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闵亲自去了酒楼后厨,做了她爱吃的菜,虽然少了辣椒,但是一样精致,说真的,她之前还真没进过这酒楼,所以这酒楼的新式制作方式只是听过,没有吃过。因为她父母已经不让她随意外出,更何况跑到酒楼去吃饭。石闵看着她吃,想起来了那个?他可是陪着这个吃货吃过了一条小吃街的人。
看着她吃完,石闵才问起她这几年的事情,她现在叫董妤,父亲是左常侍董树,董氏郡望主要就弘农和济阴,此外董姓在广州、益州、宁州、扬州、豫州、荆州都有分布。而雍州陇西郡是董仲舒的曾孙迁徙过去很快成为陇西一大族。永嘉之乱也有一些迁徙江东,其中就有济阴郡,因此董氏也有散居各地。因此作为旁支的董树得以成为济阴董氏的族长,看顾家庙和家业。士族特别重视家庙和家业,大部分士族都是聚族而居,是一个很大的庄园,还有大量的荫户和隐户。这些自然不会放弃,所以大量的士族都留在北方,无论改朝换代,他们依然割据一方,俨然一方诸侯,士族之间彼此还通婚,很多士族都是儒家传承,不谈玄,甚至还入仕为官,为胡人政权服务,也借此扩大家族势力。
不过济阴董氏因为相当一大部分跟着南迁,家族势力有所下降,名望也不足,所以董树想通过出仕来扩大家族势力。只可惜身边士族太多,董树一直高不高,低不低,不受重要。而董妤一直待在济阴,董氏是儒学大族,为维护家族利益及个人权势,竭力向子孙灌输门第观念,重视家族教育,注意通过文化教育树立门风,以维护其不衰之门第。
两人一谈谈了足足一个半时辰,主要是董妤说,石闵听,都是她近些年的亲身经历,石闵也说了一些近况,这个时候外面两个小书童开始催促了,因为要是被发现她们这么晚还不回去,受罚是肯定的。石闵,想想也对,而且也快宵禁了。两个人依依惜别。石闵提出送她回去,但是董妤又有点犯难了,她想起了什么,可又不好说。石闵笑着说,你先先上车出发,我远远跟着你,看到你到加,我也就回家。忘了说了,这个时候一半起的比较早,鸡叫了就起床,就是卯时,下午一般申时就可以回家了,一般酉时过半天才开始慢慢变黑,也就开始宵禁。
石闵看着她进门才离去,才想起来忘了他是陪李恭、李睿、李平他们吃饭,赶紧派人去问莫桑,莫桑回复说,已经处理,不过石闵马上安排了第二天回请他们。董妤回到家见到了他父亲一脸怒容,女孩未出阁,私自外出快宵禁了才回家,还穿着男装,就必然去了女孩子不方便去的地方,这几乎是没有的。董树自然很愤怒。他回家没看到她,一问不知去向,便让人去找,她弟弟董闰倒是知道一点,可是他没说,董树还是查出来了,但家族颜面和女儿清誉,没有去把她揪出来。董树愤怒的原因是她和石闵在里面待了一个半时辰。父女就争吵了起来,董妤甩出一句“礼教岂为我辈设哉,所遇良人,自情难自禁。”董树奴到:“他是什么身份,能和我们家族相比,你不要痴心妄想,从今开始,不得外出。”
石闵第二天去了大学,学的是毛诗《皇皇者华》,当初自己刚读诗经的时候,梦中曾经出现过的一首诗,梦中的人便是吟诵着,在梦中听不清具体内容,倒是记得《皇皇者华》的标题,之后翻开毛诗,确有该诗,但当时并未多想。但是自己现在的心境却是何尝不是诗中替天子求贤的使者一样。心情特别凝重,值此乱世,有野心的人太多,但是每一场动乱都市建立在民众的痛苦之上,动乱不止,痛苦不休。但是要结束乱局,需要的往往不是有多少钱,而是得有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而且是真正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