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尹吉甫
亹亹[1]拥旌旄,雪照弓刀。骙骙[2]武备更文韬。薄伐大原[3]扬白旆[4],玁狁[5]悲号。
烟水湿征袍,众牡滔滔[6]。难扶周室总徒劳。空使英雄霜月下,穆诵[7]《崧高》[8]。
【人物简介】
尹吉甫(约公元前852年—约公元前775年),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甫),尹为官名。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大臣,曾辅佐周宣王中兴。周宣王五年,尹吉甫率军出征玁狁,北至于太原。西周晚期青铜器兮甲盘记载有尹吉甫征伐玁狁和征收淮夷贡赋等事件。尹吉甫又系当时著名诗人,《诗经》中的《崧高》《烝民》为其所作,至于《韩奕》《江汉》两诗,《毛诗序》亦以为“尹吉甫美宣王也”,但是否真为尹吉甫所作,尚难断定。
【注释】
[1]《诗经·大雅·崧高》云:“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2]《诗经·大雅·烝民》云:“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3]《诗经·小雅·六月》云:“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4]《诗经·小雅·六月》云:“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5]《诗经·小雅·六月》云:“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玁狁,古族名,亦作“狁”“猃狁”“荤允”“荤粥”“獯鬻”“熏鬻”“熏育”“严允”。活动于今陕、甘一带。西周后期,其势渐强,周宣王曾派尹吉甫、南仲等人多次征讨,并在朔方修筑城堡以抵御之。
[6]《诗经·大雅·江汉》云:“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滔滔”,朱熹《诗集传》以为“顺流貌”。
[7]《诗经·大雅·烝民》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8]《诗经·大雅·崧高》云:“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浪淘沙 · 墨子
明鬼[1]更尊天[2],节用[3]推贤[4]。背周称夏[5]笑儒冠。说楚[6]非攻[7]存故国,弭息旗旃。
不使命拘牵[8],简葬[9]捐弦[10]。半生兼爱[11]恍如烟。一违初心无可复,悲染[12]涟涟。
【人物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80年—约公元前420年),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据说墨子系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曾经担任过宋国大夫。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后学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墨子》一书语言生动,善用先王典故,富有一定的文学性。
【注释】
[1]墨子主张“事鬼”,《墨子》中有《明鬼》三篇,今存一篇。
[2]墨子主张“尊天”,《墨子》中有《天志》三篇。
[3]墨子主张“节用”,《墨子》中有《节用》三篇,今存两篇。
[4]墨子主张为政应该以“尚贤事能”为基点,《墨子》中有《尚贤》三篇。
[5]《淮南子·要略》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6]《墨子·公输》记载楚国欲攻宋国,墨子因而出使楚国,说服楚王及大夫公输盘放弃攻宋。
[7]墨子反对战争,《墨子》中有《非攻》三篇。
[8]墨子反对命定论,《墨子》中有《非命》三篇。
[9]墨子反对厚葬久丧,《墨子》中有《节葬》三篇,今存一篇。
[10]墨子反对音乐活动,《墨子》中有《非乐》三篇,今存一篇。
[11]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墨子》中有《兼爱》三篇。
[12]《墨子·所染》一篇以染丝为喻,说明正确选择亲朋的重要性,尤其是统治阶层的选择,关乎治乱兴衰,所以不可不慎。
浪淘沙 · 孟子
秋雨度寒宵,千里潇潇。齐梁[1]褐冷一身遥。谁谓挟山超北海[2],独以承祧[3]。
忤物乃峣峣,我自嚣嚣[4]。尽心知性[5]品题高。多少寂寥窥孟者,每想风标 [6]。
【人物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现存《孟子》一书系孟子言论汇编而成,此书不但理论上宏博纯粹,文章风格也甚为雄健,纵横捭阖,极富文学性。
【注释】
[1]孟子游说过的诸侯国国君有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鲁平公、邹穆公、滕文公,其中齐、梁(魏)为大国,同属于“战国七雄”。
[2]《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3]承祧: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此处指承继孔子。
[4]《孟子·尽心上》云:“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赵岐注曰:“嚣嚣,自得无欲之貌。”
[5]《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6]王安石《孟子》一诗曰:“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浪淘沙 · 庄子
齐物[1]泯枵盈,不辨殇彭[2]。心斋[3]浑沌[4]更撄宁[5]。取笑古今名利客,终日营营。
蝶梦[6]恍如酲,何必枯荣。无情原自最多情[7]。乃若逍遥成苟且,非我心声。
【人物简介】
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大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来说,内七篇为庄子所自著。《庄子》一书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一部,鲁迅曾评价云:“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注释】
[1]“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庄子主张超越世俗世界关于是非差别的辩争,从而通往真正的逍遥之境。《庄子》“内篇”第二篇为《齐物论》。
[2]《庄子·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3]《庄子·人间世》云:“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4]《庄子·应帝王》云:“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里的“浑沌”代表的是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同样也是人心所追求的物我两忘、顺天自化的精神境界。
[5]《庄子·大宗师》云:“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6]《庄子·齐物论》云:“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7]清胡文英《庄子独见》云:“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浪淘沙 · 屈原
木叶[1]荡回风[2],摇落飞蓬。余心袅袅说秋浓。一梦涉江[3]堪九死,岭岭绯红。
故国吊遗踪,沧水[4]芙蓉[5]。潇湘情事总成空。若有人兮[6]怀旧楚,笑尽英雄!
