。”曹爽听了十分高兴。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知道曹爽一帮子人出了皇城,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吕布本是胸襟大度之人
吕布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节,颇得人心,有容人之量,无割地称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并无大恶,从未有过类似于曹操的屠城坑卒残暴之事,所以陈寿做出的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评价并不十分公允。吕布的为人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可以说,还是深得部下爱戴的。《资治通鉴》中说,曹操兵围徐州,而战败之际,吕布和手下登上了白门楼,看着下面的围兵,吕布让手下的人拿着他的首级去见曹操,但是他的手下不忍心,于是才投降。从“左右不忍”四个字,可以看出吕布和部下的关系是融洽的,否则当此危急关头,手下人何不卖主,将吕布的人头献给曹操,以获取荣华富贵。《资治通鉴》还记录了两件事也可以说明吕布的胸襟大度:一是吕布堂堂的一个封温侯的奋威将军,听了一介书生袁涣的一席话后,竟然会从勃然大怒到不做掩饰地惭愧而止,可以想见他至少是个讲理而颇为直率的人,且颇有器量,并非通常那种一得势就飞扬跋扈的小人;二是从书中可以看出吕布为人耿直,虽然动辄大怒,但是只要人言有理,便理解接受。而对于罗贯中为何把刘备描述得尽善尽美,而对吕布如此不屑,有人分析因为罗贯中的一贯拥刘的思想在左右。吕布占了徐州,使刘备失去争霸中原的基地,罗贯中当然对吕布没有好感了。
魏延有才但被诸葛亮压制
魏延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只可惜他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尽管魏延作为一名出色的将军,渴望建立战功,但几乎从诸葛亮手上得不到任何真正的机会,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军师在潼关会合,但诸葛亮每次都拒绝。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完成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镇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机缘,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客观地讲,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但诸葛亮对魏延的提议否决了。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而魏延的奇计未能采用只能让我们深表遗憾了。
阮籍醉酒求避祸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才华和名望与嵇康差不多,但处世态度却有些不同。他接受了司马昭封的官,做了步兵校尉,保住了一条性命,却百事不管。据说他之所以当这个官,有一个原因,就是听说该衙门厨师酒酿得特别好,他嗜酒如命,才担任此职。司马昭看重阮籍的才学名声,又听说他的女儿阮冰容貌秀丽,于是托媒求婚,想娶阮冰给儿子司马炎为妻。阮籍是一个清高的人,岂肯攀附声名狼藉的权贵?但迫于司马昭权势熏天,阮籍为保家人安宁,便日日沉醉于酒中。提亲人登门,总是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谈不成事,只好回去。如此一连两个月,他每次都是醉酒未醒。媒人回去禀报,司马昭也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司马昭想抓个把柄治罪阮籍,就派门下谋士钟会频频到阮籍家去探究虚实。阮籍对钟会这种蝇营狗苟的小人深恶痛绝,却又不能撕破脸,于是每次都置酒相待,与之开怀痛饮。阮籍逢饮必醉,钟会每次问及时事,阮籍总是装醉作痴一言不发。钟会一无所获,只得怏怏而归。
阮籍三岁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特别尽孝。阮籍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和朋友下围棋,家人来通报他母亲死了,朋友也请他快些回去,阮籍却一反常情,硬要决出胜负。直到一盘棋下完,端起旁边的酒盅,把酒咕噜咕噜倒进肚子里,才长嚎一声,眼泪滚滚而下,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在母亲出殡当天,他吃了一盘鸡肝又饮酒数斗之后,才埋葬了母亲的遗体。阮籍的邻居是一酒家,卖酒人的妻子美貌俊俏,阮籍对这位美少妇十分爱怜,就经常到酒家饮酒,喝醉了就随便倒在那个女子的身边呼呼睡去。这在世俗之人看来是很不检点的行为,完全违反了礼教规矩。但美女的丈夫却毫不介意,因为他了解阮籍只是表面放浪形骸、不拘小节,内心是纯洁坦然、毫无邪念的。
