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再一次确定宋羽说的是真的,首领和长老们都非常高兴,又能多出一种新的食物,是他们最想看到的事情了。在宋羽说几天后请他们品尝柿子,首领与长老们都翘首以盼的开始等待了。他们实在想不通有什方法能让涩果不涩,还能美味。
回来吃过晚饭的宋羽本想去溪边洗个澡,可是象夫人打死都不肯给他去,一来是天色已经快暗了,二来是大病初愈,象夫怎么都不肯让他泡凉水。宋羽只好洗了一把脸,忍着浑身不自在躺到床上,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让自己过得舒服些。此时象夫人的房间开始亮出火光,已经就着油松枝做的原始灯,在织布了。多么勤劳的女人啊,这也是她能如此受部落尊重的原因吧,为了部落能更好一点,她选择了无私的付出。
宋羽为自己刚才那自私的想法感到羞愧,可是很快又为自己开脱了,我才来第一天啊,那能一下子就改变。
也许是这具身体的生物钟没有改变吧,宋羽觉得很困了,带着这种无赖的想法沉沉睡去。
“宋!起床了!”太阳已经出来好久了,象夫人看到还没睁眼的宋羽便叫醒了他。
宋羽想不明白,为什么来到这里自己能睡上十几个小时。难道是这里的空气太新鲜了?被自己无厘头的想法雷到的宋羽,赶紧摇了摇头。下了床,去小溪边洗完脸漱完口回来,饭已经做好了。这是部落的生存方式,吃饱饭再开工,因为早上的露水重,到处都是人高的野草,出门容易湿身,饿着肚子更容易生病,在这个没有巫医的部落,生病就代表着死亡,运气好的虚弱一段时间,运气不好的就只能一命呜呼了,就像这具身体原先的主人。
宋羽今天不想再跟去打鱼,本来像他这般大的孩子,部落都会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做了。只因是这具身体原先的主人一来不在部落,二来总是跟着母亲一起打鱼什么的,有时也挖些野菜,部落也就没有管他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没兴趣再去捕鱼,象夫人也懒得计较他了,大病初愈就顺他一顺吧。持着这种想法的象夫人交待了注意事项,比如不准一个人外出啊,不能玩火啊,什么的。以前倒不用这么麻烦,谁叫自己的儿子什么都不记得了呢!
宋羽听得头皮发麻,自己加上那空间呆的日子好歹也有四千多岁了吧!虽然不知道那算不算时间,但宋羽觉得自己经历过了就得算上去。宋羽麻木的点着头,硬受着这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母爱。
唠叨的声音停止了。象夫人看着徦装应付得儿子,知道自己做了无用功,也懒得管他了。自己的儿子只是失忆,又不是傻子,他也有他的想法吧,想通了的象夫人出门打鱼去了。
只剩下一个人在家的宋羽,决定好好安排下今天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柿子,牙刷,鱼笼……等等等等,太多了!最后宋羽决定先易后难的做起。
首先是柿子的脱涩问题,宋羽最记得的就是石灰水泡,小时候街上边卖柿子的摊贩旁边就放着几口大缸,里面就是石灰水泡好的柿子。
第二个就是最老土的方法了,就是放到溪水里泡,泡到脱涩为止。
在现有的条件下,拿到溪水里泡肯定是最方便的,石灰现在是没有,不知用同样碱性的草木灰代替行不行。宋羽决定两种方法都用,找个一个陶罐清洗干净,洒了些草木灰进去,放进十个柿子又在上面洒了层草木灰,加入温水,找个草饼盖上,放在了阴凉处。剩下的那些便提着来到小溪边,找一个水流合适的地方,将网袋扎好,放到溪水中用石头固定好,石底沙质的溪水清辙见底。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宋羽这样想着。
