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到伽利略、达·芬奇,再到笛卡尔、康德,心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哲学时代。这就像是十月怀胎,一代又一代思想的沉淀,终于孕育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1879年的德国莱比锡,心理学第一次睁开了它的双眼,映入它眼帘的是一个40多岁、留着长胡须、带着金属边框眼镜的中年男人,“你好,心理学,我是你的父亲,冯特,威廉·冯特。”
谁说心理学不是科学
然而,
藏在人心中的感觉到底要如何测量?
在科学心理学正式诞生于冯特的怀抱之前,其孕育过程还有其他人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费希纳。
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说:“没有费希纳或者类似费希纳的人物,固然可以有科学心理学,可以有冯特,但这里面绝不会有科学的气息。”
回顾费希纳的一生,你一定会惊叹于他的“多才多艺”。他做了7年的生理学家、15年的物理学家、14年的心理物理学家、11年的实验美学家,以及40年的哲学家。这其中,最让他声名远扬的是其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但他本人却并不希望被冠以心理物理学家的头衔。
所谓心理物理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心理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学问,主要关注的是心理活动与外部刺激间的数量关系。通俗地说,就是心理物理学家们希望让心理看起来更“科学”一点,就必须精确地测量它——然而,藏在人心中的感觉到底要如何测量?
费希纳之所以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天才般地想到了测量心理的方法。
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冯特才最终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了出来。
让我们回到1801年4月19日,在德国东南部一个小村庄的牧师家庭中,费希纳出生了。作为一名牧师,费希纳的父亲既热爱神学,又认同科学,经常有些“离经叛道”的举动,比如在教堂顶上装上避雷针,向信徒们讲授科学知识。这种宗教和科学并重的态度显然影响到了费希纳,他进行科学研究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万物皆有灵魂”的哲学观点。
1817年,16岁的费希纳进入莱比锡大学医学院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年轻的副教授韦伯,并跟随他做了不少实验研究。这位副教授,正是心理物理学的奠基人。费希纳从他这里受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30多年后,他正式接过了老师的衣钵,正式建立心理物理学并将其发扬光大。
然而,年轻的费希纳并不知道自己毕生的研究领域应该在哪,迷茫的他在22岁时取得了医学硕士的学位,随后却将兴趣点转向了数学与物理,并于一年后成功留校教授物理学。
32岁结婚,次年获得莱比锡大学全职教授职位,费希纳的人生似乎一片光明。然而,就在最美满的时候,人生的乌云开始袭来,由于过度操劳,费希纳病倒了,体力和精力急剧下降。雪上加霜的是,为了研究后像,他戴着有色镜长时间注视太阳,双眼几近失明。
病痛使费希纳不得不提早退休,却也将他的兴趣点转向了哲学研究。在身体恢复后,他开始寻找生命的真谛。在他看来,万物皆有灵魂,物质和精神是一体两面,人们应该摆脱黑暗的物质,追求光明的精神。
作为一个接受了多年科学教育的人,费希纳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自己的泛灵论主张。但是,我们的感觉虽然有量的差异(譬如盐比糖咸、冰比火冷),又怎么能像物理学那样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呢?
最先想出测量感觉的办法的人并不是费希纳,而是他的老师韦伯,也就是心理物理学的奠基者。他利用类似圆规的仪器刺激被试【1】的皮肤,并逐渐增大圆规角度,直到被试说出他感到的刺激是两点而不是一点时为止,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类皮肤感觉的起点。
不过,韦伯对于心理测量的试验只是浅尝辄止,并未继续深入下去。
1850年10月22日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就在这天早上,费希纳忽然想到日常生活中存在一种数量关系,当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长的时候,刺激似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如果1只铃在响,再增加1只,对我们造成的印象比10只响铃增加1只要强烈得多;假如4~5支蜡烛正在发光,再点亮1支只能造成微乎其微的差别,而如果原来只点着2支蜡烛,那它所造成的影响就相当大。由此,费希纳感到他可能会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中发现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
心理物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作感觉阈限。阈限就是界限的意思,比如,我说话音量很小时,你是听不到的,当它由小变大,达到某个分贝时,你突然能听到我说话了,这个分贝值叫作绝对感觉阈限。你举起两个类似的铅球,当它们重量接近时,你很难察觉二者的区别——差距要大到什么样的地步我们才能感觉到重量差异呢?这个差异值就叫相对感觉阈限。
现在我们知道了感觉阈限是什么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测量它?
