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有些尴尬的从船上下来,背后面是五个小姑娘刺人的眼光和陈老汉意味深长的笑意。
自从三十岁后,这可能是刘长生最尴尬的一天。该死的龙婆猪,看我下次不给你下点泻药,拉死你。
刘长生快速的在港口找到自己的那辆破自行车,骑着就走,一步不停。
“我叫李黄芳,基础系三班的,借你的半杯酒,一定会还给你。”
刘长生听到了后面的声音,蹬车速度更是加快了几分。远处能听到女子娇嫩的笑声和陈老汉豪爽的大笑。
一脚踩空,人往前栽了一下,后面刚停下的笑声更大了。
刘长生骑车到青原寺的时候,满头大汗,一半是累的一半是尴尬的余波。他坐在寺庙前的大树底下,手一直做掌扇风。
青原寺,江南佛家第一寺。禅宗青原派的祖庭,儒家王明阳也曾授教于此,立过阳明书院。
青原寺一般开寺门的时间是九点以后,只有在初一十五的时候会把时间提前到八点。平时刘长生大致骑行到这里,都是刚好要开寺门的时间点。
唯独今天提前了有十五分钟,看着手表的时间,想到骑车时的心态,自己就笑了起来。
三十五岁,应该是一个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处变不惊的年纪。看来自己还不能做到这点,白涨了年纪没有涨从容。
树荫下面,早就有两老头在下棋了。其中一个光头的老头抬头看了刘长生一眼,接着下棋随口问道。
“长生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下棋的两老头和刘长生都很熟,一位是青原寺的首座,人称六大师,刘长生以前的时候有跟他学习过一段时间灵,习惯叫他六师傅。另外一位是八卦掌的当家人,正宗京畿人士,开口就是爷,他本人在八卦掌那一辈排行老八,所以大家都叫他八爷。
刘长生看到棋盘中间有一盘枣子,顺手吃了一颗,边吃边说。
“书院的船开出比较早,六师傅今天有赢棋吗?”
六大师听到刘长生的话,捏棋子的手抖了一下,然后装作漫不经心的放下。
“总是会赢的,不急。”
“那是又输了一早上了,八爷,就这样的臭棋篓子你还跟他下,找过一个人比较好,总要棋逢对手才有乐趣。”
八爷也吃了一颗枣子,呵呵笑道。
“和六大师下棋,输赢不在棋盘上。”
六大师瞪了一眼刘长生,得意道。
“听到了没有,都三十多岁的人,一点事也不懂。”
刘长生嗤之以鼻,继续边吃枣边嘲笑道。
“输赢不在棋盘上,那是人八爷说的漂亮话,这你也信。八爷,再多赢几盘,让他掀棋盘。也不知这佛是怎么修的,怪不得连杜老二这样书院之渣都当上代主持了,六师傅还在首座的位子上混日子。”
六大师一听这话不高兴了,打掉刘长生继续拿枣子的手。
“你一个守图书馆的渣,你哪有脸说我。再说你懂个屁,我这叫自在,大自在。”
“行行行,大自在,我不跟你吵了,开门了。你慢慢大自在去吧,我先走一步。”
刘长生抓起一把枣子推着自行车就跑。
刘长生一走,六大师和八爷一盘没下完的棋也不下来,各自收拾棋子。
六大师默默地收了十几颗棋子,叹息了一声。
八爷情绪也有些低落,不过还是安慰道。
“大师,总是会有办法的。十一年都过去了,也不在乎这一次了。”
六大师把手上一把刚捡起的棋子,轻放在棋盘上,人有些出神,半天才回过神来。
“吃了三颗枣子,一点反应也没有,白瞎这枣。算了,你拿去给你孙子吧。这十一年每天初一十五和我这个臭棋篓子下棋,确实也辛苦你了。”
八爷听到六大师的话,捡棋子的手都有些颤抖,近七十岁的人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他没有说话,小心翼翼的一颗一颗把枣子包起来。还从嘴里吐出两颗枣子来,他也不嫌脏,仔细抹干净也放在包里。
“这次我们八卦门承情了,我那孙子也是个不争气的,看看这次这么大的机缘,他有没有福接住。”
六大师看到八爷吐出的两颗枣,一点也不意外。八爷的嫡孙,从小天资就好。十六岁就觉醒了,可惜灵散不聚,从觉醒后近十年不得进一步。那小子也是个狠人,灵不能再进就拼命习武。二十五岁就成了武道宗师,十米内的距离,堪称年轻一辈无敌。
“你那孙子还是不错的,资质,心性都是第一等的。比别人晚,不见得就会比别人差。”
八爷红着眼睛,手里死死抓着包袱,就像抓住了全世界一样。站起身来给六大师弯身鞠躬,六大师坦然受着。
“借您吉言,日后无敌要是真有出息,我让他跟着长生出去闯闯。”
八爷的孙子,姓董,名无敌。从今天开始也许就再也不是年轻辈十米之内无敌了。
刘长生边推着自行车,边吃着枣子。今天这枣子还别说,确实甜的与众不同。
他慢慢的走在寺庙里面,偶尔还有一两个小和尚跟他打招呼。他很热情的问别人吃不吃枣,每个和尚都是笑着拒绝了。
青原寺环境很好,寺内上千年的古树都有数十株。刘长生推着自行车,在石板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路过七祖塔的时候,他还伸长脖子往里面看看杜老二是不是在里面,看到依然塔门紧闭还有些失落。