做完柿子的脱涩工作,宋羽决定要编个鱼笼,自己的母亲每天都要去捕鱼,水淋月晒的,要去有了这个捕鱼神器,就不会这么辛苦了。下午去放好,早上去收回来,多省事啊!网的鱼笼就不要想了,现在最方便的材料就是竹子,先不说竹山那边,就自己屋后山都长着不少。
听自己的娘亲说,部落有两样神器,一个就是他现在身上的青铜匕首,一个就是放在部落里的青铜斧,都是自己的父亲过来的时候舜赠与的。看来父亲与伯父的关系也并非如野史传的那般差劲。这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自己有时间得弄清楚这其中的原由。
这两样东西平时都是不怎么用的,用的最多的时候,就是建这些房子的时候。听说那把斧子为此还崩了一个口,现在都是放在部落的神台上供奉着了。但在宋羽的想法里,有好工具不用就是傻,他才不会对一个冷冰冰的金属怜香惜玉呢。
来到后山上不远的地方,就长着一丛单竹,这种竹子不但直,大小适中,还很有韧性,实在是编织的好材料。宋羽砍了六根,跑了两趟才运完。人小就是麻烦啊!青铜匕也不锋利,砍了六根手都磨起泡了。干活真是件受罪的事,难怪后世的人都不想上班,宋羽在心里小小的吐槽了一下。
竹鱼笼宋羽还是见过的,小时候就跟着自己的堂叔去放过鱼笼。那鱼笼可真是精美,倒须都是跟鱼笼自然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根本不用拆御。整个鱼笼后头小前头大,圆滚滚的就像个大花瓶。这么精美的东西宋羽承认自己织不出来。当时纯粹就是好玩,谁会去关注它怎么织。
宋羽决定不能按照那样的思路去做,他只要按着印象织出大体的形状,具备鱼笼的功能就好了。已经有了思量的宋羽决定动手。
首先用匕首将竹子砍成一米七左右的一截,现在的鱼不像后世那样,拍客们在野外看见两指手大的都要兴奋的开直播,这里的鱼大小都是按巴掌算的,所以必须要做大。把裁好的竹子破开成手指粗的大小。不是一破到底,而是留下十多公分。为了怕控制不好,宋羽还特意将这段用麻绳绑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破开整条竹子了。
破开的竹片有些多,宋羽均匀的折去了些,只留了十七根。然后就是削篾青了,只需破开一些,用脚踩着,用手提篾青的那面就能破出合适的篾来。篾尽量削小些方便编织不说,做成后看起来也美观些。接着将竹子的那十三根也削平整些,然后在离麻绳十多公分处,用篾条做纬线,十三根做经线,一上一下的交织编下去,边编边往外扩,看着大小合适了就收着点。一直编下去,编到自己喜欢就可以收口了。把剩出的竹条留十多公分,裁断,然后把竹条扭转压着最后一条纬篾插到笼身里面去,收口处的纬线用细篾条上下缠绕,让收口坚固些,一个鱼笼的笼身就做好了。
看着只有形而无神的鱼笼,宋羽也很无奈,毕竟不是专业的篾匠,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宋羽自我安慰着。
接下来就是制作倒须口了,说白了就是一个漏斗形的东西,只能进不能出,宋羽干脆把削薄的竹条放在地上排好用篾条给出三根纬线,然后拿起再反卷过来,就成了一个圆漏斗形了,接着往另一边一圈一圈的编,编到跟鱼笼口差不多就裁断多余竹条收边加固。另一边的倒须捋顺,让其交合在一起就成了。把倒须口往鱼笼口放好绑固定,一个鱼笼就做好了,
再看看后面麻绳处留出的缝隙,有点大,便将麻绳往上勒让其收窄些。宋羽之所以留着这一截没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一来可以让小的鱼游出来,二来可以观察里面的情形,因为他以前跟堂叔去收鱼笼时,里面鱼没有,蛇倒是有一条,想想都起鸡皮。
有了这一个打底的经验,接下来的就容易多了,一连编了四个。都差不多三
十公分的直径,算是大鱼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