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0700000002

第2章 醒篇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做人必清醒 做事要明白

原文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

清醒的人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情迷世务,追逐名利,没有一日不处于沉醉状态中的。好名的人迷醉于朝廷官位,好利的人醉心于世间财富,豪富的人则沉迷于声色车马。怎样才能获得一服清醒之剂,使人服下能够获得清醒呢?

评析

传说晋朝有位名叫狄希的人,居住在中山,能酿造上等的好酒,人们饮了以后可醉千日不醒,可见此酒名副其实。然而这种酒虽能醉人千日,其醉却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真醉,是饮酒所得的情趣;二是虽酒劲很大,千日后也会醒来。

今世之虚名浮利却令世人无一日清醒,不是沉迷于官场便是浮沉于商海,在这酩酊大醉之中有几人能忘却欲念?岂不知千古功名如尘土,满世金银不带去,赤条条入得世来,终将赤条条绝尘而去,虚名浮利百年后皆如浮土。可怜世间之人沉醉于追逐名利、享受荣华的生活中而难有清醒之时。所以作者在此大发感叹,从哪里能弄来一服清凉药,让这些为名利、声色而醉的人服后能醒来呢?其实答案就在本书中,当你读完了陈公的这本《小窗幽记》后,便会觉得神清气爽、心境明澈,因为这就是一服让人清醒的良药,品味过后必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守节声色场 安志纷闹中

原文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译文

是否有淡泊宁静的志向,必须通过富贵奢华的场合才能检验出来;是否有镇静安定的节操,必须通过纷纷扰扰的环境才能验证出来。

评析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大丈夫。

在名利场中走过还能宠辱不惊,才是真正的淡泊心境;在纷杂变幻的是非中依然泰然自若,才是君子之德行。世上的人都知道淡泊两字的含义,但真正走入淡泊之境的却没有几人。倒是经常可见有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大动干戈,枉费许多心机挑动矛盾四起,到头来却落得损人不利己的结果,何不自守淡泊之念,镇定自如?

淡泊名利的操守,镇定安闲的气节,需要我们在平常的德行中加以锻炼,并牢记在心底,不但在贫贱之时能保守住自己的尊严,更要在富贵时能经受得住声色的考验。面对世间五光十色的声色之乐,尘世间纷繁浓艳的名利诱惑,能够保持自己的一颗平常心,有一种毫不为之所动的意念,才算是真正的淡泊,才算是做到了洁身自好。

所以说:真正的淡泊在心不在身,只要心中无所挂念,则处处都可以找到清净与快乐。

人生得足 未老得闲

原文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译文

人活在世上,等待着得到满足,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满足呢?在未衰老时能得到清闲的心境,这才是真正的清闲。

评析

生活是不会累人的,累的是我们自己的身心,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欲望和贪恋太多,束缚了我们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世人总是在年轻时闷闷不乐,但到老时才知那是因为被名所累、为利所扰,不能自拔罢了。实际上富贵是没有止境的,贪婪的胃口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只有学会适可而止,适时放弃,才能知足常乐。

有的人生活富裕了,但却依然感受不到殷实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反而觉得压力倍增,甚至还不如以前清贫的日子过得轻松,原因就是心底的欲望越来越多,贪婪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一个真正懂得知足常乐的人,放下了心中所有的尘情与牵挂,自然会生活平静。如果要想得到清闲的心境,及时放弃为物欲所驱使的生活就行,何必一定要等到白发之时才醒悟过来呢?

背后无人诋 久交不生厌

原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让人当面表扬自己,不如让别人不在背后诽谤诋毁自己;让人在初交之时就产生好感,不如让别人与自己长久相处而不厌烦。

评析

正所谓“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每个人都喜欢听奉承话,其实让人当面夸奖自己并不是难事,难的是让人在背后不议论甚至诽谤自己。所以与其刻意去追求别人的奉承,倒不如时时处处修养德行,严于律己,多行善事,这样不仅不会给别人背后议论我们的机会,相反还会得来诸多真心的赞誉之声。

与人初见面时刻意的迎合,日久必生厌倦,为人当光明,处世须磊落。要像君子之交淡如水,岂能如狐朋狗友般相互利用呢?个人功过是非自有天地明鉴,岂是自吹自擂就能遂心所愿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与人交往时刻意修饰自己一番,想使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结果在熟悉之后,便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将平日的许多丑陋习惯暴露给了朋友,如此时间长了必定会招来对方的厌恶。所以说给对方一个外表华丽、但却内心空虚的自我,还不如保持镇定从容的心态,既不过于奉承,也不刻意做作,做个原原本本的自我,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天意实难违 正心修我身

原文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译文

命运使我的福分浅薄,我便加强我的德行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身体劳累,我便放松自己的心情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人生遭遇困境,我便提高我的道德修养来通达它。

评析

命运把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无论上天如何对待我们,只要心中明白自己是命运之主,我们便可战胜一切困难。虽然人生不平等,但对于命运的追求却是平等的。虽然上天没有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也不必怨天尤人,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去自己拯救自己,而不应该埋怨老天的不公,让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

福分薄虽然说明了外在的物质环境不丰厚,或者生命的外缘有缺憾,但我们可以通过深厚的心灵修养安然自适,将一切烦恼驱出脑际。有时命运会使我们的形体十分劳苦,但它无法阻拦我们的心灵去享受快乐的境界。

人的际遇无常,困厄在所难免,此时更不可灰心丧志,不如充实自己的学问,扩充自己的心胸和道德。困厄的产生,多是自己能力不够的缘故,若能胸怀大志,必能以一种坚强的意志将困厄扫除,即使摆脱不了当前的困境,至少我们的内心也不会因此而沮丧。

君子小人 五更检点

原文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须五更头检点思想的是甚么便得。

译文

要想知道自己是有道德的正人君子,还是品德低下的小人,只要在五更天时自我反省一下,检查一下头脑中想的是什么,就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评析

由人及己,时常反省自我,是正人君子修身养性的好习惯。深夜五更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经过一夜饱睡,此时思路已经十分清晰。一个勤奋的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开始思索的是今天能为社会再做些什么,怎样去帮助他人;而一个品德卑劣的小人,也许正在盘算着如何去算计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说通过一个人此时的所想所思便能准确地检验他的品行是好是坏、道德是高是低。

观察一个人品德的好坏、能力的大小,重在把握恰当的时机。有些人在公共场合故意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通过一些好的言谈举止来博得他人的赞扬,以求留个好印象,但在暗地中却做些损人利己的勾当,把自己的人格抛到一旁不顾,这样的人不过是伪君子而已。有些人做事前爱夸夸其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真正做起事来却大相径庭。这种外美内空的人不在少数,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辨别真伪。

善恶一念 役使鬼神

原文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译文

心中有了行善的念头,就可以获得降福的吉神保佑;心中有了作恶的念头,就会招来为祸的恶鬼。明白了这一点便可以差使鬼神了。

评析

事情的成败得失往往仅在一念之差,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行善与作恶也是如此。在善恶的岔路口,多往前走一步就可能身败名裂,后退一步就能万事大吉,所以我们在平日生活中不得不谨慎行事,以免铸成大错。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心怀善念的人,其行为处世总是从有利于人的愿望出发,就连神灵也会暗中相助,使其事事能够成功;心怀恶念的人,对世界充满敌意,到处行不义之事,结果不但害人,还会害己,就好像有恶鬼跟随着一样。明白了善恶之理,就不用担心厉鬼害人而总能使吉神附己,那还有什么鬼神不能驱使呢?

用情深处孤独 任性切勿放肆

原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情爱是最难长久保持的,所以感情丰富的人有时会显得缺少情意;天性运行本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率性而为的人是不会丢失其本性的。

评析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万事都有其恒定的规律,当事物发展到极限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在感情和天性上也是如此,情至深则转化为无情,性至极则终不失本性。

“情到深处情转薄”,是因为情太苦,而且情爱很难长久。如果执着地追求情,那就更苦不堪言了。情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念,控制这种心头的思念又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人的生命本来短暂,环境又变化无常,所以能从情爱之中得到短暂欢乐的人毕竟是少数,而那些多情之人在备尝爱情的捉弄后,多半也远离情感,变得薄情寡义了。情爱难以持久,是因为情到深处人孤独,多情者反被情所误,情至极而不得呼应,所以便显得寡情难抑,寂寞难耐。情至执着,必然为情所困,因为孤独的灵魂四处飘荡,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所以真正的多情应是能得到对方的回报,才显得有情有义,才能够地久天长。

天性同样也是遵循一定的常理,所以任性而为的人,任性便成了他们的天性,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本性。就如有的人很任性,但并不代表他放肆,这只是一种率真本性的体现。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朴、自由快乐的。然而,由于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受到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它又会重见天日。

云烟影里见真身 禽鸟声中闻自性

原文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译文

在缥缈的云影烟雾中显现出真正的自我,才明白肉身原来是拘束人的东西;在鸟鸣声中听见了自然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见识原来是攻击人的戈矛。

