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在大明已经开创的事业重新理理顺,并且对今后发展计划进行了讨论与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会让十八人的事业更加健康与更深融入大明,最终目标为融为一体。
上述乃是十八人对自己之前事业的检讨与调整,同时也有开拓或推新。那个开拓乃是他们认为成立银行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推出筹备已久的新货币系统及一系列金融措施。
实际上至少在东亚这时还是以铜币为货币基准的,那是因为之前东亚银子太少根本无法成为主要货币使用,虽然银子也在作为货币流通那也只是大额交易或富贵人家储钱手段而已。
不过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开发的银矿增加,另加上他们向中国大量购买商品而能够贩运过来的商品有限,双方交易大量银子就成为支付手段进入了中国,所以中国的贸易顺差从明代中期已经开始到鸦片战争之前还是如此。
正是鸦片战争之前因流入中国的银子太多,让英国人支付购买中国商品困难,而他们的其它商品在中国销路不佳他们才动脑筋用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的。结果这办法太好了,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第一次出现逆差还是非常大的那一种。
此话不说鸦片战争只论中国白银成为最流通货币历史乃是几百年顺差积累为主,这顺差最大的乃是西方殖民主义贸易带来的,其次是日本。
而且是到明末银子已经有足够数量与铜钱一起成为了主要货币,只是银子还太贵重一些在小额交易时不大容易兑找。这有点如普通人月收入百元左右的百元纸币,在一般消费时小店不大容易兑散。
这样子放纸币时代只能设立兑换点才行或干脆不印刷百元币只有十元币,共和国初期就是只有十元币的,不过银子软可以轻易分割称重结算,所以这时代到银元出来小额交易都是使用的都是散碎小块银子称重折算铜钱办法,基础还是铜钱。
如此办法也是无可奈何,那是因为铜钱太笨重也不够用只能用银子相辅。只是小额交易使用散碎银子店家甚至是大多数人家必须备有称重精确度很高的称,其次银子成色不一要具有辩别能力,其三银子太碎末了或进行大额交付时只能重新熔铸有损耗。
上述三点称重费时也有争议,成色上一样有争议而有争议就费时,因而这时交易一次的时间即便是十分顺利也肯定是比用纸币长不少,如果不顺利则不好说了。加上还有那个火耗浪费小事,竟成为了贪官污吏敲诈农民手段之一实在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语的典范。
直接用金属当货币还有一点是太笨重,如铜钱这时一两银子的等值铜钱大概在三斤左右,一百两银子需要几个挑夫才行。即便是银子一个商人随身带几百两已经够重了,几千上万两就需要雇车才行。
或者说不是有银票?可银票还要在后面出来不说,那也只是定点才可以兑付,并非是通用货币外,那个手续费也不低。虽然比请保镖长途运银子还方便实惠安全,却比纸币差远了,因为纸币不必经过票行盘剥也不必定点兑取还随时可用。
特别是有了飞机与火车,一个商人可以携带大量钱财去另一地进行交易,这样会安全又节省时间与费用,会让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只是此时火车运行线路只有一条,飞机带银子也是要付行李费的,比纸币还有不足。
上述只是金属货币的不足,而银行不仅只是为发行纸币,比如今后军人、官员的工资之类都走银行那么吃空额与克扣就不那么好办了,比如交税、罚款等都交银行,贪污敲诈就会受到不小制约。
比如新军士兵的饷银穿越众就采用如银行的办法直接发放效果非常好,这时的改革正是需要将已经改革地区的军政双方的工钱、拨款、交税、罚款等都纳入银行统一管理之时,因为这可以节省行政开支与减少贪污腐化的程度。
不仅如此,另外现在高利贷乃是对平民杀伤力最大,工商发展融资靠现在的钱庄代价大又不大好满足,另外有少许钱财无法进行投资者存入银行也可以获得一些利息。
还有银行的支票、汇票、信贷等业务会大幅降低工业建设成本,商业交易成本。这方面十八人还是半专业人士大可以在明代自由发挥。
当然一下推出纸币不大好办,即便是他们已经给新军发了领钱卡,办粮食加工企业使用了代银券,一下直接使用纸币仍然不能顺利推行。
为此他们在大明再次统一度量衡基础上,准备推出了半两银币。统一度量衡主要是为工农业发展与交易的统一性,倒不是专门为发行银币而推动的。
在这度量衡改制上因为可以从现代引进巨量钢卷尺,长度就依照后世的公制,不过容积这时的石、斗、升已经深入人心,主要是生产一些标准石、斗、升让各地参照生产。
唯有重量的十六两制肯定不行,但改成十两制每两达到后世公制六十多克,如此重的银元太大,为此还是生产半两银元为好。
至于为什么不全改成后世公制,那是这时也没什么公制,今后大明的标准基本上会成为世界级标准,所以也无所谓向公制靠拢这个问题。
因这样大明这边的计量在重量上没有公斤与吨的单位,这对十八人有些换算麻烦,不过对大明而言乃是少了折腾,相比之下只改十六两为十两制还是容易推广。
因而穿越众为大明设计的币制为半两银元、半钱银毫,而下面为防备别人仿造,用了铝合金作为半分币与半厘币,取消了铜钱。整个币制为银元--10银毫--100大铝币--200中铝币--1000小铝币。
如此币制暂时都是纯金属的,今后肯定是纸币为主,特别是一两币、十两币、五十两币、一百两币的大额货币用银子那等于一切都没什么改变了。
只不过纸币兑换银子肯定不可少并持之以恒的,不然如大明发钞一样,那个纸币最后成为了废纸差不多,完全靠官府压制才用了很长时间,所以这时发行货币一开始完全是实物,后面也要有较高准备金的。
不过就算是备下30%准备金货币肯定会超发的,如此可以将大明的经济规模扩大许多,不然工商业发展马上会陷于通货紧张了,这也是穿越众这时推出银行与新货币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银行与新币制不可能完全由穿越众作主,那是吴世杰向天启及内阁加户部几个官员上了几堂经济金融课后,获得他们同意后新货币制乃是以朝廷名义规定的。
还有大明户部也将成立金融司,这金融司一个是管理钱庄、当铺等功能,一个是作为中央银行功能,穿越众的银行只是商业银行并暂时代理一些中央银行功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