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04600000001

第1章 思想的开端先秦百家争鸣

1.周公制礼乐

周公,生卒年不详,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思想家、教育家,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又称叔旦,谥文公。因其采邑在周地(今陕西岐山),故称“周”。又因其为太傅,系三公之一,故尊称为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其政绩,《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在武装镇压商纣王子武庚、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及东方各国武装反叛以后,“制礼作乐”,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

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由于没有严密的继承制,周公固然可以称“咸王”,之前管、蔡也可以因争王位而背叛王室。小邦周不能不考虑大邦殷的经验教训,何况周公对夏殷历史是了如指掌的。殷代从先妣特祭和兄终弟及的人数有限看,是分了嫡庶的,是子以母贵的。殷是传弟和传子的并存,曾导致了“九世之乱”。传弟终究还要传子,这本来是生物的规律。传子和传弟有传长、传幼和传贤的矛盾。传弟更有个传弟之子和传兄之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导致王室纷争,王室纷争又会导致王权衰落,国祚不久。殷代从康丁以后,历经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明显地废除了传弟制而确立了传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没确立嫡长制,继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历。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却以武王姬发为太子。自周公以后,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传子的,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应归功于周公。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以后,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经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而这些诸侯在自己封国内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这样组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它的顶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诸侯,目的之一是要组成这个以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政权结构,它比殷代的联盟形式前进了一大步。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对异姓诸侯则视为甥舅关系。

血缘婚姻关系组成了周人的统治系统。到春秋战国时代暴露了它的弱点,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无疑形成了一种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层次分明的政权机构——一种远较殷人的统治为进步的机构。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维护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的等级森严的礼法。这种礼法是隶属关系的外在化。反过来,它又起到巩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的统治,谁要是违反了礼仪、居室、服饰、用具等等的具体规定,便视为非礼、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由此引申出来的“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时代或更早确立而为周公所法定下来的。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周朝政权,周公旦还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2.第一次思想解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直至秦汉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乃至现在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发生着激烈而又复杂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由于代表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愿望和要求,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庄子·天下篇》言:“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一语道出百家争鸣之状态。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他们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互相批评,又互相影响,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百家争鸣过程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百家争鸣的前期,主要是儒墨两家显学相互攻击和辩难。到中期,则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都非常活跃,你来我往,争论不休。“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刘知几《史通·言语》)。各家的产生又有一定地域特征,如邹鲁乃儒、墨之邦,三晋多权变之士,南方为道家之乡,燕齐出阴阳家者流。到战国末期,则出现了百川归流的趋势,参与争鸣的主要是儒、法两家,并出现综合和杂取各种学派观点的杂家。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殃及各家各派。然而,秦享国之日短,仅二世而亡,百家争鸣的余韵存至西汉,黄老之学、杂家之学在西汉初期仍有重要的影响。

《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十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汉书·艺文志》还对诸子的起源作了清楚的论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不难看出,这些学派的起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本上都起源于官。各家各派因主张和立场不同,也就各具特色,如《尸子·广泽》所说:“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又如《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189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而诸子之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诸子百家中,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百家争鸣不仅把中国思想文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学说、孟子的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名家的逻辑学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光芒。可以说,中国思想文化后来的发展,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探寻到某种根源。总之,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吃透王阳明

    吃透王阳明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大纲为出发点,以王阳明人生经历为辅助材料,细描出一个心灵大师的心灵成长路线图,从而了解他所创立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能指导我们的人生修行,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热门推荐
  •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立足政治传播学,梳理评介西方政治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媒体与政府关系研究概况等。阐述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分析作为政治传播形态的政治新闻、政治宣传与政治的关联。并从传播符号角度对政治修辞、政治象征、政治形象进行研究。与同类政治传播著作相较有一定的创新性。
  • 四叶草的旋律1and2

    四叶草的旋律1and2

    清风拂过......四叶草飘落......八个梦幻的音符......谱写着又一篇动人的旋律......
  • 魔法时空之幻恋

    魔法时空之幻恋

    她是个从不相信鬼神的女孩。一次意外却让她踏入了这个异次元的魔法时空。“密可,你不要以为我不敢拿你怎么样!”这是从她认识他后,他对她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可是明明深爱着她,却必须假装冷漠来换取她的安全。但最后却换来了她的误解和别离。“瑟轩,与你相遇我已不负此生…”爱也好,恨也罢,只要能够救他一命,她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此生与他不再相见…
  • 且也许

    且也许

    我不一定是你的全世界毕竟喜欢她,他也是第一次
  • 许你两厢情愿

    许你两厢情愿

    我是喜欢你,但也没打算让你喜欢我,既然你执意喜欢我啊,那我就勉强同意吧。(假期太长,闲的没事干就把自己脑子里的玛丽苏故事写一写,因为自己喜欢打游戏,所以会有游戏情节,不喜勿喷谢谢)
  • 现在是现在

    现在是现在

    如果有一天,你走出我的生命我不会留你我知道你终究不属于我如果有一天,我们擦肩而过记忆中的你,不会再出现因为你变了……
  • 十八线小明星今天又掉马了

    十八线小明星今天又掉马了

    李清瑜又双叒叕掉马了。微博大号上一派岁月静好,不谙世事的小仙女模样,小号上却是生活奢靡疯狂晒包的富家千金。直到某天这个小号晒出了与当红炸子鸡陆枕石的结婚照,陆枕石的微博评论炸了。粉丝:阿石阿石这个恶毒的女人给了你多少钱我给你十倍不要被她骗了好不好陆枕石:哦,是我把她骗到手的。
  • 小小江湖小小城

    小小江湖小小城

    这是一个现代江湖的故事。小小不知自己卷入了一场什么洪流之中,只知道,自己被骗了,骗得极其惨。假如说这时代是静谧的,那么它也一定还有着另一面。一个暗流涌动,浮华三千的一面。
  • 老师,我要换同桌

    老师,我要换同桌

    对高二转学来的叶舟舟来说,在耀华的第一天就要和班长林然做同桌,这以后的学校生活简直就是噩梦"舟舟,你知不知道咱全年级女生都羡慕你跟林然做同桌"少女轻笑"哼,这书呆子有什么好的,天天拿个书闷头看,这些个女生瞎了眼了"多年之后,偌大的别墅内"我今听叁儿说,高中那会有人说喜欢我的女生眼神都不太好"女子一顿,放下鼠标,"肯,肯定是别人瞎说的呗,这话你也上心啊"林然嘴角微扬,向叶舟舟的方向贴近叶舟舟脸色一红,“你,你干嘛”“我帮你看看眼睛”“不,不用,我回头去沈辞那儿挂个号就好了”“找那庸医做什么,我来看就行”“你,林然你,你别掐我,哎”
  • 燃烧的星系

    燃烧的星系

    和平只是下一次战争的前奏!30年前神秘的星际入侵者来到了我们所熟悉的这个星系,人类被迫迎战。20年前,人类赢得了这场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付出了许多年轻的生命,换来了20年的短暂和平。然而今天,他们又回来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母星在哪儿、为什么不断的入侵这里,人们只知道他们带着更为强烈的战意抵达这里,年轻一代的士兵们将用鲜血和生命筑起长城为我们蔚蓝色的母星―地球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