评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到云影烟雾,悟见肉身也如云烟一般易逝,明白生命实在不应为肉身所缚。人生只有如云烟般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本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们之所以感到生活疲惫、空虚乏味,原因就是我们的心灵沉寂在荒凉的沙漠中,得不到一点水分的滋润。如果我们想让心灵快乐地感悟到生活的情趣,就要在平常的日子里找些自己分内的事做,而不是毫无作为地让时光匆匆溜走。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摆脱尘世间爱恨情仇的拖累,让自己变得活泼开朗、乐观豁达。

空闲时到郊外走走,听鸟儿歌唱,看花开花谢,你必定会从大自然中得到诸多的领悟。知道了寂静衬托声音的美好,明白了人的本性应该清纯,而不该有种种爱憎之情。

空被空迷 静为静缚

原文

谈空反被空迷,耽静多为静缚。

译文

谈论空虚之道的人却常常被空虚所迷惑;沉溺静境中的人却反而被静境所束缚。

评析

空是空寂之道,是让人们知道万事万物本无永恒的道理,一切终将消散,教人们不要执迷于万物之中,使身心不得自在。然而有人却谈空而又恋空,对空执着而不放弃,结果往往被空寂所迷惑。实际上是空的念头没有除去,仍是心有牵挂,放不下杂念。

静是沉寂静境。教人清净不是要躲到安静的地方,远离尘世喧嚣而不想不听、不管不顾其他一切事情,如果真是这样就又要被静所困了。因为真正的静不在外界环境中,不需要我们极力外求,而是在我们的心里,只有内心清净,保持静的心境,处闹市而心不乱,才是真正做到了静而不受束缚。

适时可发 拔苗不长

原文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译文

藏伏很久的事物,一旦腾飞则必定飞得高远;太早开放的事物,往往生命很短暂。

评析

勾践卧薪尝胆数载终灭吴,姜尚水边垂钓多年任丞相。可见事物先要蓄势,而后才可待发。蓄久必高飞,因为蕴藏深厚,积蓄了充足的力量,爆发而出,则势必惊天动地,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说不经过长久的潜伏蓄积,又何来高飞的力量呢?不经过冬天的孕育,又何来春天的万物复苏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很快就因竭尽力量而凋萎。有的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于成了大器。生命的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这则话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待事物应该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因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先开发的事物,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必定失去存在的条件,就如同昙花一现似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后来者常居上,是自然的法则。如遇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不断充实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正如有些人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往往能脱颖而出,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

若要会受福 必先会救祸

原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译文

上天要降灾祸给一个人,必先给他一些福分来滋长他的傲慢之心,从而看他是否懂得享受;上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先给他一些挫折来考验其志向,从而看他是否有自救的本领。

评析

上天是公平的,它让城市喧闹,却让乡村安宁;它让名花香飘万里,让野草百折不挠;它让明月辉映大地,也让繁星点缀天空。所以天道的变化总是祸福相依的。祸事降临不必惊慌,自救之后得来的便是幸福;得到福分不必得意,如果不知珍惜灾难便会到来。人虽然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但也不会一辈子在逆境中行走。失意与得意总是交相而来的,有福时要居安思危,有祸时要学会摆脱厄运。就像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成败得失。只要我们明白了世事无常的道理,懂得了随缘而定,随遇而安,就能够寻找到生活的快乐所在。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上天的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祸来,又岂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祸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不日祸来,也能如此救助。通达事理之人处祸不忧,居福不骄,知福祸在于自己的掌握,天虽有不测风云,但人总能有自救的机会,所以心便可常保安静自然。

多欲无慷慨 多言无笃实

原文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译文

浮躁的人,必定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见识;胆怯的人,必定对事物没有卓越的见解;欲望太多的人,必定没有正直激昂的气节;话多的人,必定没有扎实勤奋的作风;多蛮力的人,必定缺少文学的修养。

评析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良好的基础,就如同建楼房要打好地基,做教师一定要有相关学科的渊博知识一样。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建起的房屋就会是空中楼阁,当老师也不可能做得合格称职。一个人做事若是浮躁气盛或者是缩手缩脚的话,就会影响他对学问的深刻研究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要想有真知灼见是很困难的。

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说话不分轻重,经常海阔天空地胡言乱语,就难以有正直激昂的斗志、沉稳踏实的作风,做事可能会主次不分,甚至舍本逐末。而勇力过人的鲁莽之士,多是有勇无谋之人,做事草率鲁莽,缺少成熟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这样的人多由于内心修养不足所致,因此他们也很难拥有文人骚客的雅兴和志趣。

世间万物皆有度 无度胜事亦苦海

原文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徇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挠,则亦苦海。

译文

居住于山林本是很快意的事,如对山居生活起了贪恋,那也与俗世一样了;欣赏书画是高雅的事,如果有了贪恋之心,也就与商人一样了;饮酒赋诗本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屈从他人的意志,那就如在地狱中一样难受;好客是宽容大度的事,但若被那些粗俗的人搅扰,也就好似陷入了苦海。

评析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火候,做不到位,固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要是做过了头,也可能会有事与愿违的后果。比如:管教儿女,既不能纵容维护,但也不能要求过于严格苛刻;面对钱财,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既不可肆意挥霍,也不可小气吝啬。如果为人处世过了“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走向事物的反面。

山居的本意是要远尘嚣。如果对山林起了爱恋之心,那就有违本意了。作诗饮酒,要起之于兴,发之于情,如果既没有兴致,又没有情趣的话,那为什么饮酒呢?如果借酒消愁,那岂不是愁更愁了?好客也应有度,如果在一起杯酒人生,喝个烂醉如泥,那也真够让人头痛的了。所以寻乐不能起贪心,不能落于俗套,否则又哪里谈得上雅事呢?

爱好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乐趣,本是人生的雅事。山中观日出日落,吟诗作画,谈古论今,这都是大雅之趣,但如一味痴迷,也就失去了享受这些情趣的本性,高雅也就变成了庸俗,继而便是桎梏。

轻财以聚人 律己以服人

原文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译文

不看重钱财,便可以将众人聚集在自己身边;严格要求自己就能使人信服;气量宏大便可得到他人的帮助;凡事身先士卒,就能成为他人的榜样。

评析

为人处世之道贵在做到重义轻财,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对他人宽宏大量,做事带头身体力行,这都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君子之风。如果视钱如命,将利益全部捞入自己的腰包,他人得不到一点好处,自然就会众叛亲离。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就会使人信服,受到他人的尊重,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做事率先垂范,为众人做出表率,那么又何愁众人不与自己齐心协力,将事情办成呢?所以说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主要是看我们有没有能力集众人之力把它做好。

知迷不迷 知难不难

原文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译文

在最容易使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会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把最难放下的事搁置一旁,那么心境就永远会平静豁达。

评析

迷失方向的人能够顿然看破迷惘,找到走出黑暗的道路,就等于在最困难的时刻渡过了难关,那么以后人生之路上的其他磨难还有什么好可怕的呢?如果能在最迷惑处豁然开朗,必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感,那么其他难题也便会迎刃而解。因为有了破解之法,即使以后再有迷惑,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静心破迷而不慌乱。

心中放不下,可从最难处入手,将种种名利之心弃之一旁,才能让心荡漾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所以说只有抛却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束缚,我们的心境才会变得宽阔自然,才会一心了无牵挂,逍遥自在地生活于天地间。

难事逆境中 方见真气度

原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

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责任的能力;处于逆境或顺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碰到喜怒哀乐之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人相处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

评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观察一个人很难,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解对方的机会,只要我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就能得出其应对不同情况的态度,以及处理事务的各种能力。有人面对自己肩负的大事或难以解决的事情时,总是采取寻找借口推卸责任或逃避的态度,如此的懦弱之辈又岂能担当天下重任?而那些勇于担当责任的志士,在关键时刻便挺身而出,肩负起重任。唯有如此,才是具有高深修养和品性的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气魄,显示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度。

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变化,所以也常给事情的成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而只有那些喜怒不流露于表面的人,才能冷静而准确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因为他们不落世俗,具有远见卓识的目光,所以分析问题更能从长远利益打算。

良心静里见 真情淡中来

原文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译文

在深夜清凉宁静的环境下,才容易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善良正直的本心,但真实的感情却在简单的饮食中表露。所以与其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改正,不如让自我反省;与其以自己的好恶去抨击他人,不如让他自行暴露其过错。

评析

在合适的时机,真情就会表露出来。就好像我们在患难中才认识到谁是真正的朋友一样。夜深人静之时,正是万物收敛的时候,人的心灵容易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此时正是我们观察一个人善良与否的最佳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生活态度,所以以静待动是促人自省的好方法。

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去要求他人,不但自己疲劳,也许还令人生厌,倒不如让其通过自我反省,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更有效。别人若有弱点,不要急于给予指责批评,以免让对方感到没有面子,挫伤其自尊心,不如让他主动坦白暴露,使其在内心深处得到深刻认识,而后自行改正,可能对其帮助更大。

宁为随世之庸 勿为欺世之杰

原文

宁为随世之庸愚,勿为欺世之豪杰。

译文

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事而平庸愚笨的人,也不做一个以欺世盗名而出人头地的英雄豪杰。

评析

活要活得有价值,死要死得其所。就如保尔所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就是活的价值。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死得其所。人生轰轰烈烈一场,方可流芳百世,才算有大丈夫的气概。

