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眼里马云可能就是这样的人:直到他成功之后别人依然认为他是“疯子”。每逢节日聚会,他都会把自己打扮成维吾尔族姑娘或江南渔夫,与员工一起玩乐。即便是在正经的、严肃的媒体采访时,他也会习惯性地做出各种小动作。对此,他的解释很简单:这有助于思维和表达。
2000年,全世界的网络弄潮儿绞尽脑汁,想从投资人口袋中弄出钱来时,马云居然拒绝赫赫有名的软银公司3500万美元的“投怀送抱”,当人们惊诧之时,他只是淡淡地说,自己管理不了那么多的钱,所以没要。这个“疯”子只收了2000万美元。
他的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的突出表现是在2005年第五届“西湖论剑”上,在与克林顿对话时他跷着二郎腿,在听张朝阳、丁磊、马化腾、汪延和经济学者张维迎谈论时,他会直接拿把椅子走到台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做起了演讲。而他的身影偶尔也会出现在大排档。人们可以看到他喝得微醉的模样,跟一大帮人神侃瞎聊,手舞足蹈,跟小市民毫无区别。
即便是在美国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上,他也照样表现得“张牙舞爪”。在这所受人尊敬的大学的讲台上,他跟诺基亚总裁精彩激烈的辩论,得到了台下1000多名听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如今的马云,或许已经习惯了别人把他当疯子看了。正是因为这样的从容与不羁相互作用的性格,造就了马云如今的辉煌。有句话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马云办不到的。”对于马云来说,这句话当之无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马云其实狂而不傲。他始终是一个直面现实又憧憬梦想的清醒者。即使阿里巴巴放眼全球都找不到与之抗衡的对手,他也始终持有一种危机意识。就是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却在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一年,我压力挺大。”
同丁磊、陈天桥、李彦宏这些人不同,马云非常不“务实”,经常是“不走寻常路”。他经常讲的话是:赚不赚那几个亿没什么了不起的。前几年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来源是向诚信通和中国供应商的会员收取年费,这两个体系的会员均依附在阿里巴巴网站下。收入来源虽然单一,但因会员数量庞大并保持迅速增长,这已经使整个集团活得相当“滋润”,每年的营业收入保持翻倍的增速。从“每天赢利100万”到“每天交税100万”,再到“现在赚的只是零花钱而已”,马云身上火热的性格让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公司的实力与良好的赢利前景。
马云显然有些口无遮拦,即使谈到竞争对手,他也不回避要PK他们一把的欲望。说到马化腾的腾讯网,马云认为自己看不到对方任何的增长。在腾讯也推出自己的免费C2C门户之后,马云则认为这是一步“臭棋”。他认为,当初创立淘宝网的时机和今天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腾讯继续实行免费无疑会是一个错误。在击败eBay之后,马云底气更足,他将竞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百度和谷歌。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狂人,最终把阿里巴巴带到了香港交易所,200亿美元的市值使阿里巴巴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这样引人注目的成就让人对马云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他会不会创造出更多让人惊奇的东西来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提前看到灾难才能避免和灾难碰面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碰到灾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你的客户,第二想到你的员工,其他才是想对手。”
——马云
当年海尔的张瑞敏怒砸冰箱一事,很多人认为这是海尔的“灾难”公关。马云却认为张瑞敏砸冰箱是在解决“灾难”,然后才把“灾难”变成优势。如果一开始就说企业要利用“灾难”进行公关,这样的心态持续下去,员工只会不断地制造灾难。公关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在进行市场营销的时候,很多企业家特别注重媒体公关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的影响力,甚至不惜将企业遇到的“灾难”当成公关的法宝。马云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能把“灾难”当公关,当企业遇到困境时,企业家要立即处理,解决灾难。