费希纳陷入了苦恼之中。
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最准确地找到“听得见”与“听不见”的界限?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最准确地找到“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界限?
借鉴了韦伯的研究,再通过苦思冥想之后,费希纳找到了以下3种方法。
(1)最小可觉差法:以在纸上画直线为例,纸上有两条直线,一条正好10厘米,另一条10.1厘米;换一张纸,一条直线10厘米,另一条10.2厘米……以此类推慢慢增加,当被试刚刚能看出两条直线有差别时,两者长度的差距就是我们要找的感觉阈限。
(2)均差法:还是以直线为例,这次我们不再事先画好线让别人比较,而是直接先给被试看一条正好10厘米的直线,再让他比对着画出一条感觉上一样长的线。样本和画出来的线不可能一模一样,其间的误差就是感觉阈限。
(3)恒定刺激法:为了更准确地测出感觉阈限,费希纳发明了第三种方法。这次他只用了五六张纸,仍然保持一条直线10厘米,另一条则是9.8厘米、9.9厘米、10.1厘米……然后,他给被试随机看这几张纸,让人们判断两条直线哪条比较长。反复看了几十上百次之后,再进行统计,看看哪张纸能让人拥有75%的正确率。例如,9.9厘米的直线判断正确率为50%,而9.7厘米的直线判断正确率为75%,说明人们对长度的相对感觉阈限就是0.2厘米。
这3种方法非常经典,以至于如今还经常被心理学家们使用。
1860年,著名的《心理物理学纲要》问世,系统地阐明了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思想。当时的费希纳万万没想到,本是用来论证自己哲学主张的研究成果,却无心插柳地引起了心理学研究的一场大革命。冯特将费希纳的研究成果称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次胜利。人们开始意识到,心理活动并不是玄而又玄的秘密,而是可以测量并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加入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随后,迈入老年的费希纳将研究重心放到了美学研究上,创建了实验美学。直到去世前几年,人们对心理物理学的高度关注才将他重新拉回这个研究领域,年逾七十的费希纳依然笔耕不辍,又陆续发表《论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要义》等著作。
19世纪初,康德认为,心理学绝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1887年,87岁的费希纳病逝于莱比锡,此时的人们已经不再重视康德的这一断言。
费希纳的生命虽然消逝,他留下的心理物理学却并未消失。就在他离去的莱比锡,另一个人踌躇满志,正计划以心理物理学为基石,构建起一座全新的科学心理学大厦。
捷足先登者
“在冯特之前,有心理学,无心理学家。”
——波林(著名心理学史家)
1832年8月16日,就在费希纳热情洋溢地讲授着他的物理学课程时,德国巴登地区的一个小镇上,冯特出生了。
冯特家族算得上书香门第,曾经出过大学校长、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神学家、医生等人物,但冯特的童年却带有一丝悲剧色彩。他妈妈生了两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只剩下冯特和他哥哥兄弟两人,唯一的哥哥还因为在隔壁镇读书而很少回家。孤独的小冯特只有一个很要好的小伙伴,还有智力障碍。
8岁时,冯特开始在父亲的助手米勒那里接受教育。可能由于一直缺乏朋友,冯特对米勒极其依恋。在米勒调任到邻村后,冯特哭着喊着要跟过去,父母不得已又让他同米勒生活了一年。
进入中学后,冯特的成绩非常糟糕,时常在课堂上开小差,还留过级。老师认为这孩子智力上存在一点缺陷,因此建议他长大后找一份不太依赖智商的工作,比如邮差,每天跑跑腿、送送信就足够了——也不知道如果老师知道这个傻孩子未来会成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直到父母将其转学到另一所中学,冯特的成绩才稍微有了点好转。在这期间,冯特父亲的去世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目睹了母亲的辛劳和家庭的拮据之后,冯特开始刻苦学习,不久后顺利地进入了海德堡大学学医。他之所以选择医学,主要也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进入大学之后,他拼命苦学,在三年内完成了应该四年学完的课程,节省了一年的开支。
然而,原本想立即毕业找工作当医生的冯特却渐渐展示出了自己的研究天赋。大一的时候,为了研究食盐摄入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冯特自己当被试,真的“喂自己袋盐”,然后分析自己的尿液成分。该实验结果成功发表在《应用化学杂志》上,这是冯特第一次发表论文。大三的时候,冯特在一家医院实习,又发表了呼吸方面的论文。到1855年,当冯特以优异的成绩从海德堡大学毕业时,他已经确定自己不想要当医生,他要走的是一条学术研究的道路。
一年后,冯特来到了格林,师从约翰内斯·穆勒。当时的穆勒堪称学术泰斗,被称为“实验生理学之父”。在这里,冯特接触到大量的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与资料,一个宏伟的学科蓝图开始初现端倪。
1857年,冯特回到了海德堡大学,担任无薪讲师,没有基础工资,收入由选课的学生人数决定。然而,初登讲台的冯特饱受打击,他的实验生理学课仅有4名学生选修,随后又因劳累过度患病,不得不休假去阿尔卑斯疗养。在患病中,冯特有次差点死去,他事后回忆说,当时体验到了“一种完美的平静”。
1858年,生物学大师赫尔姆霍兹来到海德堡,冯特应邀担任他的助手,负责学生的培训工作。在此期间,冯特着手撰写了《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此书中,他第一次谈到了“科学心理学”一词,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体系。