尘世间的平凡与伟大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的。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留下惊天动地的伟业当然伟大;如果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也是很伟大的。因为平凡也有平凡的价值,平凡中也有伟大之处,而安于平凡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相反,如果心术不正,为非作歹,纵有名声,也只能是遗臭万年之名,遭人唾弃与鄙视。

习忙可销福 得谤可销名

原文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

译文

安逸清闲的福分是上帝给予的,如果习惯于忙碌便可以消减所谓的不吉福分;清雅的名声是上帝所忌讳的,如果受到他人的诽谤,则可以减损这种不吉的名声。

评析

人人都希望享受清闲安逸的生活,以求活得轻松愉快,但在实际生活中,清闲安逸并不是我们想得就能得到的,也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消受得了的。清闲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手足懈怠,脑力退化,从而失去生命的活力,前进的动力,人生的追求,生命也就会走向尽头。看我们身边那些忙碌一生的老人,是从来也闲不住自己的手脚的,一旦离开他们辛苦劳作的地方,他们就会很快衰老下去。而在忙碌的生活中,精神才会有寄托,人们才觉得活得充实,活得坦然。

美好的名声,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了的,得到名声又往往为名声所累,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名声太大,会招来祸害,上帝吝惜名声,不愿随便给予;遭到谤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以避免被人嫉妒,得以保全自己。

人因嗜动气 当以德消之

原文

人之嗜名节,嗜文草,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

译文

人们爱好声名节操,爱好文章辞藻,爱好行侠仗义,就像爱好美酒一样,容易冲动而为所欲为,所以应该用道德涵养来抑制这些冲动。

评析

合适的爱好是人生的乐趣,如果爱好成癖,又容易一时兴起,那么就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予以节制了。看重自己的名节,爱好华美的词章,甚至愿做游侠之士,本来都无可厚非。如果为了名节去拼命,为了几句文章辞藻而动怒,甚至借豪侠之气而触犯律条,那就如醉酒不知节制一样,是性格中的弱点,最终会带来灾祸。

生活中的我们对待自己的爱好一定要保持克制的情绪,千万不可任其肆意发展。有爱好是好的,但如果使爱好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就像现在的孩子迷恋上网络游戏一样,置自己的学业、事业、家庭于不顾,那就会出问题。还有的人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卖弄自我,甚至行些不义之事,那结果只能自讨苦吃。

相反可相成 相得必益彰

原文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将美与丑分别得太清楚,那么就无法与事物相互契合;将贤与愚区分得太明确,那么就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要明白善美与缺失,而为人处世却要仁慈厚道,使美丑两方都能平和,贤愚双方都能从中受益,这才是上天培育人们品德与气量的目的。

评析

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过于绝对就会扭曲事物的本来面目。美和丑是相对的概念,如果对于美与丑太过挑剔,那么就失去了准确鉴别事物的尺度与能力;如果太过于追求完美,那么世上也没有事物能让我们满意了。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为美丑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要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与人相交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如果要求过于苛求,就难以使人与自己亲近,难以结交真正的朋友。所以为人处世之道,最好是遵循传统哲学所倡导的外圆内方,内心对人对事精明而不含糊,外在处世却要大度宽容,朴实浑厚,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使贤明和愚笨的人都能从我们身上有所收获,这才是上天期望看到我们应有的品质。

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外表浑厚,就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梦里不能主张 泉下安得分明

原文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主张;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

译文

当人闭上双眼进入梦境后,就不能自作主张了;一旦生命终结,眼神无光,在九泉之下怎么能够明白呢?

评析

白日里,人们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或你争我夺,或玩弄阴谋,总是千方百计去实现自己的许多妄想。可是一到夜间,闭上眼睛进入梦乡之后,头脑便失去了思维,各种意念随之进入梦中去幻想了。梦中的人忘记了清醒时的事,变得身不由己,也许自己的亲人在梦中也素不相识,白日的故事在梦中大相径庭。到底梦中是真实的我,还是清醒时是真实的我,难以说得明白。

梦中既然难以控制自己的主张,死亡时,哪里又放得下心中的迷幻呢?临死之时放下一切妄念,做到一了百了,才可以在死亡时彻底释怀。

不知了了是了了 若知了了便不了

原文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译文

佛只是个透彻明悟,仙其实也是个透彻明悟,圣人明明白白却不知道透彻明悟,不知道透彻明悟就是明明白白,如果透彻明悟就不会明明白白了。

评析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错误地追求太多东西。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知道整天被尘世的烦恼和欲望所束缚,放不下心中的杂念,还期盼着很多事情来临,来临了又生出更多的非分之想,得不到的东西不断地期盼,能得到的东西也是念念不忘,结果使得烦恼丛生。即使事情已过,心中仍放心不下,如此庸人自扰,岂不是无端地增添了心灵的压力与忧烦?

其实,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原因就是我们的内心放不下。尘世的功名难以摆脱,有些人就躲入山野,希望与世隔绝,以为这样便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殊不知,这是以为尘缘了了,其实未了,因为心中仍有欲念未放下。要做到真正的了却,只有连放下的念头也排除掉,生于世间才可超出物外。

敞开心扉 欢乐无忧

原文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译文

去除胸中容易伤害他人与自己的棘刺,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这便是天下最快乐的事了。

评析

荆棘多刺,谁都不想接近,留在胸中挡住交往之门,既会伤人,也会伤己。俗话说“待人以诚”,与人相交贵在坦诚相待,直率地表露自己的胸怀,才能赢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有什么得意处不妨公开与人交流。有什么不快乐的事,也不妨说给他人听听,而不是闷在心里独自承受。只有打开心扉与人坦诚相谈,别人才会以诚心回报。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才容易沟通与交流,友谊、欢笑才会常驻心间,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生活中性格内向的人多是不善言笑的,他们遇到困难或是心有烦恼时,总是闷在心里不愿向他人讲述,如此一来,只能使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多。话是开心锁,也是顺气丸,当把自己的不快倾诉给知心人后,才会觉得身心轻松舒畅。

居堪傍恶邻 聚可容损友

原文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译文

居家不一定非要避开坏邻居,聚会也不一定要避开不好的朋友,能够自我把握的人也能够从恶邻和坏朋友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评析

我们不但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那些恶邻损友可以被我们视为反面的教员,只要我们在保持心性不变的前提下,就可以从他们的恶习中反省自身,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启迪。

世人总是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于是希望选择好的邻居,选择好的朋友,但是能够真正自我把握的人是不惧怕恶邻和损友的。即使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一样可以保持自己清白的本性,与外界不好的环境做比较,人才会做事更加小心谨慎。如果有一个坏邻居和品德不好的朋友,正可以考验自己的修为和定力,同时还可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对方。

观人观事见本质 不可小测君子心

原文

淡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清静淡泊名利的人,必定会受到豪华奢侈之辈的猜疑;谨慎而检点行为的人,必定被言行放荡不羁的人所忌恨。面对一个到了穷途末路的人,应当回头看他当初的心志怎么样;对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以后是否能继续走下去。

评析

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认为甘于淡泊不过是沽名钓誉,并非出于本心。吃惯肉的人决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能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别人反感。事实上,检饬的人不过是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忌恨谨慎的人。

为人处世,有时不但要看其结果,还要看其动机,如果一个人有着正直之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即使他遇到挫折与失败,也必然还会有成功之时。判定一个人是否能成为成功者,要观察他能否保持住自己的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地继续前进,因为只有做到善始善终的人,才是成就大事的人。

一个人会走到穷途末路,又想找回他最初的用心,但为时已晚。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用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子。一件事情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发达,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若是最初心意便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精勤,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得意不可忘形,上到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被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

以理听言 以道窒欲

原文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译文

以理智的态度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心中就会有正确的主张;用品德修养来约束心中的欲望,那么心境就自然清明。

评析

世上有很多人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别人,如果我们不用理智思考,而仅仅听信言辞,往往会判断失误,上了这些小人的当。只有将听到的言语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正误,才会辨别真伪。有时候,人的言语受感情的影响较多,由于情绪的波动,言语会距客观事物相差很远,偏听偏信便会使自己失去主张,只有全面分析判断,才不至于乱了方寸,才不会显得手足无措。

人的欲望太多,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让我们泯灭良心,走上邪路,所以我们必须严格约束自己,不要随意姑息迁就心中的欲望。如果贪婪地放纵欲望发展,这对于自身和社会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正确判断合理的欲求,得到合理的满足,才会保持心清脑明,做个正人君子。

先远后近 交友道也

原文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译文

先淡薄而后浓厚,先疏远而后亲近,先接触而后相知,这才是交朋友的方法。

评析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方法,如果一味地蛮干,必定会走许多弯路,事倍功半。交朋友同样也是有方法的。交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选择得当,则可受益匪浅;交友不当,则祸害非浅,所以我们要掌握交友的正确方法。一般是先有初步的了解,而后在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地接触,在接触中加深感情,心灵和志趣逐渐接近,最后走到一起而相知。

如果刚开始与陌生人交往,只从对方的表面来判断好坏,不做深入了解,短时间便打得火热,那所交的朋友很可能多是鸡鸣狗盗之士,并非真正的知己好友。所以“先择而后交”就会交到好朋友,“先交而后择”只会造成更多的仇隙。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

原文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译文

连自己的身体四肢都不属于亲近之物,更何况那些属于身外的声色财利呢?天地山川也只是一种幻影,更不用说生活在天地间如尘埃的芸芸众生了!

