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话说苏护在午门写下反诗,带着一众将士回归冀州。
纣王放归了苏护,正在殿中闷闷不乐,自己要找个美人怎么那么难呢!
就在纣王唉声叹气之时,有大臣匆匆忙忙跑了进来。
“臣在午门外,看见苏护在墙上写了一首反诗,不敢隐匿,特来启奏!”
这位大臣还特意将反诗抄写下来,呈给了纣王。
纣王一看,勃然大怒。
“真真是乱臣贼子,胆敢如此无礼!上天有好生之德,孤王饶他一命,非但不感恩戴德,反而写下反诗,大辱朝廷,罪在不赦!”
那边的苏护刚走不久,纣王这边就已经下达了旨意,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将领,统领六师,意欲亲征,势要覆灭冀州。
......
不多时,鲁雄等将领面圣。
纣王气的团团转,拍着桌子喊道“苏护反商,题诗午门,侮辱朝纲,其心当诛!尔等统帅二十万人马为先锋,孤王亲率大军御驾亲征!”
鲁雄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乃是智勇双全之将,听闻纣王的旨意,心下思忖起来。
“苏护乃是忠良之士,为人忠义。不知道这次因为什么触怒天子。若是天子御驾亲征,冀州可不住!”
鲁雄觉得应该先弄清楚事情的来由,但是天子若是率兵出征,那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当务之急,应该是先稳住纣王。
鲁雄跪伏在地,说道“苏护得罪陛下,理应当诛,有我等将士,足以覆灭冀州,何须陛下御驾亲征?况且四大诸侯,还都在朝歌,更无须陛下劳神费心,陛下可让诸侯代劳便是。”
纣王听后觉得有理。也是啊,那苏护什么身份?孤王什么身份!
“尔等觉得哪路诸侯可去征讨?”
鲁雄还没说话,那边的费仲走了出来。
“陛下,冀州乃‘北方侯——崇侯虎’属下,可命北伯侯征讨!”
鲁雄心里一惊,暗道不妙。
“糟了!崇侯虎乃是粗鄙残暴之人,率兵出征,必将祸害沿途百姓!以我来看,最讲究仁德信义的乃是西伯侯姬昌……若是西伯侯出征,冀州还有一线生机……”
可还没等鲁雄说话,纣王已经下了旨意。
“准奏!”
“陛下!”鲁雄准备抓住最后的机会。
“北方侯虽然坐镇北地,但名声不是很好,恐怕不能宣扬天子的仁德。倒不如西伯侯,素来以仁义行事,若是能不动刀兵便可擒住苏护,岂不是天子之德,百姓之幸。”
“陛下!”费仲的意见被驳,自然也要争执一番。
“西伯侯虽然仁义,但在刀兵之间却稍显犹豫,怕是降不住苏护,还会弱了陛下镇压之意!”
纣王呢,觉得两边都有理。既不能弱了天子的威严,又不能败坏自己的圣德,怎么办呢?
于是,纣王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既然这样,两个诸侯一起去吧!”
......
四大诸侯这会子正在驿馆里推杯换盏呢,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也陪在这里。哪知纣王的旨意忽然到来。
“西伯侯、北伯侯接旨!”传令官开始宣读圣旨。
“诏曰:自古以来便有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君臣之纲为之最,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今有冀州侯苏护,狂妄无理,悖逆圣意,纲常已失。被赦归国,丝毫不知悔改,在午门前题写反诗,罪在不赦!特赐崇侯虎、姬昌以节钺(代天巡狩、行使皇帝诏敕),务必将其押解面圣。钦此。谢恩。”
这道旨意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苏护顶撞了孤王,孤王以德报怨,放他回家。苏护却以怨报德,写了反诗。特命崇侯虎、姬昌二人,将其捉拿归案!”
传令官读完圣旨,两位诸侯领旨谢恩。
......
姬昌纳闷了,看了看商容和比干,又看了看其他三位诸侯,说除了心中疑虑。
“苏护并没有进宫面圣,怎么就‘忤逆君王’了?况且苏护素来以忠义行事,军功赫赫,又怎么会在午门前写下反诗?不知陛下听了什么言语,意欲出兵镇压......”
姬昌对于苏护进宫面圣一事并不知晓,向着商容和比干抱了抱拳。
“还望两位大人明早询问一番,也好知道苏护到底因为什么得罪天子。如若真是‘忤逆君王’,必将重兵讨伐,如若还有些隐情,还是不要妄动的好。”
比干听后点了点头,“西伯侯言之有理!”
一旁的崇侯虎冷哼一声,面带鄙夷。
“圣旨一出,谁敢抗命?况且苏护都写下了反诗,证据确凿!天子怎么可能无故发难?我等诸侯不应该怀疑天子,若是不遵王命,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而后,姬昌就此事与崇侯虎辩论了起来。
姬昌的论点——需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贸然出兵不是什么好事,扰国扰民。
崇侯虎的论点——圣旨都下来了,难道不搞清楚来龙去脉就要抗旨吗?更何况“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先出了兵再说!
最后的结果是姬昌妥协了。
“既然如此,您可以领兵前行,我随后就来。”
......
鲁雄说的没错啊,要是只让崇侯虎出兵,可能冀州就真的保不住了,说不定还因此天下大乱。好在鲁雄有所坚持,姬昌才能牵制住崇侯虎。
......