近十年的时间,刘长生总共也就见过他那个老同学五六次。听寺内的人说,他在七祖塔里面修行。也不知道这个曾经在书院里面最坐不住的猴子,怎么就能耐得住寂寞。寺里的小和尚说,就连他继承代主持那天也没有出过塔门,是上任主持直接在塔内举行的,所有的寺庙僧人都不得见。
这批老同学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杜老二都能当主持,还是这么大的寺庙的主持。怪不得同学聚会没有人请他,这是嫌弃他档次太low,会拉低整体聚会水平。
刘长生慢悠悠的穿过整个青原寺,向后山走去。
后山上只有一个主殿,虽然位置偏僻。但是却是整个青原寺最大的主殿,殿高十八米,殿宽近两百米,殿长三百多米,极其雄伟壮观。
整个主殿内没有一尊神像,只有殿门口供奉了一尊神像。一眼看过去这尊神像,倒像是个守门的。
这座主殿有一座额外的山门,上面写着城隍二字。穿过山门,就能见到主殿唯一的一尊神像。
神像高十余米,坐姿。和普通的城隍爷造型几乎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位城隍爷眉心阙庭处有一只竖立天眼。
刘长生熟练的在城隍爷侧面找出一把香,点燃后很没有诚意的往香炉上一插,就准备进去了。
走了几步他停下了脚步,像是感觉到什么,回头一看。青原寺代主持,也就是他同宿舍的杜老二倚着山门咬着梨看着他。
刚荣升代主持的他,依然穿着和小和尚一样的灰色僧袍。脸上一脸欠揍的表情,和当年一摸一样。见刘长生看过来后,扔掉了梨,微微低下来头,不肯直视他。
刘长生看着那张熟悉的脸,笑了,笑得如冬日阳光。最后一次见到杜老二已经是八个月前了,没想到今天能见上一面。
杜老二低着头,碎步前行。站在刘长生的面前,弓腰如仆人,不过他低下的头,眼神里面有笑意。
“自己给自己上香,什么感觉。”
刘长生上前,搂住杜老二的肩膀,杜老二的腰弯的更低了,整整比刘长生低了一个头,脸上笑容却更灿烂了。
“他不是我,我只是能代表他罢了。你不用低着头看在地上,我不是神明。”
杜老二微微挣开刘长生搭在肩膀上的手,人向后半步,才恭敬的站立。
“出了这门,你可能不是,在这门里面你全知全能,你高高在上,我们不能直视神不能与神同行。你会迷恋这种感觉吗?”
刘长生没有回答杜老二,而是直接向大殿走去。杜老二一直跟着他,低着头最少相差半步。
刘长生站在大殿门口,近二十米殿门自动打开。整个大殿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摆放着百万灵位。刘长生每次看到这一幕都很震撼,也很悲伤。
他对着上下四方,分别弯身鞠躬。百万灵位转身,以示承受不起他的礼仪。等到刘长生鞠躬完,灵位才复位。刘长生咬破手指,挤出一点血,滴在中间供堂上的一面古镜上面。本来长满铜锈的古镜,在刘长生滴上鲜血后,镜面光滑如新。镜面上掠过无数奇怪的符号,刘长生盯着上面的符号神情有些哀伤。
“十一年前,我接手这个位置。上面灵位十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三座。那时每个灵位都有自己的供台,但是整个大殿还是看上去空荡荡的。十一年过去了,现在这里有一百三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三座灵位。供台也只剩下你我面前这一个了。上次我来的时候,六师傅问我要不要再修两个偏殿,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看到近屋顶的位置没有,那里的三千五百四十二座是这十五天新加上的。而且灵位一直在变多,灵位也一直在变少。当年十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三座,现在只有九千六百三十座。二哥,无数的前辈为了人族的延续,生前付出了生命,死后依然守护着人族,愿意为了人族英灵消散。他们生死都是人族。他们伟大的有些寂寞,我可以时不时的陪陪他们。我不是管理他们的神,是他们需要我来告诉世人他们的光辉。”
这一刻,英灵殿百万英灵都散发出一点光芒,每个都很弱小,百万齐聚却让整个英灵殿的光芒直冲云霄三千丈。
杜老二五体投地,口念佛号。
刘长生看着整个英灵殿,脑海里面不停的闪现那些记忆。
“城隍老爷,我今天和一个小姑娘很合。她虽然只有十一岁,不过她很勇敢。”
姜英,十九岁卒。英灵殿最小的英灵,编号一百万一千九百三十一号,她的灵位后面粘着一个破碎的灵牌。
“城隍老爷,我什么时候会有人和我合适。我怕我等不及了,我太老了,可能要消散了。”
吴老六,整个英灵殿最老的英灵。老到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老到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待了多久了。他在说出那句话后不久,就和一个军人契合了,一年后,他的灵位崩塌。
一幕一幕像是电影一样在刘长生面前闪现,刘长生眼睛里面流着泪,嘴角带着笑。
百万英灵聚佛寺,千万英灵护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