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滨,神庭。
北海神庭这场不过八人之间却确定了这片天下格局的混战结束之后三千余年,陈往见再次来到神庭,早有一人在此等候。眼前这家伙硬是连袖手旁观的旁观都没做只是蜷缩与画卷之中怡然自乐,多少令他有些气恼。
“怎么,三千年前不来现在反倒来瞻仰遗迹吗?”
白衫年轻人走过去伸手搂着陈往见笑道:“这可是北海,我不来你也没理由会输吧。这次来是有些事要跟你说的。对了,这七百年你找到她没。”
陈往见皱了皱眉头:“你也没有她的踪迹?人在世上总会留下痕迹,不管有心无心,可她没留下,我都怀疑她究竟还活着没。不过你来只是为了这个已成前面疑难的事?”
年轻人笑道:“还一件小事,只是想跟你说说。我要再去看看这人间,花一段时间周游这天下,时间潜移默化的的改变了我们,我现在审视自己的心中想法,总是令我害怕,我非我,你非你。我们改变的并不快,时间却抹平了这点,今日之我否定前日之我。当我们攀登时,跳过了很多台阶,台阶不会原谅我们,小心明日之你我。”
陈往见注视前方北海说到:“站在众人间便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你去吧,我在北海也是一样的。你这最怕寂寞的人找到人同行了?不会又是小姑娘吧。”
年轻人哈哈笑道:“找到了,的确是一个小姑娘。我没你那镜花水月的神通,还得自己跑去看看,我这行走人间可得你多多关照了。”
陈往见回过头来摆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快走开,看着你心烦。”
“对了。”
“啊?”年轻人回头。
“你的名字是什么来着?”
“不记得就算了,和以前一样叫我赵五吧。”
年轻人哈哈大笑,大步流星向东南而去。
陈往见亦向东南,只是更东。
本该不见五指的深海中漂浮着数不清的散发光亮的明珠,犹如一个个小太阳,或说如璀璨星空。
在那光点汇成的银河照耀下,有一道吞噬光芒的裂缝横亘而出。
数十个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观测这道裂缝,有男有女,在外都是万人敬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惊的大人物,此时在海中面色却分外凝重。
————————————————
多年以后,提携长剑的苏宜遐踩在东海那片洁白如雪的沙滩上,略过那座不知从那来的石碑,看见靠着石碑无言静坐像是老了精神的先生时,突然回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那时的太华城还很小,容湖之水还未枯竭,八岁的她向着养育自己八年的村民们挥了挥手,在那排杨柳树下怀着一缕对故乡的怀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向先生。
“先生,我们要去哪。”
“我既是你先生,要引导你修行学习,而先生我还要游历人间,那你愿不愿意一边修行一边陪我看看这天下人间。”
“我愿意。”苏宜遐毫不犹豫的答道。
于是两人启程,前往那一无所知的外面。
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太华城的城池闪烁着光辉。太华城是凌国国都,虽然对于有见识的旅人来讲并不大,可对大多数凌国本地人来说却是生平能见到的最大的一座城池。在进城的人群中,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偶尔引起路人回头看的也只是小女孩的活泼可爱。
今天太华城比以往都要热闹,路上随处可见与太华城本地打扮略有差异的外地人,究其原因是凌国国师今日在皇城中收受弟子,国师多年以来庇护凌国也是第一次向外收弟子,又是提前一个月便告知了全国,而且不论出生只看资质。这些条件下来让来到太华城城内想让子孙成为国师弟子人摩肩接踵。
一座客栈内,小女孩坐在她先生的对面轻轻咬着先生点的一份果子,听到周围人谈论这国师如何,她看了下四周,悄悄的把头伸过去小声问道“先生,他们都说国师很厉害,道法高深莫测,先生与国师相比怎样。”
赵五拿着筷子比划了下说道“哼哼,先生我比国师可要高上那么一点”
听到年轻人这话旁边的老人不高兴了“小伙子,你身为你学生的先生可要以身作则,怎么能在这胡乱吹嘘呢,这国师可是我凌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你怎敢说比国师道法还高。”
赵五听此羞愧的摆了摆手:“老先生别介怀,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小女孩看到这幕叹气起来:“未曾谋面娘亲,我遇人不淑啊。”
年轻人听了拿起筷子轻轻敲了小女孩的头笑道:“可别乱说,外人听了可是要误会的。”
外面街道传来声响,大考开始了。说来奇怪,身为修道之人,挑选徒弟却跟王朝国家挑选官员一样采用考试,只要年龄没过12岁的都能参加。据说有三道考试分别文试,武试,最后留取十人给国师挑选。虽然如今修行世界人人皆从小读书识字,不过作为凌国第一人国师的文试还是令孩童感到一丝畏惧的。
赵五带着小女孩去往皇宫外安午门观看这场大考时,门下已是人头攒动。有陪伴后生来的家族长辈,也有陪着小主的护卫,当然最多的是来看热闹的本地人。
“那就是国师吗?”小女孩指着盘坐在安午门上白首道袍老者问道。
“应该是吧”赵五眯着眼看着道袍老者说道:“国师驻颜无术啊,看着已垂垂老矣。这点就不如你先生我了。”
旁边传来一声嗤笑:“你这小娃,当真厚颜,在这人人皆可修炼的天下国师也是站在前列之人,可国师已四百有余自当如此。”
“又是老先生啊,真巧真巧。”年轻人回头看着酒楼有过一面之缘的老人双手抱拳笑嘻嘻的说道。
一身劲装的老人白了年轻人一眼,抚摸着白中带黑的胡须道:“国师再不去找延年益寿之物,恐怕只有三十年的寿命,到时对凌国也是个巨大考验,也苦了国师近几年一直寻找可托付之人。“
赵五听此言注视着劲装老人笑说道:“那老先生是准备帮国师早日归去了却烦恼吗?”