第二日,崇侯虎点起五万人马,向着冀州进发。
大军过境,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崇侯虎借着天子出兵之名,强行抢夺沿途百姓的粮食与钱财。有时候兴起,还会掳掠良家女子。
一时间,沿途的大商子民叫苦不迭。大军还未开到冀州,境内已经乱作一团,似是遭受了战火的屠戮。
正所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天下太平,还是祸乱四起,百姓总是被剥削的对象。
总之是走了很久,直到前方有探马来报“人马已至冀州,请千岁军令定夺!”
崇侯虎下令:安营扎寨!
......
崇侯虎这边刚到,苏护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是哪路诸侯前来讨伐?”
苏护十分紧张。写下反诗之后,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后悔。当时要是直接离开,回来想想办法也许还有周旋的余地。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探马回话,“乃北伯侯崇侯虎。”
苏护听后大怒。
“若是其他诸侯,还有商量的余地!崇侯虎这个草包,丝毫不讲道义,看来是不必多费口舌了!这次就和他硬碰硬,以振军威,杀了他也算是为民除害!点将!”
听到崇侯虎的名字后,苏护就明白已经没有任何讲和的可能了。
苏护带领一众将士,点齐军马,出城迎敌。
出了城门,军马一字排开,苏护拍马叫阵。
“传话进去,让你们主将出门答话!”
早有探马跑进军营中禀报。
崇侯虎也是点齐军马,一马当先,率领将士出城迎敌。
崇侯虎是主将,自然是在最前边。后边有崇侯虎长子——崇应彪,压住阵脚,以防对方有伏兵从两边杀出来,毕竟这也算是人家的地盘。
崇侯虎虽然人品不行,但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崇侯虎那一身戎装,也算是有模有样。
崇侯虎戴着飞凤盔,身穿金锁甲,腰系玉束带,后边飘着大红袍。胯下紫骅骝(指赤红色的骏马,周穆王的“八骏”之一),手持斩将大刀。
所谓“人有见面之情”,不管先前心里怎么鄙夷,见了面也是要讲几分情份的。
苏护见了崇侯虎,在马上抱了抱拳。
“君侯别来无恙?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
按照阶级来说,苏护算是崇侯虎的手下,而且再怎么生气也不能失了礼节。
“天子无道,轻贤重色,不思量定国安邦,听信奸臣之言,欲选小女为妃。长此以往,天下必将大乱,我等各守疆域,君侯为何举兵来犯?”
崇侯虎哪里还讲什么礼数,张嘴就骂。
“你忤逆天子,题写反诗,是为贼臣,罪不容诛!奉天子诏令,擒拿你这乱臣贼子,还不下马受降!”
崇侯虎知道苏护可能还要吧啦吧啦和自己说上一通,但自己是奉诏而来,而且苏护是自己的手下,哪里有资格与自己辩论。
所以,还不等苏护回话,崇侯虎就下了军令。
“谁去擒拿逆贼?!”
话音刚落,有一位将士走了出来。
这位将士也是神采奕奕,头戴凤翅盔,身穿黄金甲,腰系狮鸾带,身后大红袍,胯下青骢马。“待末将出阵,擒拿此贼!”
苏护见已无周旋的余地,也准备下令迎敌。
可苏护还没说话呢,只见身旁蹿出一道身影,策马而去。
能如此无视军令的,冀州只有一个。
苏全忠。
......
当日,苏护刚回到冀州,长子苏全忠马上就迎了出来。
“父亲怎么这么快就回来?”
苏全忠纳闷,因为苏护走之前曾说过要在朝歌停留一阵子。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国事,少则半月,多则一月。
“哎!”苏护长叹一口气,将朝中之事说了一遍。
“啊呀!”苏全忠比苏护还要激动,“昏君!”
苏护乃是忠臣良将,所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二十啷当岁的苏全忠在苏护的教导下自然也是“三观端正”。
所以苏全忠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这会儿正是撒气的好时候!
......
苏全忠认出了对方出阵的将士,乃是军中偏将——梅武。(梅武,这名字其实不太适合参军。梅武,没武......早晚得死在战场上。)
苏全忠心高气傲,但确实也有自傲的本事。两人交战不过二十回合,苏全忠一戟刺出,就让梅武断了气。
苏护见首战告捷,深知一鼓作气的道理,即刻传令:擂鼓出兵!
双方人马顿时杀作一团。
一时间,喊杀震天,直杀得愁云荡荡、惨雾漫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厮杀了好一阵子,崇侯虎败走,退兵十里,安营扎寨。
苏护也没有一味追击,而是鸣金收兵。穷寇莫追,也算是给对方留个面子。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毕竟此时也不算是不死不休,苏护心里也还有些疑虑。
......
回到帅府,苏护论功行赏。
虽说是拿了首胜,但是后续还有大麻烦,一城之力怎么可能敌得过一国之力。就算崇侯虎一直打不赢自己,自己还是难逃灭亡。
对方后备力量足啊,身后是整个帝国!而自己身后有什么呢?只有需要保护的冀州百姓。
说句简单的:崇侯虎拿十个人换自己一个人,自己都换不起。
苏护叹了口气,遍观军中将士,冷冷发问。
“虽是首战告捷,却也不见胜机。明日该如何?后日又该如何?若崇侯虎去益州调兵,大军压境,冀州必危,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