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这样,再这样,纸飞机就折好了。”许晨手把手教着琳折纸飞机。
琳学着许晨的动作,尽管对手的控制还不是很灵活,但折出来的纸飞机还算那么回事。
许晨给纸飞机哈了口气,逐渐用力朝前方扔出,纸飞机搜的飞出去,逐渐放缓速度在空中滑行,最终抵不过重力,掉在地上。
琳也学着许晨,但是它的嘴里并吹不出来气:“主人,这一步我没法学。”
周围的江明远李海等人看了笑得合不拢嘴,许晨赶紧说道:“这是我的习惯动作,你可以跳过这一步。”
“哦。”琳应了一声,它跳过这一步,将手中纸飞机像许晨一样逐渐用劲朝前方扔出。
琳的纸飞机并未飞远,一离开琳的手就直接向地上撞去,这是琳松手太晚了。
“主人,琳...”琳有些着急,它想要学得和它主人一样。
许晨安慰道:“没事琳,我第一次玩纸飞机扔出去的时候也这样,多试试就好了。”
许晨捡起琳刚在扔到了地上的纸飞机,将纸飞机撞歪了的头理直递给琳。琳接过纸飞机,举起,脑中程式飞快的运算,算好后,琳再一次试飞,这一次的松手太早,纸飞机从琳的手中滑落,贴着它的身体掉在地上。
许晨重复这之前的动作,捡起纸飞机弄好递给琳,琳接过纸飞机,迟迟没有再尝试。
“琳,怎么不试了?”
“主人,琳这次要是再失败怎么办。”琳的表情显示出难受的模样。
许晨看出,琳是在责怪自己,安慰道:“你在想什么呐琳,即使你玩纸飞机一直飞起来,我也还是你的主人,你也依旧是我的琳。”
琳像是受到了了莫大的感动,一扫之前难受的模样,再次举起纸飞机......
一会儿后,许晨看不下去了,他问向李海:“海哥,我说,这是不是你设计的问题,琳已经尝试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成功。”
李海心想,这锅他可不背,说道:“这具仿生机器人对力的控制比人差不了多少,飞纸飞机完全不是问题。”
许晨眉头紧锁,琳没有成功他并不怪琳,因为琳飞纸飞机要进行各种力的运算,即便产生了对应的新程式,琳的处理方式也和人不一样。仔细思考后他重新教琳飞纸飞机,不像一开始那样飞很远,而是由近及远,从开始不使用腰的力量到用上扭腰的力量,将飞纸飞机的动作细化下来教给琳。
这一次,琳一步一步的成功了,从开始的近,到后来的远,虽然偶尔失败,但最后还是用劲让纸飞机飞了很远。
琳高兴的抱住许晨,开心地喊道:“主人,琳终于成功了。”
众人对琳的这种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琳是许晨创造的具有情感的AI。
“好了好了,这么多人看着呢。”
琳听许晨这么一说,这才意识到此刻被几十号人看着,一下子紧张起来。
......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便诞生了,在母亲的滋养下,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快便度过了婴儿时期。紧接着的儿童时期,少年少女时期,叛逆期,再成年,开始对性的渴望,然后又一代人...
生命本是遗传自己的基因,通过自然选择,留下更适应环境的基因,人类,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推测出人类的基因发展已有几百万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看似很长,但相对于恐龙的几亿年时间实在渺小,反过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人类进化到现在这样的智慧能力?而恐龙却不行...
对于进化,现目前有认知较为普遍的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以我们人类为代表的的智慧型进化,即进化大脑,发展科技,超高的智慧科技水平,可以弥补我们在生存繁衍上的不足;第二种是存在理论中的进化,即进化肉体,有点类似玄幻小说中的修炼成仙的模式,是指并不会像人类一样的进化科技,而是进化自身...