老人吹胡子瞪眼道:“年轻人说什么糊话。”
“哈哈哈,我观老先生可是与这凌国同岁了吧,可当的上是驻颜有术啊。”赵五一手搂着还在专注吃着糖葫芦的小女孩说道。
老人默默无言的盯着年轻人。左手背后,右手微微前曲,而右腕往下压,手中仿佛拿着什么东西。
意识到不对的苏宜遐躲在了赵五背后不明所以。突然安午门上传来一声巨响,小女孩下意识往哪看了眼,发现国师身后突然多了一个黑影。黑影倒飞向安午门内,国师则转过身去对着黑影的方向在空中画着符文,几乎是同时国师放下手来,黑影被看不清的利光扫过,切成了碎片。
也就在此时,一人从国师脚下举剑而起,原来刚才那道黑影不过是障眼法,国师避让不及右臂被刺伤,鲜血直流。国师来不及止血,左手向来人身前推去,又是一声巨响,只不过这次这个黑衣人并没有倒飞出去。定眼看去却是黑衣人手持一玉佩横在身前生成了一道护罩挡住了冲击。
黑衣人趁此间隙冲向国师,国师冷哼一声一边倒退一边用左手从小洞天内拿出一把符箓抛向黑衣人。黑衣人见此阵势掏出一把匕首掷入符箓之内,符箓受匕首牵引无声无息,居然是罕见的破符小剑,那黑衣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当是那令小儿止啼,无人敢招惹的光影刺客。
国师了然,用手示意皇城驻军后退,自己则御空而行飞向空中以此来找到被爆炸产生灰尘遮蔽的光影杀手的位置。国师心有所感,朝头顶天空看去,并无一人。突然一道黑影从死角跃向国师,周围人惊的大喊,而国师仿佛没有听见还在抬头在天空寻找。
看到此景的劲装老人叹了一口气,传声黑衣人撤退离开。收到传音的黑衣人在空中一步飞跃到安午门外离去。御医赶紧跑向缓缓落地的国师,周围驻军与隐藏的侍卫想追过去却被国师阻止,国师抬手道:“不用追了,刺客只此一人任由他去。”将士领命开始驱散围观人群。
这场大考要暂时中止了。
年轻人搂着女孩回头看向劲装老人笑道:“真厉害,差了两大境尽然差点给他成功了,不愧是光影呢。”
老人伸出左手指向城外:“不若与我城外一聚。关于你身边这个小姑娘。”
苏宜遐闻言抬头疑惑的看着赵五,年轻人摸了摸小女孩头顶安抚道:“没事,一切有我。走吧。”说着便拉着苏宜遐走向太华城外。
老人跟上与年轻人并肩而行。
默默无言行到城外一长亭间。老人示意赵五坐下,从小洞天内拿出一壶已凉透的茶水,四个古朴小杯子摆放在亭内桌上。给四个杯子都倒满后老人坐下看着对面年轻的先生学生。
奉命调遣在这太牢洲,已有两百年,老人早已从一线退出,现在负责训练新入门的弟子,带着他们做些简单的任务,除此之外就是物色新人弟子。在到太牢洲的这些年,老人见过不计其数被称为天才的人,远点如老人刚到太牢洲时便举世闻名,现在的明贤山庄庄主燕川。近点便是三年前由光影在太牢洲负责物色弟子的另一个老家伙所发现的那块璞玉,虽还不足五岁却展露可说是令那老家伙喜极而泣的天赋,出了这一人太牢洲便不会再给其他几洲的老家伙们笑话“虽占一洲之地不如吾等一城之才。”
可当老人登上那间客栈二楼时,无意间看到面前这位粉妆玉琢的小女孩时,老人生出一个念头,她如能入我门,三十六部必有一席,或许那首领之位亦可一窥。在这念头促使下老人仔细观察这学生先生两人。在安午门下的对峙试探让老人明白这个年轻先生不简单,或是说莫测。如果他是发现那个小女孩天赋根骨而带在身边,那恐怕这个年轻人会是一个麻烦人物,不过对光影来说什么麻烦不能解决?天下事皆小事罢了。
赵五举杯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时一人步入亭内,当是那时的刺客,不过此时已换了一身青衫,口罩也摘下,身高却与当时有些许差异,应是用的光影秘法,面容不像杀手一样冷峻倒像一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赵五看着来人笑问道:“这就是刚才那位吧”
来人未曾理会而是单膝跪下向老人请罪:“未能完成任务还请师尊责罚。”
老人白了一眼,示意来人入座,看向年轻人说道“这是老朽弟子,你们称呼他青鱼就好,可惜老朽这一身功夫不过给他学了个十之一二。实在令人失望。”
青鱼听了一笑,不置可否,拿起面前的小杯一饮而尽,也不在乎在场的外人。
老人接着道:“老朽呢,你可称呼老朽青二十七。”
青鱼听到老头子居然告诉别人自己代号吃惊的抬起头看了对面两人,一个年轻人,一个小女孩。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左右瞧不出特殊之处。是哪个大家大教出来的年轻子弟吗,谈什么大生意居然要老头子亲自来谈。这次不是自己所涉及任务有关光影大局老头子也不会来这区区凌国,在这凌国却偶遇了大生意?青鱼思绪万千。
赵五听到这名称倒是有些惊讶,原以为不过是光影一个普通的负责人,没想到是三十六部中的一部负责人。那样,倒也更加方便。
微风吹拂下,树影幢幢,亭内四人各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