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约有三十年,不必早早就有一份暮年心态。刚退休,正是可以调整自己的最佳时期。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曾经忽视的爱好和兴趣,拿出些时间结交以前顾不上联络的朋友。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在网上找一找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一道投入一些有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中,这样能使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
离开干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想把精神寄托放到子女身上,结果发现这样除了自怨自艾,很难奏效。在这一段我们会面临各种问题,无法把握自己收入的多寡,不知能否足够自己失能时养老;不想放弃返聘的机会,但是已经被安排照看孙辈;不知老了是否有人相伴;无法预料失能之后的生活状况。我们又不同于自己的父辈,养老院的几张床位、几张麻将桌不足以打发我们之中的很多人。我们有精神文化需求,不满足于温饱,还要追求美好的生活。如何安排今天与未来,是个现实话题。
一、退休之后不必茫然
退休,便步入新的人生阶段,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生活氛围、活动空间都会发生变化,只能逐步适应这些变化,不然有人就会坐立不安、情绪波动。能否顺应这些变化、适应人生的新阶段,对每个刚退休的人皆是一种考验。
退休是人生的转折,有人因不再承受工作压力而获释放,心情大好;有人因失去工作这个生活重心而茫然不知所措。退休之后,无论谁都开始进入衰老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有三十年。心理准备充足吗,能否在失能前让生命再灿烂一把、潇洒一段?
当子女长大成人,我们开始步入初老阶段。不同的人对退休的感受是不同的,之前工作繁重、压力颇大的人,认为退休是解脱,是安全着陆,会为此庆幸;需要照顾第三代的人,有了发挥余热的时间;而还有一些人,习惯于工作,不曾建构起独立的自我,退休之后便处于一种“无处安放”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逐渐步入老境时,退休的变化让他们从内心到角色都出现种种不适应,调整是不可回避的。
人进入老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按联合国新近的划分标准,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人,75岁至89岁为老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初老之时很多人不曾意识到自己正在变老,我们年轻时依靠集体,到老了便想依赖子女,而这种想法并不现实。
由于我们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早就习惯把大半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退休之后我们更是在工作和生活上,不断地在子女身上“发挥余热”。有人把全部精力扑到孩子身上,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定位成照顾者,冲在子女前面。照看孙辈成了姥姥、奶奶的生活重心,一方面是出于爱,另一方面孙辈也承载了一种情感的寄托。
而对独生子女来说,稀缺的不是关怀,反而是自由。成熟的儿女不可能继续留在父辈的生活中,也不愿意接受监管,父母初老生活中那种“无处安放”的状态,从情感依赖到权力、角色的种种失落,会间接地给子女施压。
记得还是在我上大学期间,60岁的老母亲退休了。有一天我回家后,看到母亲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茫然不知所措,似乎不知道她的时光该如何打发,在那里发呆。我很替她难过,就买了两张电影票,带母亲看了一场电影。这是一场3D电影,人只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电影就变成立体的了。总算满足了一下她的好奇心。
母亲离开了工作岗位就全然找不到北了。父亲病逝时,她只有49岁,没有再婚,是工作填充了她大部分生命。母亲对工作非常投入。记得有一次她生病发烧,父亲让她打电话到学校去请假,她坚持要上班,她说那天有一堂化学实验课,要用到危险试剂,她不放心。她撑着病体,坐车去了学校。还有那年唐山大地震,夜里电闪雷鸣,山摇地动。第二天一早,她一定要赶到学校去看那些化学药品是否存放安好。我劝她别去,万一瓶子碎了,会有毒气泄漏,对身体有害。她坚持要去,说这是她的工作,是她的责任。我母亲是受“五四”影响较多的女性,她从来都说,女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工作,不能依赖谁。她教了一辈子书,工作一生,不工作了便失掉了生命的支撑。