然而,冯特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也有人猜测他与赫尔姆霍兹关系不好,总之,冯特放着固定的收入不要,辞去了助手一职。在尝试做了两年的政治家后,他重回海德堡大学,正式开设了生理心理学这门课。这一次,冯特的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欢迎。为了能有规范的教材,冯特将自己多年的授课内容和研究成果编成了《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此书是冯特由生理学家转为心理学家的标志,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至此,冯特的名声愈来愈响。很快,莱比锡大学就邀请他担任哲学教授一职,在此之前,这个职位足足空缺了10年。1876年,冯特在学生食堂里找了几间空房子,用来存放课程需要的实验仪器。为了方便,冯特经常直接带学生到食堂里进行实验演示,甚至让学生们动手进行一些简单操作。后来,实验仪器越来越多,占据的房间也越来越多,直到1879年的秋天,冯特开始在里面进行专门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至此,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建立,科学心理学也就此诞生。
在实验室里,究竟要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心理呢?
从传统上而言,人们认为内心感受只能通过人的自我审视得来,也就是说,只有我自己扪心自问,才能知道自己此刻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激动还是平静。于是,研究者就只能通过分析他人的陈述来研究心理。这样的研究方法有一个较大的缺陷——你无法确定对方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就很难客观地进行研究。
而费希纳等人所用的实验法,则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通过自我审视来研究心理的方法,他们用砝码重量、线段长短等物理量来描述人的心理。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研究感觉阈限之类比较简单的东西,要研究复杂的心理,例如遗憾、愤怒等,就会无从下手。
冯特将二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实验内省法。
有时候,冯特给被试听不同节奏的音乐(这是实验),然后询问被试的感受(这是内省)。经过多次实验后,冯特发现,被试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三种大的方向:愉快或不愉快、松弛或紧张、兴奋或平静。于是,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感情。冯特对待实验十分严格,学生们只有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后才会被认可。据说,在冯特的某次试验中,观察者经过了近万次的内省观察后,他提供的数据才被认为是真实有效的。
尽管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冯特的心理实验室却一直是非官方的机构。因为担心实验会导致学生们精神失常,莱比锡大学一直未将该实验室列入在编目录。直到1883年,忍无可忍的冯特向学校施压,表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官方再不认可自己的实验室,他就要跳槽去布雷劳斯大学。这下校方慌了,不仅立马认可,还提供了不少研究资金。到了1897年,校方还为实验室修了一栋专门的建筑,并且由冯特亲自设计规划。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在二战的一次空袭中,这栋实验楼被炸毁了。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的授课极受欢迎,他从不简单地念现成的讲稿,课程内容总是精心设计,还是莱比锡大学第一位将幻灯和实验仪器带到课堂的老师。同时,他又十分随和亲切,经常邀请学生和助手们到他家做客,大家一边品尝着冯特妻子做的美味佳肴,一边就某个问题开展激烈的讨论。
下文要提到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铁钦纳是这样回忆冯特的:“谦逊、热忱、宽容的;绝不滔滔不绝地讲话;时常表现出一种令人愉快的神态,完全是学术性的幽默。当和他一起坐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时,他丝毫没有狮子咆哮般的争论或者科学和哲学权威人士的那种威严。”
值得一提的是,冯特的著作多得惊人。有资料显示,在长达68年的写作生涯中,冯特的著作共计53757页,平均每天2.2页。如果以一天30页的速度去阅读,你大概需要近5年的时间才能全部读完,其高产由此可见一斑。
1920年,冯特在莱比锡附近的大博腾去世,享年88岁。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者与先驱者,冯特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研究方法也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这丝毫抹杀不了冯特的卓越贡献。正是后来人对冯特理论的不断继承和批判,才迎来了心理学的繁荣发展。
冯特不但在学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还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学生。事实上,在心理学的初始阶段,大多数著名的心理学家都是冯特的徒子徒孙,“科学心理学之父”绝非浪得虚名。
