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兵在幼儿园里玩了“老鹰抓小鸡”游戏,回家后要求家人陪他玩。妈妈当母鸡,兵兵当小鸡,爸爸当老鹰。游戏规则是:小鸡抓着母鸡的后衣襟跟在身后,老鹰只能抓小鸡,不能抓母鸡,母鸡和小鸡蹲下老鹰就不可以抓小鸡了。
“老鹰”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母鸡”左挡右挡,眼看“小鸡”快被抓走了,“母鸡”急中生智,立刻蹲下,“小鸡”也跟着蹲了下来。“老鹰”装作垂头丧气地走开,“母鸡”、“小鸡”突然站起来,谁知道这是“老鹰”的计策,他突然转身,一把抓住了“小鸡”。
人多的时候,这个游戏会更好玩。一群孩子当“小鸡”,老鹰不能抓中间的“小鸡”,只能抓最后一名“小鸡”。老鹰抓住小鸡就拉出队伍,放进“鹰窝”里。开始时,中间的“小鸡”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总是跑出队伍,去观看“母鸡”怎样拦住“老鹰”的,甚至有的孩子看到“老鹰”抓住了同伴,会有点幸灾乐祸。他不知道的是,随着最后一名“小鸡”被抓,他的“灾难”也正在悄悄来临。
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大人一定要给“小鸡”们讲明白这个道理,让他们懂得,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够战胜“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老鹰抓小鸡”是一种老牌游戏,可谓家喻户晓。时代在变,游戏也在与时俱进,老游戏新玩法,只要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就会使游戏更加紧张、激烈、有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让孩子们在玩中收获到更多的乐趣。
新玩法一:“小鸡”也可以打败“老鹰”。
老游戏中,老鹰永远是主动者,小鸡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获胜的永远都是老鹰。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小鸡为什么不能齐心协力打败老鹰呢?父母在老鹰的背后用透明胶布粘一个纸条,当作老鹰的“尾巴”。在游戏中,老鹰要去抓小鸡,但也要防止小鸡们把他背后的“尾巴”揪下来,揪下来老鹰就算输了,失去了当老鹰的资本。谁揪下来的尾巴,谁就去当老鹰。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互动性,避免小鸡们只能一味地躲闪。孩子们将懂得,小鸡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主动出击,运用智慧和机敏打败敌人。
新玩法二:“鸡爸爸”和“鸡妈妈”打败“老鹰”。
父母要先画一个场地当鸡窝。小鸡们分散站在鸡窝里,选一个鸡爸爸,一个鸡妈妈,两个人在前面手拉手站在“鸡窝”外对付老鹰。老鹰要避开鸡爸爸和鸡妈妈的阻拦,冲进鸡窝。老鹰在鸡窝里追赶小鸡,如果小鸡蹲下,老鹰就不能抓小鸡了;如果小鸡起立,老鹰抓到一只小鸡,这只小鸡就主动走出“鸡窝”,被清理出局。
当老鹰在鸡窝里横冲直撞的时候,也要防止鸡爸爸和鸡妈妈对他的攻击。鸡爸爸和鸡妈妈的手始终不要分开,如果分开了,就等于放弃了攻击老鹰的权利。两人要拉着手奔跑着追逐老鹰,如果其中一个人摸到老鹰的头,就等于俘虏了老鹰,老鹰就输了。
接着,孩子们可以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再选出老鹰、鸡爸爸、鸡妈妈,游戏继续。
在这种玩法中,小鸡们是分散的。为了避免被抓住,小鸡只能及时地蹲下、迅速地奔跑;老鹰在抓小鸡的时候,也要防着点公鸡、母鸡把自己“消灭”掉;而公鸡、母鸡在奔跑还击老鹰的时候,必须手拉手协作好,劲儿往一块使,才能抓住狡猾的老鹰。这种玩法每个人都在动,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
新玩法三:一群“母鸡”斗“老鹰”。
一个孩子当老鹰,把剩下的孩子对半分,一半当小鸡,一半当母鸡。母鸡们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小鸡们在圈里面自由分散。母鸡们开始转圈,老鹰要瞧准时机,从母鸡的胳膊缝隙里钻进去,抓到谁谁就输了,要和老鹰进行角色互换。
为了躲避老鹰的攻击,母鸡们可以岔开腿、缩短两人胳膊间的距离,不让老鹰通过。
这种玩法中增加了“母鸡”数量,提高了游戏的安全性和参与度,增强了孩子们的相互合作能力。
新玩法四:两只“老鹰”抓“小鸡”。
孩子们选出两只老鹰,其余的都当小鸡。每只老鹰在地上画个圈,作为自己的鹰巢。然后,两只老鹰开始奔跑着抓小鸡,抓住了就拖回自己的巢里。作为反击,在老鹰没抓到自己前,如果小鸡先摸到哪只老鹰的头,就从哪只老鹰的巢里救回一只小鸡。如果老鹰一只小鸡也没抓到,就被摸了头,这只老鹰就等于“牺牲”了,要和抓到他的人互换角色。规定的时间到了,比一比哪只老鹰抓的小鸡最多,最多的被评为“最勇猛的老鹰”。谁救回自己的同伴最多,谁就被评为“最勇敢的小鸡”。
这种玩法让孩子们增加了“革命”友谊,都愿意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去多救回一个同伴,让孩子懂得关注他人。
老游戏新玩法,改变了旧规则的禁锢与束缚,让孩子们懂得,弱者不会永远是弱者。只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弱者就能打败强者。在游戏中,每一个孩子都树立了主人翁思想,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奔跑、跳跃中,孩子们提高了身体的反映能力和协调能力,也会更加机智灵活。
让孩子学会模仿,晚饭后办一次“家庭模仿秀”,是让孩子汇报模仿能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