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的作业本丢失事件让小珠整个上午都心神不宁的,他怎么都想不通作业本会掉到哪里去了,难道真的被人藏起来了?自己当了临时学习委员,第一次发作业本,就出了这事,王鹏会不会闹到老师那里去呢?老师知道了是不是也会说我笨啊?
直到中午,一群人又跑到夹沟东面的树林里天南地北地讲起了各自经历的、见过的、听过的故事,不时有人说出一些有趣的事,小珠才慢慢放松下来。
下午放学后,小珠、小松、高飞等人又结队往回走,这段用石头和黄泥铺成的乡村公路,尽管到处坑洼不平,可在一群同学欢快的情绪影响下,似乎脚下的路变得无比宽阔平坦,走起来就像玩一样。
当小珠和小松刚走进穿山河村,从一家房子侧面经过的时候,看到五六人围在墙边看什么,一边看还一边议论。小珠和小松也走近看了一下,原来墙上贴了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
各位乡邻:
小女卢小英,十三岁,于今年8月18日被一中年男人拐走,至今不知下落。小英离家时身穿蓝色衣服、蓝色裤子,脚穿花布鞋,扎长辫子。中年男人有*县口音。请有见到者带话到穿山河村,一定尽力酬谢。
卢小英爹:卢××
卢小英娘:韦××
原来是小英家寻找小英的启事,小珠又开始难过起来,不知道小珠被那个坏“表叔”带到哪里去了,小英肯定吃了不少苦头吧,她要被拐去干什么呢?做别人的女儿吧,年龄大了,不容易跟人亲。难道要卖给别人做老婆吗?小英又太小了吧。不管怎样,小英一定是痛苦极了,她见不到自己的爹妈,见不到姐姐妹妹,见不到同学,有什么委屈能给谁说呢?她可能眼泪都哭干了吧。
小珠越想越难过,鼻子酸酸的,眼泪就要流下来了,他赶快从围着看启事的人群中退出来。他想了想,不行,我们一定要为小英做点什么。
小珠把小松也拉了出来,走到一边说:“小松,我觉得小英家爹娘只把寻人启事贴在这里没有多少用,我们可以把寻人启事带到学校,发给各村的同学,让同学们帮忙把它贴到自己村里去,这样知道的人就多了。”
小松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这方法好是好,但我们去哪里找那么多寻人启事呢?去小英家拿吗?”
“小英家应该也没有多的了,他们肯定还忙着去到处找呢,我们自己来抄吧。”
“那要抄多久呀,我们要发就多发点,抄肯定抄不了多少。”小松说,“对了,我们可以去学校印,像老师印卷子一样印。”
“学校的机器只能用来给考试印卷子,肯定不会给印寻人启事。”小珠觉得老师不可能同意。
“没事,我明天找我哥帮忙。”小松说。
“对啊,你哥哥贾老师应该可以帮忙的,我都没想到”。
小松从书包里拿出笔和作业本,把寻人启事的内容抄在作业本上,以便明天拿去照着印。
第二天上午,当小珠和小松一起到贾老师那里,把想用学校油印机印寻人启事的事告诉了贾老师,原以为只要说一声,马上就可以行动了。
可是,小松的哥哥贾青林贾老师不同意。贾老师说:“这油印机是学校用来给学生印试卷、印复习资料的,除此之外,不能用来干其他任何事。”他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小松还想求一下哥哥,“哥,小英家太惨了,我们能帮忙做点什么就帮点忙吧。”
“你们说什么都不行,你们还是学生,好好搞好自己的学习吧,其他事不是你们应该管的,你们也管不了,快回教室上课去吧。”贾老师说完拿着书和粉笔去上自己的课了。
小松非常失望,没想到哥哥一点情面都不给,这下怎么办啊?难道真要像小珠说的动手抄吗?他看了看小珠,一脸无奈的表情。
小珠原本就觉得不太可能用学校的机器来办这事,但经过之前小松一说,他也觉得应该努力去找老师帮忙,印好了启事还要找同学帮忙,现在他反而不想轻易放弃。
“没事,小松,你哥觉得为难,我们还可以去找其他老师,我觉得郑老师挺好的,我们去找他去。”小珠说。
第二节课后,小珠和小松又到办公室找到郑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又跟郑老师说了一遍。郑老师认真地听小珠和小松说完,想了一下说:“你们说的这个小英确实很不幸啊,他们家也非常值得同情,你们能有这种帮助别人的想法很好,我也是支持你们的。”
郑老师停了一下,又说:“但是,学校确实有规定,油印机不能用来做其他事,所以老师也不能帮忙你们了,请你们理解。”
小珠没想到郑老师最终还是不能帮忙,他一时想不出还能再怎么求老师,郑老师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就是不能帮忙。那还有什么办法呢?还是找几个同学一起抄吧。
小珠有些心灰意冷地说:“好吧,郑老师,我们自己再想办法。”说完就和小松走出办公室。
刚从办公室出来,正巧碰到语文老师温智芳老师,小珠和小松同时喊了一声“温老师”。温老师看到小珠低着头,一脸无奈的样子,就问道:“你们两个怎么啦?”