评析

让自己的本性在净秽之间徘徊、生死之间轮回,又怎能寻找到快乐的清净之地呢?人们往往摆脱不了物欲的束缚,心系身外之物不能自拔。贪得无厌的欲求,只会使人走向极端。心无牵挂,才可不受束缚而怡然自得,获得一身轻松。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但是,物质的需要也是有限的。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的肉身也是幻而不实的东西,形骸身体都不是亲近之物,既然如此,何况人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呢?

身体形骸如此,大地也是沧海桑田,昔日山川变成了今天的大海,古代的大海,也许是今天的高山。既然大地都如此变幻,无法把握,那么生活在大地上的芸芸众生,当然也犹如微尘一样显得渺小,既然如此,那么何不眼界更开阔一些,何必去斤斤计较那些细枝末节呢?

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原文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译文

寂静时要保持清醒,但不要扰乱寂静的心境;在清醒时要保持寂静,但心念不要驰骋过远而收束不住。

评析

处世也要讲究哲学。人生在世,有时要清醒,清醒就是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把握得住事物发展的方向,该争取时要百倍努力,该放弃时也要舍得松手;有时要装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有大度有气量,不为小事左右,所以说糊涂有时也是一种格调,它是一条从本质上检视自我、重塑新生、改善人际关系的捷径,也是一条磨砺心志,使自己更快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清醒并不是要我们自作聪明,处处觉得高人一等,而是要善于观察世事的变化,且不可太沉迷于世事,干扰寂静之心;糊涂也并不是要我们无所事事,每天得过且过地过日子,而是说对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耿耿于怀,可以一笔带过,但面对大事我们切不可敷衍了事。

智少愈完 智多愈散

原文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译文

孩子接受的知识很少,但他们的天性却越趋于完整;成人接受的知识丰富,但他们的思维却越分散杂乱。

评析

一个人得到的越多,并不意味着他越富有,越轻松,没准儿反受其累,成为一种生活的负担。随着人慢慢长大,儿童时代的天性便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使得内心和外在不能统一,开始变得圆滑世故,所以成人有时真该向儿童学习,感受一下他们单纯的天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童虽然知识少,但感情单纯,天性中充满了天真烂漫的情趣,所以他们大多显得活泼可爱,无拘无束,所以更能体现生命的向上与美好。有些孩童常常提出一些能令成人受到启发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而成人的知识丰富,智能也很多,却成天疲惫地奔波劳碌,做事还要考虑周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故受的束缚也很多。所以知识愈多,天性就变得愈迷乱。

从多入少 从有入无

原文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文

闲暇无事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一些杂乱的念头,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心浮气躁的习气,得意的时候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骄慢,失意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怨恨不满的想法。只有时时自我检查到位,使不良的习气由多而少,由有到无,这才是求取学问的关键。

评析

无事可做时不产生懈怠之心,有事可做时就脚踏实地,不存浮躁之气;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气馁。检点自己产生不良习惯的各个源头,以求防微杜渐,把杂念消灭在萌芽状态。人在无事时,容易产生很多轻浮杂乱的念头;在忙碌时,又容易因浮躁而缺少理智的思考,所以此时就急需控制自己的情绪,戒骄戒躁,不浮不虚,办事按部就班,忙而不乱,才会将事情处理得更妥当,与人相处才会更加和谐友爱。

由于个人的性情不见得能够被全社会的成员接受,于是就必须加以克制和调整。古时候皇子皇孙们不惜手足相残、血流成河也要争相上位为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大家都来接受自己的性情。有了权势,居高临下,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但当自己放纵性情而为所欲为时,很有可能会遭到众人的反对。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都必须调整自己的性情,以便于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在得意时,有些人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目中无人,这样往往容易遭人嫉妒,受到打击。所以在得意时应注意收敛,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在失意时,人往往怨天尤人,甚至悲观绝望,这样往往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他人的帮助,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总结失败的教训,为成功积累更多的经验。

脱厌如释重 带恋如担枷

原文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译文

贫穷低贱的人,一无所有,到生命将终结之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一种解脱感;富有高贵的人,无所不有,到生命终结之时,因对名利的痴迷而恋恋不舍。因厌倦而解脱的人,仿佛放下重担般轻松;因眷恋而不舍离去的人,如同戴上了枷锁般沉重。

评析

在世之时,不管生活得幸福也好,贫穷也罢,在死后却是什么都带不走的。这个世界很公平,来时我们没有带来任何东西,走时我们也只能赤裸裸而去。虽然我们人生走过的路程各不相同,但在死亡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没有人能够逃避得了。如果我们在世之时能够看透生死的关口,那其他的一切事情便更容易把握了。

贫穷低贱的人,一生在贫困中挣扎,什么财富也没有,死时自然没有什么留恋,反而如释重负般轻松,就如同终于盼到了脱离苦海的那一刻;富贵位高的人,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用不尽的财富,死时自然会恋恋不舍,身死之时还戴上枷锁,看来他们真是死不瞑目了。

看透名利生死关 方是人生大休闲

原文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译文

能够看得透名利这一关,只是小休息;看得透生死这一关,才算大休息。

评析

世间芸芸众生,都在名利之中拼命追逐,把人生的大好时光消耗在痛苦而劳累的奔波之路上。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人,能不为名利所困的又能有几人?名利是祸,万事都由名利而起;名利是灾,万恶也从名利始。能够看透名利的本质,不为物欲所挠,不为名利所惑,虽算得上是觉悟者,但也只能算作小的休息。

生与死才是人生的最大关口。常人总认为生是喜,死是悲,而在悟道人眼里,生死没有什么不同,生即是死,因为有生必有死,所以探究生从何来、死又何去并不重要。赤裸裸而来,两手空空而去,最终只是一抔黄土而已,这就是人生。如果我们能参透生与死的界限,生死不惧,才算入了大境界。

世人指摘处 多是爱护处

原文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译文

世人所犯的过失,多在与人交往应酬时发生;受到指责之时,多是从爱护的愿望出发;遇到了难以处理的事,多是由于起了贪恋之心的缘故。

评析

做事试图八面玲珑、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因在与各方应酬时,是难以处处考虑周全的,稍一疏忽,也许就会酿成大错。更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必躬亲,又必定影响工作的进程和完成的质量,所以做事不必要求人人满意,能够做到大部分人满意就很不错了。好在人情场上做周旋的人,必定在人情场上有过失。交际应酬,本难面面俱到,此处应付得了,他处必定不及应付,任是八面玲珑的人,也难免落得个虚假油滑之名。何况交多必假,穷于应付,难免虚与委蛇。全天下都是好友,就是圣人也难以做到。周旋到烦人处,恩多反怨,种种嫌隙随之而生。

愿意指出别人的缺点,多是从爱护对方的角度出发。爱之故而责之,责备是要他好,如果不爱,任他死活,毫不相关,又何必责之?如果对别人的错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下去,等到自己知道错误时,可能大错早已铸成,想改变也来不及了。所以责也有道,要责其堪受,以爱语导之。若是不堪接受,那么爱中生怨,责之又有何效。听到别人善意的批语时,我们要善于自我反省,虚心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情的艰难,往往在于留恋。贪生者畏死,恋情者畏失。大凡着于何处,何处便难;难舍何处,何处便难。唯有能舍一切难舍,不贪一切可贪的人,才能自由自在行于世间,而不为一切所缚。贪恋的人因有太多的欲望,所以觉得步履维艰;如果放弃了各种贪欲,那么就会心地清净,一身轻松了。生活中许多人埋怨生活太累,其实是我们的心累,只要把拖累身心的东西放下,才能轻松自在。

佳思侠情一往来 书能下酒云可赠

原文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

译文

好情绪来时,可以以读书来下酒;豪放情思出现时,可信手将白云作礼物赠送他人。

评析

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见饮酒重在情趣,并不一定非有美味佳肴、上乘好酒不可,若有真情趣,以茶代酒或以水代酒也未尝不可。好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以书为下酒菜,倒显得情趣更浓。古代的豪放诗人曾对月畅饮,留下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的佳句。陶渊明作《饮酒》诗二十首,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让我们品到的又是何等高尚的生活情趣。

生性豁达开朗、豪爽洒脱之人,绝不会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真到性情豪放之时,他们也会把江月、白云信手拈来相赠予人,因为他们要的是一片心意,而并不是看重实实在在的事物。

生老病死之关 美人名将难过

原文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

译文

人如果不能对生命大彻大悟,面对生、老、病、死这四个关卡,又有谁能看得透呢?尤其是美人和名将,当到那种红颜消逝和年老力衰的悲惨境况时,真使人感到十分无奈和惋惜。

评析

人生在世,如果说生是偶然的,那死就是必然的了,但这又是我们自身无法改变的。不论生命之路怎样走,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结局,就是由慢慢的衰老到死亡,至于病痛的折磨,也是难以避免的。只有那些看透了生死之道的人,才明白生命的价值所在,才会克服生的痛苦、死的遗憾。

