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
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赏析]
据阮阅《诗话总龟》等书记载:“南唐卢绛病痁,梦白衣美妇歌曰,‘玉京人去秋萧索’云云。”从此,这首小词蒙上一层迷离恍惚的神秘色彩,被看作“鬼词”。其实,这只是一首倾诉闺情的篇章,它以笔致工巧,深婉动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起首两句“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描绘出一幅飒飒秋景,景中有情。前一句点出秋气而带出“人去”之意,是情与景双入之法。“萧索”二字是一篇眼目,后一句便就此点染,且下文之“月圆”“芭蕉”诸句无不由此生发。喜鹊历来是吉祥之鸟,鹊起而不顾,暗示丈夫一去杳然无讯,闺中主人公的怅然失望亦隐然可见。“人去”,令人记起往昔未去之时,“萧索”,烘衬出抒情者的悲凉意绪,连带说出便觉情景相生,这正是双入法的妙处。有此开篇,全词都笼罩着瑟瑟寒意了。基调亦由此确定。
接下来时间由黄昏而入夜。如果说前面两句侧重渲染气氛的话,那么这两句则着重刻划人的动作,中心落在思念二字上。夜不安寐,欹枕无眠,“圆”字双关。梦境沐浴着月的清辉,而一轮圆月又在梦的幻影之中,境界惝恍迷离,清幽怡人。梦境与现实、月色与人事两相对照反衬,使主人公的情怀表现得愈婉愈深了。
换头两句从上片连绵而下。“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两句前后倒装。深夜里,不知什么地方响起阵阵捣衣声,把她从睡梦中惊醒。这种声响竟把人惊醒,可知夜之静谧了。这样看来,句中极醒目的“急”字恐怕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感受,未必是实写砧声。“背灯暗泣”乃梦断神伤之状,眼前的冷寂,经梦中欢聚一衬照,益发加深了感伤和怅惆,她怎能不柔肠寸断、哀泣不止呢?层层迭进,益转益悲了。
“眉黛远山攒”,是隔接“背灯”句,给那攒蹙的秀眉一个特写镜头,把满怀的思念和哀怨全部凝聚在黛色如远山的眉间了。此词前后两片各用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亦由紧促转为低沉,与词意的转进正相谐和。结构上一句景,一句情,间或情景双写,在情与景的相映、相生、相融之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婉曲而深切地袒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