这些优秀的学生包括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铁钦纳、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闵斯特伯格、发展心理学创始人霍尔、反射学创始人别赫捷列夫、人格特质理论提出者卡特尔,等等。除了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的心理学家们,冯特的学生还包括了一位传奇人物——雨果·埃克纳。埃克纳是国际上深受欢迎的冒险家,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环球飞行的指挥者。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曾经明确地反对纳粹主义,由此被推选为总统候选人,因而成为希特勒的眼中钉。在当时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他还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人。
我国的革命家、教育家和大学者蔡元培先生也曾跟随冯特学习过实验心理学。受此影响,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蔡元培扶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和心理研究所,让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生长发芽。
最后,让我们用墨菲1949年的一段经典评价来结尾:“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纲要》和创建他的实验室前,心理学就像个流浪儿,一会推推生理学的门,一会敲敲伦理学的窗,一会又在认识论前晃一下。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和一个名字。”
这一切,正是因为有了冯特。
叛徒还是大师?
是金子,
终究会发光
雨果·闵斯特伯格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冯特的学生,冯特一脉不怎么待见他;作为曾经的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屡次遭受美国人的非议与仇视;作为工业心理学之父,在他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流心理学界对其贡献几乎只字不提。
他是冯特的叛徒还是继承人?是知名大师还是平庸之徒?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闵斯特伯格的传奇人生。
闵斯特伯格出生在波兰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国际木材商,母亲是一位艺术家。中学时期,闵斯特伯格就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才华,他会考古学、希腊文和阿拉伯文,擅长写叙事诗,还是校刊发行人、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手和戏剧演员。然而他也是不幸的,12岁时母亲去世,17岁时父亲去世,无忧无虑的富二代闵斯特伯格转眼就成了孤儿,他不得不迅速成熟了起来。
1883年,闵斯特伯格来到了莱比锡大学。在一次讲座中,他被冯特的心理学思想所打动,并加入了冯特的实验室。在这里,闵斯特伯格很快就展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他认为,肌肉感觉是意识活动的基础,这个观点与老师冯特的理论大相径庭,却与美国机能主义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后面还会详细提到威廉·詹姆斯。
冯特和詹姆斯,一个是欧洲心理学界泰斗,一个是美国心理学界大牛,学术思想南辕北辙,互相“对不上眼”。事实上,詹姆斯创建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一定程度上正是在反对冯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他还曾经慕名去听冯特的课,听了一阵之后留下一句“他的心理学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就飘然回国了。
叛逆的闵斯特伯格的实验结果遭到了冯特的否定,不过冯特也没有为难他,还是让他顺利毕了业。1888年,闵斯特伯格出版了《意志的活动》一书,再度重申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公开跟老师唱反调,俨然是要叛出师门的意思。
这次,冯特真的生气了,他公开批评了闵斯特伯格,认为他的实验是不精确和不完整的。冯特的爱徒铁钦纳的言辞则显得更尖锐,他说:“闵斯特伯格博士拥有轻松写作的致命天赋——对于科学,尤其是一门年轻科学来说尤其致命。因为科学最必需的是准确性。”瞧瞧,文化人掐架就是这么委婉,骂你之前还先夸一句“拥有天赋”。
眼看着“老对头”冯特的弟子要投奔自己的门派,詹姆斯很高兴啊,立马站出来给闵斯特伯格撑腰,大力夸奖该书是“一部小巧的杰作”。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心理学会上,詹姆斯还专门安排会见了闵斯特伯格,真可谓“漂洋过海来看你”。经过一番交谈,詹姆斯对这个小伙颇为满意,并把他的名字记在了自己的招揽名单上。
对于冯特而言,闵斯特伯格显然是名逆徒。此后,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和著作,每次都遭到了老师的大力批评,也都受到了詹姆斯的赞许。
几年后,詹姆斯在哈佛的心理学实验室缺人,他立刻就想到了那个远在大洋彼岸、颇有才华的闵斯特伯格,专程写信去聘请他当实验室主任:
亲爱的闵斯特伯格博士:
如果受邀来执掌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以及该学科的更高级别机构,工作3年,薪水约3000美元,你会考虑吗?