有时我们仰望星空,思考我们人类的存在,像是一个奇迹,地球上怎么会有如此智慧的生命?这样的想法是来自于我们与地球其它生命之间的比较。
现在,让我们怀着万物平等的心态来思考人类生命的问题:
我们不可否认每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人是智慧灵长类动物,善于思考和实践,拿个猎豹做比较,它们的速度远超我们,那么速度和智慧能做比较吗?答案是不能,所以我们人类并不能单纯的以为自己具有很高的智慧就比别的生命强大了。
从功能上讲,猎豹的速度能够让它捕获到更多的猎物,从而解决生存问题;人类的智慧,看似能让我们从事更多的工作,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人类的智慧是基于群体的智慧,任何单一的个人都无法撑起现在的生活水平的,而单一的猎豹却可以独自狩猎。所以,从功能上讲,人类的智慧也不能喝猎豹的速度相提并论。
那么为什么人类的智慧是基于群体的智慧呢?
这还得从群居动物说起,相比于独居的两性动物,群居动物必须多具备一些能力,包括沟通理解能力、决策领导能力、群体资源分配协调能力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群居动物的大脑势必要多装下一些东西。
和独居动物一样,群居动物也会发展和淘汰,只是,独居动物淘汰的方式很简单,即活不下去就淘汰,而群居动物淘汰讲的就是群体的发展和淘汰,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选择狩猎地点决策的正确与非;照顾后代是否存活;群体中个体又是否相互协调配合等等。
群体动物的发展和淘汰还涉及到一个十分残酷的问题,那就是个体的掠夺,强大的群体为了生存和繁衍更多的后代,会相互争夺有资源的底盘,以及杀掉较弱群体中的雄性而留下雌性繁衍后代。
所以看到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都干了些什么事。
继续我们刚才的问题,人类的智慧基于群体的智慧问题。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群体动物在发展和淘汰上都是以群体进行的,独居动物是以个体进行的,如果两者要比较的话,从概念上来讲也是群体动物整个群体和独居动物个体间的比较。
既然群体动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那么久不能将之打散和独居动物进行个体间的比较,即人类的智慧成都应该根据群体而来,这就回答了上面“那么为什么人类的智慧是基于群体的智慧呢?”的问题。
现在我们看到‘万丈高楼平地起,飞机火箭宇宙行’的时候,尽管我们心中无比骄傲,但我们和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依旧是平等的,大家都在发展和淘汰,很多地球生命在人类迅速发展的这几个世纪消失,也有很多生命存活了下来,从生存的角度上来说,它们和我们人类同样值得骄傲。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人类即将迎来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后辈即将迎来新时代的挑战,像大家关注的结婚生子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未来很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甚至颠覆我们想象。
就像我们曾经难以想象能通过一部手机和大洋彼岸的人沟通一样,不过我们还是很快就适应了。
虽然我们并不能知晓未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推敲一下我们人类为什么这两个多世纪发展如此快的原因。
刚才我们说过,人类的智慧取决于群体的智慧,那么,我们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几个世纪前的我们,并没有什么通讯手段,从群的的概念上讲,那个时期的地球各国,都是相互独立的群体,既然是相互独立的群体,那么久会存在发展和淘汰的必然趋势。
而现在我们地球依然成为了地球村,各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打成了一些约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流动,甚至科学发展,都不能以以往那种群体来形容了,也就是说,群体与群体之间达成了某种融合,正是因为这种融合,群体的智慧也融合了,即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世界。
人类文明发展这么快的几个世纪,正是因为群体之间的摩擦、交流融合而飞速发展!
假如我们能和外星智慧文明达成类似这种融合,估计人类的发展又会上一个台阶,不过那将是一个遥远而又复杂的问题。
从生命分析,到运用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讨论的漫长过程,在人类的个体中,总有一部分人会思考这个问题,不是因为这些人生下来就不一样,而是因为在其它行业被排挤、被迫或者有充足的时间,才能形成这样的思考。在其它问题上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这个思考人类生命的过程中明白,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群体单元的个体,在群体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群体中的个体总是相互连接,这种链接可以统称为需求和被需求,故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单元,在群体中扮演的就是需求和被需求者,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
如果从指标上来说,需求和被需求也必须要同时合格,不然人就会活得很痛苦,就像一个融入不了社会的人,无法被社会需求,自己需求也无法被社会满足,可以体现在贫穷和精神不健康上,这样的人作为群体的一员,活着是痛苦的,无法被社会需求意味着给不了别人想要的东西,因为给不了别人想要的,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假如这样的人即便有了孩子,满足了繁衍后代的本能欲望,也无法快乐,因为,能够说话交流的人类社会他都无法被需求,又怎么让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