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信的注解
自信的特点
自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
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
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设计的一根支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详细地通过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为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
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如今,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很多人对自信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表面层次,认为自信就是认为自己能做所有的事情。一旦这种表层的自信被打破,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自卑的阴影中。这对培养自信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不仅包括对自己已有能力的信任,还包括对非能力的信任和潜能力的信任。
人们会由于对自己非能力的不自信,而导致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认为自己窝囊,什么事情都不行,要避免这种晕轮效应的发生。
不相信自己,你就背叛了自己。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坐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黑人小孩,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色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有没有充满氢气。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那个黑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
传说,有个勤奋好学的木匠,一天去给法官修理椅子,他不但干得很认真、很仔细,还对法官坐的椅子进行了改装。有人问他其中原因,他解释说:“我要让这把椅子经久耐用,直到我自己作为法官坐上这把椅子。”心想事成,这位木匠后来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这把椅子。
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它能帮你战胜自卑和恐惧。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让别人也信赖你。
自卑从何而来
自卑感是对自己否定与怀疑,内容包罗万象,比如: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财富、名誉、相貌……
对自身的蔑视和残忍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自卑感便是最常见的对自我的憎恨,这是一种可怕的消极情绪。在生活中,很多人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拥有那种能力,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商不高者则会因此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也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低情商者常常希望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服、相同的家具,像他人一样说话、做事。情商不高者常常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鞭打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情商不高常常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善,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瑕,显得沉着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
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是情商不高的一种表现。
自卑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有,但如果一味任其发展,成为主宰我们的情绪,那就彻底失败了。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3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致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
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二十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非常的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曾经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
原来他们也会自卑。
原来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
一味地自卑可能把我们推向失败的无尽深渊,其实更多的时候,自卑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它们可能来自于我们对自身优势的忽视。诺贝尔奖是世界许多学科的最高奖项,荣获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人。诺贝尔奖包括文学、哲学、医学、经济、和平等奖项,它来源于瑞典的一个名叫诺贝尔的人。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也是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但终其一生他对自己感到很失望,自卑之心充斥心间,因为他会说“我是个很无用的人”。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诺贝尔自己的妄自菲薄而已。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成名之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大仲马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想请他帮忙找份差事。那位老伯问他:“你有什么特长吗?”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大仲马非常诚实地说。
“你地理学得怎么样?”
“只有一点了解而已。”
“化学呢?或者文学?”
“也不懂。”
“那么你对法律了解吗?”
“很抱歉,我什么也不会。”
大仲马感到非常窘迫,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的无知。他正准备告辞,老伯对他说:“把你的住址留下吧。”
大仲马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老伯眼睛一亮:“你还是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啊!”
像大仲马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也曾认为自己一无所长,然而那位老伯还是发现了他一个小小的长处——名字写得很好。大文豪也曾感慨自己对文学一无所知,妄自菲薄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自我贬低。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不管这个优点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它毕竟是个优点。名字写得好,为什么不能把字也写好?字写好了,为什么不试试把文章写好呢?一个人只要以肯定的态度看待自己,再小的优点也会像一粒种子那样生根发芽,最后结出自信的硕果。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信心使人充满前进的动力,它可以改变险恶的现状,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充满信心的人永远站立不倒,他们是真正的强者。透过百万富豪成功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迹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事业有成,无坚不摧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或缺的。
军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兵们对统帅的敬仰和信心,如果统帅抱着怀疑、犹豫的态度,全军便要混乱。据说拿破仑亲率军队作战时,同样一支军队,有拿破仑的率领战斗力便会增强—倍。拿破仑的自信,使他的军队所向披靡。
有一次,一个法兰西士兵骑马为拿破仑送来一份战报。因为路上赶得大匆忙,士兵的马跌了一跤,死掉了。拿破仑立刻下马,叫士兵骑了自己的坐骑火速赶回前线。这士兵看看那匹雄壮的坐骑及它的宽厚的马鞍,不觉脱口说:“不,将军,对于我一个平常的士兵,这坐骑是太高贵、太好了。”拿破仑回答说:“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法兰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自卑自贱的观念,往往是不思进取、自甘平庸的主要原因。世上有很多像这个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太低微,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他们是不配享有的;以为他们是不能与那些伟大人物相提并论的;以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他们这一辈子所应享有的;以为生活上的一切快乐都是留给一些命运的宠儿来享受的,他们当然就不会有出人头地的观念了。许多人本来可以做大事、立大业,但实际上竟做着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心。
正如英国的罗伯脱·希里尔所说的:“对自己有信心,是所有其他信心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缺少了它,整个生命都会瘫痪。”
信心不仅能使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成为巨富,也使一个演员在风云变幻的政坛上大获成功。美国第40届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是有幸掌握这个诀窍的人物。
从22岁到54岁,罗纳德·里根从电台体育播音员到好莱坞电影明星,整个青年到中年的岁月都陷在文艺圈内,对于从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没有什么经验可谈。这一现实,几乎成为里根涉足政坛的一大拦路虎。然而,当机会来临,共和党内保守派和一些富豪竭力怂恿他竞选加州州长时,里根毅然决定放弃大半辈子赖以为生的影视职业,决心开辟人生的新领域。
有两件事情对于里根的竞选影响颇大。
一是他受聘担任通用电气公司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为办好这个遍布全美各地的大型联合企业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宣传、改变普遍存在的生产情绪低落的状况,里根不得不用心良苦,花大量时间蹲守在各个分厂,同工人和管理人员广泛接触。这使得他有大量机会认识社会各界人士,全面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人们什么话都对他说,从工厂生产、职工收入、社会福利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税收政策等。
里根把这些话题吸收消化后,并通过节目主持人身份反映出来,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为此,该公司一位董事长曾意味深长地对里根说:“认真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体会,然后身体力行地去做,将来必有收获。”这番话无疑为里根产生弃影从政的信心埋下了种子。
另一件事发生在他加入共和党后,为帮助保守派头目竞选议员,募集资金,他利用演员身份在电视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供选择的时代》的演讲。因其出色的表演才能,大获成功,演说后立即募集了100万美元,以后又陆续收到不少捐款,总数达60万美元。《纽约时报》称之为美国竞选史上筹款最多的一篇演说。里根一夜之间成为共和党保守派心目中的代言人,引起了操纵政坛的幕后人物的注意。
这时候传来令里根更为振奋的消息,里根在好莱坞的好友乔治·墨菲,这个地道的电影明星与担任过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新闻秘书的老牌政治家塞林格竞选加州议员。在政治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乔治·墨菲凭着38年的舞台经验,唤起了早已熟悉他形象的老观众的巨大热情,意外地大获全胜……
里根演员出身的背景,无疑为他的竞选形象与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增添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