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执行预算
接下来,你可以依照所编列的预算,开始执行工作,但是为求谨慎起见,可以再从第一步骤起做个修订,直到符合理想为止,且随时做财务记录按照进度实行配合计划的进展,才不会偏离目标。
(6)分析成果
最后一项步骤,就是开始评估整体财务计划的成效。如果对成效不满意,可以按照前表,再从头做一番新的检视,比如可再增加所得收入,或是节衣缩食减少支出等,然后调整预算表,重新检查是否可达成目标。分析成果的目的,是用来调整长期的财务目标和计划。
6.男人一生的理财计划
(1)男人30而“理”
现在很多男人都在三十岁左右成为父亲。增添家庭新成员的喜悦,同时也是男人随意消费“好时光”的真正结束。然而,生育一个孩子和抚养他到18岁的开支居然要49万元!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人物:付先生,32岁。事业单位中层,月薪3000元;付太太月收入2000元两人所在单位均投保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险,年终奖另计。小孩1岁。
除了已买下产权的房改房外,付先生家的财产主要是8万元存款和近3万元的国债。从“准爸爸”时开始,付先生就没有停止过只出不进的“投资”。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基本生活开销更是逐渐看涨,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会逐年增加,从去年起每年平均增加3000元为孩子购买两全险。付太太还打算去读研究生。
专家建议:
付先生的家庭处于成长期,风险承受能力属中等偏上。家庭理财目标除了大人和小孩的教育金积累外,还应考虑通胀背景下的财务安全和资产增值。金融资产投资组合比例建议为:保障类寿险10%、组合存款和债券30%、股票基金及理财保险60%。另外,保险品种需要调整。夫妻两人都须加买意外伤害险,单位所提供的医疗险保额需要检查和补充,补充养老保险也是十分必要的给孩子投保的险种目前暂不适用,也应购买意外险和医疗险。
(2)男人40而“获”
当三字头的年龄画下句号,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男人会突然发现生活里多了些不浓不淡的阴霾房贷又涨了,孩子需要请家教,有那么多的账单要付,父母看病的花销逐年递增……大部分40年龄段的男性所需承担的家庭责任渐渐增加,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应走低,投资相对保守,但仍以让本金快速成长为目标。
人物:周先生,41岁。公司项目部经理,每月税后收入12000元,奖金另计;周太太为全职主妇,儿子10岁,一起生活的还有两位老人。现有160m?的住房一套、价值20万元的汽车一辆、60万元定期存款、4万美元活期存款、5万元国债和市值20万元左右的股票。公司给上了养老保险。家庭月支出6000元左右。目前有三个理财目标,一是八年后送孩子出国留学,二是赡养父母,三是为自己和妻子的养老作一个规划。
专家建议:
一、银行存款中,应急准备金3万元可存为通知存款,随时可支用;定期存款7万元用于女儿每年教育支出及择校费支出,其中,3万元存一年期,4万元存三年期。
二、作为留学基金的4万美元可选择荷兰银行保本浮动长期票据,期限8年,预计年收益7%。
三、3年期国债5万元作教育基金5年期国债10万元作为养老金准备。
四、以20万元认购信托产品,期限2~3年的基本建设项目信托产品可作为父母的赡养金投资,一般预计年收益5%。
五、以30万元的总额投资基金,教育金可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配置型基金,如保康消费品基金;养老金因期限较长,风险承受能力稍强,可在配置型基金之外搭配部分股票型基金,如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基金预计平均收益率为9.06%。
六、股票投资调减为10万元,作为有风险的收益增长点。
七、全家每年投入2万元左右的保费支出。周先生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和定期人寿保险周太太因无单位保障,应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给儿子投保少儿险。
(3)男人50而“智”
经过几十年的生活体验和日积月累的财产安排,随着孩子逐渐成年,五十年龄段又成为赚钱的后高峰期,但控制风险的意识已很强。他们寻求的是降低投资风险,积累养老费用而不使其贬值,规划有质量的“退休”生活。
人物:林先生53岁,林太太51岁。林太太现已退休,女儿24岁已工作,三人合计月收入约1万元,均买了社保。一家三口每月生活开销为4000元左右;医疗费用3000元/年;旅游支出10000元/年。全家现有定期存款6万元,活期存款3万元,国债10万元,保本基金5万元,房产两处(一套100m?自住,市值约40万元;一套70m?出租,市值约30万元)。
专家建议:
在为养老目标进行投资时,应注意风险控制,实行稳健偏保守型投资策略。
一、建议保持较充足的流动资金作为基本储备。同时,在日后的工资收入和投资收益方面也应该以储蓄为主,维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资金急需。
二、适当地买一些商业保险。因为林先生夫妇的货币资产不是很多,一旦发生重大意外或大病情况,以现有的资产应付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所以,林先生可以为自己和妻子做一个保险计划,将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贴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等适合的保险产品纳入养老计划中,每年的保费支出控制在万元以内。
三、如果希望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可适当拓宽投资领域,如成长型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但对于高风险投资项目要相当谨慎。
7.制定你的储蓄计划
合理储蓄是个人理财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储蓄,一旦遇到个人经济上的危机,就会一筹莫展,等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因此,你必须要制定自己的储蓄计划。
