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比较瘦小的文人李元度应邀而来,还带来了五百名新招募的平江勇。然后,郭嵩焘、刘蓉、陈士杰都先后来到衡州。曾国藩很高兴,他认为衡州是他和自己这几个地位不高却才能罕见的朋友施展平生抱负的舞台。
郭嵩焘告诉曾国藩,他在湘阴募集了一批军饷,过几个月便可凑齐二十万。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曾国藩的大问题。有了钱,事情就好办多了。
曾国藩接着又写信给骆秉章,借调塔齐布、杨载福、周凤山三人帮忙练勇。这个请求不损害骆秉章的利益,骆秉章也不想与曾国藩搞僵,毕竟这位团练大臣顶着二品大员的头衔。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曾国藩的请求,三人便一同来到衡州。曾国藩见自己麾下人才济济,心中自然异常欢喜。
不久,曾国藩在衡阳也招募了大量的勇丁,结果,所有的勇丁加起来达到了五千人,于是曾国藩就把他们分为10个营,分开训练,委任塔齐布、罗泽南、王錱等人为营官。
为了使这些湘勇们能一心一意地操练,曾国藩决定发厚饷。银子兑现了,湘勇们操练都很有劲头。于是,衡州城外那块荒废多年的演武场上,整日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人喊马嘶,杀声冲天,引得大人小孩前来围观,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见操练地如此勤勉的军队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在军队中,严明的纪律是战斗力的保证。所以,曾国藩还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军事条例。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深深体会到:嘴上说的,纸上写的都不牢靠,只有做出来才是最实在的。
杀鸡给猴看
经过严格的训练,两个月后,这支由新募勇丁组成的部队,在阵法、技艺上都快速提高,曾国藩对此非常满意。
此时,江忠源来信说:自己现在奉皇命任湖北按察使,前往江西镇压太平军。而太平军势力强大,能征惯战,打仗不怕死,又会收买人心,很难对付,希望曾国藩能够赶快练就一支能够与太平军作战的军队前往江西支持。
接到信后曾国藩大喜,心想自从出山帮办勇丁以来也有好几个月了。这些湘勇以前打过几次仗,可对手都是小股土匪、会党,从来没有跟真正的长毛交过手。他们究竟能不能杀敌立功,曾国藩还没有把握。现在机会来了,他的这些湘勇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还得拉出去溜溜。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夏天,太平军西征进攻南昌,情急之下,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的江忠源向湖南发出求援请求。骆秉章请曾国藩拨湘勇前往江西救援。
曾国藩决定把新练的军队派到前线进行实地作战,便派罗泽南、朱孙诒、金松龄率领三千多人前去救援。一下子就亮出了自己一半多的家当,可见,曾国藩是急于想检验一下湘勇的战斗力,可是,如果这些湘勇有去无回,那么,他几个月的心血就付诸东流了。所以,此时曾国藩的手下虽然有了几千人的队伍,可是他还没有真正成熟起来,没有知己知彼,就贸然出击,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所为。
好在,捷报频传,派去的各营都有战功,杀敌无数。也许,太平军对这支新冒出的湘勇还不了解,所以,吃了一点败仗,因为湘勇接下来的表现是很糟糕的。
湘勇初战告捷,正当曾国藩沾沾自喜时,南昌城下却传来凶信:罗泽南一营冲锋在前,中了敌人的埋伏,死伤几十人,后续湘勇却见死不救,临阵逃脱。后续的部队主将便是金松龄。
这件事让曾国藩怒气冲天:罗泽南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金松龄见死不救。败不相救的情况在清军中,屡见不鲜,也是清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这种陋习发生在了自己的军队中,如果不对此事严加处罚,今后湘勇就会步绿营的后尘,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严肃军纪,曾国藩含泪在演武坪斩杀了金松龄和相关负有连带责任的湘勇。这种做法无疑有杀鸡给猴看的嫌疑,可无规矩不成方圆,金松龄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撞在了刀刃上。
真是,古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现有曾国藩含泪斩金松龄。经过金松龄事件之后,湘勇犹如铁桶一般,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坚不可摧的军队。
改革才有出路
经过江西的这场战事以后,曾国藩认识到:不仅大清八旗、绿营军无法和太平军抗衡,就连自己辛辛苦苦操练的湘勇也不是太平军的对手,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呢?曾国藩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练就一支高素质的军队这一重大问题。
曾国藩认为:要想练就一支劲旅,就要严肃军纪,杜绝腐败,提高每一个士兵的实战能力。他虽然总结了一些作战经验,但是到底怎样练就一支劲旅,心里也没底,毕竟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了,一步一步慢慢来。他决定从军队管理制度着手,打造全新湘军。
对于骄纵八旗军、绿营军的腐败,曾国藩有很深刻地认识,这些贵族军队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认为:在和太平军交战时,绿营军兵与兵不熟悉,将与将不和,造成了互相忌妒、败不相救的风气,以至于只知道投机取巧、掉头逃跑。
这种局面的形成和清政府实行的军事政策不无关系。
因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所以后来的历代朝廷都采取措施,各省兵权、财权、行政大权统归中央。这样弊端渐渐暴露出来,一旦遇到战争,临时派去的指挥官、各地抽调的军队直接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自然大大被削弱了!在这种制度下,八旗、绿营也难逃厄运,再加上腐败,打仗不败才怪呢。
针对这种现状,曾国藩不顾大清的法律,在勇丁内部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在招募新兵方面,曾国藩作了很大的改动,他把“德”放在了首位,其次要求士兵要忠恳、质朴、身体健壮;如果品德不好,就是有再好的身体素质也是白搭。
所以,山村朴实无华、老实巴交的农民成了他的首选。这种乡下人一旦认定了主人,就会终身心甘情愿地为主人卖命。曾国藩的湘军需要的就是这些忠诚的人。
而对于那些散兵游勇和油腔滑调的小混混,一概不收,因为这些人品德不好,今天可以为你效力,明天没准就成了你的敌人,在他们的脑海中就没有忠诚二字,再说,这些人很难管理,还爱招惹是非,引起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