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国革命必须由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来领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样,中华民族就必须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要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两大任务中,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但是,自1840年以来,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占领半壁江山、与清王朝抗衡十几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好,鼓吹“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好,高举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旗帜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号召“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也好,虽然其始也轰轰烈烈,一浪高过一浪,但最后都一次次地失败了。相比较而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他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为此后的革命斗争,尤其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应该说,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影响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但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过于软弱,由于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也没有一个完整、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最终还是遭到失败,以同旧的反动势力妥协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外,根本之处还是因为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广大的下层人民群众严重脱离。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要取得彻底胜利,必须有一个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来领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新的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了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如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受压迫深重,具有革命之坚决和彻底性;集中程度比较高,就决定了其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多数来自农村,出身农民,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就决定了其便于与广大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随着工人阶级的茁壮成长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指导和本阶级政党的领导。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新的解放道路,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起范例和榜样。俄国同中国有些情况是相同的,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人民有特殊的吸引力。中国人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革命胜利中看到了自己民族解放的道路和希望。而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此后,陈独秀、******、李达、******、恽代英、瞿秋白、陈望道等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介绍,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形成了一个运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正式举行。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1941年6月,****中央正式确定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第二节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中国革命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成为中国革命舞台上的主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影响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为顶点。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大小100余次罢工,其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有代表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仍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共产党从中获得了有益的教训,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仅仅依靠工人阶级是不行的,而且在没有起码民主权利的中国进行革命,必须进行武装斗争。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等文件。会议认为,无产阶级要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孤立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同时,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大会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错误观点,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民主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的独立性。
历史证明,****三大制定的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在这次大会的推动下,第一次国共合作很快形成。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不但使国民党获得新生,而且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低落的工人运动中走出来,在广阔的革命天地中锻炼自己。国共两党合作实现后,两党就可以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从而为动员和组织一切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做了必要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同国民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发动了第一次大革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但是,第一次大革命终以失败而告结束。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失败给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1.国民革命是在国共两党的合作下发动的,在短短的两三年中,中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广东一隅之地,一举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并给予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以重大打击。这表明,国共两党的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进行,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而由于以******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背叛,两党合作破裂,中国革命遭到了重大的挫折,中国也重新回到了黑暗与分裂的局面中去。
2.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也表明了发动和武装工农大众的必要性。历史证明,要想让革命蓬勃兴起,并能持续发展,必须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大革命初期,工农群众运动轰轰烈烈,革命就能胜利前行。反之,在大革命后期,由于国民党****背叛了革命,镇压工农运动,而中国共产党内又因为陈独秀****投降主义占了统治地位而压制了工农运动,致使革命很快走向了低潮。
3.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也昭示了在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内共产党人坚持自己独立性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时刻刻在统一战线中注意保持革命大方向,实现对农民、小资产阶级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团结“****”,争取中间派,打击****,并时刻警惕和反击****势力的突然袭击,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
4.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也充分说明了大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正确的。历史证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这个革命大方向。国共两党之所以能够合作,正在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这10年时间的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阶段。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向复兴,关键在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把立足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期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这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独创的道路,是在全党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其中,******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出坚持、发展农村根据地的系统经验,而且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从理论上初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阐明。指出,在中国之所以要走乡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是由三方面原因决定的: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采取武装斗争形式,组织军队,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反动势力主要集中在大的城市,农村是他们比较薄弱的环节,便于革命的队伍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必须到农村去发展革命。1928年******根据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一是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二是国民革命的影响;三是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四是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五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