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明教(白莲教)进入武津县城
数日后宋魁再访包府,得包家家庙为传教基地,很快明教(白莲教)大阿阇黎宋魁便在武津县城便扎下了根。
大阿阇黎宋魁首先得到了包家仆役们的支持,很多包家仆役加入了明教(白莲教),像张安、杜衡这些人都成了白莲教(明教)教徒,连包武德身边的丫环姜红杏和柳书琴也加入了莲花教(明教),并且成了白莲教在武津县城的十二女护法,时常追随在大阿阇黎宋魁身边,这一切都是包武德始料未及的。
要说白莲教(明教)为什么那么容易吸引下层民众加入其教会?这话说来有点话长。
世界上但凡是教派都是唯心主义的产物,都会奉精神(意识)是万事万物的首先存在,认为精神和意志是支配一切众生的第一知觉,而先知之“神”又是所有教派都供奉的先知先觉。所有教派中供奉的所谓的先知“神”,其实就是人类的精神和意志向往。
人类之所以要选择一种或多种“神明”来敬畏,就是因为人们在内心深处期望有一个先知先觉的精神和意志,可以指导他们爬升出黑暗的不明世界,走向阳光明媚的天堂,除去沉重的心理枷锁,轻松快乐地活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让心灵在大地和天堂自由翱翔,而这正是明教(白莲教)的基本教义。
明教(白莲教)原来是西方拜火教的中原亚种,拜火教全称为“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摩尼教。拜火教信奉多神,是泛神教,拜火教特别崇尚火神,奉火神为光明之源,认为火神和善神是战胜黑暗和邪恶之原神,而左右人类精神和意志善和恶的精神和意志,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的。如果你站在光明之顶而心向光明,那你就会行善,并得到善缘善报。反之,如果你站在黑暗阴沉之地,心向邪恶,那么你必然会做恶行,这样你也必有恶缘恶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善者将有美女护法进入天国之路,首进天堂之善思天,次进善语天,继进善行天,最后步入光明顶,即永恒之天堂。从恶者则由女鬼护送进入地狱之门,永受沉沦之苦。
这就是从善和恶上引导人们向善,另一方面所有教派都会从精神和意志上约束教徒们的行止,让教徒们从心理层面屈服于教义的善德、规矩和章程。让教徒成为精神和意志上的奴隶,完全屈身在教主之下。
那么教主又用什么精神教条来诱导民众加入他们的教派呢?公平!
公平是一切理想世界的由头,是人类至始至终的美好愿望。可是公平从人类产生社会之始,公平就永远没有公平过,公平就永远是不公平。人们所期待的公平社会始终也没有到来过。这样一来,无论何时何代,人们一直期盼的并努力争取的“公平”,始终都是人类精神和意志的向往,这正是教会所期待并利用的重要精神手段。
但是在古代中国,孔子之流就是不主张人们唯神论,因为孔子之流害怕人们拥有精神和信仰,害怕人们看见公平,期待公平,并为公平而砸碎不公平。这正是孔子之流不愿意看到的,孔子之流主张的社会秩序正是维护皇权的不公平的等级社会。维护皇权的不公平的等级社会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是高贵和下贱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高贵者享有特权和厚利,低贱者服从并侍奉高贵者,该当自然地遭受压迫和剥削的社会,而这一切皆来自集权和公权强大。于是世界上所有教派都会主张限制公权利,削弱公权,平衡公权和私权,以达到公权和私权平衡之原则,而这一切也正是教会收买人心的重要手段。
那么教会为什么要主张限制公权利呢?因为从公平角度讲,任何一个单个个体与有组织的公权利对比都是弱者,因此,限制公权,加强私权保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而非无限制的放大公权,让公权肆无忌惮的欺压个体民众。公权泛滥是引发社会矛盾的重大因素,社会内部矛盾激增的重要原因就是公权利如洪水猛兽,肆意践踏单一个体的天赋人权。这也是**教在西方受到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在这个世界上,**教是最主张公平社会的教派,其公平概念深入人心,所以**教不断在向世界扩散。
当然元代的明教(白莲教)也有这些思想主张,否则,他们又怎么收买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