美好的东西总有消失的一天。美丽随着衰老渐渐远去,年轻时健康的体魄在人老后也变得老态龙钟,甚至弱不禁风。这样的情景让人想起来不免有无尽的感叹。然而事物的发展从兴盛到衰落同样也是无法避免的,感叹又有何用呢?倒不如珍惜当下,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以求生无所悔,死无所憾。

饮酒高歌不放肆 大庭卖弄假矜持

原文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译文

真正不拘于规矩礼数,并不一定要饮酒狂歌,虚假的庄重却偏在大庭广众中故作姿态。能将世事看得明白透彻,自然不会过于重视功名;只有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才能寻找到心性愉悦的天地。

评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放荡不羁、不拘形迹之人。他曾经骑驴经过华阴县,县令不认识李白,不准他骑驴过境,李白云:“曾使龙巾拭唾,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想知县莫尊于天子,料此地莫大于皇都,天子殿前尚容吾走马,华容县里不许我骑驴。”知县听后大惊,向他谢罪。可见性情中人往往不拘于常礼,或者纵酒高歌,或者狂放不羁。但是真正的性情中人既不饮酒高歌,更不必故作姿态于人前卖弄。他们看透了世事分明,却表面上滴水不漏;他们远离了功名利禄,却生活得逍遥自在。

真正懂得生命的人,知道珍惜当下,惜福眼前。他们认为活着就是自己的福分,就该享受每一天的快乐时光,而不会让日常的俗事打扰他们的快乐情趣。

真出于诚 诚由于真

原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译文

施舍给别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获取好的名声,不如回避名声来得安闲;违背常理地自命清高,不如坦诚本分做人来得真切。

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故意施舍给别人一些小的恩惠,想求得对方的喜悦,这定是一种有着不良企图的行为,或者为了笼络人心,或者为了树立威望,其施舍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虽然表面是助人,但结果还是利己的,这与真心诚意的帮助相差甚远。而受人以恩,报之以德,才是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以德报恩的行为是心存感谢、不求索取的。古代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可见其中透露着人性的真诚与善良。

虽然盛名累人,但人人都想获得名声,并以此为荣,殊不知名声只是一种空洞的声音,虽能满足虚荣心的需要,但无形中也会成为一种束缚人的东西。许多知名人士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便是怕失了自己的好名声,倒不如逃名来得逍遥自在,也免除心理上的思想负担。所以节操高尚的人宁可逃避名利带来的麻烦,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些沽名钓誉之事。有了名声,就打破了生活中原本的平静,而在这些虚无缥缈之名的环绕下必须时刻谨慎,如此的矫揉造作之情岂不是夺去了我们真诚平和的本性?

做人只要真实,保持好自己的人格就够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时间长了,也很可能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只有用真心诚意的表现,才可赢得真正的自我和他人的尊重。

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

原文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所以为拙。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不是为了名声,那些以廉洁标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贪图名望之人;最大的巧智是不使用任何诡计,运用种种心术的人,不免是笨拙之人。

评析

廉与贪是相对的。无论是为官者,还是平民百姓,都本该把廉洁视为做人的本分。正因生活中有太多贪心之人,才使廉洁成为难行之事,真正的廉洁应该出于本心的要求,而不是名利的驱动。为廉洁而立名,虽不贪利,却是贪名。这和许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来是一样的,无非为了博取一个善字而已。其实,廉洁原是本分,由于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洁难得。廉声能为世人称道,是因其难得,若是官官都能廉洁,廉洁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又何必为此而立名呢?

一术对一事,此巧不可对彼事,因此,用术之人若为术所困,这个时候,巧术便成了拙术。巧本应是天性,机警聪明,反应敏捷,遇事善于灵活把握。真正的巧在来时不立,立而不滞,这样才能应万物而生其术,不因一术而碍万物。所以说大巧无术,要能兵来将挡,若是滞于术之为用,一旦事出突然,便毫无办法了。如果蓄意玩弄心术,耍些小聪明,其结果往往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俗语。

以明霞视美色 以流水听弦歌

原文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译文

明丽的云霞十分可爱,往往转眼之间就无影无踪了;流水之声十分动听,但是听过后便不再留恋。人们如果以观赏云霞的眼光去看待美人姿色,那么贪恋美色的恶念自然会减轻;如果能以听流水的心情来听弦音歌唱,那么弦歌对我们的性灵又有什么危害呢?

评析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庸俗;人喜欢美丽,但不能娇媚;人可以张扬,但不能疯狂;人可以谦虚,但不能做作。美是人们所喜欢的东西,但欣赏美是有距离的,也是有分寸的。正如刘禹锡在《爱莲说》中所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美丽的云霞纵然绚丽多姿,但往往转瞬即逝;流水的声音固然美妙动听,但却过而难留。

美好的事物如果能存留在你的心中,保存在心中一隅,已是难得,不要有占有之心。贪心不足是痛苦的,得不到的东西拼命去追求,必然会身心憔悴,疲惫不堪,这无异于作茧自缚。只有懂得放弃,才会让身心得到净化。蔚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婉转的鸟鸣,潺潺的流水,都是陶冶我们情操的美景,同样也是我们笑对生活的理由。

挨骂不还口 便是得便宜

原文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译文

寒山子在诗中说:“有人来辱骂我,我分明听得很清楚,虽然我不会去应对理睬,却是已经得了很大的好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品味。

评析

寒山子是唐代贞观年间的得道高僧,喜参禅悟道,留下了不少著名诗偈。他曾经在一首诗里这样说:别人骂我,我心里很清楚,但却不去理睬他,这就是得了便宜。其道理与中国传统提倡的以君子之德对付小人之行,所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意境上却更深一层。

不回敬别人的辱骂,首先是战胜了自己,因为“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其次是战胜了对手,任凭辱骂,不予理睬,对手则会自感无趣,自动罢休;其三,如果别人骂得有理,证明自己有错,岂不要感谢那位骂者的指点?所以当我们遭受辱骂时,保持沉默,并不代表自己懦弱或无能,相反倒有诸多的收获。

宁无忧于心 不有乐于身

原文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译文

追求当面的赞美,不如避免他人背后的诽谤;追求身体上的快乐,不如追求无忧无虑的心境。

评析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美誉,求得好的名声,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回味我们身边的赞誉,又有几人是出于真心实意呢?有的当面要与我们交好,但时过境迁后,便一脚蹬开,甚至还恶意诽谤中伤。当此类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怎能不叫人心痛呢?所以与其求取赞誉的名声,还不如少让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的是非。

快乐是人所追求的,但有时那只是一时感官的兴奋罢了,却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发自心底的,是精神上的放松与心灵深处的愉悦。只有心中没有恐惧、没有企求,平平静静、问心无愧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会心之语不解 无稽之言不听

原文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

译文

能用心领神会的言语,应当不用直言点破而理解它;没有根据的话,不听任它在耳边流过便是了。

评析

语言是沟通的最佳方式,是人类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其中有许多技巧。由于语言的表达程度有限,有些语言,对于能够理解的人,不用道明自会心领神悟,大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对于不理解的人,即使对其说得头头是道,讲得清晰明白,也未必能够使对方理解,使人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所以有时一些事用语言点破反倒会失去其中的意趣,甚至费了力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对我们身边的一些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切不可为此便生出烦恼之意,倒不如将其当作生活的笑料罢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听与不听也就无所谓了。如果真拿这些无稽之谈当回事,我们只会更加烦心,更加感觉到身心的疲惫不堪。

柳密拨得开 雨急不折腰

原文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译文

在枝繁叶茂的美景下能拨开迷雾不受拘束,来去自如,才看得出一个人的手段是否高明;在狂风暴雨、穷困潦倒的时候,能够站稳脚跟而不被击倒,才是立场坚定的君子。

评析

顺境中能把事情做好,承受福分,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关键是看他能否经受得住利益的诱惑而不会迷失本性,能否在富贵极顶时急流勇退,这才说明这个人是否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卓识。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景能维持多久呢?因为事物到了巅峰往往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只有智者能够及时识破其中的幻象,来去自如,不受束缚。

在顺境中要的是洒脱的气概,在逆境中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是否有坚定的意志。由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遇到艰难曲折的路程时,能够保持做人的原则和正直的品性,不迷乱心智、不气馁妥协,才可谓生活的强者。

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原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由于本身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了解事情的利害得失;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处在事情当中,所以应当放下对利害得失的顾虑。

评析

对事物有议论资格的人,一定要充分考虑事情的利害得失,看问题要做到全面而详细,兼顾全体与局部。因为这些考虑所得到的收获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好的依据,如果疏忽大意,或是只顾个人立场,就不能集思广益,势必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障碍,甚至还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越是小问题越不可马虎大意,如果对隐患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势必带来更大的损失。

就拿一场战争来说吧。指挥员在战前对双方实力、地形的利弊,以及影响战斗进行的意外情况都考虑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直接参与战争的人,就该放下有关利害得失的包袱,轻装上阵,将战争方案执行好,才会赢得斗争的胜利;如果执行战斗的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听指挥,那只能以失败结束。

说话心口一致 做事名副其实

原文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

喜欢谈论隐居山林中的生活乐趣的人,未必真正领悟了隐居的乐趣;口头上说厌倦名利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忘却。

评析

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差很远,有时甚至背道而驰。一个人的言谈只是外在的显露,不可轻易深信,就如同有些人嘴上说的是一套,但做起事来又是另一套。喜欢谈论山林隐居之乐的人,并不一定就真正领悟了其中的乐趣,没准是借此衬托自己的高雅脱俗,甚至借此来引起别人的关注,因为真正悟得山居乐趣的人已经隐居其中自得其乐去了,哪还有闲情逸致去炫耀一番?