母亲没有什么个人兴趣爱好,没有亟待投入精力的事业。一退休,立刻变得无所适从。终于在友人的帮助下,找到一份补差的工作,这才让她那不知如何安放的灵魂找到了一份安稳。她又工作了好多年,直到70岁干不动了才回家。
退休之后失落的并非是个例。母亲的好友本来挺盼着退休,以前每天备课、批改作业,周而复始,假期还要给学生补课,很想能停下来休息休息。可是一旦真的退下来,又不适应了。忙闲的巨大落差,让她觉得生活好像缺了些什么。日子太平淡了,尽管清闲,却找不到真正的乐趣,感觉不到被需要,享受不到从心底里涌出的快乐。她不太情愿如此,不想辛苦大半辈子,退休回家却变得茫然空虚,不知道晚年如何打发。
这种失落可以理解,人会按惯性生活。改变,需要适应过程。退休,步入新的人生阶段,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生活氛围、活动空间都会发生变化,需要逐步适应。能否顺应这些变化、适应人生的新阶段,对每个刚退休的人都是一种考验。
退休之后把生活重心放到儿女身上,是自己茫然之中的一份寄托,很少有老人能从容得体地从子女生活中退出,重新反身回到自我。而初老后面是衰老、疾病,甚至是临近死亡,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利状况有相当的应对能力。而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没有足够的机会、资源、时间建构起完备的自我,没有足够的精神资本守护好自己的老年生活,退休之后,倒有时间可以补课,增加自己的精神财富。
想充实、愉快地过好夕阳岁月,以下几招可能有用:
首先,退休后自设目标。人退休后,会因找不到人生目标和意义,身体及精神健康状况下降。“目标感”对人的健康有益,人生有没有追求,决定于心态,进而影响身体状况。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过一个七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多了一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也多了一倍。
其次,物质老本固然重要,“精神老本”也不能少。有的退休老人就剩下大把时间,而缺乏精神生活。有些老人其实是想找一些事情来消磨退休的时光。老年,可能是人生中最孤军奋战的一段,儿女有很多事,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人之将老的状态。年轻时没有很好地建构起自我的我们,会有某种程度的失落。如果能不计较报酬,选择一份能继续发挥余热的事做做也不错。可以让生活充实起来,精神上有寄托,心理上有平衡,经济上可补充。这样人生价值就能提高,身心继续保持年轻,还能消除寂寞。有意识逐渐从各方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可以付诸行动的有趣之事,不妨着手一试。
二、坦然面对“刚学会这个,就流行那个”的困境
代沟代代都有,无法强求两代人一致。儿女看重的,在父母眼里很可能没有分量,而父母关心的,儿女又不当回事。父母经历过许多事,见过许多悲剧,不希望儿女重蹈别人的覆辙,但怎么沟通,如何交流,其中有很多学问。不可威胁加命令,这样只会激起敌对情绪,要相互理解,我们这代人需要观察与学习,尽量跟上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前行速度大大加快了。时代迅速从工业社会进入网络社会,变革更为猛烈,资讯高度发达,各种平台打破了过往的人际关系模式、经营模式、意见表达模式,众多领域都出现了颠覆性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我们的知识更新的能力远逊于年轻人,我们很容易跟不上时代。认不清这一点,自己浑然不觉,就有几分悲哀。
在这三十年间,中国的跨度甚至大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如今退休的一代人是“被耽误的一代”。而我们的子女经历了改革开放,成长在网络时代。从整个世界历史来看,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前所未有的大。在新时代中长起来的年轻人,有自己获取资讯的方式,有不同于父辈的独立思考,这使得他们与上一代人在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
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极为重视,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与精力,只要儿女需要,便尽己所能。正因如此,面对下一代的否定与质疑,我们常常会觉得委屈,认为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时代悲剧与破灭,把孩子当成了唯一的寄托与希望,而这种期望极不牢靠。过于寄托于子女,下一代承受不住,我们也会因寄予厚望而失望。