本来闵斯特伯格还有点犹豫,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位小伙当时根本不会英语啊!在詹姆斯亲自登门邀请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远渡重洋,从而揭开了人生的新篇章。所幸他在语言学习上极具天赋,两年后,他不仅可以用英语撰写专业著作,还可以在公开场合同其他心理学家进行辩论了。
在这3年里,闵斯特伯格将实验室建设得风生水起,不仅得到了詹姆斯的赞许,其实验室还被同行称为全美“最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室”,哈佛还要为他提供终生职位。然而,闵斯特伯格仍然惦记着欧洲,三年合同期满之后,又回了德国弗莱堡大学。
不过,他在弗莱堡大学混得很一般——毕竟欧洲心理学,尤其是在德国,仍是以冯特的理论为主流。整天跟老师作对的闵斯特伯格回欧洲转了一圈之后,郁郁不得志,又在詹姆斯的邀请下回了美国,全面接掌了詹姆斯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了机能主义学派的继承人。
抛开后来的非议和指责不谈,闵斯特伯格在美国显然是成功的,而这也应了一句老话: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如果说是冯特让心理学不再停留在哲学的思辨上,那闵斯特伯格就让心理学不再只是象牙塔里的枯燥理论,他让心理学实实在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喝水,远比在实验室里分析它的化学成分要自然得多。”
闵斯特伯格的贡献之一是将心理学运用到工商管理当中。例如,为了帮助波士顿有轨电车公司选拔合格的员工,他设计出了一种模拟游戏,在模拟情况中,被试像现实行驶中一样做出各种反应和决策,表现出色的自然被认为适合担任司机的职位;又例如,闵斯特伯格通过研究发现,广告的确是有效的,它的重复次数与顾客消费量成正比,并提倡广告集中展示和播放。
闵斯特伯格的另一贡献体现在司法上。他是最早进行证人证词研究的学者。在一次课堂上,几个学生突然吵了起来,其中一个甚至掏出了手枪,教授连忙赶过去干预,才将一切控制了下来……
然而,这不是一件真正的校园枪击案,而是闵斯特伯格事先安排的实验。秩序恢复后,他要求在场的同学们就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一个情况说明,结果发现,这些说明千差万别。就此,闵斯特伯格提出,证人的证词并不一定是可靠的,即使他并没有打算撒谎。后来,法庭规定不能问诱导性的问题,其理论根源就是来自他的研究。此外,闵斯特伯格在测谎、虚假招供等方面也颇有研究。
随着一项又一项研究的开展,闵斯特伯格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大师。他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曾当选过主席,后来又当选了美国哲学协会主席。他是当时哈佛大学收入最高的教授,并被授予荣誉文学硕士学位,要知道,这可是哈佛大学相当重要的一个头衔。他还与许多名人政要是好朋友,其中有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27任总统塔夫脱、德皇威廉二世、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大学问家罗素,等等。
此时的闵斯特伯格让我想到一个词:如日中天。然而,这颗“太阳”没多久就变得暗淡起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所有带有“德国味道”的事物在美国都变得不受欢迎,连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都被禁止了。深爱自己祖国并且一直保留着德国国籍的闵斯特伯格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他撰写了不少文章,强调日耳曼民族本性和平,呼吁美国民众公平对待德国。遗憾的是,虽然闵斯特伯格为改善德美关系付出了极大努力,但他却没有得到德国或者美国方面的同情。1915年,英国轮船路西塔尼亚号被德国击沉,造成了包括124名美国人在内的近1200人死亡,公众对闵斯特伯格的指责达到了顶峰。各种辱骂性的信件纷至沓来,“怪物博士”“德国间谍”等称号也不胫而走,朋友、同事们都开始孤立他。