口口声声说将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不近名利的姿态,而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名利的诱惑与束缚,便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态,其实未忘名利之心昭然若揭。像那些好作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必尽忘名利,他们形虽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而心非。

名利犹如赌博,是以全部身心为筹码,去换取空无一物的东西。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人为名利而伤情害义;就如酒,浅尝即可,过之则醉。可是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怀着对名利的淡泊之心呢?

心口不一的人,实际上内心充满了矛盾,如果能够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说,心口如一,那么不但自己活得坦然,与人交往也会很自在了。所以说若完全放弃对名利不动心的念头,自然也就能够不受名利的束缚了。

贫不能无志 死不可无补

原文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作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译文

贫穷并不是羞愧的事,值得羞愧的是贫穷却没有志气;地位卑贱并不令人厌恶,令人厌恶的是卑贱而又无能;年老并不值得叹息,值得叹息的是年老时已虚度一生;死并不值得悲伤,可悲的是死时却对世人毫无贡献。

评析

贫贱并不代表着羞愧与地位低下,富贵也并不代表着高尚与完美。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关键还是看其品德操行如何,贫穷但不失奋斗的志气,低微却有自己的能力,那么也是可敬的。如果因贫穷便精神颓废、萎靡不振,因低下便无所事事、毫无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呢!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更没有什么值得叹息的。我们活着所要做的事就是生而尽其动,尽最大的努力走好脚下的路,让自己一生活得有价值,这就要求我们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在临死时能够自豪地说声:我此生并没有虚度年华,而觉得活得很充实,因为我做了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

穷交能长 利交必伤

原文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

译文

朋友不期求获得恩惠,我也就不会向朋友表示给予恩惠,这是清贫的朋友能够长久相交的原因;期望有所获得而无止境,欲望又永远无法满足,这就是靠利益结交的朋友必然会伤和气的原因。

评析

交朋友就如同读一本书。读一本好书会让我们终身受益;读一本坏书,则有可能会危害一生。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追求的是心灵上的志同道合,而不是物质利益的相互索求,甚至相互利用。穷朋友之间图的是双方相同的志趣与心肠,既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物质利益,自己也不故意用利益向对方施舍恩惠,这样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朋友,大多是一些狐朋狗友之类的小人,他们互相利用,以物与物的交换来维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也就失去了相交的动机,甚或伤了和气,反目成仇。所以说饭桌上的酒肉朋友要不得,只有在患难之中才能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才能结交到真正的友谊。

享受财富显官 不如月下高歌

原文

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阴晴与烦恼。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漫把金樽倒。世上财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身转劳,落得自家头白早。请君细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草里多多少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译文

活到七十岁的人在古代是很少的,除去前边的幼年和后边的老年,中间剩下的时间就很少了,更何况还有平日的阴晴雨雪和忧愁烦恼呢?在中秋的夜晚,月光十分明媚,到了清明时节,百花也异常鲜艳。在花前月下我们可以尽情高声歌唱,亦可把酒当欢,对月畅饮。虽然世上有赚不尽的钱财,朝廷里有做不完的官职,但官职大了,钱财多了,人却觉得更加心力交瘁了,结果落了个白发早生。请大家看一看世间众生,一年年中把老死之人埋于青草黄土下,而草中又有多少坟墓,到每年的清明时节却有一半无人祭扫。

评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本来短暂,却还沉迷于钱财富贵、高官显位之中,等到大好年华已过,人近黄昏之时,才发现镜中的自己竟是满头白发,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回头审视自己,年少时不知好好珍惜这大好时光,却等到年老时只是发出绝望般的叹息之声,又怎能不让人心痛呢?

生活中的财富显位不过是人生的虚名罢了,身死之后,钱财分文带不走,显位这个美丽的光环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与其被钱财声名所累,不如抛却世俗的牵绊,自在一生。

苦茗代肉食 琴书为益友

原文

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清香,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译文

身居三间茅屋中,木头制的睡榻一枕,燃烧着清香,品尝着苦茶,欣赏着诗书,疲倦了便躺在松树和梧桐之下,或是摘去道冠,独自漫步行吟。平日的生活用苦茶来代替食肉,用松石来代替奇珍异宝,把琴和书当作自己的知己好友,以著书立作来代替建功立业,这其实也是人生的快乐事情呀!

评析

生活的乐趣在于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去体会,要抱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有的人朋友很多,生活很富有,却依然显得郁郁寡欢、愁眉不展;有的人经常独来独往,生活也很清贫,但他们还是每天显得精神百倍、兴高采烈的样子。为什么?就是因为两类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前者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生活方面的享受,在这条路上人走得越远,生活得就会越累,快乐就会越少;后者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在这条路上人走得越远,生活得就会越轻松,快乐就会越多。

黄昏月下 能有实际

原文

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奇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琴吟赏,杯酒留连,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有实际?

译文

初春时节,白雪覆盖的树木参差不齐,冰凌结成的花儿显得错落有致,登上华美的楼台远望,恍惚间好像坐在玄圃仙居和罗浮仙山一样。如果不是在黄昏的月光下把玩着琴乐吟诗赏雪、饮酒作乐的话,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的幽境是很难体会到的,能够身临其境才是达到了真正境界呀!

评析

玄圃:指仙居,据说昆仑山顶,有五所金台、十二座玉楼,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罗浮:山名,在广东省境内,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相传罗山的西边有座浮山,是蓬莱的一部分,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晋葛洪于此得仙游,道教列为第七大洞天。

参禅悟道不是诵经打坐就能领悟的,还需要身体力行地去体验。攀爬天下山水,才会知道禅的境界里有生命的真谛,才会找到生命的寄托。达到了禅的境界,我们才会抛却疲劳忧苦、七情六欲,拥有淡泊、宁静、洒脱的生活。

开眼便觉天地阔 林卧不知寒暑更

原文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林卧不知寒暑更,上床空算。

译文

睁眼看世界,便感觉天地宽阔了许多,哪怕像祢衡击鼓骂曹操那样也算不上狂放;隐居在山林当中,不知道寒暑往来的变化,就算像陈登那样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建立功名的热心,也只不过是白白筹划罢了。

评析

挝鼓非狂:运用了汉末名士祢衡击鼓骂曹操的典故,说祢衡恃才狂傲、当面辱骂曹操的行为并算不上狂妄。上床空算:用的是三国人物陈登的典故,用来说明功名入世的心不过是空空的算盘罢了,没有实际意义。《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见陈登,陈登久不与言,自上大床卧,使之卧下床。许汜告之刘备,刘备曰:“君有国土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陈登字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心胸豪迈之人,其想法和作为是平常人难以预料的,有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看起来不合时宜,甚至狂妄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但往往就是这样的人才会有惊人之举。诗人李白之所以有诸多佳篇和故事传世,都与他狂放的性格有着直接的联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有的人空有报国之心,却拿不出报国的实际行动来,只是停留在嘴上,这又怎能算作报国心呢?就如同我们平常对他人的许诺一样,答应了别人却不去兑现,结果不但会落个言而无信的恶名,还会失去他人的理解与信任。只有把想法与承诺落到实处,才会赢得更好的声誉和更多的朋友。

三徙成名 一朝解绶

原文

三徙成名,笑范蠡碌碌浮生,纵扁舟忘却五湖风月;一朝解绶,羡渊明飘飘遗世,命巾车归来满架琴书。

译文

三次迁徙成名于天下,可笑范蠡忙忙碌碌奔波劳碌了一生,乘一叶扁舟不知去向,却忘记了欣赏五湖美好的风光;弃官归隐山林,羡慕陶渊明飘然忘世的隐居生活,吩咐轻车简从归去来兮,装载的只有满车的琴与书。

评析

三徙成名: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来因不能与勾践共安乐而离开了越国,投奔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后来又到了陶,经商致富,号陶朱公,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三次迁徙,治国经商俱成功,因此得名。一朝解绶:说的是晋朝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人活着贵要有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因为精神是人获取动力的重要来源。在自己的追求之路上栽了跟头并不可怕,只要不失奋斗的动力,保持向上向善的拼搏精神,总会等到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实现梦想,享受生活的快乐。

不得胸怀 百岁犹夭

原文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夭也。

译文

人的一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即使活到一百岁,那和夭折也没有什么区别。

评析

有位先哲说过,生命就是从母体到坟墓的一段弧线,如何让这条弧线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就是我们活着时所要做的事。虽然人并不是为别人而活着,但总应该证明点什么,证明给世人我们可以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那究竟该怎么做呢?年轻时不要怕,年老后不要悔,这就是浓缩的人生智慧。

趁着年轻时的蓬勃朝气去努力耕耘一番,争取早日有所作为,即使年老之后也不要为曾经所做的错事而感到后悔。虽然人生中有些事我们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达到,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了,也就无怨无悔了。如果年轻时不去闯荡天下,等老了再想从头开始,可惜悔之晚矣,那才是一生的悲哀呢!

