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毅清洗好自己的验尸工具之后,便直接让人把孙郡王的尸体从凳子上给搬了下来,平躺放在地上。
苏毅先是按压了一下孙郡王的腹部,然后又用银针测试了一下孙郡王的胃里有没有毒素,确认没有孙郡王不是被毒死的之后,然后又开始查看孙郡王的伤口,但是孙郡王的遗体上面,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伤口。
这下苏毅也犯难了,于是低头沉思,说不个所以然来,邱雨看到这种情景之后,看了一下孙大人吃的饭菜,没有相克的食物,也不可能是食物中毒。
包大人看到两位仵作的脸色都不太好,也知道他们是犯了难,毕竟这个案子不难的话,他们也不会拖了一个月之久。
“怎么样了?两位可有看出什么异常?”包大人开口问道。
“这个孙郡王的尸体没有伤口,胃里也没有毒素,实在是死的离奇,除了胸面前吐了一口淤血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可以下手的地方。”苏毅冷静的分析道。
邱雨也比较认同苏毅的看法,但是她觉得这口淤血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关键的一点就在这口淤血上面,从李家挖出的那件血衣,很可能是栽赃的,毕竟以吐血的方式来看,根本不可能把凶手吐的浑身是血。”
苏毅听到这句话之后,不乐意了,“你什么意思?难道在质疑知府的决定不成?况且李家的血衣你又没见过,你怎么能断定那血衣上的血不是孙郡王的?简直是满口胡言。”
苏毅的这种态度,让包知府知道这两个仵作似乎有些不合,不过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这个案子破获之后,圣上肯定会对仵作进行嘉奖,所以,这个两个仵作为了抢功劳所以争锋相对也是在理之中,毕竟谁不想加官进爵呢?
“好了苏毅,你就先听听邱雨怎么说,说不定她有独特的见解呢。”
包知府明显是护着邱雨,这让苏毅更加的气愤了,又不得不给包知府面子,只好哼了一声,不在言语。
邱雨见苏毅不在说话之后,也开始讲速了自己的见解。
“包知府你看,这个孙郡王的表情,死前应该是十分痛苦,而且胸面前的血渍也只是有一小块,那么可以推断,当时孙郡王最多只吐了2口血,就算是这两口血是喷出的,落到凶手的衣服上面,也不可能有大范围的血渍,如果李家后院挖出的血衣有大范围的血渍,那则跟孙郡王没有丝毫的关系。”
包知府一听也在理,“那李家后院挖出的血衣是真的有大范围的血渍,也很可疑,但凭借你一面之词,也不能断定李家和孙郡王的死没有关系,你们要抓到杀人真凶,才能给李家澄清。”
邱雨听到这里,也陷入了沉思,按理说,如果凶手那时候离孙郡王很近,那孙郡王尸体上又没有伤口,对方是怎么杀死的孙郡王?然后那血衣又是何人做的假去栽赃李家?这一些似乎都在谜团之中。
苏毅这时坐不住了,直接说道:“依我看咱们现在在这里也想不到什么破案的关键之处,不如先收集一下案发当晚的认证物证,看看有没有什么蛛丝马迹。”
包知府听到苏毅的话也是幡然醒悟,“苏毅说的对,这案子比较难审,我们知府只顾着审问几个重要的嫌疑人了,倒是疏忽了其他认证物证,我现在就叫人收集一下其他的口供,顺便把那件血衣带来给你们看。”
“包知府你可以先给我们看几个重要嫌疑人的口供,免得耽误时间。”邱雨提议道。
“我的师爷马上就到了,我已经叫他准备好了口供和一些资料,你们可以查阅。”
包知府说完之后,四人等了一会儿,师爷才急匆匆的赶到了他们面前。
“知府大人,两位仵作,真不好意思,我在整理口供,一下子就忘了时辰,这才赶到,希望知府大人不要怪罪。”
“这是自然不会怪罪你的,师爷你快点把口供拿出来,给两位仵作看吧。”包知府吩咐道。
师爷直接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叠口供,足足有十张左右,里面是李老爷和发现尸体的家丁的口供,顺便还有一份郡王正妃的口供。
邱雨拿起了李老爷的口供开始查看,苏毅则是拿起了发现尸体的家丁的口供开始查看,李玉书则是开始查看郡王正妃的口供。
李老爷的口供上面没有写什么重要的东西,都是写李老爷当时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官兵就扣押了他,说从他们家的后院挖出了一件血衣,然后说他是杀了孙郡王的嫌疑人。
李老爷在口供里大喊冤枉,表示自己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孙郡王出事的那天他也没出去过,王伯可以作证,然后这口供便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了。
邱雨看完了之后,和苏毅交换了口供继续查看。
这次是发现尸体的家丁的口供,具体写的是,家丁那天晚上起床去茅厕,突然听见后花园传来一阵痛苦的呼救声,等他拿着灯笼跑到凉亭里的时候,就发现孙郡王已经趴在桌子上暴毙了。
然后他便通知了郡王正妃,然后报官,但是这个家丁也没有人证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当时就他一个人发现了孙郡王的尸体,说不定是他自己杀掉的孙郡王也说不定。
不过,如果这个家丁杀掉了孙郡王,根本没必要报官,毕竟他神不知鬼不觉的装作不知道,他一点事都会没有,所以,根本没必要多此一举。
而李玉书此时也看完了郡王正妃的口供,有点沉思的放下了口供。
“相公你可看出什么了?这郡王正妃的口供里究竟写了什么?“
李玉书听到邱雨的询问才回过神来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这个郡王正妃的语气好像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她作为孙郡王的正妃,难道不应该很想找出杀人真凶吗?怎么一副冷淡的语气呢?实在是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