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像一个四处溜达着淘古董的人,要在仔细打量中度过无数个平淡的日子之后,才可能会于不经意间,突然看到一件表面并不起眼的宝贝,且确认不会是赝品。那时你再按捺住狂跳的心,不动声色地走过去,以貌似漫不经心的姿态,将其抓住,赶紧成交。
很自然,这会使我们想到一个人寻找配偶的情形。假如你眼前有两个人,一个拥有很多财富,但你们在情趣上没多少相通之处;另一个也有些财富,但不是多到足以摆谱,却可以跟你在许多方面都很投缘。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投资也像爱一个人一样,要多去发现对方身上的无形之美。
市场就像上帝,会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有句古老的话,“天道酬勤”,这话在一般意义上是没错的。
许多人也就将其信奉为金口玉律,凡事都只是埋头用功,即便最终成就不够理想,也只是抱怨时运不济,天不遂人愿,但至少对自己的良心有了交代,进而仍不会失去奋斗信心,接下来照旧继续努力,愈挫愈勇……
祝他们幸运吧。
其实可以从努力和思路的角度,将所有人分成四类:有思路且很努力的,有思路但不努力的,没思路却很努力的,没思路也不努力的。
你认为,他们中的哪类人,会最倒霉呢?
最成功的一定是第一种,既有思路又很努力,太难得了。
第二种人尽管比较潇洒,凡事都能想明白,只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那么他们多半就成不了什么大事。不过也不会太倒霉,有时还能拣点小便宜。
比较难分辨的是后两种人。
尤其对第四种人,既没脑子又不肯卖力气,岂不完全是废物一个吗?但实际上,他们即便废物,也起码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危害,大不了就是不成功嘛。但由于他什么都没做,所以同样谈不到太严重的失败。
而第三种人就难办了。他既糊涂却又是工作狂,看着他成天忙忙碌碌,谁都不好说他什么,但由于他在方向问题上不够正确,结果便很可能南辕北辙,四处碰壁,喝凉水都塞牙。实在太让人拿他没办法了。
当你看到一个满脸无辜,四处找人诉说委屈的倒霉蛋时,那多半就会是一个上述的第三种人。
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价格最终将取决于未来的收益。在投资过程中如同棒球运动中那样,要想让记分牌不断翻滚,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记分牌。
总盯着短期行情的人,能做的唯有祈祷。
这往往也就是散户最熟悉的投资状态。一拍脑袋就下了单,然后便进入终日心惊肉跳的岁月,对当初的任何判断都没有了自信。
要知道,股市的短期走向,跟企业发展往往是没关联的。
除非你更喜欢以专业手法做短线,那么便可以说,你的行为已不属投资的范畴,而更像一种赌徒或风水师,要靠研究种种神秘因素来制胜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当真具有这方面的潜质,那么你尽可在此种模式下大显身手。
而如果你打算做一种踏踏实实的投资,那就尽可看淡股市的短期走向(但不是完全不看),而将主要关注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
这当中肯定有矛盾,比如股市短期连续跳水,你还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
所以我们并不是主张你完全忽视短期变化。而且事实上,那种短期内暴起暴落的股票,也通常不会是太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
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如此,不要太拿考试成绩当回事。原因就在于,首先我们的考试制度就是不完善的。重要的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商的历练等等。
你固然可以说,眼下升学就要靠这样的考试制度,不重视考试能行吗?
但你能说,在一个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孩子,将来会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吗?
我们看到的是,往往许多在校时的中才,到了社会上却成了骨干。而在校时的高才生,到了衡量标准发生变化的社会上,却变得无所适从了。
在马拉松比赛中,你想跑到第一的前提是必须跑完全程。
这话足够浅显,却也足够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陷入深思。
一家世界知名的快餐店,来中国开分店之前,先花了两年时间找适合种土豆的地块,以便将来能炸出符合其要求的薯条。这在咱们看来,简直迂腐到不可理喻。先到市场上拉来两车土豆,炸起来再说呗,早一天开张早一天盈利呀。但人家不,人家考虑的是一旦开业,就要一直开下去。
反观我们常有的表现:
在孩子还天真懵懂时,我们剥夺了他玩乐的权力,为了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然后在长达十多年的中小学时代,一直凶神恶煞般追在孩子屁股后面,要他多看书、别玩、写作业去;
然后好容易将他送进了大学,便一边足吃足喝地供应着,一边在家一厢情愿地想象,咱那孩子将来就是社会栋梁了;
然后孩子毕了业,却告你说工作不好找,找个工作不满意,赚的钱不够花,成了小家后不知如何做家长;
然后他在三十岁之前便已不再看任何书,四十岁时更如同已到人生暮年,只愿以吃喝玩乐来麻醉自己,完全没有了冲击事业巅峰的激情和信念……
这是你当初所希望的吗?问题出在哪里?
还不是因为你一直都在走一步看一步,只关注眼前目标,结果也就累积起了大量的长远烦恼。
因此,只要投资,首先该考虑的是这样两点:没买之前,尽量不买;买了之后,尽量不卖。
一旦彻底看准,便要准备完成一个漫漫旅程。
用重要的东西冒险去赢得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不可理喻。
在人们进行一项投入的时候,通常都不会认为自己的投入对象不重要。
但很可能,那也只是你个人的看法而已。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或许会认为感情最重要,为了自己心爱的人,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而若是得不到自己的所爱,活着便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殉情者多为这岁数的人。
但你再长大一些后,一定就不这么看了。当初那殉情未果的,会心平气和做了父母,即便再见到当初那个令自己天塌地陷的人,也只会当做是个老相识,淡淡一笑而过。
你不能说,成年后的这些人就没了心肝。而只能说,成年人拥有了成熟心态,对事物有了更客观的评价标准。
所以,如果你在某个时期认为某样东西比世界都重要,则不妨换到别人的角度来重新看一下这样东西,以便鉴别自己判断的正误。
通常会有两种结果:
一是别人的确也认为这东西好,只是他们还没发现而已。那么没说的了,你不但眼光好,还比别人更勤奋,那就放手干吧。
二是别人并不认为这东西有何过人之处。此时你就该反思一下自己:难道我真的聪明到超越所有人智商的程度了?
我们投资股票的选择方式与买进整家企业的模式很相近,我们想要的企业必须是:(1)我们可以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竞争力;(3)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经营;(4)吸引人的价格。
买股票就等于是买企业,当然只是买其一部分。
但你能说,买一部分企业和买整个企业会有不同的标准吗?你吃掉一整个西瓜,跟吃掉这个西瓜的一部分相比,在味道上会有什么不同吗?
而在现实中,却就是有很多人会以为,买下整个企业,负担未免太重了;而仅买企业的一部分,则可以是一件很轻松好玩的事。
甚至还有人以为,买股票根本就跟企业本身没什么关联,这只是一项账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
其实,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可以买下企业的一部分来玩玩,那就是,你完全不在意账面的盈亏,只是为了“小赌怡情”。
否则,如果你还是很在意盈亏,那就还是该根除头脑中“玩”的心态。
只要下注,哪怕再少,也要当做买下了整个企业一样来关注它。
因为,当你买下整个企业时,企业的亏损自然全是你的亏损;但当你只买下企业的一点点时,企业的亏损,仍会是你同等比例的亏损。
要设想假如由你来亲手经营、制订发展规划、挑选管理人员时,你会怎么做,然后再将企业现状与你的理想模式相对比,看能有多大出入。
而且要注意,巴菲特提到的上述购买要素中,价格是排在最后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