刘伶嗜酒如命
竹林七贤里的每一个人都喜欢喝酒,但刘伶却独以酒闻名。《晋书》本传记载,刘伶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任诞篇》中说:有一次,他的酒瘾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着把剩余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哭着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刘伶回答:“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信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又喝得大醉了。某日,妻子酿制了一大缸酒,刘伶见了又要喝,妻子说:“待酒熟之后,让你喝个大醉。”酒熟了,妻子唤刘伶喝酒,刘伶兴冲冲地揭开了酒盖,酒香扑鼻,刘伶忍不住俯身就喝,妻子一把将他推进了酒缸,随即压上了盖子,气恼地对缸中的刘伶说:“这回叫你喝个够!”三天以后,刘伶妻听缸中寂然无声,急忙打开缸盖,发现缸中酒已见底,刘伶垂头坐于酒糟上,妻以为刘伶死了,急得大声呼叫,谁知刘伶慢慢地抬起头,笑着对妻子说:“你不是答应我让我喝个大醉吗?如今怎么让我闲坐在这里?”其妻啼笑皆非,知道无法让他把酒戒掉,只好任他日日长醉。
嵇康打铁
嵇康是曹操的嫡孙女婿,他崇尚自然,厌恶仕途到令人咂舌的程度。他长期隐居在河南焦作的山林之中,后来移居到了洛阳城外,竟然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底下打铁,没有谁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赢利的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他给别人打铁不收钱,谁要是过意不去拎壶酒来,他会拉着你一块痛饮。钟会早年是嵇康的疯狂粉丝。一次,钟会写了篇《四本论》,想让嵇康指导一番,又怕嵇康诘问,不敢敲门而入,只好偷偷地将文稿从嵇康家的窗户下塞入。后来,钟会渐渐得宠于司马昭,当了司隶校尉,权力炙手可热,便决定再次拜访嵇康。为了显示自己的得志,钟会特意穿上精致华丽的衣裳,并带了大量宾客,一同步行去洛阳城外拜谒嵇康。钟会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嵇康打铁处,只见嵇康与向秀正在柳树下打铁。嵇康并不喜欢这一大群贵族子弟来打扰他的安宁生活,所以没有招呼他们,而是继续埋头打铁。钟会几次向他投去渴望交谈的目光,但嵇康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这样,钟会和一大群宾客在柳树下默默地注视着嵇康打铁。最后,见嵇康始终没有接待的意思,钟会也只好无奈地招呼他带来的宾客,打道回府。刚走几步,却听到嵇康说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听后,立即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一问一答,看似都漫不经心,却反映了二人的博学和才智。因为,答句和问句显然都语出佛学经典《维摩经》第五卷,说的是文殊菩萨探病维摩诘的故事。
王戎为人俭啬
西晋名士王戎,官至司徒,家中十分富有,为人却很吝啬。《世说新语》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吝啬成性的他对日常消费却没有任何兴趣,一心想让蛋生蛋、钱生钱,在个人理财方面雄霸天下。就连一根小小的牙签还要自己亲手做,为的是省几个铜板。家里种出了上好的李子,他高价出售,但因为害怕别人用他的李子做种子栽培出好果实,就事先把李子的核给剔除掉才卖。王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
王戎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伯父的他当然要随份子:“送他一件单衣。”但是过后,王戎心疼不已,又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有大方到哪里去,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公子,又从王戎这里借了好几万的钱。“女归,戎色不悦”——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钱,结果惹得王戎很不高兴,女儿赶紧将钱还上,王戎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向秀收集“金银饼”赈济同乡