我们已经退休的人很难想象在如今这种高压环境下,下一代应对时代的挑战有多不容易。现在有的技术人员一旦超过35岁,在人才市场上获得的面试机会就骤然减少,让人进退两难。当一名员工进入中年,能力很难说优秀,工资又不愿意将就,这就成了老板很头疼的事。对于老板来说,喝完茶,把“茶渣”倒掉是最经济的选择。互联网公司中,裁员屡见不鲜。在程序员中,中年危机的现象更是明显。这时候,假如一个人突然被辞退,那这个人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时他的父母与家人如果能给予理解、安慰与心理支持,对他们是很大的安慰。国内某些知名企业在隐形裁掉35岁以上的员工,这不是空穴来风。这是父母一代难以料想的变化,作为老年人,要紧的是得试着去理解儿女的压力、理解世界。这当属我们的必修课。
我们因为历史原因,就学不充分,知识结构不完备,逻辑思维训练有欠缺。年轻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超过父辈,他们中的一些人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尚可,渐渐可以不必依赖父辈和家庭,这是代际关系出现疏离的硬件条件。“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凡事上纲上线,一种声音一统天下的惯性思维,使得父辈习惯了自己“永远正确”,不容易听进不同声音,不善于理性表达,这是代际关系出现疏离的软件条件。如果习惯于用不合逻辑的武断推论来处理纠纷,很容易造成代际冲突。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电子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和方便,尤其是手机和网络。在这个时代,如果不会使用这些,简直是寸步难行。从短信到QQ,到微博和微信,许多老人陷入了“刚学会这个,就流行那个”的困境。如果你不会使用,看个电视都会因为遥控器过于复杂,不知如何使用,没人帮忙看不成电视,更别说很多功能弄都弄不明白。如果想出行,不会网上订票、网上支付,到火车站排除买票,寒风中站上几个小时,可能票早被网上订票的人抢光了。到医院看病,许多医院关闭了挂号窗口,得在网上预约,或在挂号机上操作。看个电影,网络购票与影院窗口购票价钱会相差很远。有的儿女为了与远方的亲人交流方便,为父母买了智能手机,可是因为不会操作,有的老人就只好让手机睡觉。
对老年人来说,使用这些高科技,难免会闹出笑话,这还是小事。网络诈骗、电信犯罪往往把目标盯在老人身上,觉得上了年纪什么都不懂,容易被骗。从电子通讯领域来说,技术困境仅仅是表象,背后是过往经验的失效与老一代的上升减速。但是正视我们这一代人成长期有大量的空白和盲点,尽力弥补,放弃说教,才不会让子女认为是父辈倚老卖老。因为人生际遇和文化观念的割裂,老一辈的经验已经不大适用于当下社会。在信息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合力之下,年轻人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互联网、知识经济促成了新价值观的出现,我们只能认可和努力学习。许多老人陷入了“刚学会这个,就流行那个”的困境,这也得正视。千万别再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以往的经验很难解决当下的问题。
而一些愿意活到老学到老的老人,“被迫”加入了使用电子产品的大军。我们中的一些人,靠强烈的学习愿望,也靠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地学习,学在当下,学会并掌握了不少新科技、新技术。2017年上半年,京东平台老年群体网络消费额高速增长,同比提高78%;老年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1.8%,高于平台整体销售增速。老年人的网购次数与网购金额在网购大军中一直在攀升。有些老人痴迷摄影,学会了3D技术;有些人通过网课,学到了不少最新知识,更新了已有的陈旧观念。他们拥有了与年轻人对话的平台,不至于互相交流时不在一个频道。
三、使开心成为习惯
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死亡,因此压力激素又叫作“毒性激素”。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开心不仅仅是心理感觉,而且可以是一种表达。你开心,别人可以从你的脸上读到微笑。把开心变成一种习惯,可以让幸福常伴人左右。
退休之后,人闲了下来,很容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健康上。大家之所以最关心自己的健康,是因为害怕生了病,掉进因病致贫的泥潭,给儿女和家庭带来麻烦。现在的医疗,人得个感冒动辄花费上千,一场大病会令一个家庭焦头烂额,我们身边不乏其例。因此,不少人关心养生,焦虑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指数达标。
这种过度担忧的心态并不健康,太焦虑反倒有可能让人生病。如果夫妻两人一个人用力太过,另一个制止不住,弄得不好,就会影响夫妻感情,使夫妻失和。有位王先生的老伴儿现在非常热衷于听养生课,喜欢去领取各种“养生机构”发放的免费小礼品,去参加“养生机构”举办的种种体检。参加就参加吧,妻子有时间,去就是了,关键是她老被忽悠买各种保健品,前不久又被忽悠花了一两万买了甚至不知是否对健康有害的东西。她这种买法,让孩子也为她着急。王先生觉得费解,这一看就是打着“养生机构”名头的保健品公司下的套儿,老伴儿怎么就是看不明白呢?
