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一边走着一边琢磨着:“沈侍卫,今天王妃娘娘的种种惩罚并不是对你个人有意见。”
沈一笑了笑,未曾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更何况王妃娘娘无论怎么惩罚她都是应该的,毕竟王妃娘娘是王爷的妻子也算是主人。
沈一不自在摸了摸鼻子:“这里的环境倒是不错,多谢王妃娘娘了。”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跟七月在一起的时候,总感觉气氛有点僵硬,还是和翠碧待在一起自在多了。
“应该的,这里是别院,而且比较幽静,最近一段时间还劳烦沈侍卫多照顾着我家娘娘了。”
说罢,七月便离开这里,赶紧回到王妃娘娘的身旁伺候着。
其实她待在王妃娘娘的别院里面,除了照顾着王妃娘娘生活起居还要掌管别院的事情。
另外一边,夜华音和太傅两人在好巧不巧的状况下相遇便一同而行。
“王爷,不知老臣当初问王爷的事情,王爷可是否思虑好了给老程臣一个答案。”
太傅小声的问着,四处打探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差异的地方,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现在是在外头隔墙有耳,这个道理他们时刻都牢记在心中。
“还请太傅放心,我自会给太傅一个交代,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时间到了太傅自会明白本王的一番苦心。”
留下这句话,两个就前后脚进入大殿之中,朝廷之上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已悉数来了。
所有人都非常恭敬的站在下面,有时候还能听到交头接耳的声音,似乎是在议论情况有点不太好。
紧接着,变听见长时的声音款款而来:“皇上驾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见状,立马全都纷纷作揖行礼。
一下子震耳欲聋的声音便传入大殿之中,在空荡的大殿之中形成一阵阵的回音好声势浩大。
夜亦卿自从进来之后嘴角上就噙着一抹笑容。
等到他彻底坐了下来,这才回复到:“众爱卿平身!”
“想必众爱卿今日肯定是听到流言四起,此时心中定有一番议论了吧?”
此话一出旁边就有一个官员忽然站了出来禀告着。:“回禀皇上,最近边境频频来犯,就算我国在宽容大度,也不能在这班坐以待毙下去。。”
“是啊,皇上!都说战士作战,都是一鼓作气一而战,再而衰,三而竭。”
旁边似乎有一个人听到这个特别赞同,立马上去说,再这么下去的话,估计所有的战士都要气馁了。
我说夫战勇气也连勇气都丧失了,他们还有什么精神气去作战呢?
拖延下去对他们只有不利因素,说不定边境真的就趁机攻进来了呢。
“朕正有此意!边境之人不守承诺,明明答应同朕和平共享春秋多年都签下契约。”
夜亦卿瞥了瞥站在下面的那一堆人,然后有点乏味的说着。
知觉这是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说出重要的事情了。
只是他未曾在意过,在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下面的夜华音根本就不信。
在他看来,这次边境突然发动战争绝对是不是故意而为之的。
最近的这几年都一切太平,为何太后娘娘出事之后他们立马来犯,这有点于情于理不合。
“不知爱卿们有何建议,这次大战并是非常凶险,朕打算御驾亲征。”
果然,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立马吓得不轻,脸色苍白这样下去还得了皇帝御驾亲征,虽然说可以,嗯振作士气,但是此举不可。
“皇上万万不可啊!”
“对啊皇上!您的安全涉及着江山社稷,所以万万不可。”
“皇上,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信皇上可以挑选一位威严尚且比较大的代替皇上御驾亲征,这样子将士们的士气也能**,而且江山也能够稳定,黎明百姓也能安心。”
以前坐在上面说了一句话,下面的朝臣们就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出来,都不容他插话一句。
反而是旁边的夜华音,一直沉默的看着他们十分的阴冷,一句话也不讲。
在他看来这些只不过是在演戏罢了,左右不过就是要把他最终的目的引出来而已。
“李爱卿此言有理,不过在朝堂之中有出真经验的人不多。”
夜亦卿说完这句话之后,还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夜华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下面眼力劲比较好的朝臣们,一下子便领会了皇上心中的人,这才非常大胆的上去引荐。
“皇上,灰尘倒是有一人,微臣觉得摄政王再合适不过,摄政王多次领兵出,真而且屡屡都是百战百胜,这次也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了呢。”
后面那些人听到这句话之后也纷纷跟着附和,他们不是傻子,既然有人开头说了,他们自然要答应下来。
夜亦卿似乎非常满意他们的表现和动作,这才点了点头,一下子所有人矛头全都指向旁边的夜华音。
“摄政王,既然你在朝廷之中威望颇高,所有的朝臣们都举荐你,朕就问问你有什么意见。”
夜华音冷哼一下:“回皇上的话,微臣单尽心竭力,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他也不是傻子,如果现在拒绝的话让所有人都难堪,而且也是明目张胆的违抗圣旨,对他来说不合适。
倘若他不拒绝的话,那么这一次出征的路上或者在战场上势必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左右都为难,不如先应承下来,反正早就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好。”
“好啊!”
夜亦卿连连叫好,心里自然也是在暗暗的叫席,可算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原本想着还要出什么招,没想到这么轻易的答应了。
“传朕旨意,边境频频来犯,朕心甚痛咦,边境先毁约,勿怪朕不顾契约之情,今日朕特明摄政王领兵代替朕御驾亲征!”
长时在旁边快速的记下了大概的内容,然后旁边的文书也写了好圣旨。
就等着皇上盖下印章之后便成为板上钉钉的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