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爱与善意,其实是选择一种人生态度。大自然很公平,它给予每个人的生存空间、时间和物质食粮大致相同,谁也不能占有别人的,占有既是剥夺。大自然又太不公平,它常常将一些人推向生命的绝境,使之苟延残喘于饥饿、贫穷和凄凉悲惨的旷野。这就需要爱的相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颗爱心,那么,生活的大地上就不会长出仇恨的杂草和魔鬼的“庄稼”。因为,爱心是善行的种子。
选择爱与善意,其实也是选择一种品格。我们虽然选择了爱与善意,也将受到道德的约束,每时每刻都要反省自己、警策自己,这就是品格的修养。
什么是爱?对父母的爱、对弱势群体的爱、对动物的爱、对环境的爱以及对人生的爱,囊括了世间的大爱、小爱。选择爱与善意,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选择善行,虽然我们不一定会太富有,心灵世界却可以与大千世界融为一体!
带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父亲是你生命的赐予者,是你人生的指引者!如果你感激他,请凝视他的双眼,斟满一杯酒,告诉父亲你无愧于他的儿子。
母爱是人世间最温和最无私也最持久的爱。当父亲的一点精,母亲的一滴血造就一个生命胚芽时,这一份浓浓的爱意便开始环绕着你。
严肃的父爱是你人生道路上的鞭子,驱策你走向正确的方向。温暖的母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时刻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父亲和母亲将爱的光辉洒向儿女,照亮了儿女的生活。儿女们又拿什么奉献给我们的爹娘?仅仅有孝心是远远不够的,能使父母感受得到的关怀,是那种体贴入微的孝行。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
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这就是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典故。
包公即包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人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越是我们亲近的人,越容易疏忽他们的感受,也最容易在不自觉中伤害他们,带给他们痛苦。特别是自己的父母,有些人觉得他们啰嗦,不爱和父母多聊几句,多听听他们的感受;有些人甚至只顾自己的生活,完全疏忽父母需要奉养、需要关爱的现实。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强调对子女的照顾和关爱,也都知道孩子缺乏爱,会产生偏差行为;但却普遍疏忽年迈父母的需求,未能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奉养和抚慰。
为人子女者都有孝心,不过徒有孝心是不够的,必须有孝行才行。
必须充分了解父母,知道他们的心理需要,做出适当的回应,才能孕育彼此间的亲情,感受亲情挚爱的喜悦。
人世间的母爱故事不可胜数,即使是动物的母爱,也会让一切豪言壮语失去重量,给我们树起一座灵魂深处最高的丰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成家多年了,虽然和父母同住一个城市,由于忙的事挺多,不经常回家。总觉得走到哪里也是父母的孩子,回家多一回少一回无所谓。却在突然间醒了过来,自己想错了。因而,回父母家的时候,站在门外,总感到内疚,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将见到大人那样,心里忐忑不安,总好像谁在责备着自己。敲门的时候,猜想着两位老人在家正做着什么,是不是受着冷清和孤独的折磨。进了家门,看到父亲渐渐苍老的脸,母亲缕缕花白的头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常回家看看,点滴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常回家看看,最终受益的将是你自己!每逢周末,看到自己的孩子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看到孩子特地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看到他竟然与老人有那么多的话,你的心里会甜滋滋的。因为你的“常回家看看”,已经造就了“接班人”,等你年老后是绝对不会孤单寂寞的。
一个不孝敬父母,对抗父母正确引导的人,伤害得最重的,首先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本人。
孝敬父母还是子女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
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品德形成的基础。
如果有一个打爹骂娘的人,在那里大声吹嘘,他对同志如何有礼貌,如何尊重朋友,会有人相信吗?