与海尔一样,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遇到过不少危机。淘宝网历时半年研发出的“招财进宝”产品,于2006年5月新推出竞价排名服务。该产品是淘宝网为愿意通过付费推广,从而获得更多成交的卖家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可是,事情并非马云想象的那样顺利。“招财进宝”在推出的短短20天内,就有6000多名卖家在网上签名,声称要在6月1日集体罢市。这项服务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还酿成了一次不小的风波。
对此,马云立即做出反应。他在淘宝网的论坛上发表署名文章,就“招财进宝”存在的问题向各位卖家道歉。同时,还对“招财进宝”的价格做出了调整。
马云认为由于淘宝网卖家增长非常快,推出这项服务是希望让新的卖家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但此举被网友们认为淘宝违反了公平原则。此后,马云还强调淘宝三年不收费的承诺不会改变,“招财进宝”并不是为了收费。如果按照商品上线的时间来决定商品位置的话,那么后上线商品的交易概率将大大降低,淘宝希望通过这一服务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看不见的手”调节优化市场环境。
对于网友的罢市行为,马云不敢怠慢。2006年5月29日,他继续在淘宝论坛上以“风清扬”的署名发了一篇帖子,对推出的“招财进宝”再次做出详细解释,并且谈到了这一举措的真正出发点,他表示:
“首先,淘宝网承担了阿里巴巴在未来五年内为中国创造一百万就业机会的重要指标任务。为了能让更多的买家和卖家以最低的门槛参与到淘宝网的创业和发展中来,阿里巴巴2004年决定再度免费三年,并且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做出三年免费的承诺是所有股东和董事们一致同意的大事,如今没有一个股东再要求阿里巴巴在淘宝收费赚钱。有人说阿里巴巴的资金压力很重,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拥有的现金储备至少可以为淘宝网再免费二十年。目前淘宝网不是要思考如何赚钱,而是要思考如何做成全世界最好的交易平台。
“其次,阿里巴巴也对所有参与淘宝建设和发展的会员们承诺过,未来一定要找到一种公平合理的收费模式,一种让淘宝网能发展、让会员能发财、让买家能快乐的模式。我希望能实现一种能够让愿意付费的人付费、不愿意付费的人可以永远免费的理想商业模式。当然这种想法只在理论上出现过,世界上真正的成功者几乎没有,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淘宝网在不断的发展中,永远秉承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的团队想走别人不敢走或没人敢走的路,因为我们年轻,更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在创造中国电子商务的历史。
“最后,推出‘招财进宝’是想帮一些店主创业更顺利一点。很多店主想给自己的网店做点小投资,让自己的小店效率更高、访问量更大。我觉得这是个小小的投资游戏,是让很多小店主们‘小赌怡情’一把的功能而已,与其他淘宝推出的功能没多大区别。淘宝现在每天的在线产品已经超过了2800万件,未来三年内将会有5000~8000万件。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办法,那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满意度。淘宝网一定要做些大胆的尝试,绝不是因为出于钱的考虑。”
事实上淘宝所收取的费用,还不够买淘宝网每天耗费的打印纸。马云没想到“招财进宝”会闹得这么大,觉得淘宝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产品本身也还不够完善,沟通也不对,他表示淘宝人正在夜以继日地完善这些产品,希望广大用户能原谅,给年轻人一次机会。
在过去的几年里,淘宝每一次推出新产品、新功能都能得到用户的支持和帮助,马云对此真诚地表示感谢,并呼吁让大家一起完善淘宝。他说放弃是很容易的,但他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淘宝是大家的淘宝。
马云认为,“招财进宝”受到抵制主要是因为推出之前与用户的沟通没做好。很多人在参与调查的时候还都没用过,一听说是收费,就认为凡是收费的都是不好的。马云坚称,“招财进宝”是个好东西,但事情发展被扭曲了。
然而,马云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后,马云不得不做出决定:既然淘宝是大家的淘宝,那就发起投票,由大家来投票决定“招财进宝”的生死。后来,经过10天的网民投票,38%的用户支持,61%的用户反对,“招财进宝”被取消。这种通过网民投票的方式来决定一项C2C网站新功能是否保留的做法,在电子商务发展史上尚属首例。
在此次企业危机中,马云并没有把“灾难”当成公关手段,而是以坦诚的态度向客户做出了解释,并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虽然“招财进宝”被迫停止,但马云并没有泄气,他认为不排除经过完善后重新推出这个很有前景的平台。