对于老伴儿来说,本来闲暇时间就多,跟她的三朋四友、街坊邻居一起去参加这种活动,既能打发时间,又有免费东西拿,何乐而不为?每天赶场一样,赶了这场去那场,一开始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拿些免费小礼品,后来被忽悠买这买那。王先生经常因为这事跟老伴儿争吵,他告诉妻子:“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东西你并不白拿,公司就是想让你买他们的产品。产品真有用,家里也不反对,关键是那些东西并不起作用,买了就上当。”但是王先生说什么,老伴儿都听不进去。
为了这个,夫妻之间吵了多次。原来他们的钱是放在一起花的。这么一来,王先生提出把钱分开,除了必要的生活费合在一起用,其他余钱则各自掌握各自的。老伴儿听了非常生气,问王先生到底想干什么?!王先生说并不想离婚,但是他对老伴儿的做法确实很生气。管不住老伴儿,起码能看住自己的钱。他认为这样做是合理的。
保健品公司抓住了这代刚刚步入老境的人的特点,他们时间相对富余,科学知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相对好忽悠。他们发现只要嘴甜,就能从这些老人身上轻松赚到钱。这是为什么儿女或老伴儿百般劝说,可效果甚微的重要原因。
有不少老人像是被“洗脑”了一样,买起保健品拦都拦不住。他们原想领完东西就走人,要花钱的不买不就行了。可到头来,还是被说晕了,会花几千几万块钱购买那些没有什么用处的所谓保健品。由于这些养生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都是事先经过培训的,从每个流程如何操作,到推广人员的每句话怎么说,都经过包装,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营销策略。所领的礼品都不贵,人均3元左右。有送五个鸡蛋的,有送一条毛巾的,有送洗衣液的,有送醋的,有送药盒的等。除了这些小礼品,他们每天不间断地额外赠送一两颗保健药,他们还会要求老人必须按时吃这些药,每天听课的时候,要把空的药袋交给工作人员,然后才让签到,吊足了老人的胃口。
这些公司正是利用老人想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最多的产品和服务的心理,知道大家认为本来就是免费的,自己不用付出代价,没有任何的损失,即便对这些免费品本身并不感兴趣,也会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去拿。他们就这样把产品信息输入到听众的脑海里。
大部分人都有从众心理,养生保健品公司的人在讲课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人来购买他们的产品做表率。这样会产生“传染效应”,这一拨人影响下一拨人,下一拨人又会再影响下一拨人。这些推销的人还会讲各种可怕的病症事例,让人听了觉得生不如死。人们一害怕,会想要找到解决方法来“拯救”自己。就好比一个人已经深陷于沼泽之中,会本能地想抓住什么,不再放手。买保健品,吃保健品变得顺理成章。如果在老伴儿刚有参与活动的念头,且还不曾被忽悠、被洗脑时,王先生就劝阻止,夫妻之间能心平气和地谈开,那时老伴儿或许容易听得进。之后再竭力阻止,往往劝说不成,反倒是弄得关系紧张。
现在很多老夫老妻有固定的退休金,还有一定存款,经济压力不大,儿女也不太干涉他们的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二人不必剑拔弩张,可以心平气和地好好商量一下,多少钱用于生活必须,多少用于日常酬应;剩下的,多少存起来以备晚年之需,多少各自自由支配。说开了,各自遵守,会对彼此有一定的约束。
对健康的焦虑,不是靠买保健品就能化解的。把钱花到让自己能活得快乐的事情上,才能让自己真正得到健康。如果退休之后,两个人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可以一起多安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比如一起去旅游,一起参观展览会,一起学些什么,一起做一点儿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事。
这样多一点儿生活情趣,可以转移一下对保健讲座的热衷及购买欲望。退休之后夫妻关系有几点需要注意:
1.夫妻间彼此要多体谅。
人到了退休的年纪,婚姻已经到了倦怠期,有活力的细胞慢慢地退去,夫妻变得越来越熟悉,曾经的激情被锅碗瓢盆的日常琐碎代替,少了乐趣,缺乏新意,容易让人疲沓。只要有诱因,就会破坏人的心情。像一本书,人在无数次滚瓜烂熟地翻阅之后,就会感觉到连再次打开的兴趣都不多了。大多数退休妇女都不大感受得到夫妻间的情感流动。中国男人不善于表达,更何况大多男人一辈子被人照顾,缺乏疼爱与关爱妻子的习惯与能力。
2.有冲突,就设法沟通。
冯小刚说过一句话,夫妻摸着彼此的手,就像摸自己的手一样,没有感觉;可是要锯掉你的手,也跟锯掉自己的手一样。别因为老伴儿行事的失误而太生气,这段冷却的感情是倦怠了,而不是破裂。有了冲突,就得设法沟通。
3.要尽量多一些共享活动,以增加夫妻之间的亲密感。
