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南郡冉童已经基本在徐光配合,初步完成了对筑紫国的改造工作,瀛南郡便有了有了十一个县,于是将长岛县划给了天孙郡,天孙郡于是有了五县,因此瀛南郡实际下辖十个县,但考虑实际人口,因为隼人、熊津人的男丁大量运往了东鯷和辽宁郡,导致三十多万的筑紫岛实际上才二十余万人,其中筑紫十二万人,其余八万有将近一半为军队,也就四万多的民众属于直辖,以伽倻、百济为主,少量隼人和熊津人。所以实际上部分县合并管理,也就十个县,而有四县在筑紫国境内,不过经过初步改造,已初步建立统治,而筑紫国王依旧在军政上战有相对的话语权,他手中的三万军队也进行了集训,军官都是抽调的营官。在各方面实际上已经掌控了筑紫国军队。
冉童在与徐光完成之后,就在加紧训练军队,准备对瀛东发动大战。徐光则依旧处理各项政事,不过实际上他手中没有多少事情,因为很多事情下面的属官都有决断权,这些在律法中都有规定,而他做的就是遇到重大事情召开会议,商量处理结果,拿不出结果则反馈到刺史冉童哪里,由冉童做最后决定,当然郡守也是有很大的决定权。徐光平时也就主要巡视各地,包括批复文件,他批复最多当属于建设一类,其实营建部已经把工程都规划好了,徐光就只是审核,批复。还有就是接收到执官司下达的各项军政命令,比如前几天就要求对屯垦点和乡里推行《卫生免疫条例》。徐光一开始还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在命令抵达之后,对应的医官就到了。因此徐光也愈发他的感觉他之前的那一套都不能用了,他在不停的找人请教,起先他也拉不下脸来,以前好歹是个尚书令,现在起码还是个郡守,不过他想到都死过一次,何必在乎虚名。
而冉童则加紧扩军,将隼人和熊津人与筑紫军队整编,新增了两个师团,一个命名为了筑紫,一个瀛南。不过名义上还是归属与筑紫国。冉童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带着四个师团,在海东旅团一个营的战舰分批运送下在瀛东岛多给能够停靠的海岸将军队送上岛屿,他们携带了十天的军粮,四个师团,十二个旅团将从岛屿的十个方向登陆,其中一个师团将单独从高松登陆,之所以要单独放一个师团是因为哪里是吉备国统治着的区域,整个瀛东岛可以说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根据获得的情报这是必然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城中驻扎着吉备国一万军队,管理着还有三万多生口,统治这里的是吉备国的贵族,加夜家族,这以任的首领是加夜弛川。
冉童亲自领军,冉丘和蒋干跟在身边,而担任这个任务的自然是东疆师团。加夜弛川见到大船靠港,他起先还以为是商人。但是源源不断的军队上岸了他才最多这是前来攻打他的军队,他手中的一万军队,大部分还是使用铁制武器,但是制作工艺谈不上很高,他哪里也有一些来自大陆的工匠,不过好的工匠大部分都到大和国,或者备筑紫国抢了先。就算有一些工匠到了吉备国也不定能到他这,比较上面还有国王。
加夜弛川还想派人交谈,但是他获知的却是筑紫国的军队,这下和也和不成了,援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到,打的话,好像只有打这一条路了,但是交战没多久小城便攻破了,主要是小城在攻城器械面前毫无作用。加夜弛川自然被俘了。而两天后各地剿灭的山林的各旅团的作战成果也汇总到了冉童手中。之后冉童将郡治暂时设在了高松城,将军队和部分生口送到东鯷和辽宁郡迁徙了一些百济人过来。耽罗武学军政特进班毕业的苏礼调到了这里任郡守,郡尉则是由太行武学军政特进班毕业的罗康平,而乐浪郡也同时结束了军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