“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打铁,母亲种菜,一家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收入却极低,生活难得温饱。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向秀家乡一冬无雪,春旱无雨,田地里的麦苗长得稀稀疏疏,老百姓欲哭无泪,忧心忡忡。向秀得知家乡的灾情后,多方筹款购买粮米运回家乡,还带领家里人每天在京城的各个饭店收集遗弃的馍饼和米饭,回到家里选择还能食用的切成馍片、拍成饭饼,晒干后妥善地储存起来。这些干粮黄的黄,白的白,混在一起,装入麻袋,向秀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金银饼”。日积月累,装满了金银饼的麻袋垛满了向秀所住的屋子。当年秋天,向秀的家乡闹起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临近年关,十家有九家揭不开锅,很多人饿得奄奄一息。向秀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雇用了十几辆牛车把储存的“金银饼”全部运回了家乡。在这生死关头,村里人吃上了“金银饼”,男女老少都赞颂向秀救了他们的命。
谢安镇定自若大败前秦
公元前383年,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近百万大军向南方的东晋政权发动进攻。东晋孝武帝得知前秦大举侵犯的消息,立即派宰相谢安为统帅,由谢安的侄子、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的另一侄子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八万人马,北上抗敌。谢石、谢玄利用苻坚骄傲自大的弱点,要求前秦军队稍退,让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准备乘晋军渡过一半军队时发起攻击,便一口答应了。前秦军队一接到撤退的命令,队伍刚向后移动,谢石、谢玄立即用强弓硬箭掩护,让骑兵率先抢渡,向后撤的前秦军队发起猛攻,并命令部众大喊:“前秦败了,快逃命呀!”顿时,兵败似山倒,苻融在混战中被杀,苻坚逃回北方时只剩下十多万人马。谢石、谢玄取得淝水大捷后,急报派人给坐镇京城指挥的谢安送去捷报。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谢安接到捷报,草草看了一下,便将捷报搁置一旁,仍和客人对弈。客人问:“前线情况如何?”“小儿辈已把苻坚打败了。”谢安淡淡地回答说。客人听了,喜笑颜开,起身道贺。谢安说:“战场上胜负已分,我们却还未分出胜负,继续下!”等这局棋下完,客人告辞后,谢安返回内室,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在跨门槛时,竟碰折了一个屐齿。
谢安的“妻管严”
谢安的老婆是东晋著名清谈家刘惔的妹妹,算是名门闺秀。谢夫人读过书,刚嫁给小谢的时候曾给他立了不少规矩,她最初的治夫方式是防微杜渐,严防死守。晋朝时流行在家里举办歌舞表演,深居乌衣巷的谢家举办歌舞会是经常的事,每当这个时候,谢夫人就让人把舞姿柔曼的歌女们围在帏帐中间,谢安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这种苦不堪言的折磨让小谢挺难受的,实在痛苦难耐,厚着脸皮求老婆打开一角让他看一眼,谢夫人非常严肃地说:“这个恐怕不行,有损您高尚的德行啊。”谢安私下就和侄子们发牢骚,说自己多想再娶几个美女啊,老婆不同意,自己也就没胆量了。侄子们拍着胸脯打包票去替叔叔把婶娘拿下。侄子们对婶娘说,像叔叔这样的大男人,娶个三房两房的也算正常,《关雎》《螽斯》这两篇诗都是歌颂后妃们为她们的男人寻找女人而不嫉妒的德行的,女人就应当像螽斯一样,最大的功德就在于让夫家传承香火,开枝结叶,儿女越多越好,因此应该让叔叔多纳几个妾室,多生几个儿女。谢夫人问:你们说的这些诗是谁写的。侄子们说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写的。谢夫人说:周公是男的,当然要这样写,要是让周公的老婆来写,就不会有这样的诗了,她一定不会赞成让男人娶小老婆!谢安自然再也不敢提娶小老婆的事了。
谢家奇女谢道韫
谢道韫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谢安的临危不惧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而他这气度,在他的子侄辈中领悟得最深的,却是他的侄女谢道韫。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而王凝之是个很迂腐的男人,在家里遭逢大难的时候,反倒是她一个弱女子挺身而出,保护了自家性命和家里的孩子。
