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叹了口气,像是做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夜华音正在看书,被她的叹息声影响,侧头看着坐在梳妆镜前的容沫沫,“怎么了?”
“那些灾民没饭吃,难道朝廷不管的吗?”
“不知皇上是怎么想的,现在都还没说要赈灾,可能是,国库空虚吧。”
容沫沫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朝代嘛,很多国库都是亏空的,所以才败。
“他们没银子,我有银子啊!我可以带着人去赈灾,虽然现在物价上涨,可是我手头上的钱,说不定比国库还多呢。”
看着她这张得意的小脸,夜华音不由得心头一暖,原来,虞瑾儿这么善良的吗?
“你当真愿意,为国家做这些?”
“唔……当然愿意啊!要是被史官青史留名,更加好!”
夜华音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她身后,仔仔细细的为她拆下发髻,“看来,本王是娶了个好王妃!”
“那是自然,你也不看看,我是谁。”
“哦,对了,咱们得告诉皇上啊,不如咱们现在就告诉皇上吧。”
她侧着身子站起来,夜华音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妥,“也行。”
等容沫沫握住毛笔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写的字,皇上压根就看不懂,她乐呵呵的笑着看向夜华音,“我写的字难看,不如,你替我写了吧?如何?”
她拽着夜华音的手臂撒娇道。
夜华音拗不过她,只得帮她写了书信,说迟时那时快,立马派沈一连夜进宫送信。
容沫沫根本就没看懂他到底写了什么,古字她是一点也看不懂,不过,夜华音的字体很是娟秀,她觉得,在现代的时候,她的字那算是个杨飞凤舞。
想到赈灾这件事情,要是赈灾的话,那她得出去带着人才能赈灾啊,要是出不去,怎么赈灾,想到这她忍不住笑了,夜华音还不让她出去,现在好了,皇上一下圣旨,她就可以带人出去,顺便还看看风景。
可惜,事情没她想的那么简单,早朝的时候,皇上提到赈灾的事情,丞相就忍不住插嘴。
“朕想起郊外闹饥荒,许多百姓没饭吃,倒也是朕糊涂,竟然忘了这件事情,不如……”
还不等夜亦卿把话说完,丞相走出来说道,“皇上,此奏折是臣等一干人上奏,不如,就让臣的手下去赈灾吧。”
“丞相虽是好心,但朕心意已决,丞相的好心朕心领了。”夜亦卿不忍皱眉,你老头,出来瞎搅和什么。
“赵侯府的儿子,赵廷尉,和顾大将军府的侄子,顾卫尉,皆是年轻聪慧,科举状元,还请皇上给他们这么一份差事,历练历练。”
下一秒,两个人分别从不同地方站了出来,恭敬道,“臣赵廷尉叩见皇上。”
“臣白卫尉叩见皇上。”
夜亦卿被他弄的心下有些恼怒,可又不能当中驳了他,他看向夜华音,只见他缓缓摇头。
让这些人去,指不定赈灾的银两能去哪呢,确实是科举状元,你怎么不推荐几个年轻一点的?看这两人都是三十出头。不中用。
“罢了,既然你们有心,便派你们去办就是了,下朝后,跟着去领钱,即刻出发郊外。”夜亦卿沉声说道。
郊外离京城并不远,不过几百宫里的路。
搬来还想着出去走走的容沫沫听闻皇上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丞相手下的人,她更是来气。
怎么丞相一家子都要跟她做对虽然上次是丞相的两个儿子一起去苗疆拿了解药,但她心里面就是不喜欢丞相。
这个丞相老奸巨猾,第一次见着他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又一次计划就被这么打乱了真是来气。
“皇上本是想你去赈灾的,可是丞相荐了人总不好拒绝。“夜华音解释道。
“又是那个丞相啊!“容沫沫一脸烦躁。
“你先别急。我跟皇上商量了一番,让他们先去,后日咱们俩在郊外看看,他们的赈灾做的如何。“
此话一出,容沫沫顿时就高兴起来,看来还是有机会出去看看的嘛。
“真的,你不骗我?“
“骗你做什么,好好准备就是了。“
准备那是自然的,得准备不少东西呢,吃的穿的啊有那些银子什么的,都得准备好,这样才能让灾民们吃好穿好,她的心里才能放心。
她的脑袋瓜想了一下,既然别人都去赈灾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真是奇怪,这人该不会是故意的吧,故意让丞相的人先去,然后自己在去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那么,夜华音就是皇上的眼线喽,替皇上查看丞相手底下人办事的能力?还是去找茬的?
夜华音见她不说话,问道,“怎么了?“
“有人去赈灾,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呢?“
“考察官情,皇上是想要看看,他们这些做官的,做的会如何。“
“所以说,你们是故意的咯!“果不其然,容沫沫想的不错。
“他们要是做好了,没有把柄,获得百姓称赞,我们就算去了也没什么事情。“
看来,夜华音也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比丞相还要狠,这不是摆明了去找碴的嘛,还非说什么考察官情。
不过能出去也总是好的,总比天天呆在这里面强吧。
看来皇上和王爷断定,丞相手底下的人不会真正去赈灾,要不然怎么会让容沫沫还带着钱和吃的穿的去,这次可有好戏看了,现场抓人,只要她一想想,就忍不住激动。
丞相本以为到了现在这个局面,皇上是不会听他的,小崽子就还是小崽子,长不大,看着,等这段时间风头过去,他就在笼络些人心就好了,一切皆有胜算。
他今日还想着要是皇上不答应,就把皇后和太后搬出来说事,就不信,皇上难道还要驳了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