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因交学费的事跟二姐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但过了不久就恢复了往常的感情,两姐弟每天一起上学,回家后一起做作业,有时候一起上山去干活,二姐还是像以前一样照顾着弟弟,小珠就一天天过着那个年代的幸福生活。
半期考试后几天,公社中心小学的校长(也是全公社十几所小学的校长)来到穿山河小学。在检查完学校的教学工作后,可能是听说了小珠的学习成绩不错,校长就想见见小珠。
于是曾老师就把小珠叫到了教师办公室,并让小珠带了自己的作业本过去。
校长见到了小珠,摸了摸小珠的头,又翻了几下小珠的作业本,一边点头一边说:“嗯,不错,字写得好,作业做得也好”。
然后又看着小珠说:“你叫珠有光吧?你家是哪里的?”
小珠回答:“我家就是穿山河的,离学校不远。”
校长又问:“你父母是干什么的?”
小珠答:“在家里种地。”
校长点点头,看向曾老师说,“老曾,我觉得可以考虑让珠有光跳级。”
小珠不知道跳级是什么意思,一脸茫然。
曾老师就对小珠说,“跳级就是让你直接去读三年级,你愿意吗?”
小珠摸摸自己的头说:“不知道。”
校长说:“你的成绩好,上三年级没问题,不过这事要由家长决定,你回去告诉你父母,看看他们同不同意。”
回到教室后,曾老师又跟小珠说:“跳级是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的特殊安排,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这样的,当然了,跳级了你二年级剩下的课程就只能自己去学习了,如果你自己学不好,到三年级学习就跟不上,成绩就可能下降,你自己考虑好,也问问家长。”
放学回家后,小珠把这事跟家里父母、爷爷都说了,哥哥姐姐也都知道了。哥哥姐姐都说能跳级肯定跳级呀,别人读五年小学,你四年就可以读完了,又快又省钱。父母有些犹豫,既不想让孩子错过这个好机会,又担心孩子跳级后学习跟不上。
这时,爷爷耐人寻味地说了一句:“早熟的庄稼不饱满,什么事都急不得,该读五年的书就读五年,踏踏实实地才会有好结果。”
小珠其实也不想跳级,除了不知道二年级剩下的课程自己能不能学懂、学完之外,小珠还是觉得跟二姐一起很好。
最后,家里基本同意以爷爷的意见为准,不跳级,老老实实上完二年级。小珠把家里的意见告诉了曾老师,曾老师也找机会给校长反映了,校长也没有再坚持。
若干年后,小珠还会想,如果当时跳级了会怎么样呢?是自己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克服了困难,提前升学,以后每一阶段都比同学们早一步呢?还是自己成绩一落千丈,沦为成绩一般般甚至拖后的差生?但是,每次也都想不出什么结果。其实,人生也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是没有如果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