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计”的人,善于用“攀亲拉故”的方法加深彼此间的关系,会给自己的拜访抹上一层浓郁而亲切的乡情。
科·阿基诺总统访问中国时,首先抵达的不是北京,而是沿着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当年曾经走过的足迹,直奔祖籍福建省龙海县鸿渐村。在那里,拜访叔叔、祭祀祖宗,与乡亲攀谈。她深情地说:“我来中国不仅是为了国事,也是为个人家事,因为我既是一国首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这个村庄的女儿。”女儿回娘家,娘家自然待以百倍的热情。科·阿基谋的重访故里,为其成功访问北京,拉近了感情距离。
清朝末期赵某,参加科举屡试未中,费尽气力最后总算得了一个秀才头衔,在偏僻的小山沟里当一个私塾先生,教村里几个儿童以换取日常之粮食与衣物。
赵某虽说不能金榜题名,但博学精深,对自己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千方百计地教学生些“必物致知”之学,虽说山村偏僻,但在那里,西方的知识也有所传来,赵某异常欣赏,遂经常教这些知识给学生。
有一次,为了给学生建一间动植物标本保存室,他想方设法地去筹钱,村里借了,去邻村,邻村借了就到乡里……最后,在实无出路的情况下,他到了城里,希望找几个老乡想想办法。
当听说有一个老乡现已有家财万贯时,他欣喜若狂,满怀希望的前去借钱,却不料这位老乡吝啬异常,一个子儿也不给就把赵某赶了出来。
赵某遇到这种屈辱,叫他如何咽得下。不过,冷静之后,赵某想到这个老乡对村里特别是儿童教育还非常有用,跟他关系搞好了,以后的教育经费就好办了,于是,他想出了一计去见这位老乡。
那时不比现在,现在亲属辈分之间乱了套,大家也不会太在意。那时亲属辈分非常严格。爷是爷叔是叔,就是你比人家大了十几岁甚至更大,但人家辈分比你高,你就得叫人家爷。
赵某找来族谱,经过认真查找,他发现传宗接代下来,自己比这位老乡高了一辈,严格上来说,这位老乡应叫赵某“表叔”,尽管赵某年龄只有31岁,而那位老乡年龄却有58岁了。
最后,在族谱的面前,这位老乡再也不敢如此嚣张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他只有遵循那几千年来的“礼”,而赵某这时说什么话都响多了,最后轻松借到了所需的经费。
赵某在这里可以说出奇制胜,耍了一个花招,钻了一个空子,但从根本来说,就是他找到了与这位老乡的裙带关系,续上了血缘关系,在两重力量的压迫下,那位老乡的吝啬之心也不得不低头了。
攀亲结交的技巧并不复杂,首先应当在与人初次见面时,运用各种方法拉近与对方的感情距离。感情拉近了,陌生自然会变得渐渐熟悉起来。
大钢琴家肖邦说,他出国时携带来的唯一贵重物品是家乡的泥土;炎黄海外游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也要归国探亲访友,有的千古后还要落叶归根……人们对故乡怀有特殊的亲切感。拜访中的攀亲拉故,就是用这种美好的情愿,去创造有利于达到目的的心理环境。
有一位采访陈景润的湖北记者就善于攀亲拉故。他们与数学家的夫人由昆寒暄的第一句话是:“听说你是我们湖北人,怎么普通话说得这么好啊?”(拉故中含赞扬,一举两得,更具魅力)由昆喜悦地回答“是吗?我跟湖北人还是讲湖北话的!”于是,双方都沉浸在“老乡”相识的愉快之中,话语自然多起来,气氛也轻松得多,这正是采访者所需要的。倘若语言生硬,由昆女士保持缄默,采访者怎么可能了解科学家的家庭生活呢?
攀亲拉故,在一定场合和情景下,可使陌生变得熟悉,疏远变得亲近,冷淡变得亲热,拒绝变成悦纳,阻挠变支持。善于攀亲拉故的人,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也更容易得到帮助,它与互话家常同样起着缩短心理距离的作用。
亲者,近也;故者,旧也。亲与故,往往给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情绪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点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而环境影响往往是制约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因素。攀亲拉故,正是在不同环境里选择了相同的“亲”“故”之景,自然也就缩短了你对别人的心理距离。这也是一种赢得好人缘的艺术。
善于攀亲拉故的人,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也更容易得到帮助。