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主政多年,没有两把刷子,自然不可能历经多次风雨而稳坐钓鱼台。但是他更多是在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但真正的国家大事却又未必了。王导能在政坛呼风唤雨,自然跟他自身性格和为人处事都有关系。王导待人特别和善可亲,不拘泥于礼法,比如高坐和尚在王导那里经常躺在王导身边,无拘无束。可想而知,身份地位的悬殊可想而知,王导却能让他卧于身侧,可以说明王导是可亲的。作为一个父亲,王导一样可爱、诙谐。王导特别喜爱长子王悦,父子二人下围棋之时,王导想挪动棋子,但王悦按着他的手指不让他挪动。王导于是问到:“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呢?看来我们之间好像还是有点瓜葛的啊。”
王导生活上也是比较俭朴,他穿着比较简素,清心寡欲,仓库里都没有粮食,还尽量不穿双层的帛制衣裳。”晋成帝知道之后,赏赐了万匹布给王导。但是这些都只不过是王导的政治作秀而已,他的吝啬,恐怕别人都做不到,他家里的瓜果甜点自己没有吃完,却不愿意给属下吃,任由它腐烂变质。
当然他执政多年,自然也有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以至于很多朝臣都不满。陶侃当初想要废黜王导,就是因为他对皇帝不够恭敬,年初晋成帝加冠,按理应该要亲政,可是王导既不还政,晋成帝也不找他,或许也是不敢吧。而侍中孔坦便为此事从年初开始多次进言。孔坦是什么人呢?自然是那位孔圣人的后代,所以不遗余力维护礼法。王导可不会就这么放过王坦,于是明升暗降,让他去担任廷尉,王坦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果断的称病辞职了。⑤当然还有蔡谟,他与王导之间可不是调侃而已,对于王导的厌恶之情可不是几次争吵就能表达的。以孝闻于天下的国子祭酒颜含,就因为给王导加殊礼的无视君上、败坏正统礼教的做法,隐隐提出了不满。有人问颜含江东名士的优劣之时,他只说:“周顗之正直,邓攸之廉洁,卞壶之忠义,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完全不把王导放到眼里。
王导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自然用了不少的人,而这些人大都不是什么好鸟。桓景、赵胤、匡术、贾宁全都骄纵不法,王导甚至任命赵胤为护军将军,孔坦的叔叔孔愉说还劝说过王导:“自中兴以来,担任护军将军的周伯仁(周顗)和应思远(应詹)确实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怎么可以让让赵胤这样的人做!”不过王导就是不听。但是这都应该得益于他们桓都是谄谀巧佞之人。这时火星在南斗六星位停留了十多天,王导于是对领军将军陶回说:“南斗是扬州的分野,我得要退位来安定上天的谴责。”陶回于是说:“您凭仗显明的道德出任辅佐,却与桓景抵膝亲近,怎么能使火星退归正位!”王导对此表示深感惭愧。
王导征召太原人王濛担任自己的掾史,王述担任中兵属。王述是西晋司空、征南大将军王昶的曾孙,名门之后。王濛不拘小节,以清廉节俭而为人称道,与在沛国的刘惔齐名,两人志同道合,关系非常的好,刘惔常常称赞王濛性情通透无自然又有礼有节。王濛说:“刘惔对我的了解,胜过我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在当时以风流雅士人中,以刘惔和王濛为首。王述却恰恰相反,性情沉稳安静,每次客人们因为辩论而争执不休的时候,王述总是一语不发,恬淡自如的坐着。王述都三十岁了,却还不怎么出名,很多人都说他痴呆。王导却因为他出身名门而征召他,见着他的时候,什么也不问,只问他江东的米价是多少,其实是想看看他是什么反应。王述却睁大眼睛看着王导没有回答他。王导后来对人说:“王述并不是痴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说他是痴呆呢!”王述曾经看到王导处理政务,每次说话,在场的人都在赞美,王导自然也很喜欢。王述却表情严肃的说:“没有人像是像尧、舜这样的大圣人,每件事都做到准确无误呢!”王导马上非常严肃的向他道谢。
以上内容参考:《世说新语·简傲》《世说新语,排调》《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俭啬》《世说新语,排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