王凝之的迂腐世间少有。孙恩在会稽郡起事作乱,王凝之是会稽太守。在危急的时刻,作为一郡最高长官,本应该赶快调兵防备,征讨叛匪。但王凝之没有这么做,由于王羲之家崇信五斗米教,王凝之更是迷信得不得了。而孙恩恰是五斗米教的领袖,王凝之丝毫不设防,天天在家里祈祷天师。部下劝他防备,他却说:“我已经请了道祖派神兵天将援救,你们无须担心。”说来好笑,人家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领袖,就算他请来了神兵,天师是帮孙恩还是帮他啊?结果王凝之被杀。身经这样的灾祸,换作一般女子,恐怕早吓得魂飞魄散了。但谢道韫并不慌乱,反而十分镇定。她命令婢女们和她一起,各自拿起武器,她坐上肩舆(一种类似平板的坐具),怀里还抱着三岁的外孙,让婢女们抬着出门去,抵抗孙恩。她亲手杀贼,由于寡不敌众,最后被乱贼抓住了。孙恩是要把王家赶尽杀绝的,一看到谢道韫手里的孩子,立刻就想杀死,谢道韫毫不畏惧,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既然是来杀王家人的,和这孩子有什么关系?要杀他,就先杀了我吧!”孙恩看着谢道韫凛然不惧,反倒有些畏惧了。过了一会儿,他竟改变了态度,恭敬地释放了谢道韫和孩子,并派人把她送回故乡。
周札因吝啬送命
东晋年间,右将军周札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职。周氏势力的发展,遭到权倾天下的王敦猜忌。于是,王敦悄悄联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讨伐周札。等周札得到消息,王敦已兵临城下。仓促间,周札匆忙率领几百名部下出城迎敌。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劝他赶紧拿出来装备士兵,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札竟舍不得,而是将劣质兵器分发给士兵。看到周札在生死存亡之时依然如此吝啬,士卒也没有为他卖命的决心,结果,面对对方军队的攻击,周札的家兵溃不成军,周札也战败被杀。这个因吝啬而送命的周札,其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曾斩蛟伏虎的周处,他是周处的第三个儿子。
日本有支贵族为东汉贵族的后裔
汉献帝刘协的后裔主要分为两支:一支生活在山阳延续至今,现在位于山阳故城内的墙南村,还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刘巷的街道;另一支则万里迢迢迁徙到了日本。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在第四任山阳公刘秋及同辈刘阿知(他们均是汉献帝的玄孙)时期,执掌政权的已是篡魏自立的西晋王朝。一日,颇有远见的刘阿知对其旧臣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听说倭国(即日本)境内较为安定,我决定率家族东渡。”公元289年五月初一,刘阿知率其子刘都贺、舅舅赵兴德及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零四十人效法徐福,以求取仙丹为名,离开故土,乘船东渡。刘阿知率领亲戚族人一路上历尽艰难,九死一生,航行四个多月后,终于在九月初五到达日本,在日本,这一年是应神天皇二十年。落户日本后,刘阿知这个部族被称作“渡来人”,他们是一批掌握了汉民族先进科技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很快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颇高的新贵族。刘阿知被天皇赐姓东汉使主,定居于高市郡桧前村(今日本奈良县桧前村),他的长子刘都贺后来被天皇赐姓为直。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372)四月初八,刘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471)十月初一,刘阿知的部分后裔又被赐姓大藏。另外,内藏家族也是刘阿知的后裔。大藏家族负责朝廷财政,成为日本大藏省(现财务省)名称来源。后裔有原田、秋月、高桥、波多江、江上等诸家姓氏。日本大名鼎鼎的丹波氏家族掌控日本皇家医药机构达千年之久,成为垄断日本医学地位最高的大家族,至今仍为后人景仰。日本天承元年(1131),一直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之后逐渐形成了今天日本社会中的著名姓氏——原田。到今天,原田家族已传到刘邦的第93代。这支源出中国刘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九州岛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是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