一个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动不动就对母亲牢骚满腹、怒气冲天的人,却在那里高呼自己热爱祖国,周围的人绝不会相信他,不管他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他喊得越响,讲得越振振有词,论证得越符合逻辑,那他骗人就骗得越厉害,他就是越想从高呼口号中捞取个人的私利。
经常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不仅仅是耳濡目染使其懂得孝道,而是为孩子负责,为了使孩子在同学中有朋友、有知己、有自己人格的尊严,同时也是为社会、为国家负责。
欣赏残疾人的各种才能
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从来没有公平过,人类社会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公平过。将来,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人类社会也不会绝对公平。就算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还会面对先天的不公平。人生下来还会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黑、有的白、有的美、有的丑。甚至有的人会被身体某方面的残疾所困扰,残疾也仅仅是一种缺陷而已。
既然缺陷、差别总会存在,那人类所能做的就是有效思维,就是如何理智地认识甚至欣赏缺陷。
事实上,许多世界名人伟人,都有明显的身体缺陷,他们敢于正视这些缺陷,在别的方面努力,终于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两岁时母亲去世,由祖母抚养长大,8岁移居莫斯科,不久父亲又去世了。
很小的时候,托尔斯泰就因自己丑陋的相貌而感到苦恼,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陷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难看,耳朵又大得令人吃惊。他的身体也很虚弱,特别是在青年时代,经常感冒,受扁桃腺炎、风湿等疾病的折磨。在学校老师评价说:“列夫哪方面都不行。”
托尔斯泰经过苦恼的煎熬后,觉得继续为自己这些缺陷而苦恼,只能是在苦恼的陷阱中越陷越深,直至毁掉自己,解救自己的办法便是到别的方面去寻找人生的乐趣。于是他开始到写作中寻找乐趣。23岁时,他发表处女作《童年时代》,获得了好评。其后,在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大约5年军队生活中,又创作了一些作品,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托尔斯泰34岁才结婚,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他接连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
以诺贝尔奖留名后世的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相貌丑陋,身体又不好。他的哥哥曾说:“因为他是个天生的丑孩子,所以,或许在他呱呱落地时就由慈悲的医生结束了他的生命会更好些。”
幼年时,诺贝尔得过好多种病,人们认为他活不了太久。儿童时代,他为消化不良和严重的肌肉痉挛而痛苦,几乎总是卧床不起。
诺贝尔诅咒自己丑陋的外貌,而且认定别人是不会喜爱自己的,从青年时起产生的一种弥补缺陷的心理作用,反而使他决心把终身献给人类。
他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866年制造出了甘油炸药。到了1875年,他发明了比甘油炸药爆炸力更强的一种无烟炸药,并取得了专利。除此之外,诺贝尔还有许多发明,仅在英国取得的专利就达129项之多。
临终之前,诺贝尔设立了诺贝尔奖。自1901年第一次开始授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上一年在和平、文学、物理、化学、医学五个领域中取得最大成就的人。众所周知,它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奖励。
法国人德尼茨·鲁各里1910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生下来就没有双脚和双手。他在日记中写道:“在什么样的权威名义下,能否定我作为畸形儿生存下去的权利呢?我的一生非常幸福,而且我认为我对人类也是有用的,人的价值在于他的精神和人格。”鲁各里先用口衔着笔,学会了绘画,又学会了写文章。他懂得只有一次的生命的宝贵。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俾斯麦、林肯、贝多芬、莫扎特、笛卡儿、果戈理,就连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坐在轮椅上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罗斯福在39岁时成为跛足,那是1921年。12年以后,坐着轮椅的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
家长一定还听说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吧?孩子也一定听过当代保尔——张海迪的事迹吧?听到这些事迹的时候,您和孩子一定都曾经感动过吧?
感动过,对了。那就抓住自己心灵深处的这种感觉,不让它消失,要反复强化,让它在心灵深处反复重现。重现得多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种子,就会在您和孩子心灵的土壤上发芽、生根、成长。这时,再用自强不息的行动,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时间久了,它就越长越大,以至开花,结果,繁殖,最后成长为一片茂密的,自强不息的心灵深处的森林。
凭着这森林,家长和孩子都能得到许许多多自强不息的果实,享受到自强不息耕耘的乐趣。
这森林,又像一片防护林。那些低层次的卑劣小人的冷嘲热讽,那些自恃先天又高又大的人吹来的蔑视之风,都刮不进这心灵的防护林。
他们的各种各样低层次的表演,进不了您的心灵,您会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觉得他们挺有趣,挺好玩,挺累,也挺不容易的。
当孩子看到有人跟着导盲犬散步,用手语交流,坐着轮椅外出时他们经常会盯着这些人看——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礼貌,而仅仅是因为他们非常好奇。
因此,当您的孩子对导盲犬着迷时,提醒你的孩子那条狗正在工作,不应该被人打扰——不要抚弄它!但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鼓励你的孩子去问问狗的主人一些关于导盲犬的问题。大多数人都很乐意谈论他们的导盲犬,还很喜欢讲述它如何帮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被视力正常的人认为很容易办到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遇见坐轮椅的人,就要告诉孩子去帮助他们。然后,对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要坐轮椅,简要地讨论这些人生活中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不要总是停留在谈论坐轮椅的人不能做的事情上面,尽量多说一些他们能做到的事情。为了增强说服力,带你的孩子去看一场轮椅体育比赛或是一场轮椅歌舞表演。告诉你的孩子不论何时遇见残疾人,都要像对待其他任何人一样有礼貌,对他们表示同样的敬意,使他成为一个懂得欣赏残疾人才能的人。
志愿者(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志愿者是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他们不以谋利为目的,志愿为他人和社会贡献时间、智力、体力、财产的人。在我国,他们的主要工作领域有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为大型活动服务等。“志愿者”和志愿者工作的含义在于:奉献时间和精力,奉献技术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奉献爱心。志愿者不只用手和脑,还用心帮助别人。他们服务的意义超越了服务本身,他们帮助受援者克服自身的弱点,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同时,“奉献”和“共享”是他们的原则,志愿服务并不是慷慨的富人对穷人的施舍,它是各阶层的人们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选择。他们所得到的回报是受援者一生的友谊和信任。给予和回报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信任,建立起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石。
志愿者的价值和意义并非金钱所能衡量。它提供的是金钱无法买到的人间温馨:关怀和帮助,友谊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