夫妻之间有共享活动和爱好越多,越能在彼此间建立起各种特殊的联结,夫妻之间发展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既独立又相互依赖是最理想的关系。不妨在共同活动方面多动动脑筋,既为老伴儿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又可以尝试增进两人之间的亲密感。
兴趣会激发参与某项活动的热情,老人要有一份积极的心态,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投身其中,就能防止陷入厌倦及无聊的情绪。努力把有兴趣的事做漂亮,你干好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就会自得其乐。如果夫妻能沉浸于两人都有兴趣的事,完成一连串的成功之举,就会大大地提高生活质量。
婚姻就像补衣服。好的婚姻能把一件满是破洞的衣服缝补起来,变成一件完整的衣服。只要有指责存在,亲密感便不会产生。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伤口,如果不能包扎,就别轻易打开。尽量不把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在一起多寻找些开心。
快乐不仅能治病,还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特殊的兴奋灶,使其他区域被抑制,从而使大脑得到放松,消除各种烦恼,抑制各种病魔。享受每天的生活,珍爱存在的一切,就能快乐地生活。如果和不圆满的爱人携手人生旅程,其中不乏艰辛,但也会充满乐趣。学会快乐地过一份不圆满的生活,把这当成一个摸索的过程。把“开心地生活”刻在心里,这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退休生活就可以充实,让人从你的脸上读到微笑,读到开心。
有一位活泼开朗,特别爱笑的王大姐,她退休之前在包钢工作。她丈夫52岁就脑干出血,一点儿重活都不能干。她女儿不在身边。退休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退休之后,她和丈夫一道投奔了女儿所在的城市。她整天照顾病人,在家料理一日三餐,日子过得很平淡,而她自己把一份退休的日子安排得有滋有味。
她中年时,发现自己关节不太好,一蹲下就疼。于是就开始练太极拳,毛病竟渐渐消失了。她也从此迷上了这项运动。她找到了一个高手老师,刚练了两年就参加了包钢队到山东表演,拿到了参赛获奖证书。打那时候起,她不但在中国,甚至到日本,参加了无数场赛事与表演。太极成了她生命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要事。无论是打陈氏,还是杨式太极拳,她总是那么忘情,那么投入,这让渐渐逝去的青春重新在她身上飞扬。
她浑身的活力甚至感染了周围的人。她主动教一群和她年龄相仿的中老年妇女,她身边围拢着一群乐观、知足、积极向上、喜欢学习的上了些年纪的女性。她义务给大家上课,把普及太极拳当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位大姐全身心扑向了太极运动。
她每天活力四射,好像有一颗年轻、不老的心。有人说,现在是个只认钱的社会,太不像话了。她就是不信这个。2008年北京开奥运会,她觉得这是一个扬国威的千载难逢的特大喜事,就主动参与。从2007年七八月份就开始忙活,组织了名佳、名流、天通苑的啦啦队。啦啦队并不简单,有规定动作,100人的队伍要从300个报名的人中间海选。奥运期间,她场场不落,逢赛必去。4点钟出发,晚上9点才回家。一开始去一次给10块钱,可给了两次就不给了。但她们也去,去做志愿者,因为观众席的人数不能少于70%,她觉得是在给国家帮忙。
她们啦啦队,队员自己掏钱买统一的队服。为了给大家省钱,她到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去买。有人劝她,一件加五块钱,要不连车费都没地方要。她一分钱不加,直接把销售联络方式告诉每一个买衣服的人。要换大小,或有残次可以与卖衣服的人联系。这不是她的生财之道,她只为大家尽义务,并乐在其中。她家里的负担原本不轻,可她能自己找寻生命的意义,找寻让她有兴趣,且感到有意义的事情,她便活得开心。
研究表明,长寿者都是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的人。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千万不能老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没有哪个人在面对伤心和难过的时候还会傻笑,但是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沉浸在伤心的事里并不能解决问题。
人退了休,心态需要做出调整,完成这个过程不易。需要家人彼此体谅。人的一生,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领悟不完的道理,也会有一些有意无意闯到心里来的烦心事。总之,人生顺境少,逆境多,一辈子不容易。退休了,更应该自己寻找快乐,找出自己生活的意义。
四、让“无龄感”成为老年生活的常态