当时,甚至有一个英国富翁表示,他愿意出一千万美元让哈佛大学解雇闵斯特伯格。闵斯特伯格立马表示,他愿意辞职,然后和哈佛大学平分这一千万。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却也反映了当时闵斯特伯格处境的尴尬。这种孤立无援的困境甚至让这位心理学家出现了精神抑郁的症状,身心健康都一落千丈。
1916年12月16日早上,闵斯特伯格像往常一样出了门,给学生们作早上的讲座。曾经期待明年春天和平能到来的他,没有撑过这个寒冷的冬日,突发脑溢血让53岁的他倒在了讲台上,再也没能起来。
据说,在闵斯特伯格去世后,他挂在哈佛大学爱默生会堂里的肖像被取了下来,只留下一张空椅子,旁边挂着的肖像正是威廉·詹姆斯。这幅肖像最后有没有被放回去,我们无从得知,但在如今的心理学界,闵斯特伯格的贡献早已得到了认可。他不再是一张“空椅子”,不再是历史中的被遗忘者。如今,人们给了他一个响亮的称号——“工业心理学之父”。
名副其实。
顺便一提,闵斯特伯格还带出了一个有趣的学生,名叫威廉·莫尔顿·马斯顿。这个人在心理学界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却另辟蹊径,和妻子共同开辟出另一条成名之路。他们创造了一个极受欢迎的卡通角色——神奇女侠,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熟悉美国DC漫画的人一定知道她——一个与超人、蝙蝠侠齐名的超级英雄。
除了和超人一样会飞、擅长格斗之外,神奇女侠还拥有一个独特的超能力:被她的武器真言套索缠上的人,只能说真话。
马斯顿夫妇为什么会想到这个点子?
世界上第一台测谎仪的理论基础正好是马斯顿博士提供的。
这样可以记得牢
他像是一位孤勇的狂徒,
妄图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他半路出家,原本学的是历史学和语言学,却最终成为心理学大师;他没有研究环境和实验设备,却以一己之力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他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可以依附的学术背景,却依靠自己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挖掘出了人类记忆的规律。他,就是艾宾浩斯,心理学界的一位奇才。
1850年,艾宾浩斯出生在德国巴门的一个商人家庭,和恩格斯是老乡。17岁的时候,艾宾浩斯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学和语言学,随后又转入哈雷大学和柏林大学。在柏林,他的兴趣转向哲学,这为他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艾宾浩斯弃笔从戎,圆了自己的军人梦。战后,他回到波恩大学,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此时的艾宾浩斯风华正茂,忽然想到:我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里来的世界观。于是他说走就走,从大本钟到凡尔赛宫,从牛津城堡到凯旋门,艾宾浩斯在英、法两国游历3年,一边求学,一边授课。
有一天在巴黎,艾宾浩斯在一家旧书店里闲逛,忽然被一本神奇的小册子吸引。他仔细翻看里面的内容,不禁为作者缜密的思维和精巧的实验所折服。这本小册子叫《心理物理学纲要》,作者正是费希纳。
这本书为艾宾浩斯打开了心理学的大门。在系统、仔细地阅读完费希纳和冯特等人的著作后,艾宾浩斯敏锐地意识到,他们只在分析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活动,而人类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应该也可以用实验方法来研究。
接下来的几年,没有任何学术机构的支持,没有任何指导老师的帮助,艾宾浩斯完全依靠自学,潜心于自己的研究当中——他像是一位孤勇的狂徒,妄图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用实验方法来探索人类记忆的奥秘。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你或许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记忆应该如何测量?