【复制成功:每个企业都有短板】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它的弱点,正是它的弱点导致它崩溃。那些企业发展中的短板是企业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
要解决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企业家必须具备一种整体的思维能力。这种从全局出发的短板思维,其核心意义就在于全面平衡,使企业在关注优势的同时充满危机意识,从而避免在短板上栽跟头。
微软在发展初期,尽管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其人力资源配备处于劣势。面对这种局面,微软大量选拔和聘用优秀人才,从而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可口可乐是世界第一大饮料公司,但是伍德鲁夫掌控可口可乐公司时曾坦言,可口可乐在技术上没有优势,不就是碳酸、糖浆和水吗?所以,必须靠宣传和广告来占领市场。正是因为他准确地把握了可口可乐的短板所在,才成功地避免了风险,最终取得了成功。
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企业家要有忧患意识,如果我们个人某些方面是短板,那就应该让有优势的人去做长补齐;如果你所领导的企业存在短板,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企业家不能把企业的劣势当做烂苹果扔掉,而必须通过短板思维的启发,尽可能地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一个高技术企业完全依靠技术成功,也没有一个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能够依赖营销长盛不衰。企业之道,在于把握自身的核心优势,并从企业整体出发,赢得发展的持久动力。这就要求企业家应不断地锤炼自我短板思维,提高危机意识,发展不忘劣势,前进要看危机。
以变应变,你最大的竞争者是自己
“谁是你的竞争者,你最大的竞争者就是传统思维、传统文化,所以你要花很长时间去传达一种新的文化,新的礼仪,对现代生活的理解。”
“今天我们对阿里巴巴的员工要求诚信,学习能力,乐观精神和拥抱变化的态度!”
——马云
当别人都说“以不变应万变”时,马云却说“拥抱变化”。阿里巴巴不仅有“三个代表”,还有“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项就是: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马云讲究的是“以变应万变”,综观马云的创业发展历程,他是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别人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这是马云的经营之道。
2004年阿里巴巴的一次人事变动,便足以说明马云在企业经营上的“变化”之道。
2004年12月15日,阿里巴巴的全体员工在杭州大剧院召开员工大会,马云宣布了阿里巴巴领导层的一系列重大变动。
这次变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是阿里巴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调整。”马云在大会上这样说道。此次人事变动包括:原阿里巴巴首席人力官、首席运营官关明生将出任阿里学院教授,全面负责阿里学院;原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经理李琪将出任首席运营官;原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张瑛将退出阿里巴巴管理层。
其实在此次大会召开之前,马云已有计划调整阿里巴巴的公司组织结构:原来的四个主要机构——公司总部、中国事业部、国际事业部和淘宝事业部,将调整为“国际站”“中国供应商”“海外发展”“诚信通”和“中国网站”,作为公司重要支持的“技术”“市场”“行政”等部门将和新调整的五个重要部门一起,由新首席运营官李琪全权负责,而“淘宝”仍为独立分支。马云如此变化的目的很明确,“这将使阿里巴巴的结构更为集中,更利于发挥作用”。
李琪是此次人事调整中变动最大的一个,由原来的国际事业部总经理转为出任海外发展部总经理,并直接接替关明生任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一职。而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有过辉煌成绩的关明生,将卸任COO和CPO两职,全力负责阿里学院的教务工作。
“我们要在最好的时机做出调整,而不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这是马云在大会上的讲话。他要让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期,才是它做出重大调整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