世法不必尽尝 心珠宜当独朗

原文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

译文

一勺中的水,就具有了五湖四海所有水的味道,所以说世间一切生灭无常的事物不一定都要体验;千江之水的明月,其实也都是同一轮月光,所以人心应该纯洁如珠,光明普照。

评析

有些人只知一味地追求,却不懂得适时地放弃。其实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有着相近或相通的本性,只要知其一便可推而广之,何必枉费心力,贪求太多。退一步就能达到超然的境界,不把精力花在那些短暂无价值的事物上,本身就是一种觉悟,就是一种取舍。当你自身觉醒,就会明白一切都不假外求,不需要用外面的事证明自己,也不需要外面的东西帮助自己修行,只要靠自己的一颗真心去领悟就可以了。

喜坡仙玉版之参 受米颠袍笏之辱

原文

笋含禅味,喜坡仙玉版之参;石结清盟,受米颠袍笏之辱。

译文

竹笋饱含着禅趣之味,很高兴苏东坡参拜玉版和尚的游戏;巨石可以结成清雅的会盟,反而受到米芾锦袍笏参拜的羞辱。

评析

笋含禅味,喜坡仙玉版之参:这个典故出自于惠洪的《冷斋夜话》第七卷。书中记载:苏东坡自岭南北归,与刘安世(字器之)相遇,又尝要刘器之同参玉版和尚,器之每倦山行,闻见玉版,欣然从之。至廉泉寺,烧笋而食,器之觉笋味胜,问:“此笋何名?”东坡曰:“即玉版也。此老师善说法,更令人得禅悦之味。”于是器之乃悟其戏,为大笑。

石结清盟,受米颠袍笏之辱:出自于《宋史·米芾传》。“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称米南宫、米颠。尝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治所有巨石,状奇丑,见之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长。”袍笏是官员的一种装束。

能够从竹笋中品出禅的味道,关键在于心底的安静自然,但这种高尚的境界修为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拜怪石为兄,又是何等的狂放洒脱,一切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此坦然率真的性情实在令人敬佩。回首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苏轼、米芾这种情怀的又有几人?

颜真卿抗节不挠 名节者恬退中来

原文

国家尊名节,奖恬退,虽一时未见其效,然当患难仓卒之际,终赖其用。如禄山之乱,河北二十四郡皆望风奔溃,而抗节不挠者,止一颜真卿,明皇初不识其人。则所谓名节者,亦未尝不自恬退中得来也,故奖恬退者,乃所以励名节。

译文

国家尊崇名节操守,奖励淡泊退让,虽然一时没有见到成效,但当遇患难危亡的关键时刻,终究还要靠这些人来拯救国家。就拿唐朝的安史之乱来看,黄河以北的二十四个郡守都望风而逃,军兵溃散,能够不屈不挠抵抗叛逆的,也不过只有颜真卿一人而已,而唐明皇最初竟然还不认识他。由此看来,保持名节操守的人也未必不是从淡泊退让的人群中走出来的。所以说奖励淡泊退让的人,也是在激励有名节操守的人。

评析

禄山之乱:就是说的唐代的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起兵叛变大唐,紧接着其部下史思明也跟着叛乱,后历经八年战争,才由郭子仪率兵平复,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颜真卿:字清臣,山东临沂人,开元年间的进士,曾做过监察御史、平原太守等官职,后被封为鲁国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安史之乱后,河北诸郡守官望风而逃,唐玄宗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后来得知只有颜真卿一人坚守平原,玄宗大喜:“朕不识颜真卿形态何如,所为得如此!”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韩愈在《马说》中所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或骈死于槽枥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才被埋没在了平庸的人群中,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伯乐的眼光,不能识别有才之士。只有做到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称得上真正的伯乐。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时得不到施展才华的人也不要气馁,只要埋头做好自己眼前的工作,总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考察人品 五伦为准

原文

考人品,要在五伦上见。此处得,则小过不足疵;此处失,则众长不足录。

译文

考察一个人的品德,要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上来评判。如果在五伦上都做得很得体的话,那么即使平日犯些小的错误也算不上有瑕疵;如果五伦之上有违背礼仪的行为,就算有再多的长处,也不能够录用。

评析

考察人的标准有很多,在古代就以五伦为准。身为臣子,对君王要忠心耿耿;为子女,对父母要尊敬孝顺;为兄长,对弟弟要给予呵护教导,古代有“有父从父,无父从兄”之语;夫妻之间要恩爱有加,互相关爱体贴。如果五伦之事都做得无可厚非,那就可称得上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即使在其他的方面犯些小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如果在最根本的五伦之上都做出不得体的事情,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可轻易录用。

现代的选才标准要求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从德这一方面来看,也可以五伦为标准来进行考查,因为五伦的道德要求永远都不会过时。

不堕泪者 不忠不友

原文

读诸葛武侯《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译文

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落泪的人,他必然没有尽忠之心;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的人,他必然没有朋友间的情义。

评析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往往会即景生情,有的人看到花落满地或是夕阳西下就可能会感伤落泪,更何况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呢?这情真意切的言行足以表明臣子的赤胆忠心和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怀念之情。就像我们读李密的《陈情表》时的感受一样,忠孝难两全,但李密能够在尽孝之后履行对皇帝尽忠的职责,又是何等的博大胸怀,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电视中看到感人的镜头,或是听到感人的故事,抑或是亲眼看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都会在心灵深处涌起一股流泪的冲动,虽然并不一定每次都要以泪释怀,但当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震颤,一定要珍惜这份感动,别让俗事把自己的心变得冰冷。

不独雅量过人 正是用世高手

原文

吕圣公(功)之不问朝士名,张师亮之不发窃器奴,韩稚圭之不易持烛兵,不独雅量过人,正是用世高手。

译文

吕蒙正不过问那个讥笑自己的朝士姓名,张齐贤不揭露偷盗银器的奴仆,韩琦不更换举蜡烛误烧自己胡须的士兵,这都表现了几位大臣的宽广胸怀,其实这恰恰也是用人的高明之处。

评析

吕圣公:即吕蒙正,字圣功,北宋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举进士第一,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因其年纪轻轻就任参知政事,而遭到朝士讥笑,同僚要追查此事,而吕蒙正制止说:“若知其名,必记于心,不如不知。”

张师亮:北宋曹州人,著有《洛阳缙绅旧闻记》。据《东轩笔记》载:一次酒宴间,一家奴窃数银器于怀,而他熟视不语。后为相,门下皆得班行,唯窃器奴不沾禄。奴泣拜,与钱而遣之。

韩稚圭:韩琦字稚圭,北宋安阳人,官至枢密使、宰相,封魏国公。据《厚德录》载:韩魏公帅武定时,夜作书,令一侍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以袖挥之,而作书如故,少顷回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鞭卒,急呼曰:“勿易之,渠方解持烛。”军府为之感服。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曹操赤脚迎许攸,都是类似的故事。身在高位却没有官员的架子,而能与属下平等视之,这样的为官者才是真正有德行、有威望之人。如果总是一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姿态,那谁也不愿接近,就更谈不上在属下心中有良好声望了。

会花鸟之情 得天趣活泼

原文

昔人有花中十友:桂为仙友,莲为诤友,梅为清友,菊为逸友,海棠名友,荼?韵友,瑞香殊友,芝兰芳友,蜡梅奇友,栀子禅友。昔人有禽中五客:鸥为闲客,鹤为仙客,鹭为雪客,孔雀南客,鹦鹉陇客。会花鸟之情,真是天趣活泼。

译文

古人有花十友的说法:桂花是仙友,莲花是诤友,梅花是清友,菊花是逸友,海棠是名友,荼是韵友,瑞香是殊友,芝兰是芳友,蜡梅是奇友,栀子是禅友。古人还有禽中五客的说法:鸥为闲客,鹤为仙客,鹭为雪客,孔雀为南客,鹦鹉为陇客。这两种说法都能够领会和吻合花鸟的各自性情,它们的自然情趣真是活泼可爱呀!