每月的储蓄是投资资金源源不断的源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确保理财规划的逐步顺利进行。因此,进行合理的储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每个人基本上都做过储蓄,但不少人的储蓄方法并不科学。大多数人是把每月的结余变成储蓄或投资,留下的多就多存,剩下的少就少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目,这是没有计划的瞎存。有些人可能会很有规律,每个月都存入固定的金额,但他仅仅是强制储蓄,以免自己乱花钱。问他为什么存这样一个金额,很难说出个所以然。这只是有一个好习惯,但还缺乏明确目的。
制订科学理财目标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怎样才是科学的储蓄呢?我们都知道,理财是为了实现人生的重大目标而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的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至于每月的支出,那就是每月的收入扣除每月的储蓄额后的结余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收入-储蓄=支出”与“收入-支出=储蓄”不是一样吗?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等式确实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每个人的收入基本上都是确定的,可以变化的也就是支出和储蓄了。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只有重视储蓄,真正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理财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看到,现在有些理财规划建议大都是在家庭结余基础上来做的,根本不考虑家庭每月的支出是否合理,现有的结余是否可以满足客户达成理财目标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理财客户。理财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因此每个想理好财的人都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财,其实时刻面临取舍。为了达成将来的目标,现在就必须做出一些牺牲。
有些人会问,如果我的开支没法减下去,那怎么办呢?理财专家建议,合理储蓄窍门有二:其一,修正理财目标,延长达成目标实现的年限;其二,增加收入,如果既不想压缩开支,又要如愿完成目标,那就只能想办法增加自己每月的收入了。如果你不是一个收入弹性很大的人,那还是调整理财目标比较合理。理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大家都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顺利达成我们的人生目标。
8.用保险为你理财
撇开那些男人是“强者”、“硬汉”语句的文字功能,以性别上的差异看,男人更是承担着重任,恰是男性所遇风险几率比女性更高的原因。近年来由于随着竞争力的加强,亚健康人群的急剧增多,各种疾病导致身故的风险日趋年轻化,这些潜在的风险不能不引起男性朋友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家庭内,男性又担负着丈夫、父亲的角色,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更使男性所遇的风险增大。随着个人经济收入的增长,为了抵御风险,转嫁风险,给自己、给家庭增添一份关怀,一份呵护,买保险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买保险,不外乎健康、意外、养老、理财四大类。但无论何种年龄段的,保障类的保险产品应该是首选,当所需要的基本保障都齐全了,则可考虑买一些养老的保险产品,如果还有闲钱,可买一些投资类的保险产品。既然男性朋友们在家庭中肩负重任,首要的是先为自己考虑购买保障功能的产品,更应买足够保额的保险产品,这样才能使自己和家庭筑起一道防范风险的屏障。当然,一些单身男性所碰到的风险那就更大了。无论其收入多寡,为自己筑一道防范风险的墙则是首选。另外,购买一些养老的保险产品,以防年老时所带来的风险。
谈到保险理财,很多人都会想到购买一些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以及万能险等。因为,这些险种突出的特点就是保本增值,可以返还。但就理财深层次的内涵而言,合理选择消费型的医疗险却是保险理财中重要的一部分。“开源节流”四个字在理财范畴内被谈的很多,而选好住院医疗保险恰恰很好的呈现了这四个字的意义所在。
现代工薪白领阶层,绝大多数都有社会医疗保障。他们在购买商业住院医疗保险时,有的是参照保险代理人提供的保险计划方案进行了投保,有的则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医保,就不必再购买了。事实上,医保的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适当的通过商业医疗保险进行合理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关键在于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商业住院医疗保险。
要选好商业住院医疗保险,应首先对社会医疗保险有所了解。国家规定,从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报销的合理医疗费用不得超过实际住院合理费用。因此投保商业医疗保险前一定要考虑如何将社保中的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赔偿责任进行完美对接。
商业住院医疗保险分两类:费用型(也称报销型)和津贴型。津贴型指保险公司按住院天数每天定额给付被保险人津贴的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报销没有任何冲突,对于医疗保障较为全面的人而言是最好的选择。这类保险对补足社保不给报销的药费或住院期间的“误工费”十分有用,特别是长期住院的人从中获益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