你或许记得十年前的一首歌、一堂课、一次聚会,或许记得童年时的玩伴和游戏,或许记得一分钟前刚刚看过的那一段文字……这都是记忆。
每个人的记忆都浩如烟海而截然不同,上哪儿能找到一把衡量所有人记忆的尺子?
艾宾浩斯找到了。
首先,艾宾浩斯想到了一个衡量记忆效果的方法,他称之为节省法。你完全无误地背下来一篇课文时,你花掉的时间为A;一段时间后(如一个星期),你应该已经无法直接将其背诵出来了,此时,再将课文给你背诵,这次达到完全无误所花的时间为B。一般来说,重学所花时间B要比初学所花时间A短一些,两者的差再除以A,所得的结果就是记忆效果的指标,艾宾浩斯称之为节省量。例如,你第一次背会李白的《将进酒》要花10分钟,一个星期后,你只需要5分钟复习就可以再次背诵,那么你的记忆节省量就是50%。
确定好记忆效果指标后,艾宾浩斯发现他陷入了一个困境。现有的材料都是有意义的,很容易受到被试本身知识背景的影响。如果小明是文学博士,他可能早就很熟悉《将进酒》了,一周前和一周后的背诵时间根本没有区别,无法测出记忆的水平。
如果要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套不同的背诵内容,那无疑也是不现实的——假设让小明背诵《将进酒》,而小红背诵《出师表》,这两篇课文他们各自都没有学过,但你怎么能保证这两篇课文的背诵难度是一样的呢?
艾宾浩斯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苦苦思量之后,艾宾浩斯充分地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创造力,他发明了一种前无古人的实验材料——无意义音节。这些音节共有2300个,由德文字母的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组成,如zog、giu等。它们不是单词,没有意义,保证每个人从前都没有学过,zog和giu的背诵难度也相差不大。
通过节省法和无意义音节,艾宾浩斯研究了时间因素对记忆过程的影响。他发现,经过的时间越长,记忆的保持量越少,这正是遗忘的过程。同时,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也就是说,你在背完《出师表》的一天以内,可能就将它忘掉了一半,而在此后的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之内,可能还没有完全忘掉剩下的另一半。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现如今,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已经声名远扬,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界。随便翻开一本英语单词书,你都很容易看到它的身影。正是由于艾宾浩斯对记忆规律的研究,人们才发现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当你背完一组单词,务必在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例如一天以内)进行复习,以巩固记忆,否则,你的记忆量势必呈现出一条陡峭的右高左低弧线——迅速忘掉一大半。
1880年,艾宾浩斯进入柏林大学担任讲师,继续自己的记忆实验。1885年,经过多次验证后,艾宾浩斯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忆》一书出版。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称之为“创纪元的作品”。从此之后,心理学不但能够研究低级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等),还推开了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新大门,彻底地打破了藩篱和禁锢。
艾宾浩斯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他很快就晋升为副教授。到了1890年,艾宾浩斯创办了《感官心理学与生理学》杂志,它与冯特创办的《哲学研究》齐名,成了当时心理学界两个最重要的言论阵地。
不久后,前文提到的冯特曾经的老师,柏林大学资深教授赫尔姆霍兹去世。柏林大学决定寻找继任者,但最终在艾宾浩斯和斯顿夫中选择了后者。没能顺利升职的艾宾浩斯当然不大高兴,决定跳槽到布雷斯劳大学。在布雷斯劳大学,艾宾浩斯发明了一种儿童智力测验方法——字句填充测验,该方法至今还有不少人采用。
1909年,在正在修订自己极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材《心理学纲要》时,艾宾浩斯因为肺炎去世了,年仅59岁。
年轻时的他没有任何学术势力的指导和帮助,成名后的他也未成立任何体系或者学派。
他是一个独行者,为心理学打开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大门后又悄然离开,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天才孤单的背影,以及一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丽曲线。
在他撰写的《心理学纲要》里,有着本书开篇第一句就引用了的名言: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在这短暂的历史中,必定有一个不可磨灭的名字——艾宾浩斯。
注释:
【1】被试:心理学实验或心理学测试中接受实验或测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