评析

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朋友的结交呢?由此可推知自己与花鸟相似的性情。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朋友也有好坏之分,如果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得意时便聚在一起喝个烂醉如泥,失意时便躲得无影无踪,如何算得上朋友?与以上所说的花鸟之情就更是天壤之别了。

佳人病怯 豪客多情

原文

佳人病怯,不耐春寒;豪客多情,尤怜夜饮。李太白之宝花宜障,光孟祖之狗窦堪呼。

译文

女人病后虚弱,经不起春寒料峭;豪客情感丰富,非常喜欢夜间饮酒。所以李白想要见宠姐,应当设七宝花相隔;光孟祖狗窦窥友大叫,值得赶紧请进与之相见畅饮。

评析

李太白之宝花宜障: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宁王宫有位名叫宠姐的妓女,长得非常漂亮,又善于歌唱。每到宴请宾客之时,其他妓女都在当前,只有宠姐是客人见不到的。一次饮到半睡半醒之时,李白乘着醉意笑说:‘很久之前就听说贵王府的宠姐能歌善舞,今天美酒佳肴都已经享尽,大家也都感到有些倦意了,王爷为什么还如此小气,不让我们见见宠姐之面呢?’王爷笑着吩咐手下说:‘设七宝花障,请宠姐在障后为大家吟歌吧。’李白起身道谢:‘虽然不让我们见其面,但能够听到她的声音也是很幸运的了。’”

光孟祖之狗窦堪呼:据《晋书·光逸传》记载:“(光逸字孟祖)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祼裎,闭室酣饮已多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从,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辅之答曰:‘他人决不能尔,必我孟达也。’遽呼入,遂与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李白这样的奇人异士呢?虽不能见慕名之人一面,但能听其歌声,也便足够了。像孟达如此狂放之人,世间更是少有,类似的行为又岂是一般人能够阻止的?只能任其逍遥自在了。

丈夫须有远图 豪杰应有壮志

原文

丈夫须有远图,眼孔如轮,可怪处堂燕雀;豪杰宁无壮志,风棱似铁,不忧当道豺狼。

译文

大丈夫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眼孔犹如车轮一般,对处在屋檐下不知祸患将至的燕雀感到惊奇;真正的豪杰怎能没有雄心壮志,铮铮铁骨,威风八面,无须担心豺狼当道,奸佞当权。

评析

处堂燕雀:《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喣喣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舵的航船,随风飘荡,不知该何去何从;有了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才会拥有勇往直前的动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做事之前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才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条不紊,所以人必须要有远见卓识。

心中充满豪情壮志,就不怕山高水深,就不再畏惧荆棘丛生的道路,凭着勇气和正义就足以战胜人生路上的一切困难。邪不压正,即使豺狼当道、奸佞当权也不足为惧。

勿使子孙效仿 但留榜样做人

原文

吾之一身,尝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必,尽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译文

人的一生之中,都有过少年与壮年的各自经历,壮年与老年不相同的地方,所以在我们的身后,也不会有儿子绝对像父亲、孙子绝对像祖父的道理。如果我们真要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痴心妄想了,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有生之年端正自己的行为,给子孙留下个好榜样。

评析

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中年有成熟的美,老年有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与迷人之处,各有各的优势和与众不同之处。谁也不必羡慕谁,谁也不必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方是上策。

如果生前让子孙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倒不如在平日中多做好事,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即使不用我们教诲,儿孙也会把我们视为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不能审视自己的缺点,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会让他人厌恶,也会使子孙离弃,又何谈榜样之说呢?

读轩快之书 听透彻之语

原文

读一篇轩快之书,宛见山青水白;听几句透彻之语,如看岳立川行。

译文

读一篇令人心情舒畅的文章,就仿佛看到了青山白水那样赏心悦目;听到几句精辟的话语,就好像看到了雄伟高大的山川、奔流东去的江水那样让人心旷神怡。

评析

找一本好书,读几篇好的文章,能让我们心有所悟,或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或是增添了智慧,或是铸造了意志。所以空闲之余,读读书,看看报,都会受益匪浅。读书要用心专一,切不可朝三暮四,心不在焉;也不可死读书,不求甚解。只有灵活变通地掌握读书要领,才能领会好文章中无穷的意趣。

听几句富含哲理的话语,或是别人的一番良言相劝,会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许多与人交往的好方法,真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呀!但在聆听时也要有辨别真伪的眼光,因为他人之言并非都是出于真心实意。如果听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奉承话,不但毫无益处,反而可能会深受其害。

论名节缓急之事小 较生死名节之论微

原文

论名节,则缓急之事小;较生死,则名节之论微。但知为饿夫以采南山之薇,不必为枯鱼以需西江之水。

译文

如果与名誉和节操相比,那么急迫困难的事就要小多了;如果与生死相比,那名誉和节操又显得微不足道了。人们只知道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采薇南山终至饿死的事,却不知枯鱼活命而需要引来西江之水。

评析

不必为枯鱼以需西江之水:《庄子·外物》中记载:“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我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曾记得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警示世人人格要高于侮辱下的苟活。有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大动干戈,相互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又哪里顾忌过自己的人格?更可悲的是还有一些人置尊严、道义于不顾,以身试法,做些法理难容的事情,结果身败名裂,甚至命丧黄泉。若连自己生命都不顾惜的人,又谈什么节操与荣辱呢?

雄心壮志早立 慈悲心肠勿弃

原文

闻鸡起舞,刘琨其壮士之雄心乎;闻筝起舞,迦叶其开士之素心乎!

译文

刘琨闻鸡起舞,表现出一个壮士的雄心大志;迦叶闻筝起舞,显示了一颗菩萨般的慈悲心肠。

评析

有志者,事竟成。欲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早立志向,而后为之奋起拼搏。如果空立志向于心中,而不去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那无异于永远无法企及的空中楼阁。

常立志不如高尚远大的志向加上谦虚实干的作风和不畏艰难的胆量,才是人生中最可贵的精神。立志不努力,便是志大才疏,才疏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刘琨闻鸡起舞,把渴望精忠报国的志向落到了实处,这才是有志之士学习的榜样。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不过由于后天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中,而有了善恶之别、好坏之分。迦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禁不住随之舞动,足见其向上向善的心灵追求。

鲍子让金 管宁割席

原文

贫富之交,可以情谅,鲍子所以让金;贵贱之间,易以势移,管宁所以割席。

译文

以贫贱富贵相交的朋友,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势给予谅解,这就是鲍叔牙让金给管仲的原因;高贵低贱的交情,容易因为地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管宁割席断义的原因。

评析

鲍子让金:春秋时期的管仲与鲍叔牙是至交好友,感情甚厚,因为管仲家境贫寒,鲍叔牙便让管仲在两人经商的利润中多取一份,后来又向齐桓公举荐管仲,成就了桓公的一代霸业。所以后来管仲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宁割席:管宁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与华歆同学,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之人在其门前经过,管宁依然读书如故,而华歆则跑出去观看,管宁割席分为两半,说:“子非吾友也。”

真正的朋友重在坦诚相待,真心相交,不可有丝毫的虚情假意。朋友处于危难中要及时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这样我们才会让朋友变成知己,让友谊地久天长。如果嫌贫爱富,那相交的结果必定分道扬镳,甚至成为仇敌。

同类推荐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不要紧

    不要紧

    在《不要紧》中,星云大师按照“生、老、病、死”这一条主线,为人们揭示关于生命的真相,主题包括了人生命运、因缘、生命教育、身心疾病等。他指出一切皆是因缘的促成,得之失之都不必太过挂怀,一切难为之事都不要紧,人生总会找到解脱之道。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热门推荐
  • 呆萌天下:腹黑世子妃

    呆萌天下:腹黑世子妃

    重生前,她软弱娇憨,却落得个,儿子惨死,她被挖心的凄惨下场。重生后,她披着软萌妹纸的皮囊,表面上对谁都温柔善良,暗地里却狠戾凶残,再不受半分凄凉。重生前,她视爱成命,却是爱错了人,死不瞑目。重生后,冷酷战神视她为掌中宝,眼中最好,以天下为聘,只为换她一颗真心,而她,却已是无心之人。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慎重选择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慎重选择

    春秋时代,在周庄王十三年的时候,齐国君主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部队由大将鲍叔牙率领。部队到达鲁国的郊外时,鲁庄公知道了,请了一名谋士,一起去迎敌,这位谋士名叫曹刿。
  • 妖仙鸦隐

    妖仙鸦隐

    持剑踏玉京,血满十二楼。青牛山的乌鸦妖怪在神秘幽魂的帮助下施展了天妖夺道秘术,从此与人斗、与妖斗、与天地斗,一步步修成绝世妖仙的故事。
  • 快穿之女主当道

    快穿之女主当道

    【1v1】藏海雾——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人,一不小心被车撞死,还被告知要当女主?what?海雾缓了缓,认命接受,可是……过去的二十多年以来,毫无感情基础的情感小白遇见撩妹高手的男主要怎么办?系统:都是大猪蹄子,啃下来!
  • 精灵时代掌门人

    精灵时代掌门人

    “我穿越了?”“等等,孤儿、贫穷、无恐惧情绪,这是主角模板吗?”“好吧,一个月了,都没等来金手指,看来是我想多了。哪里有什么主角模板,自己不过就是一条咸鱼。”耿鬼翻阅着自家训练家的自传,默默翻了个白眼,小心翼翼的书收起,有些怀念的看了眼身下的墓碑,精灵掌门江寒之墓。两百年,只剩下自己了……
  • 沈小仙行走日记

    沈小仙行走日记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傲娇神君魂飞魄散后被找回然后一路坑蒙拐骗做女王的故事
  • 恶魔的爱恋

    恶魔的爱恋

    她被迫女扮男装,从小受尽欺凌,这一切皆因为她母亲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她不识情欲,也不相信爱情。他是个极其聪明的男子,对她,他只愿用尽今生的聪明才智让她爱上他。且看腹黑男子如何让无情女子一步步地陷入他编织的情网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