【人物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对后世诗歌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注释】
[1]《九歌·湘夫人》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九章·悲回风》云:“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又《九歌·少司命》云:“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3]《九章·涉江》云:“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4]《渔父》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5]《九歌·湘君》云:“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又《离骚》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6]《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浪淘沙 · 荀子
王道[1]本无偏,隆礼尊贤[2]。后王须法不非前[3]。五十东游辞故国[4],稷下郊廛[5]。
南向就鞍鞯,楚地长眠[6]。一言性恶[7]著千年。还激李斯推霸术[8],焚却儒编。
【人物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36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时人尊称荀子为荀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任楚国之兰陵令。《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自著。《荀子》一书擅长说理,逻辑严密,分析透彻,善于取譬,还常用排比句增强气势。语言丰赡凝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1]荀子主张“王道”,见《荀子·王制》。
[2]荀子主张“隆礼尊贤”,如《荀子·大略》云:“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3]荀子主张“法后王而一制度”,实是为了实现儒学与政治接轨。但荀子也并不反对传统的“法先王”之论,如《荀子·不苟》云:“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
[4]《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5]《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为祭酒”。
[6]《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因葬兰陵。”
[7]荀子主张“性恶”,《荀子·性恶》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8]苏轼《荀卿论》云:“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浪淘沙 · 韩非子
《孤愤》[1]出风神,《说难》[2]生春。《扬权》[3]才气更无伦。唯是立心多惨刻[4],取笑亲仁。
法术展经纶,翻使杀身。寡恩莫怨虎狼秦。空令挑灯冬雪夜,卧读斯人!
【人物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韩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韩非子善于用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据,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展现其法家思想。《韩非子》一书构思精巧,逻辑缜密,语言于平实中时见奇妙,富有一定的文学性。
【注释】
[1]所谓“孤愤”,是指“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存在着“不可两存之仇”,由此而产生的孤独与愤慨。见《韩非子·孤愤》。
[2]《韩非子·说难》主要讲的是游说进言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3]所谓“扬权”,是指高扬君权。见《韩非子·扬权》。
[4]南宋诗人徐钧《韩非》一诗云:“见书恨不见斯人,见后翻令自杀身。毕竟立心多惨刻,少恩莫怨虎狼秦。”
浪淘沙 · 宋玉
兰泽[1]出飞霞,遥送烟花[2]。[3]秋气动蒹葭。赋到朝云[4]荒万事,楚祚堪嗟。
辞赋继《怀沙》[5],归梦无家。最传《九辩》擅才华。荃不察兮[6]师道毁,悲向天涯!
【人物简介】
宋玉(约公元前296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战国时期楚国鄢人。宋玉曾事楚顷襄王,为屈原之后学。其人崇尚老庄,好辞赋,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 赋》等。《汉书·艺文志》录有赋十六篇。
【注释】
[1]《神女赋》云:“嫷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2]李商隐《宋玉》云:“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
[3]宋玉《九辩》云:“萷 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4]宋玉《高唐赋》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5]《怀沙》系《九章》之一,为屈原所作绝命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6]屈原《离骚》云:“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