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虽然已经先后发动了对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围攻、对晋西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攻、对晋东南根据地的六路进攻,并对晋东南根据地展开九路围攻,但他们还没有真正把八路军上升到战略对手来看待,两眼还死盯着白军主力,图谋的是围歼白军主力,攻占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事实上,此时的八路军确实还非常弱小,虽然北上抗日以来,打的伏击战一个比一个漂亮,部队也迅速扩大,但总兵力还是有限,装备也差,后勤补给更不用说了,就没有力量和日军正面相抗,暂时间也确实上升不到作日军战略层面的对手的地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路军逐步发展壮大,日军想忽视八路军的战略对手地位也不行了。
这事儿,其实也不怪日军对八路军重视不够。日本人做事那么精细,偌大的华北,哪里有条小河、小路,日军的作战地图上都标注的清清楚楚,他们岂会忽视八路军?没见太原会战刚一结束,小鬼子就对刚宣布成立的晋察冀边区进行八路围攻了么?
日军之所以此时还没有把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摆到最重要的战略对手的位置上去重视,原因是在日军的眼里,目前的华北已经成了他们的占领区了,也就是他们的后方了。中国军队已经被逐出华北了,就剩山西退守山区的中央军和晋绥军了,都是偏居一隅,对日军构不成威胁了。在他们的认知中,不相信八路军能在他们的占领区建立根据地。只要他们达到了总体战略目的,回过头来重兵扫荡,八路军的根据地自然会烟消云散的。
小鬼子不明白,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是要建立在沦陷区人民的心上的。那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
回头再说苏鲁皖支队的南下吧。
一开始,部队宿营时,地方的老百姓都是躲躲藏藏的,因为八路军穿的是和白军军队同样的制服,戴的白军军队的帽子。老百姓也分不清楚是哪支部队。
但是,这支部队却不一样,沿途对百姓秋毫无犯,吃的是自带的干粮,实在没有粮食了,就在老百姓收过了的田地里挖地瓜吃。
他们住到百姓家时,还帮助打扫院子,帮老乡挑水。
他们经过村庄的时候,通常庄子里的百姓都躲了起来。
可是等到第二天部队出发离开庄子时,男女老少都出来欢送战士们,并送上一些粮食。一位老者拉着王涛的手说:
“你们同我们过去遇到的白军军队不同,你们是真心爱护和保护我们老百姓的人。”
王涛说道:
“大爷,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是专打日本鬼子的!”
“八路军来了!”
这个声音很快传得很远。
部队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行军,来到了皖东北的青阳县,部队开始驻扎下来。
王涛带领战士们来到农户家,帮助扫地、挑水,并问寒问暖,很快同乡亲们达成一片了。
一营教导员王西保要求配属的侦察连陆续派出侦察员寻找新四军第六支队和当地党组织。
话说皖东北地区地处安徽省东北部,与江苏省交界。
所辖范围包括泗县、五河、固镇、盱眙、嘉山、凤阳、宿县、灵璧、定远九个县,拥有67ooo平方公里的国土,2oo多万的人口。
其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运方便,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皖东北地区向北可以攻击徐州、陇海线,向西可以攻击平汉线,向东可以策应苏北作战,南下可以直接威胁皖、皖东、皖西,甚至直指长江。不仅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地位也很重要。
皖东北地区是徐州至南京的中间地带。控制这个地区,可直接威胁徐州、蚌埠,间接威胁南京;
可以通过破坏扰乱敌主要路上(津浦、陇海)水上(淮河、运河)交通线。从而吸引牵制沿南北两侧向我中原进攻之敌,成为华中战场的一个有力阵地。
在地势上,该地区虽为平原,但有洪泽湖为依托,南有淮河,东北有运河为屏障。
中间地带有浍河、北股河、南股河、沱河、淮河支流,以及沱湖、天井湖等众多湖地,形成湖河港汊的交错地带。同时,村庄园林稠密,便于小部队机动隐蔽,不亚于山岳地带。
这个地区人口众多、民性强悍,会门组织和争斗渊源长久,除刀矛剑戟外,台儿庄和徐州会战后散兵游勇遗弃的枪支弹药广为遗留于民间,具备组织抗日武装的基础。
这个地区广为种植小麦、杂粮、稻谷,一年丰收可供三年食用,即令敌铁壁封锁,也难使我经济产生恐慌。
在军事上,皖东北地区,是个不算太大的地区,相当京津唐地区,甚至还要小一些。用现在作战条令来衡量,也就是约合一两个集团军的活动地幅,但从当时历史条件下军队的作战和机动能力来看,建立一个旅一级的游击区已经是足够的了。
这里的鬼子和伪军合计16000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县城和乡镇,共100多处,平均每个点不过百八十人,兵力相当分散。
至于我军,白军正规部队都跑光了,这个地区从白色政府统治变为日伪统治,但白色政府的地方政权还存在,只不过已经被大大削弱了。
不仅我方人士认识到了皖东北地区的重要性,白色政府方面和日伪方面也开始争夺皖东北地区了。
皖东北上演的是三国演义。总的格局是:日伪;GM党;GC党三方。
GMD方面也是三方:
上面是安徽省和第五战区的桂系;中间层是皖东北专署盛子瑾和他后面的军统戴笠;底层是桂系支持的县一级的地方实力派,像许志远、雷杰三、黎纯一,以及杀害江上青烈士的恶霸柏逸逊、张海生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