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众急于修改大明律乃是朱元璋确实是对贪官污吏心狠手辣,但他其他方面一样冷酷残暴,如剐刑等肉刑在宋时已经取消或基本不用,但他却将之恢复起来。
还有灭九族在宋时也已经不用,但朱棣却是创了夷十族的记录外,如朱元璋杀功臣时的肆意妄为,还有打大臣屁股的廷杖都是太残暴与不给大臣体面,而大臣的体面也是朝廷的体面呀!
或者说这是他对当官有偏见恶感,可肉刑是绝大部分平民在受外,如宋逐步在法律上取消了奴隶,贱籍方面也是逐渐放宽,总而言之大明律是对宋律的大倒退,对历史的大倒退。
其中也包括民法与经济方面,因而这大明律将是阻碍大明发展的恶律与拦路虎外,主要是通过商报对历代律法介绍与对比,让大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认为这大明律确实是应该修改。
正是有广大民意支持,即便是读书人通过商报对历代律法的介绍、对比也一样认为这大明律失之于太苛刻残暴了应该修改,正是如此穿越众在今年拿出了新的律法并正式实施而反对声不大。
只是反对声虽不大却是以保留了不少封建礼教东西才如此顺利的,在废除贱籍时穿越众也没有采用一步到位办法,为了稳定推进这次大明律修改虽大,却不是十分理想,不过这可以逐步到位的。
大明的问题如果按后代观念要改的地方不小,从政治形态到经济形态,还有科学观念法律观念等要改的地方实在太多。
不过现在就算是穿越众离开了,他们已经推动的一切也足以让大明坚持到二十世纪还是悲观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穿越众已经引入的这一切还不足以让大明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可已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足够萌发的了。
只要大明这时开始向资本主义发展,那么后面鸦片战争也不可能暴发,反倒是大明的航海业就是吃穿越众的老本,已成的纵横四海,加移民占据之地之势持续几十年,欧洲几强联合起来也不一定稳压大明。
至少在亚太肯定是没有欧洲势力的事,如此欧洲势力即便是占据非洲与南美洲因为力量分散,殖民地民众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国民等因素,世界范围他们联合一起与大明分庭抗礼才差不多。
先将大明律中最不人道不合时宜,历史倒退与严苛的条例先修改,其它放一放乃是减少阻力不急于求成的稳健办法,果然这件事在天启十一年轻易获得实现。
可这仅是第一步,要制定一部新民主主义宪法或律法肯定是还要经过生产力大力发展,还有思想上的启蒙才能更快达到上层建筑的改变。
可文化思想上的启蒙穿越众之前基本上只是在靠商报进行,可这时读书识字人太少,有独立见解的人更少,有科学精神的寥若晨星。
还有这时全国性市场并未建立外,就算是全国性市场已经建立各地也是有各地的新闻及商业特色与需要的,一份商报不可能完全适应整个大明的需要与吸引力。
还有其他人出于各种需要也不断跟风办报,这些人中有商人欲获利,也有保守派欲扳回议论,也有读书人欲宏扬文艺或出名。
可惜他们的造纸技术、印刷技术、资本方面都无法与穿越众比,新办的报纸质量上、成本上都差距太大,就算是保守派贴钱办报也因卖不了多少送也没多少人认真读而办不下去。
即便是如此穿越众在商报推广去其他各地时也是分成基本版与各地附版,那就是基本版商报上的内容一致,商业广告也是全国性的,各地附版乃是各地新闻加各地商业广告等。
如此一来商报这些年虽然不曾赚了多少钱,可那是决策关系而不是发行量小,因为各地附版可以吸引各地人的兴趣与需要。另外这时穿越众又办了几份文学性、专业性报纸,在报纸方面无人可以竞争一二。
在文字宣传方面穿越众凭技术、成本、观念、意识、知识等完胜这时代的读书人,在争夺话语权方面成绩很好。
可这个话语权争夺的胜利仍然是有限的,主要是这时代读书人太少,报纸影响与争夺到的主要是普通读书人加一部分城市小市民,在农村报纸的普及面和影响力却是不大的。
还有这时的娱乐种类远不如后清末年,更无法与后世相比,以至于穿越众自己与他们的夫人们、手下的人们等也没有什么业余活动。
对此穿越众虽弄了一些后世影视过来,可后世影视技术上颠覆了这时代人的观念,节目上却是少有适宜这时代放映的外,就算是合适穿越众也不可能弄来几百套放映设备,弄几百电影拷贝过来的。
对此之前穿越众也没太多精力去办,最多为吸引人在报纸上弄一些抓人的连载小说而已。后面才开始出版一些通俗、言情、武打、励志小说。
可小说有了老问题是读书人太少,不是后世不识字才是罕见的并主要是五六十岁的人,而这时读完三百千的人不过百分之几还只是指男性,女性的比例只能以千分之几计算。
对此穿越众决定引进这时还不大成熟的评书、鼓书、相声等语言艺术种类。当然这时也是有一些说书人的,如柳敬亭就是突出的一个,而且是历史上留下名号称之为扬州评话开山鼻祖。
只是这时这样的艺人不多外,艺术手法还在摸索之中,柳敬亭主要是手法上比较有创造细腻见长。不过他虽比较有名穿越众也闻名请他来说过一段时间书,虽然每日一两银子对穿越众无所谓,可是在后世人即穿越众看来柳敬亭评书的水平也不过如此或比较平淡。
这不是贬损古人而是当时初创,水平自然有限。还有一点是这时四大名著还未齐全,大部分演义、武侠、言情小说还未出世,而评书之素材几乎是全部来自这些小说,没有这些小说有些不好办。
另外艺术手法也是正在摸索形成之中,不过这个评书之类语言类表演艺术因为人数少费用低,可以深入田间村头,为此穿越众决定对此大力发展与扶助。
发展与扶助的要素之一为剧本,这方面对穿越众一点也不为难,因为历史上的大部分演义还未出版。就算是出版了发行量不大他们也可以自己再出版的。
还有仅是原版出版也不行,因为这些书中夹杂不少封建迷信、封建思想等糟粕。好在在后世动笔写字的人太多,只要穿越众出钱并提出要求,一本演义改编一下不过几万元而已,但这个投资因为书籍出版就可以赚回更多不知多少倍。
因此自天启十一年穿越众的出版业务中文艺书籍方面十分兴旺,当然后世许多网络写手收到了帮助改编或推荐小说的邀请,许多人接受了这个邀请第一次年收入过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