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也频,1903年5月出生于福州。他五岁入私塾读书,九岁失学,十一岁进教会学校读书。十二岁又被送到私塾里读四书。后因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十五岁到一家金银手饰铺里当学徒,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开始尝到人世间苦楚,在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种子。一次,老板怀疑他偷东西,对他又骂又打,这促使胡也频下决心出走。
1920年春,他怀着报仇的愿望,真的偷了金铺的金戒指等物,只身逃到上海,住在同乡开的小旅馆里,改名胡崇轩,进浦东中学读书。一年后,父亲知道了他的行踪,就托人把他送到天津海军学校学机器制造。但不久海军学校停办,他流浪到北京,想考官费大学,没有成功。他不愿回家,又找不到工作,就流落在一个小公寓里。他常帮老板记帐、算帐、买东西,晚上还给老板的儿子补习功课,公寓老板便让他白住。住在公寓里的大学生,有不少是文学爱好者。他们爱逛旧书摊,谈论古今,还经常提笔写诗著文,四处投稿。胡也频闲着无事,也跟他们跑,无钱买书,就站在那里看书。他贪婪地阅读了大量西欧十八、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作品里的浪漫主义生活情调与艺术气质,熏陶着这个孤单的流浪青年,把他引向充满美丽的、英雄的、神奇幻想的境界。
1924年底,胡也频和两个熟人一起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他用胡崇轩的名字在上面发表小说和短文,就在这年夏天,他认识了丁玲,他们一起工作、生活、成为亲密的伴侣。
1928年2月,胡也频和丁玲带着朦胧的希望来到上海,与沈从文合编《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他发表了不少诗和小说。他在自己小说集的前言中说他这一年是“在悄悄地消磨”自己的生命。他说:“我要活,我不能不再走这唯一的辛苦的路,孤独的,写我的东西,卖我的稿。”
《红与黑》副刊停办以后,胡也频办过《红黑》和《人间》两个刊物。不久这两个刊物先后夭折,还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严酷的现实迫使他不能不怀疑这“唯一奠基的路”,而去探求另一条新的路。1929年夏天,经济的重压使他不得不暂时离开上海。到济南山东省立高中去教书。胡也频在学校里,不但是个进步的作家,并且是一个有组织能力的政治活动家。在他的带动下,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有四五百人参加。丁玲对胡也频的这一段活动也作了生动的记载:“一个月以后,等我到济南去时,也频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简直不了解为什么他被那么多的同学拥戴着。天一亮,他的房子里就有人等着他起床,到深夜还有人不让他睡觉。他是高中最激烈的人物,他成天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宣传鲁迅和冯雪峰翻译的那些文艺理论,宣传普罗文学。……我问他:‘你都懂得吗?’他答道:‘为什么不懂得?我觉得要懂得马克思也不很简单,首先是要你相信他,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他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公开批判了自己过去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主张“研究文学的人,应当深刻地了解文学在社会上的作用,它不是艺术之宫里的无用的宝石,而是社会革命最有力的斧头……”这时的胡也频,与一年前比。已经判若两人,他一旦认识了真理,是那样热情,执着,勇往直前。
1930年5月,胡也频由于在山东高中鼓动学生闹革命风潮,引起反动当局注意,被省政府下令通缉。被迫离开济南。他先到青岛,然后返回上海,参加了刚成立的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在冯雪峰负责的一个暑假补习学校教书,后来被选为“左联”的执行委员,担任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他和柔石、冯铿等被推为“左联”代表,参加了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议在一座很阔气的洋房里召开,会场上悬挂着镰刀斧头的红旗,会场的气氛非常严肃。胡也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心情十分激动。他从代表们的发言中,看到了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更坚定了他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决心。从此,他一心一意追求真理,日夜忙于“左联”的工作,很少在家。他在各种活动的间歇中,继续写作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在小说里,他热情地歌颂了党的工作者刘希坚和他的同志们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宣传共产主义必胜的真理。
1930年11月7日,丁玲临产住进医院, 8日那天,胡也频到医院看望丁玲,他兴奋地告诉丁玲:“《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已经完成了。”就在这天中午,丁玲生下一个男孩,胡也频激动得哭了。第二天,胡也频去参加“左联”全体会议,在会上,他被选为出席将在江西召开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也就在这时,他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紧张的革命斗争,使胡也频感到无比振奋,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激动。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在东方旅社参加会议时被捕。被捕后的第二天他设法托人带出一张纸条,要丁玲转告组织,他决不会向敌人投降。
他还从狱中带信说:牢里的生活并不枯燥与痛苦,有许多同志在一起,这些同志都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天天听他们讲故事,有了很大的创作欲望,相信自己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坐牢是不可怕的,自己很年轻,不会让青春在牢中白白过去……。
但是,敌人的罪恶子弹,打断了胡也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1931年2月7日,他与党的一批忠贞干部,血洒龙华,用生命创作了一部最为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