“无龄感”并非一味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无龄感”能让人不为年龄所束缚,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活力,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去追求活得精彩,不留遗憾。“无龄感”生活方式应该成为老年生活的常态。
人老了,会有种种身心的衰退,但是退休之后,用什么样的心态活着,大不一样。每个人皆有三种年龄:出生年龄、生理年龄及心理年龄,一个是人的实际年龄,一个指健康状况,另一个是说心态。
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造成了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差异。如果一个人始终乐观向上,积极热情地生活,那他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会相对年轻许多。如果人能不为年龄所累,保持青春般的生活态度,秉持对美好的追求,任何时候都可以活得不累,活得有情趣,什么时候都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人如果忘记年龄,无论什么时候都还想继续探索、继续发现,即使年龄很大了,也依旧充满活力。
有“无龄感”是人最好的心理状态。有“无龄感”之人总是在不断地积极尝试,饱阅人世,对一切事物依然保持足够的好奇。忘记岁月沧桑,像孩子一样憧憬未来,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具有“无龄感”的老人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担忧和畏惧。无论这个世界变化多快,他们都努力不被时代抛下,设法了解新事物,让自己获得自尊。
年龄与能力的关系并不直接,每个人都有相当的能动性。最近阿里巴巴发布了一则“资深产品体验师”招聘启事,条件是年龄60岁以上,学历不限,背景不限,居委会大妈、广场舞KOL优先,有网购经验,能当知心大姐,热衷公益,年薪35万至40万元。招聘说明,假如你是一个具有洞察力、号召力、沟通能力的老人,比缺乏经验的年轻人还更胜任某些工作。
落伍和年龄并没有直接关系,年轻人如果心如死灰、生无可恋,也是生不如死,还不如耄耋老人能充满好奇心,朝气蓬勃地对待生活。做个能接纳新事物的快乐之人,无论多少岁,生命都有价值。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打破陈规,提升自己。缺少“无龄感”,会让老人的身价变成一条箭头朝下的下划线。而要是不断进取,热爱生活,精力充沛地活好每一天,就会活成“无龄感”之人。
有一位做了一辈子老师的96岁的犹太老太,她三十年前就退休了,但是退休后一直还在工作,教人打桥牌。她在成人教育中心、在家、在社区活动处,到处都开班,还经常出去参加娱乐性比赛,与各地牌友聚会。她看上去60多岁,淡定从容。独自一人旅行,还要转机,去68岁儿子所在的地方过圣诞节,那里还有她的四个重孙。
她独自租了海边的房子,请孙子们来玩。她自己开车,去年还买了辆新车。她有手机、iPhone、ipad,打牌很方便。她也去养老院免费教人打桥牌。她谈到为什么很多老人迅速退化,就因为他们什么都不必自己做。有人把饭送到他们眼前,为他们收拾房间,娱乐节目随时调好,甚至给他们洗澡。不需要动脑子、动手,什么都不需要。人不锻炼就会退化,人一旦失去了对自己的生活的掌控便会烦躁、郁闷,于是便会抱怨。
她和儿女之间有清晰的边界。到儿子那里,从来不住在儿子家。她认定婆婆和媳妇在一个屋檐下不能超过一顿晚饭的时间。她不想让儿子夹在中间作难。儿媳应该是儿子最重要的女人。她说:“我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年纪,因为几乎从来不会去想。有时候会觉得还是25岁,去店里买衣服,穿上身,才发现看上去不像25岁。好吧,那是衣服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位老太太觉得自己在军队的那几年里得到了训练,有规律的生活已经融进了她的血液之中,这种自律让她一生受用。
不但女性应该做“无龄感”之人,男性更应该有这种追求。按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说法,男女平均寿命有七年的差距。多国的统计数字证明,女人比男人平均多活三五年。最新研究显示,男女平均寿命的性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再过二十五年就有可能消失。但是目前差距确实存在。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选择自杀,比如美国,男性每年因心理问题而自杀身亡的人数是女性的三四倍。“社会期待”这东西其实有些骇人,如果男性想要长寿,最好能降低自己的耻感,愿意像孩子一样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才会比较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一般男性在遇到压力时,碍于面子,很少会去宣泄和与人交流,上了年纪就更不愿意轻易示弱,甚至拒绝去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如果遇上退休之后夫妻不合、与儿女关系紧张,抑或丧偶,长期硬撑会憋出病来。如果忘掉年龄,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哪有乐儿就上哪儿去,肯定不会崩溃。