小珠看到温老师像妈妈一样温和慈祥的面容,突然感觉有了依靠,他想温老师应该会帮自己的。于是,他们二人又跟温老师说了一遍小英的事和想帮助小英家的想法。
还没有说完,温老师脸上也出现了着急的表情。等小珠说完,温老师马上说:“这些坏人真的应该有人好好管管了,对小英家来说,找到小英是天大的事,你们找其他人没有用,你们跟我来,我们找校长去。”
说着,温老师就领着小珠、小松去校长办公室找校长。
刚进校长办公室,见到总务处的吴老师正在给校长汇报办公经费的事。温老师还没来得及跟校长说话,就听到校长跟吴老师说:“老吴,我知道刚开学需要有很多开销,学校经费就这些,公社领导那儿、区教育局那儿我都去争取过了,今年不能增加经费的,所以你要多想想办法,能省的就省吧,保证好教学上最需要的开支就好。”
吴老师一脸失望,口里说着:“好吧,校长,只能这样了。”说着就转身出去了。
温老师大概知道校长跟吴老师是在说什么了,肯定是吴老师汇报开学需要做很多事,办公室经费紧张,想请校长再到上级申请增加点经费,可是已经被校长拒绝了。
温老师知道这时候提小珠们说的事有点不合适,但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小珠们说的事跟校长说了,“校长,我刚才也听到您和吴老师说的话了,学校的经费肯定不宽裕,但小珠他们说的这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虽然跟学校没有关系,但小珠他们能有这样帮助他人的爱心,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鼓励他们,也要尽力去支持。”
校长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温老师,我理解你和同学们的爱心,但学校首先要保证教学上的需要,我不能为了你们这事搞得考试都没钱印卷子吧。”
“校长,这个事也花不了多少东西,再从其他地方想点办法吧。”
“温老师,这事真的不行,我刚给老吴做了工作,你这里我又答应你,你让我跟老吴怎么说?”
温老师一时有点激动,“校长,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听温老师这么坚持,校长也有点恼火,“温老师,你怎么这么说话呢?这个小姑娘的事再大,我们学校也管不了,你就不要再说了,再说也没用。”
“校长,您不能这么说呀,假如这个小英是咱们学校的学生,你会不管吗?说得再严重点,如果她是你的女儿,你也不管吗?”温老师说话越来越急、越来越大声。
小珠和小松站在温老师身后,也不知该说什么,但小珠觉得温老师为了自己和小松的事跟校长闹僵了也不好,况且校长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小珠小声说道:“温老师,不行就算了,我们还是自己用手抄寻人启事吧,我们放学后抄几个小时,几十张可以抄好的。”
“你们抄什么,抄的一张不同一张,一不小心可能就抄错了,还有你们有纸抄吗?”温老师还是想要争取校长支持。
校长见温老师这么坚决地想要帮助做这事,也有点动摇了。温老师可是学校多年的优秀教师,还受到过县里的表彰。她为人处世特别好,在学校里老师当中很有影响力的,校长也不想跟她闹僵了。
“温老师,你看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也不是见死不救,也不是不想帮你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呀。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跟老吴打招呼,油印机给你们用,油墨也可以给你们一些,但要用的蜡纸和白纸你们自己买。”校长说。
温老师见校长口气缓和了很多,也作了让步,而且也知道学校确实困难,也不想再为难他了。“那好吧,蜡纸和白纸我买,也由我来刻蜡纸,你让老吴安排人印。”
校长听温老师这么说,就答应下来了。
小珠和小松见到了温老师和校长争执的全过程,他们为温老师的爱心所感动,也从中也确定了所作的事是正确的,也就坚定了一定要帮忙小英家做点事的决心。
中午,温老师没有回家吃饭,她根据小珠和小松的叙述,把寻人启事又完善了一些,加上了对小英长相的描述,对那个坏男人的描述,还增加了要大家帮忙把这件事传播出去的请求。改好后马上刻在蜡纸上,下午上课前就交给了总务处的吴老师。
下午第二节课后,温老师就把从总务处拿过来的300份寻人启事一部分给了小珠,一部分自己帮忙发了出去,让学校的学生、老师都带回自己的家乡张贴,还让有熟人在外地的帮忙带一些到外地去贴。
小珠感到,在温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和小松做了一件大事,真希望这些努力能够带来好的结果。他心里默默地呼唤,小英,你在哪里?你快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