不少男性,生活方式常常不那么科学,也不那么健康。比如,有些老头儿喜欢抽烟、酗酒、久坐不动等,甚至生病了也不愿去医院,自己默默硬撑着。何必拿出一副硬汉做派?那些不介意自己年龄,对生活满足感较强的男性更容易长寿。学着做一名具有“无龄感”的人,不去在乎“社会期待”,丢弃过度自尊。
要想做“无龄感”之人,有几点需要避免:
其一,有怨气。觉得所有人都亏欠你,索取无度,那会变成一个怨气十足的老人,自己会不开心。
其二,贪念。对生命的执着与对财富贪婪都是贪念。恐惧死亡,贪婪地认为应该得到照顾,家人稍有不足就斥责。
其三,百无聊赖。老年人最怕挨时光。切不可在晚年失掉了诗意和美感,失去追求的生命很快就会枯萎。
如果能实现自定的目标,无论大小,哪怕学会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拍摄一张满意的照片、画一帧画、写一幅字、剪一个花样,抑或动手做一个小东西,都会让人非常快乐。获得他人的认可,也会带来身心的愉悦。退休之后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开心地活着,这才是做“无龄感”之人的好的开端。
有些做法不妨试一下:
首先,每天有事可做。有事做,是让自己退休日子不会太难过的第一要则。即使明明没事,也要想尽方法找出一些事。特别是要每天都安排一些固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其次,让日子过得有变化。天天都过一成不变的日子,无论怎么过,久了都会有让人有发疯的感觉。人生如戏,别管演什么角色,都应尽力演好。可是同一个角色扮得久了,再尽职的演员也会腻的,得设法让生活有所变化。
另外,找点儿精神寄托。每个人都得有点儿寄托,如果没有,就设法找一个;不喜欢了,可以再换一个。寄托有大有小、有远有近,随时都可以依现况增减、调整,总之要自己设定,自己追求。
有一位看似普通的老大爷,他竟然在75岁环游世界,87岁考大学,98岁硕士毕业,105岁还能生活自给自足!他叫赵慕鹤,36岁参加徐蚌战役,39岁到台湾,66岁退休。75岁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像年轻人一样环游世界。存款不多、语言不通,别人都觉得他在瞎折腾,但是他却觉得顾虑太多,这辈子就去不成了。他豁出去了,“大不了死在外面”。有了这样的念头,他带着3万多存款,用了五个月时间,一个人上路了。他并不觉得自己与年轻人有何不同,一样住青旅、睡车站。他从不倚老卖老,享受别人馈赠的同时,也尽力回报他人。就这样,他独自游遍了欧洲。
他觉得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要让每天都充满价值。87岁的他居然决定跟孙子一起考大学。第一年没考上,他不服输,第二年再来。他甚至常常复习到凌晨两点,最终爷孙俩一起考上大学。他用四年时间修满128个学分,圆满完成了学业。91岁大学毕业,96岁时又与朋友的儿子相约考硕士。最终成为台湾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年纪最大的硕士生。硕士三年,他从不缺课逃课,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98岁,他以一篇关于中国书法“鸟虫体”研究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全球最老硕士,创造了又一个人生奇迹。
105岁的他仍然独自居住在老公寓的四楼,每天去市场买菜,餐餐自理,亲手做包子、水饺,自己洗衣做饭,还到医院当义工。他坚持练书法,鸟虫体练了近百年。2009年高雄水灾,他卖掉自己的书法作品,捐款给受灾群众。2015年他到“清华大学”旁听中国文学史,精神头十足地打算再考个博士。他觉得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他充分利用着生命当中的每一分钟,只要还活着就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生命是一种勇气和姿态,无论多少岁开始都不晚。
寻找乐趣是做“无龄感”之人的法宝。如果人没有目标,死亡就可能成为终极目标,那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身体每况愈下。而有目标,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就会努力实现目标,会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让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老年人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动起脑子可以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